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究:《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诗意
这首“两个黄鹂鸣翠柳”是杜甫绝句的代表作品之一,几乎人人都能背诵。对于这么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有人认为学起来没有意义,既然了解了,干吗还要学呢?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
要知道,学习一首唐诗不单要懂得它的表面意思,还要深度了解唐代的文化、社会、历史和文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汉语诗歌的美,了解中国的文化传承和诗意情怀。
- 两个黄鹂鸣翠柳
这首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极有画面感。
这首诗里首先提到了“黄鹂”,杜甫为什么要提黄鹂呢?
“鹂”的本字是“離”。“離”是“离”的繁体。黄鹂的“鹂”与“離”是一个意思。黄鹂又名黄莺、仓庚、青鸟。每个名字都有美丽的含义。黄鹂体部的羽毛呈黄色,翅膀和尾部有黑毛,黄鹂有几个特点:
第一,黄鹂往往雄雌同飞,这让我们联想到鸳鸯。
宋·毛益《榴枝黄鸟图》
黄鹂给人的感觉是和谐、团圆、恩爱。有一首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有这样的歌词:“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这首歌写到黄鹂鸟的时候,说的是“两只黄鹂鸟”,也是符合实情的,说明歌词的作者陈弘文观察生活比较细致、准确。
第二,黄鹂比较胆小,隐藏在碧绿的树丛中,是比较难以看到的,所以我们只能根据鸣叫声来判断它们的所在,很难在树上看见它们。这一点我们必须知道。杜甫的《蜀相》诗里说“隔叶黄鹂空好音”,黄鹂隔着树叶传出美妙的叫声,杜甫的观察很仔细;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说“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黄鹂在树林深处鸣叫,能听其声而不见其形。如果在绘画中呈现的话,就需要含蓄一点,让黄鹂深藏在树叶间,这样才真实。
第三,黄鹂到了春天开始鸣叫,“鸣声洪亮,婉转多变,常两两呼应鸣叫……筑巢于树梢”1。所以人们认为黄鹂能报春天的消息。宋代黄庭坚《清平乐》词:“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春天的踪迹只有黄鹂鸟知道,可是黄鹂鸟飞过蔷薇花丛远去了,只有鸣叫声在风中回响。这样的场景有点令人惆怅,但是很令人回味。
古人认为黄鸟、黄莺和黄鹂是同一种鸟。唐代金昌绪有一首《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写一个闺中的女子,她的丈夫到辽西打仗去了,生死未卜。在春暖花开时节,女子独守空闺,她思念丈夫,却只能在梦中与丈夫相会。可是窗外树上却有黄莺儿,也就是黄鹂鸟在叫个不停,这个女子就生气地把黄莺儿打跑了。——我们很多人都是这么理解这首诗的。这是不错的。但是,我们如果知道黄鹂鸟是成双成对飞翔鸣叫的,它们给人的感觉是幸福、恩爱、团圆,就会明白闺中女子“打起黄莺儿”的另外一层意思了:这两只黄莺儿在孤独的女子的闺房外秀恩爱,让这个女子感到格外孤独,让她羡慕甚至嫉妒黄莺了,这才“打起黄莺儿”。黄莺儿惊扰了人家夫妻团聚的好梦,该打;在闺中女子期望做梦与丈夫团聚时,黄莺儿叽叽喳喳开心唱歌,吵醒了她,更该打。唐诗里还有“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的诗句,也是写春天里闺中女子与远在他乡做官的丈夫分离后的愁苦心情的。再想到唐代陈陶“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这样的句子,春闺中的妻子苦苦期盼丈夫回乡的时候,丈夫或许早已战死疆场,变成河边白骨了。把这些诗句联系起来,就更能感受到那个闺中少妇“打起黄莺儿”是多么令人心酸了。我们也会恼这些黄莺的美丽叫声背后的“残酷”,对诗里女子的境遇感到悲伤和同情。2
杜甫这首诗开头就提到了黄鹂的鸣叫:“两个黄鹂鸣翠柳”。
什么是“鸣”?这个字左边是口,右边是鸟的形状,表示鸟张着嘴巴在叫。所以这个字的本义是鸟叫。《说文解字》就说:“鸣,鸟声也。”
知识链接
鸟鸣与山幽
很寂静的环境里的虫声、鸟鸣,不会让人觉得吵闹,反而会衬托出环境的空幽、寂静。南朝诗人王籍《入若邪溪》里有这样的句子:“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很多人对这两句诗表示赞赏。可宋代的王安石偏偏说:“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认为一点鸟叫声都没有,山才更幽静。关于鸟鸣山幽还是不幽,因此成为诗家很有意思的公案,引来后世很多诗人的争论。
黄鹂在哪儿鸣叫呢?是在翠柳之上。
“翠”的本义不是绿色,而是指青羽雀,即青绿色的雀鸟,也叫翠鸟。后来才引申为青绿的颜色。翠鸟形似杜鹃,头部深橄榄色,有青绿色的斑纹,背部也是青绿色,腹部赤褐色,尾巴短小,捕食小鱼。
知识链接
这些字你写对了吗?
