“炭火教授”赵家和(110校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从未谋面的怀念

余国忠

光阴荏苒,转眼间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陪乐都学子走过近十年,我有幸与各位爱心人士一起走过这十年的助学之路,一同见证了基金会的筹备、成立、发展及壮大。

回顾过去的点点滴滴,有些人和事已被时光冲淡,但赵家和老师在我心中的形象却愈加清晰和高大。其实,我从未见过赵老师,在接触兴华助学之前也从未听说过“赵家和”这个名字,象牙塔中的大学教授是离我很遥远的存在。

初闻赵家和老师的名字,是2011年7月14日。当时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陈章武教授第一次来海东一中(原乐都一中),陈老师只说赵老师是他的恩师,受赵老师的委托在我校开展助学工作,由于基金会还未正式成立,以基金会筹委会的形式先期开展助学工作。后来我在网上做了查询,对赵老师在工作和学术方面的成就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2012年7月22日,我突然听到了赵老师去世的噩耗,当时真是万分悲痛。2012年8月初,收到陈章武教授的邮件,邀请学校派员参加赵老师的追思会,学校派马如鹏副校长参加了追思会,我因有事未能同去,但内心很不平静,于是给陈章武教授发了一封邮件表达我的哀思。

尊敬的陈教授及白秘书长:

你们好,首先对不能来兰州参加赵家和教授的追思会表示深深的歉意并鞠躬,对于陈教授及兴华助学的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表示无限的敬意。

我与赵教授从未谋面,仅仅在网上对赵教授的生平及工作经历有点滴了解时,他却离我们而去了。但就是这样一种平和的方式,他老人家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就愈加的高大和光辉了。记得陈教授2011年7月14日第一次来我校时就对我们说,兴华助学基金会的发起人是他的恩师赵老师,赵老师用一生的积蓄和满腔的热忱设立了兴华助学基金。我不知道赵教授的生平与学术建树,陈教授也没有对我们多讲,只是说他也不愿意太张扬。但他在人生最后一刻所做的决定就足以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享年只有78岁,走的时候没有遗体告别仪式。最后连自己遗体都捐献给祖国的人,无疑是一个纯粹的人,是一个心中只有他人而唯独没有自己的人。所谓大爱无言,真爱无声,他老人家以自己的行动,默默地诠释了这一切。祖国要强大,西部要崛起,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觉醒与努力,或许你我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在赵教授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召下,相信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加入我们的行列,同我们一起去努力。

谨以此信表达我对赵家和教授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我愿与兴华助学的各位同仁一起携手,沿着赵老师开拓的路走下去,共同做好学生资助的各项工作,帮助更多西部的贫困学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帮助他们用知识武装自己,让他们早日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愿敬爱的赵家和教授一路走好,天国安息。

拜叩,拜叩,拜叩。

余国忠

2012年8月19日

印象最深的是陈教授多次提到,赵老师多次讲到助学时不许提到他的名字和具体情况。而我刚刚通过网络对赵老师有了一些了解,他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怎叫人不伤心难过。

赵老师心存大爱,一直在做雪中送炭的事,帮助了许许多多的孩子。有位叫小梅的姑娘就是海东一中首批得到赵老师帮助的孩子之一,她的家庭情况极其特殊,孩子成长路上也多受磨难。我在这里实录下孩子在助学金发放仪式上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陈章武教授、亲爱的老师:

大家好。我是高三(12)班的小梅,很荣幸能够代表受助学生发言。在这样的时刻,我只是想说说我的心里话,我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机会,希望把母亲和我的故事说出来,也许现在还不是时候,但是在这样的场合我觉得我应该说一说。

我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在我两岁那年父母离异,所以我被母亲抚养长大,在这十几年的风风雨雨里,与母亲相依为命。也许这样的单亲家庭并不少见,也不足为奇。的确,如果父母健全那当然不难,可是我的母亲却由于小时候的医疗事故而丧失了劳动能力,并且,医疗事故还引起了一系列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由于当时的法律意识不高,所以也只能认命。也许常人很难想象,一个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骨髓炎、眼底动脉硬化、还做过大大小小几十次手术的人是怎样活下来的,更难以想象她用自己的坚强和倔强,艰难地抚养着她的孩子,供她上学。这个人就是我的母亲。

在母亲那里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用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用乐观的精神去跨越障碍。母亲没有霍金那么伟大,但平凡的生活中见证着她的伟大。记得我小时候,少不更事,看到母亲臀部的伤疤像螺丝洞那样深陷下去,以为我的妈妈是超人,但是等我真正长大了才知道母亲所承受的痛。

生在贫寒的家庭,因为穷,所以难免受欺负,但是同样有很多善良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老师同学,用他们的爱心为我搭建成长的路。我一路走来,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强大,而是一路上无数双充满爱心的手,给我温暖和鼓励。是这份爱和感动让我对生活充满感恩,是这份温情给我前进的动力,让我挣脱命运的桎梏,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

对于我们贫困生来说,上学是一种幸运,能给我们上学的机会和条件是我们莫大的幸福,我们的内心被温暖包围,我们是被阳光照耀的孩子,所以,我们会更加珍惜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努力拼搏,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每一个关心我们的人。到我们有能力了,我们会去寻找并帮助那些和我们一样处在困境中的人,给他们温暖和感动,给他们活下去与命运抗争的希望和勇气。

