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气节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李离错判自罚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执掌司法的大臣名叫李离。在一次判案中,他错杀了一个无辜的人,按照律例,必须处以死刑。李离依法办案,决定自罚,以维护法律的权威和百姓对法律的信任。

一日,晋国的王宫里,君臣们正在为李离的事争论。晋文公和几个大臣都认为:李离应无罪释放,因为他执法公正,刚正不阿,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晋匡如今内忧外患,正值用人之际。李离纵然错判了他人,也罪不至死。

但是,有一个大臣却持反对意见,他认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若典律不严,则民心必乱,民不信法,也就无法做到依法治理天下。晋文公闻听此言,非常不快,决意要赦免李离。

令所有人不可理解的是,李离竟然一再主动要求处以死刑,他甚至不愿走出监牢,还写了一份言辞恳切的奏章,讲明道理,恳请晋文公治自己死罪。晋文公愁容满面,对此事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太监为他出了个主意:找丞相去说服李离。丞相到了监牢,听说李离已经绝食三天了。他想出一个好办法:以喝酒为名,劝李离吃东西。果然,他略施小计就轻而易举地使得李离进食了。但是,他想劝李离放弃自罚的目的却无法达到,李离像中了魔似的,求死之心不可动摇。

一计不成,晋文公只好自己出马了。他来到牢房,紧紧地抓住李离的手说:“本王命你掌管司法以来,社会安定,这是晋国之幸,更是百姓之幸。你责任重大,出点小错在所难免,何必要像处置下级官员一样自罚?”

李离感谢晋文公对自己的厚爱,诚恳地说:“国家之典律,理应共同遵守,‘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身居司法高职,又怎么能知法违法?我意已决,还是请大王发落吧!”晋文公无言以对,只好作罢。

无奈之下,晋文公只好顺从了李离的意愿。正当他犹疑地要下令的时候,宫门外聚集了许多的民众为李离请愿。人们振臂疾呼:“李大人清正廉洁,大王不可杀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晋文公出来,把自己的无奈说给百姓们听。请愿队伍中的一个人想出了办法:让李离错判的受害人的妻子出面,恳请李离不要自罚。晋文公有些为难:“人家刚死了丈夫,怎么愿意做这种事呢?”

这时,却见一女子拨开众人,走上前来说道:“我愿意随同前去!”此人正是受害人的妻子钟氏。

钟氏随同有关人等到牢房去见李离。李离一见钟氏,立即跪倒在地。钟氏劝慰李离:“人死不能复生,您又何必过分自责?大人是国家栋梁,只要大人为民众请命,夫君的在天之灵也一定会原谅大人的!”李离却说:“我李离知法又怎能违法?您还是回去吧!”

钟氏告诉李离:“全城百姓都跪在门外,等待大人走出监牢。”李离听了此话,犹豫了一下,走了出去。他看到,宫门前确实跪满了民众,强烈的阳光照射在广场上,人们的头上都冒出了汗水。

晋文公看见李离走了出来,心中暗自高兴,嘴里却嘟囔道:“哎呀,你不还是出来了?看来寡人的面子还不如一个村妇啊!”

李离并没有听到晋文公的话,他只是赶忙向百姓们说道:“各位乡亲,快快请起!快快请起!”但是大家却一动也不动,其中还有一人高声说道:“李大人如果不答应放弃自罚,我们就跪地不起!”

见此情景,李离答应了大家,他说:“我扪心自问并无大功,却得到大家如此厚爱,备感不安。然而法是国家之纲纪,百姓之所庇,一旦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违法,则法何以信,何以服人?”

说着,李离迅速从一侍卫腰间拔出宝剑,架在自己脖子上:“我深受大王之恩,更感谢各位乡亲之情,然我无以为报。既然大王不肯批复,我惟有自刎以儆效尤!”话停剑举,李离即时倒下。晋文公抚尸悲泣,民众失声痛哭。

【编后语】李离说得好:“法是国家之纲纪,百姓之所庇,一旦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违法,则法何以信,何以服人?”治理国家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则民心必乱;民不信法,也就无法做到依法治理天下。李离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和人民对法律的信任,这既是“诚”,也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