翠 羿 翼 翌 翚 翟
请仔细看这些字,它们上面的部分其实不是“羽毛”的“羽”,都没有钩。所以要注意:只要是“羽”字头的字,上面的“羽”都不能带钩。
“翠”现在常和“翡”连用。我们现在说“翡翠”,一般指的是玉。所谓红色的玉为翡,绿色的玉为翠。这种绿色的玉以缅甸出产的为最佳。其实呢,“翡翠”最早并不是指玉,指的是鸟。《说文解字》:“翡,赤羽雀也……雄赤曰翡,雌青曰翠。”雄鸟的羽毛是红色的,称为“翡”;雌鸟的羽毛是绿色的,称为“翠”。这两个字都有表示鸟类的“羽”,跟玉没有关系。
“柳”就是柳树,它是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条很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的花,种子上有白色的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古人送别亲友时,有折柳相送的习俗。
柳还指代春天。如“柳风”指的是春风。柳枝在春天的风里飘拂着,非常优美,提到春天的美景,一定会有风和日丽、百花盛开、杨柳依依的景象。所以,“柳”是中国文化、中国诗词文学中重要的寄托和表达情意的自然物。
“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一句诗,字面意思很明确。诗里出现了两种自然物——“黄鹂”和“翠柳”,两种颜色——“黄”和“翠”,一种声音——黄鹂的“鸣”声。
我们再来看看“鹂、鸣、翠”这三个字的篆书字形:
从篆书字形可以看出,这三个字都跟“鸟”有关系,字形的视觉形象,都是鸟,也就是说,这句诗里的颜色词和声音词,在字形上,是有一致性的,显得比较协调。这句诗如果用篆书写出来的话,会特别有韵味,特别美,仿佛字里行间满是鸟儿和鸟儿的鸣叫声:
对于这句诗的遣词,有一个问题:如果把“翠柳”改为“绿柳”,好不好?
按常理来讲,是没有问题的。——首先,“翠”和“绿”都是仄声字,换为“绿”字,对这句诗的平仄没有影响;其次,这两个字都表示绿色,意义上完全相同,也不会影响句意,所以,从格律、语意来分析的话,完全可以换用。
但是仔细考量的话,哪个字会更好一些呢?——当然“翠”字更好一些。
为什么呢?因为“翠”字的意义比较丰富,字形还跟鸟有关,表现力更丰富。
杜甫是一个语言大师,他是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人,他特别重视字词的锤炼,从这个“翠”字上我们就能看出来。
我再问一个问题:如果把“两个黄鹂”改为“两只黄鹂”,好不好?
前面提到的《蜗牛与黄鹂鸟》的歌词里就是“两只黄鹂鸟”。分析起来,“只”和“个”都是量词,在“平水韵”中还都是仄声字,换用的话,既不改变诗句的平仄,也不影响句意,应该可以吧?
答案是:仔细推敲的话,用“个”还是要比用“只”好。为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个”字。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说:“箇或作个。半竹也……半者,物中分也;半竹者,一竹分之也。各分其半,故引申之曰左个右个。竹从二个者,谓竹易分也。”竹叶的形状就很像“个”字。所以画竹子,就是写“个”字。黄鹂两两不分,分开为“离”;竹子也是两两不分,分开为“个”。
我们再来看“只”字,它的繁体为“隻”。金文“隻”字上面是“隹”,就是鸟;下面是“又”,意思是手,“又”有用手抓取的意思。“隻”字的本义是抓到一只鸟。《说文解字》解释说:“鸟一枚也……持一隹曰隻,二隹曰雙。”手抓了一只鸟,叫“隻(只)”;抓了两只鸟,就叫“雙(双)”。“隻”表示“一只鸟”,在古汉语中还表示孤单、单一、单数。现代汉语中一般有“数词+量词‘只’+名词”的用法,如“一只鸡”“两只鸟”。在古汉语中,一般用“‘只’+名词”,表示单一、唯一的意思,如“只翼(一只鸟,比喻孤单)” “只字(一个字,表示零星的文字)” “只影(孤影,比喻孤单)”。所以,这些词语中的“只”其实都可以用“孤单的”“单独的”这样的词语来替换。
“隻”的用手抓取鸟类的这个意思给人的感觉是占有动物,所以推敲斟酌一番,尽管唐诗里有“讼庭何所有,一只两只鹤”(贯休《上杜使君》)这样的“一(两)只+鸟”的诗句,我仍然觉得用“两个黄鹂”更合适一些。
从这一句诗我们可以看到杜甫锤炼字词的用心,以及他的艺术功力。古诗,尤其是格律诗的一个特点就是字字都有讲究,每个字都有其作用和信息,由于字数的限制,诗人要在遵守平仄、音韵等规范的同时,选取最为恰当的字词来表情达意,真正做到惜字如金。由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高超的语言技巧,他推敲、锤炼字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接下来看第二句。
- 一行白鹭上青天
第一句诗写的是两个黄鹂隐身树丛中,只闻其声,不见其形。接下来第二句诗写一行白鹭翱翔蓝天。很多的白鹭排成一行,不止两个。
甲骨文的“行”字,像四通八达的道路。它的本义是道路。这个“行”是个多音字,可以读xíng,也可以读háng。用Word或者Excel做表格的时候,往往要接触到两个概念:行(háng)和列,横成行,竖成列。在古汉语中,“行伍”指的是军人,古代军队列队,以一百人为一行,一百行就是一万人,称为“方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行”,是行业、职业;“银行、拍卖行、典当行、商行、行家”,指行业或职业,都读háng。
知识链接
奇怪的高考题
民国时期,陈寅恪先生任清华大学国学院导师,他为国文科目出了一道很“怪”的高考题——对对子:上联“孙行者”,要求考生对下联。