上苍给每一个生命都设置障碍,为的是让我们领悟生活,磨炼意志,让我们最终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用从容淡定的心态去看云卷云舒。我们感谢帮助我们,给我们一臂之力的爱心人士,相信年轻的我们会用生命热情书写人生的篇章,不让帮助我们的人失望。

最后请让我代表我校万千学子,对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陈教授及各位叔叔阿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谢谢你们了!(鞠躬)

学生:小梅

2011年7月14日

像小梅这样的许许多多的孩子在赵老师和兴华助学基金的帮助下得以健康成长,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命运。

赵老师更是用自己的行动,以无言之教,给孩子们的心灵注入了力量。2016届高三毕业生小雯这样写道:

“我是在听赵家和爷爷的故事中成长起来的。基金会最初的基金是赵家和爷爷靠着自己年复一年的节俭凑成的,他家中的摆设极其简单,生活非常俭朴。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想着节俭,为了能省一点钱,不用进口的药。有时我会想节俭和吝啬的差别到底在于什么?如若不知那些行为的目的,又怎能轻易划分节俭与吝啬呢?或许在爷爷没有将自己的想法说出之前,在某些人眼里,他无非就是个吝啬鬼,但是,他心中的大爱足以让那些认为他吝啬的人汗颜。赵家和爷爷有一点最让我感动,那便是真实。……赵家和爷爷的一生都在成全他人。当学校需要电化教学方面的人才时,他从事电化教学;当学校需要他在科研处工作时,他搬到了科研处;当学校需要创建经济管理学院时,他服从安排。哪里需要他,他便去哪里;谁需要帮助,他便成全谁。爷爷的成全不是暂时的,他将自己的毕生积蓄委托给自己信任之人,继续着他的成全,成全那些有梦的青年,成全那些有希望的父母。……从未有机会说声“谢谢”。爷爷,谢谢您给予我的帮助,谢谢您用实际感化我,谢谢您用行动教育我。”

从赵老师的大爱中受益的不仅仅是贫困学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甘肃、青海等所有合作学校的师生都获益匪浅。因为兴华基金会的接棒人陈章武教授充分传承并发扬了赵老师的精神,把赵老师的大爱传播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影响教育了更多的人。

十年来,基金会在陈章武教授的带领下,每年都要走遍所资助的几十所学校,在每所学校不仅发放助学金,还有家庭调查、座谈会、回答学生提问等许多工作。除了针对贫困学生之外,还面向全体学生做了许多工作,如励志讲座、学生心理辅导、师生拓展训练、联合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开展科普讲座、举办夏(冬)令营、联系爱尔眼科开展视力检测、免费为学生配镜、联系清华大学学生开展学习方法指导、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联系香港明德基金会开展大学生资助等等丰富的活动。十年来,基金会工作人员及义工二十多次来乐都,每一次助学金发放和交流活动都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和精神鼓励。陈老师更是每年至少一次,前后走访学生家庭80余户,在乐都的行程累计5000余公里,走遍了乐都南北二山的十几个乡镇,把爱送到许多学子家中。

回顾兴华基金十年来在乐都的足迹,我自己也感到惊叹。十年来我校共有360多人得到了基金会的资助,累计发放助学金170万元。截至2019年12月,已经有259名受助学生顺利完成高中学业,他们全部升入大学就读,其中考入一本院校211人,一本率达81.47%,历年一本率均高于学校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兴华助学的帮助下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我与赵家和老师从未谋面,可是这些年来陆续了解了很多。赵老师做好事不求名、不求利的思想也对我有着深深的影响,它时刻净化与教育着我。赵老师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引领、教育了一批人。我从兴华基金会的接棒人陈章武教授身上看到了赵老师的身影。从2011年起,当时基金会还在筹备阶段,陈教授就开始在西部奔波。每一位兴华人以及助学的参与者都是新时代的追梦人,多年来都在努力奔跑。

在媒体报道之后,赵老师的大爱精神感染影响了更多的人。天津市电力公司退休职工王娅大姐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王娅大姐在报纸上看到赵老师事迹后就投身兴华助学开始帮助孩子。王娅大姐生前捐出包括房产在内的所有财富,在身患癌症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情况下,仍坚持参与兴华助学,帮助寒门学子筑梦。王娅大姐是不普通的普通人,她的事迹既平凡又不平凡。她的乐观,她的善良,是最真实的。她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别人,她面对死亡活出了最暖的样子,她像赵老师一样找到了生命的真谛。她放弃了治疗,但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像赵老师一样燃尽了自己的全部,照亮了西部学子的天空。

赵老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无穷的,他的精神终将影响一批又一批人,我们沿着赵老师的大爱前行,一定能教育培养好更多的青年一代。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更多人的默默努力和无私奉献。

2012年5月于海东一中(后排右二为作者)。

附:2017年2月26日,我到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录制,见到了赵老师夫人吴嘉真教授及其儿女。后来也有机会看望了吴老师,我许下一个心愿,只要到北京一定要看望吴老师。2019年12月2日上午,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第二届最美教师志愿者颁奖典礼。前一天到北京后,看望了可敬的像妈妈一样的吴老师。

余国忠,青海省海东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