上联貌似简单,要对上来却很难:“孙”是名词,“行”是动词,“者”是代词,三个字合一起又是一个人名。后来成为著名语言学家、北大中文系教授的周祖谟当时参加了考试,他对的是:“胡适之”,就是文学大家胡适。胡适字适之。“猢狲”也写为“胡孙”,所以“胡”与“孙”对上了;“适”有“到”的意思,是动词,与“行”对上了;之乎者也,“之”对“者”,也对上了,对得相当好。陈寅恪当时给出的答案是:“王引之(清代著名训诂学家)”或者“祖冲之(南朝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王”对“孙”,“引”对“行”,或者“祖”对“孙”,“冲”对“行”。这个对联考题,可以考查学生的文字、音韵、词汇、文学、历史等方面的能力,所谓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在路上行走或小跑,就是行(xíng),跟“行走”有关的词,要读xíng,比如“行走、行进、行军、前行、夜行、行动、行营、天马行空”。佛教中有一个词叫“行者”,指的是出家但是还没有受剃度的佛教徒。他们或者当方丈的侍者,或者在寺院服杂役。最著名的行者就是孙行者,即孙悟空。
白鹭
这个是篆文的“鹭”字。有些鹭类的羽毛是全白的,如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白鹭)、黄嘴白鹭和雪鹭,人们往往统称之为“白鹭”。
白鹭喜欢小群活动于浅水处,在水田、河岸、沙滩觅食,除了繁殖时在巢群中会发出呱呱的叫声以外,其余的时间很少鸣叫,很安静。王维有“漠漠水田飞白鹭”(《积雨辋川庄作》)的诗句。它们天亮后成群飞出觅食,傍晚又呈V字队形,结群飞回,栖息在密林大树上。可见白鹭是有组织、有秩序的典范。
知识链接
鸿仪鹭序
古代有一部专门写禽类的《禽经》,里面有一句话:“鸿仪鹭序。”意思是朝廷高官像大雁一般有威仪、像白鹭一般有次序。“鸿”就是大雁。《周易》的“渐卦”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孔颖达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后以“鸿仪”比喻官位,也指盛典仪仗。什么是“鹭序”呢?古人以白鹭的群飞有序,来比喻官员上朝的次序严整。
张华注《禽经》说:“鹭,白鹭也,小不逾大,飞有次序,百官缙绅之象。”3可知白鹭排队飞翔,是很整齐美观的。
汉语中有个词语叫“鹭涛”,意思是雪白的波涛滚涌,就像白鹭翩翩飞翔一样。这个词语给人一种美感,这种美感跟白鹭的翩翩飞翔是联系在一起的。
白鹭经常出现在唐诗里,是诗人喜爱的抒写对象。我们举几个例子:
杜甫《池上寓兴二绝》:“水浅鱼稀白鹭饥,劳心瞪目待鱼时。外容闲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知?”写白鹭貌似安闲,其实是强忍着饥饿,因为捕不到鱼。这其实也是杜甫心境的体现。所以我们理解“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时候,要考虑到杜甫当时缺衣少食的生活状态。
贾岛《鹭鸶》:“求鱼未得食,沙岸往来行。岛月独栖影,暮天寒过声。堕巢因木折,失侣遇弦惊。频向烟霄望,吾知尔去程。”也是孤独的形象。但是它的“频向烟霄望”,有高远的理想和目标,只有诗人理解,所以诗人说“吾知尔去程”。
知识链接
白鹭和白鹤
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白鹭和白鹤,都是比较有诗意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下面这两张图,左边是白鹭,右边是白鹤。我们对它们略微做一些区分:
白鹭几乎没有叫声,白鹤的叫声很洪亮;白鹭主要为肉食性,而白鹤主要为植食性;白鹭飞行时缩起脖子,白鹤飞行时伸长脖子;白鹭体型较小,白鹤体型比白鹤大;白鹭可栖息树上,白鹤从不上树。掌握这几点,大致就可以对白鹤和白鹭有基本的区分了。
刘禹锡《白鹭儿》:“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这里的白鹭“飞去入遥碧”,是远离“众禽喧呼”、志向远大、超凡脱俗的形象。
刘长卿《白鹭》:“亭亭常独立,川上时延颈。秋水寒白毛,夕阳吊孤影。幽姿闲自媚,逸翮思一骋。如有长风吹,青云在俄顷。”这个白鹭也很孤寂,但是同样志在青云。
“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有一首《白鹭咏》:“迥起来应近,高飞去自遥。映林同落雪,拂水状翻潮。犹有幽人兴,相逢到碧霄。”“高飞”到“碧霄”的白鹭,蕴含着诗人的高远志向。
刘象《鹭鸶》:“洁白孤高生不同,顶丝清软冷摇风。窥鱼翘立荷香里,慕侣低翻柳影中。几日下巢辞紫阁,多时凝目向晴空。摩霄志在潜修羽,会接鸾凰别苇丛。”对于白鹭“摩霄”之志,更是满怀赞誉。可见,白鹭是志向高远、超世脱俗的人格的象征。这是大部分诗人和文人喜爱白鹭的原因。
黄鹂成双成对出现,白鹭雌鸟和雄鸟共同建巢,轮流孵卵,共同养育雏鸟,也很有爱。所以我们深入了解了白鹭的特点,就能领会到这首诗前两句的关联:黄鹂和白鹭都能令人联想到团圆、恩爱、和谐、自由。杜甫诗写景物,写自然,并不是随意写的,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首诗睹物起兴,写了黄鹂和白鹭,都蕴含着杜甫对和谐、幸福、稳定生活的向往。他心有所想,目有所见,情有所系,才会油然为诗。这一点,是我们了解这首诗的关键。
我们接下来说说第二句里提到的“青天”。“青天”的基本意思就是蔚蓝色的天空,又比喻光明美好的世界。说到“青天”,我们还会想起古装戏里经常提到的“青天大老爷”,指的是清官。我们还会想到一些唐诗里的名句,最典型的诗句就是李白《蜀道难》里的那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了,李白还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三首》其二)的慨叹。自古蜀道难,所以,古代在蜀地生活的人们,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会出蜀远游,比如李白曾就仗剑远游。当然了,遇到战乱时,又会感慨“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得不到蜀地避难,因为那里易守难攻,物产丰富,是“天府之国”。杜甫与李白交情很深,我们无从得知他写这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时是否想到了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是,他从周围的环境,从白鹭的自由飞翔,让自己的想象飞升起来,让诗里有了对自由的向往。
第一句诗里出现了两种颜色:黄鹂的“黄”和翠柳的“绿”,第二句出现了白鹭的“白”和青天的“蓝”。这几种颜色都非常悦目,我们说到春天的时候,往往首先会想到这些颜色。
黄鹂、翠柳、白鹭、蓝天,在颜色搭配上是很协调的。
南宋曾季狸《艇斋诗话》称赞杜甫:“老杜写物之工,皆出于目见。”4还引用了宋代诗人韩驹(字子苍)的一段话,很精辟:
韩子苍云:“老杜‘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古人用颜色字亦须匹配得相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青上方见得白。”此说有理。5
知识链接
三原色
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称为“原色”,三原色分为色光三原色和美术三原色。色光三原色,即红(red)、绿(green)、蓝(blue),英文简称RGB。红、绿、蓝这三种原色可以合成其他的颜色,而原色所合成的这些颜色是不能逆向还原出本来的色彩的。
色光三原色的原理是加法,红、绿、蓝两两混合可以得到更亮的中间色:黄、品红(或叫“洋红”“紫”)和青色。三种原色等量组合,就能得到白色,这是我们肉眼看到的颜色的呈现原理。
美术三原色(又称“颜料三原色” “减法三原色”,英文标记为CMY)。学绘画的时候,常常要用到三种颜色——洋红、黄和青,一般称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通过不同的比例调配,就产生很多种颜色。这三种颜色加上黑色(K),就是绘画、印刷、彩色打印常用的CMYK四色模式。你如果用Photoshop一类的图像处理软件的时候,就要先明白RGB颜色模式和CMYK模式的区别。一般来说,电脑显示颜色的方式是RGB模式的,印刷和绘画显示颜色的方式是CMYK模式的。
色光三原色的颜色搭配原理很有趣。分别拿红、绿、蓝中的两样或者三样来调配的话,得出的色彩是这样的:
红+绿=黄 蓝+绿=青 绿+蓝+红=白
用美术三原色来分析也是很有意思的。分别拿红、黄、蓝中的两样或者三样来调配,得出的色彩是这样的:
红+黄=橙 黄+蓝=绿 红+蓝=品红
《艇斋诗话》里用的虽然不是我们今天很熟识的关于颜色的术语,但讲出的色彩运用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的。杜甫不仅仅是语言艺术大师,也是有相当高的审美造诣和审美趣味的人,他在颜色运用方面的功底,令人叹服。
杜甫这两句诗在色彩上的匠心独运,不仅仅基于他对自然深入细致的观察,更是基于他对自然、艺术之美的体悟与表现的高超技巧。他曾经在一首诗里说自己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字斟句酌、追求完美的艺术精神、严肃对待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这一点上,杜甫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与第一句写黄鹂美丽的鸣叫不同,第二句写的是白鹭的飞行。前面说过,白鹭飞起来是不出声的,很安静,所以,第一句诗有声而无形,而第二句诗有形而无声。每一句都有其美,又互不冲突,互相补充。这就是杜甫诗歌的艺术功力。
接下来看第三句。
- 窗含西岭千秋雪
这一句诗写到了草堂的窗户,写到了窗外的雪山。现在有不少画家喜欢以这首诗为题作画,因为它的画面感很强,窗户里呈现出雪山,窗如画框,很有层次。但是很多画家不去深究,会把杜甫的窗子画得很敞亮、美观、高大上。其实这是错的。
要知道,唐代的窗户跟我们现在的窗户是不一样的。我们现代人往往会站在现代的物质生活基础上去理解古人的生活。如果还原一下,或者想象一下你就是杜甫,你就站在窗前的话,就要首先搞明白唐代的窗户是什么样的。
什么是“窗”呢?我们先来看看古文字里“窗”的意思。
我们现在说的“窗”,其实本意是开在屋顶的“天窗”;开在墙上的叫“牖”。
“窗”的古文字形像圆形的洞孔里插着短木条,说明窗的功能是采光、通风、换气。
《说文解字》:“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段玉裁注:“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先秦时代,经常把墙上开的窗子称为“牖”,屋顶的窗子才叫“窗”。如《诗经·召南·采苹》:“于以奠之,宗室牖下。”后来把窗户统称为“窗”了。总之,古代的“窗”是分割房间、窥视室外、满足采光通风需求的建筑构件。
那么,唐代的窗子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跟我们今天的窗子是否一样?山西五台县东冶镇李家庄的南禅寺大佛殿是保存完好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可以看到唐代窗户的本来样式。
根据实物以及唐代史料,我们知道唐代建筑有几个特点:
唐以前,一般老百姓的房间比较小,墙上的窗户(牖)也比较小,窗户进来的光线,可以直接照到北墙。《淮南子·说山训》说过“受光于隙照一隅,受光于牖照北壁,受光于户照室中无遗物”6,可见窗子采光是有限的。到了明代以后,很多建筑的窗户依然如此。方苞的《狱中杂记》就提到牖和窗的格局:“牖其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可见“牖”在墙上而“窗”在屋顶。
五台山南禅寺大佛殿
唐代老百姓用的窗户通常为直棂窗,棂木条,单排,固定,不能打开,但可挂帘,或者糊上经过桐油浸泡后防水透光的窗户纸。按照“营造法式”:窗棂木宽二寸,厚七分,两棂之间间隔一寸。这种窗户的外形,其实跟现在关押犯人的监牢的铁栏杆窗子差不多。再看影视剧或者绘画作品里的唐代窗子,如果很高大,前后左右还能开启,那就错了。
白居易在元和十年(815年)被贬为江州司马,建草堂“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幕牕(即‘窗’)用纸,竹帘纻帏”。7窗下墙为编竹抹泥,纸糊窗户,还有竹帘窗帷,在那时候算是比较高大上的了。
带勾栏的、双开或单开的活动窗户,宋代才流行起来;有的窗户下部还设有矮板墙,其上覆木板为椅,外侧置围栏,支起窗户,可以凭栏远眺。
我们看看下图,这是成都杜甫草堂的照片。现在的杜甫草堂的窗户,跟唐代的直棂窗还是比较相似的。
总之,唐代老百姓家的窗户一般都不大,很不敞亮,所以它实在不适合透过窗子看远山的风景。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中国传统住宅,一般讲究朝南开门,甚至官府也讲究门朝南,有一句俗语 “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皇帝也是“面南而治”。拿现在的科学道理来讲,是因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一年四季阳光都从南面照射过来,房屋朝南有利于采光,做到冬暖夏凉。所以,常规的建筑建造规则是坐北朝南,门向南开。段玉裁注《说文解字》说:“古者室必有户有牖。牖东户西,皆南向。”窗子在房屋的东边,门在西边,都朝向南方。既然房屋门朝南,那么窗户应该也朝南。所以窗子在古代也称“南窗”。
杜甫草堂书房窗户
知识链接
说“南窗”
晋代陶渊明有“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问来使》)、“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的句子。李白也说过“拂花弄琴坐青苔,绿萝树下春风来。南窗萧飒松声起,凭崖一听清心耳”(《白毫子歌》),希望能像隐士白毫子那样过“拂花弄琴”、隐逸洒脱的生活。陆龟蒙也有“如能跂(qí)脚南窗下,便是羲皇世上人”(《和同润卿寒夜访袭美各惜其志次韵》)的理想。这样的“南窗”,还蕴含着潇洒、隐逸、淡泊的生活情趣。
我们再来看这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这个“西岭”应该在房子的西边,透过窗户能看到“西岭”的话,那么杜甫草堂的门是朝哪边开的呢?如果房屋门朝南开,则窗户可见南边的景物;如果凭窗看到的是西边的雪山,那么杜甫的窗户应该是朝西的。杜甫草堂要么不是坐北朝南的,要么他在西边墙上开了窗户,所以他才可以透过窗户看到西边山岭的雪。而我们知道在西边墙上开窗,是不符合常规建筑范式的。
这样说来,对于这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我们有理由提出质疑:要么杜甫建造房子不合常规,要么他信口胡来,说了假话,为了写诗而写诗,为了与下一句诗里的“门泊东吴”相对仗,强拉了“窗含西岭”来做搭配。是不是这样的呢?
事实上,杜甫不是一个矫情的人,他写诗非常认真,所以他的诗歌才会被称为“诗史”,他才会被称为“诗圣”,他显然不会东南西北不分地将窗户搞到西边墙上,更不会说假话。那就意味着:杜甫草堂的门、窗都是朝西的。
现在复建的成都杜甫草堂的正门面临浣花溪。门口对联是杜甫诗句“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草堂的门正是朝西的,而不是朝南,可以说,其门窗朝向,跟杜甫的诗是一致的。
草堂门朝西开,与常规住宅建造规则不合。成都的城市布局呈现的就是斜向格局。在这样的住宅里,杜甫的生活也将是非常规的,结合“竹石如山不敢安” “根居隙地怯成形”,我们可以推断,在北方长大的杜甫应该很明白这个草堂终非久居之地。有了这一点的推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第四句诗。
我们接下来说一说这个“含”字。“含”有容纳之意,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就是含。说珍惜一个人,叫“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现在有一种“含片”,最能体现这个字的涵义,含片不嚼,不咽,要在嘴里慢慢化开、慢慢吸收,这个状态就是“含”。“含”字还有包藏在里面、没有完全表露出来的意思,比如“含羞、含情脉脉、含苞待放”,等等。在这一句诗里,通过直棂窗看“西岭千秋雪”,因为窗子有窗棂的遮挡,所以远山是隐约可见的,并不是十分清晰的画面。如果把“含”字换成“藏”“存”或“留”之类,就没有韵味了。“含”字本身的那种若隐若现的情态,用别的字是难以表现出来的。
下面来说一说“西岭”。
“西岭千秋雪”,杜甫看到的西岭是有雪的。杜甫在成都期间有不少诗句都提到了雪山(雪峰),如: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野望》)
西岭纡村北,南江绕舍东。(《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远烟临井上,斜景雪峰西。(《出郭》)
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
练练峰上雪,纤纤云表霓。(《泛溪》)
即便离开了成都,他还提到“雪岭界天白,锦城曛日黄”(《怀锦水居止二首》其二)。可见他对雪山印象之深。
目前一些专家乃至一些唐诗选本的编者谈到这一首诗时,往往把“西岭”说成现在的“西岭雪山”。这个“西岭雪山”现为成都的一处旅游景区,位于成都西边大邑县。这个名字是后来的。直到1991年出版的《大邑县志》里还把它称作“大雪峰(苗基岭)”,成都人又称其为“大雪塘”。当地将该山名改为“西岭雪山”,这便与杜诗里的“西岭千秋雪”有了关联。
苗基岭(大雪塘、大雪峰),海拔5 300多米,距离杜甫草堂一百多公里。它虽然名字里带“雪”,却谈不上常年积雪,冬天会有零星的积雪,天气一暖和,雪就化了,达不到“千秋雪”的程度。
有人会说,我们现在看不到西岭雪山的积雪,不等于唐代的杜甫就看不到。——这样提问题是值得赞赏的。独立的思想就是不盲从现有的答案,而是依靠自己的探究和思考来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这个过程中,需要科学的探究,需要冷静而理智的分析,不人云亦云,不想当然。
这就要谈到唐代的天气状况了。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曾指出,中国历史上的先秦、汉代、唐代是比较温暖的三个时期。公元7至9世纪(唐初到900年前后),是中国继先秦和汉朝之后的第三个温暖时期。300年间有19个年头冬天无雪,关中冬天往往常年无雪,洛河、渭河、泾河很少结冰,在唐代,杜甫所居住的蜀地,气温比现在要高不少,而他当年能看到西边的山峰常年积雪不化,当然不会是现在我们很少看到积雪的苗基岭。
有网友考证出这个“西岭”是四姑娘山的主峰幺妹峰8。他的考证过程比较有趣,而且思路严密,值得我们学习。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与汶川县交界处,汶川县因为2008年的大地震而闻名世界。四姑娘山是横断山脉东边邛崃山系的最高峰。它的主峰是幺妹峰,海拔6 250米,人称“东方圣山”“蜀山皇后”。四姑娘山属于岷山山脉。岷山从甘肃省南部延伸到四川省西北部,大致呈南北走向,全长约500千米。岷山的主体部分在四川省境内,有摩天岭、雪宝顶、九顶山、青城山、峨眉山、四姑娘山、鹧鸪山等著名山峰。四姑娘山的主峰——幺妹峰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高,一是常年积雪。它距杜甫草堂有220千米。
知识链接
杨贵妃吃的荔枝是从哪儿运到长安的?
唐代杜牧诗里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宋代诗人苏轼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后人因此多认为杨贵妃爱吃的荔枝,是从岭南运到长安的。岭南到长安路途遥远,在交通工具落后的古代,这有点儿难以想象。其实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杨贵妃吃到的荔枝,产自巴蜀的涪州(也就是现在以产榨菜闻名的重庆涪陵)、嘉州(现在以乐山大佛闻名的四川乐山)一带。剑南、眉山以南一带都能产荔枝。张籍《成都曲》说:“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可见唐代巴蜀一带气温很高,成都可以种植现今生长于岭南的热带水果——荔枝。
可能又会有人质疑了——幺妹峰距离杜甫草堂约220千米,这么远,杜甫能看到雪山吗?这会不会是杜甫在“夸张”呢?当然了,当年的成都没有高楼大厦,视线不会被遮挡。
也许这个问题有点无聊,但是,我们在这里“较真儿”一下,也是为了使你养成勤于探究的习惯和不盲从的思维方式。
我们可以借助数学工具来解答这个问题,看看杜甫能不能看到幺妹峰吧。
已知:四姑娘山主峰幺妹峰海拔6 250米,杜甫草堂海拔500米,两者相距220千米。
求解:杜甫是否可以看到幺妹峰?
你身边如有数学学霸的话,可以一起算一算。
最后可得出结论:站在海拔500米的草堂,是可以看到雪峰的。
其实这一点不难理解。太阳距离我们够远的,可是因为它够大,所以我们依然能看到它。四姑娘山绵延起伏,巍峨壮观,只要没有遮挡,自然能从远处看到。
我们再来看这句诗里的“千秋雪”。很明显,这里的“千秋雪”,字面意思是“千年积雪”。如果用科学术语来表述的话,应该叫“终年积雪”。
什么是“雪”?其实我们对雪都不陌生。在北方生长的人经常见到雪,这很正常。在南方呢,倒是有时会下冻雨,下雪就很反常、很稀奇。这种反常的气候变化,其实值得我们做各个角度的思考。
我们看甲骨文的“雪”,能感受到如羽毛一般的白雪飘飘洒洒的美丽姿态。雪就是从天空飘落的白色羽绒状冰晶。汉字就是这样浪漫而有诗意!
雪因为洁白而深受古代文人的喜爱,它是高洁、气节、美德的象征。古诗中写到雪的句子很多,“雪”是中国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我们略举几例: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问刘十九》)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知识链接
积雪的五种类型
根据积雪的稳定程度,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一、无积雪:多年无降雪。
二、瞬间积雪:主要发生在华南、西南地区,这些地区平均气温较高,但在季风特别强盛的年份,寒潮或强冷空气侵袭时发生大范围降雪,使地表出现短时(一般不超过10天)积雪,但很快消融。
三、不稳定积雪(不连续积雪):每年都有降雪,且气温较低,但空间上积雪不连续,多呈斑状分布,在时间上积雪日10至60天,且时断时续。
四、稳定积雪(连续积雪):空间分布和积雪时间(60天以上)都较连续的季节性积雪。
五、永久积雪:在雪平衡线以上降雪积累量大于当年消融量,积雪终年不化。
杜甫这首诗里的“千秋雪”,本是夸张,并非确指千年之久的积雪。文学需要有想象力的表达,所以夸张的修辞手法常常用于诗词中,比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夸张。有些人望文生义,以为这是诗人在吹牛,显然是缺少了想象力。我们要明白这是夸张的修辞方法,才不至于闹笑话。
四姑娘山有不少山峰都是终年积雪覆盖,其最高峰幺妹峰,更是如此。这里因此成为登山爱好者魂牵梦绕的去处。
所以,“窗含西岭千秋雪”说到的有“千秋雪”的“西岭”,应当是岷山山脉中四姑娘山上有永久积雪的幺妹峰。
请你想象一下:在春天里看到常年积雪的山峰,会有怎样的感觉?
从成都向西,群山茫茫,难以通行。而通向首都长安的蜀道,沿着成都向东北的德阳—绵阳—剑阁—汉中方向,几乎是沿着大山向东北延伸。这条道叫金牛道,又叫蜀栈,它是古代川陕交通干线。金牛道从四川广元到陕南宁强一段十分险峻,李白《蜀道难》说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是这一段。
所以,从草堂向西看,白雪皑皑,关山难越;向北望,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看到的是好景,但是诗人心里,却不免有与“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一样的感慨。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最后一句。
-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什么是“泊”?
“泊”的甲骨文字形左边是水,右边是“船”,意思是船在水边停靠,很直观。《康熙字典》:“泊,止也。舟附岸曰泊。”“泊”的意思是“停船” “船停在岸边”。“泊船” “泊舟”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说:“浅水易停。故泊又为停泊。”停船处水浅,浅水也好停船。港口内停靠船舶的位置,叫“泊位”。延伸开来,停放车辆也叫“泊车”,停车的位置也被称作“泊位”。“泊”字意思用得比较多的,便是“停靠”。
“东吴”是指哪儿?东汉朝廷曾封孙策为“吴侯”,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孙权称帝,国号“吴”,后筑石头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世称孙吴。由于所统治地区又居于魏、蜀之东,也称“东吴”。后来人们也将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相当于现在江苏南部、浙江等地)称为“东吴”。苏州、扬州、镇江、南京这些地方,都可称东吴。说到东吴,给人的感觉就是繁华、富庶、通达、和乐。
杜甫到过东吴吗?
公元731年,20岁的杜甫开始吴越之游,他从洛阳出发,乘船经广济渠、淮水、邗沟,渡长江而往江南。他在江宁(今江苏南京)、姑苏(今江苏苏州)、越中(今浙江)逗留了3年多。735年,才由原道返回洛阳,去参加进士考试。所以,从他江南之行的线路来看,他到过东吴一带,却没有到过扬州。这可能是他的一大人生憾事。
我们再来说说“万里船”。人们在解释杜甫这首诗时,常常将 “万里船”与上一句的“千秋雪”对比理解,以为这是为了对仗,而用了同样属于夸张的修辞手法。其实,这里的“万里”并非夸张。
“万里船”指什么?来自万里之外的船?通向万里之外的船?可行万里的船?……
如果深入探究,我们就会发现,在成都有一个很著名的地名,叫“万里桥”。这个万里桥,是了解成都,了解这首诗的一个重要的参考。
万里桥在哪儿呢?它在今天成都市南的南门大桥(俗称老南门大桥)一带,位于锦江上,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桥。
万里桥是古时沿水路向东行船的始发地。《元和郡县图志》:“万里桥,架大江水,在县南八里。蜀使费祎聘吴,诸葛亮祖之,祎叹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因以为名。”9
北宋时期,四川转运使赵开将万里桥建成了石墩基座的五孔木梁“廊桥”。南宋时期,赵汝愚任四川制置使兼成都知府时,修缮诸葛亮祠庙、万里桥等名胜,他的幕僚刘光祖专门写了一篇《万里桥记》,记述他添“石鱼”,增“酾水”(即泄洪孔洞)为“五道”,“梁板悉易以木而屋之”10 等事迹。
宋代成都已形成了江上娱乐的习俗。那时候的万里桥一带,江面宽阔,还是成都训练水军的基地。在万里桥下泛舟,称为“小游江”;在浣花溪泛舟,称为“大游江”。
明末清初张献忠祸乱四川时,万里桥被当成杀人刑场,成都遭空前破坏,万里桥也随之崩塌了。
康熙年间,新任四川巡抚张德地带领群众捐款修复了万里桥,在桥边立了“万里桥”石碑,还挂了“武侯饯费祎处”的匾。光绪年间当地官员带领群众再次整修万里桥。改建为七孔石拱桥,桥长20丈,桥宽3丈余,石板护栏。桥南桥头有大石碑,刻有“万里桥”三个大字。
这座老桥,也成为古成都的标志性建筑。1995年,这座千年古桥被拆掉了,后来在原址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单孔水泥大桥。我们只能在旧照片上来寻觅这座古桥的历史风貌了。
成都万里桥(约摄于1920年)
万里桥既是古代成都水陆交通的起点站,又是一大名胜,景色优美,店铺林立,隋唐时期就十分繁华。
杜甫《狂夫》一诗介绍草堂位置时就曾说:“万里桥西一草堂。”他还有“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的诗句。我们在今天的地图上来看,万里桥在杜甫草堂的东南方向,从杜甫草堂经浣花溪、百花潭到万里桥,也不过4公里。
在唐代,扬州与成都都是非常繁华的大都市,两地由万里长江相连。唐代陆肱曾写有《万里桥赋》,其中有“万里兮蜀郡隋都”11之句,将成都与隋朝的行都扬州并列。诗人岑参曾任嘉州刺史,写过《万里桥》诗:“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楚客过此桥,东看尽垂泪!”唐代著名的女诗人薛涛就曾住万里桥边。她自述:“万里桥头独越吟,知凭文字写愁心。”(《和郭员外题万里桥》)这座万里桥,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乡愁。
到了宋代,万里桥魅力依然不减。苏轼、范成大、陆游等人都在诗词中写过万里桥。曾在成都做官的范成大在《吴船录》中曾说:“杜子美诗曰:‘门泊东吴万里船。’此桥正为吴人设。余在郡时,每出东郭,过此桥,辄为之慨然。”12淳熙四年(1177年),范成大离任,五月二十九日从万里桥动身,十月入吴郡。他将沿途所记集为《吴船录》,书名即源自杜甫的这句诗。
可见,万里桥是联通长江下游繁华地域的起点。从万里桥,通过万里长江,直通扬州。使人不禁想起“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情与潇洒。可知这里是当年旅居成都的文人墨客抒发乡情、思发江南的地方。
正因如此,杜甫抬眼西望,关山难越,只有东行的船只,承载着游子的乡愁和旅人的希望。杜甫看到门口浣花溪停泊的通向东吴的客船,他想到的是什么呢?是奔赴东吴的梦想,是游历扬州的梦想,是重归故里的梦想。
冯至是杜诗研究大家,他编有《杜甫诗选》,收录此诗。浦江清、吴天五注曰:“蜀江东下,在成都城外上船,可以直达吴地。杜甫这时很想去蜀游吴。”13
当时杜甫在成都的生活并不稳定。他最后在草堂的这段时光,也就是一年时间。期间,“竹石如山不敢安” “根居隙地怯成形”,草木竹石皆如此,人何以堪?我们可以约略猜测到,他这段的生活也是不踏实的,否则他也不会毅然决然地离开这里。
明代王嗣奭的《杜臆》说这首诗是“自适语”14,其实是不对的。杜甫没有感到多么“自适”,也没有打算在此终老。常年的奔波,让他对故乡的思念越来越深。即便是在片刻的安稳中,他的诗里仍然流露出离开成都的想法。
如果认为杜甫是随兴写了这首诗,为了单纯写景,要表达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那对杜甫的理解就流于粗浅了。他被称为“诗圣”,乃是因为他是拿生命和真诚的情感在写诗。他不会为景造情。他不是陶渊明那样能拿得起放得下的旷达之人,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有治世抱负的人;他“穷年忧黎元”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是关爱百姓的人。他的诗歌,总是透露出他的大爱与慈悲。这就是杜甫的伟大之处。
所以,我们认为,这首诗的创作意图不是写景,不是文字游戏,不是怡情,而是思归之作。
清代赵翼曾经说过:“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题遗山诗》)经历了安史之乱和各种天灾人祸的杜甫,见证的也是国家和百姓的灾难。杜甫的个人经历和人生感悟,也成就了杜甫的诗歌。一个饱经沧桑、写尽沧桑的诗人,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但是他的诗歌艺术却因此而臻于完美,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国家不幸诗家幸”。但是话说回来,我更倾向于让杜甫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有个人的幸福,有完美的人生,因为每个人都有获得稳定、和乐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1 韩学宏《经典唐诗鸟类图鉴》,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81页。
2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黄鹂、黄鸟和黄莺其实是不一样的。见韩学宏《经典唐诗鸟类图鉴》,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82-83页。
3 [唐]独孤及撰,刘鹏、李桃校注《毘陵集校注·卷第五 表下·为独孤中丞让官爵表·注释》,辽海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16页。
4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艇斋诗话》,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2版,第291页。
5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艇斋诗话》,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2版,第303页。
6 [汉]刘安编,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十六》,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第1版,第1 135页。
7 [唐]白居易《草堂记》,见[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六》,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1版,第6 900页。
8 参见《由两幅照片看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指向——成都的自然人文之旅》,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1bf63501019jo2.html。本书的一些观点、图片、数据参考了该文。另外,也可参看手机凤凰网2017年6月12日的一篇文章:《古代成都街道西斜 利于观赏四姑娘山》, https://i.ifeng.com/lady/vnzq/news?aid=123741326&srctag=cpz_newsnext。
9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下》,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版,第768页。
10 [宋]袁说友等编,赵晓兰整理《成都文类·卷第二十五》,中华书局,2011年12月,第1版,第516页。
11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二》,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1版,第6 279页。
12 [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中华书局,2002年9月,第1版,第187页。
13 冯至编选,浦江清、吴天五注《杜甫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2月,第1版,第179页。
14 [明]王嗣奭《杜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1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