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外交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主客令妙待江南客

北魏主客令李安世,风流儒雅,博学多识,机敏善辩,以礼待人,在多次外事活动中,不仅对外国使者的问难应变如流,而且言语巧妙,使对方心悦诚服,为北魏赢得了荣誉。

魏高宗文成帝兴安二年(453年),高宗召见侍郎、博士们的儿子,从中选拔俊秀而有才华的少年为中书学生,着意培养。李孝伯的儿子李安世也跻身其列。当时他年仅十一岁,高宗见人虽小,却十分聪明灵俐,便召到面前询问,每有所问,安世都能从容作答,叙说祖父、父亲的有关事情,清楚而有条理。龙颜大悦,安世顺利入选。高宗常视察国学,了解官校学子学习状况,每去,总爱单独召见安世,常鼓励他说:“你要在此专心攻读,勤勉自励,他日必得富贵。”天安初年(466年),显祖登基,安世被授任中散,因其温和机敏,谦恭谨慎,显祖格外宠幸,授其主客令,专门掌管各藩属国朝聘、接洽给赐,及接待外国使者等事项。

魏孝文帝太和七年(483年)十月,南朝齐武帝萧赜派使者刘缵北上到魏朝贡,安世身为主客令,全权负责接待安排,与刘缵等人交往较多,安世容貌俊美,举止娴雅,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十分得体。魏朝有这样的俊才良臣,令刘缵等人羡慕不已,私下里议论品评,感慨道:“没有谦谦君子,哪有殷殷盛朝。”

刘缵等人与安世往来,常称呼他为典客。秦代开始设置典客一官,主管接待少数民族和诸侯来朝晋见等事务,汉景帝时改为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改为大鸿胪。安世认为以典客相称不妥,有违礼仪,纠正说:“三代不同礼,五帝不同乐,秦朝早亡,怎能以亡秦官职称唤于我大魏王朝。”刘缵故意考问:“既然世代更迭,称呼不一,敢问此职计有多少名称?”安世熟知史典,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周代称掌客,秦代改典客,汉代名鸿胪,今日为主客,看来你等无意于文武周朝,而单单对亡秦情有所钟。”刘缵见没有问倒对方,又手指方山(在今江苏江南县东南,秦淮河东岸)道:“此山距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计有多远?”安世仍是毫不踌躇:“与石头山(在今南京江宁县西)至番禺山(今广州市)等同。”安世学富五车,有问必答,刘缵等难居上风,心中暗暗赞叹。

当时,遇有江南使者来京城公干,朝廷常拿出一些国家储藏的珠宝珍玩,让京城里那些富有而好穿着的人家买去,与南来的使者随便交易。此次,刘缵等使者来到出售金银珠五的市场问询价格,感到非常便宜,很奇怪,随口问道:“北方金玉价格实在低廉,想必此地山川盛产金玉?”在一旁陪同的安世不紧不慢地回答:“圣朝不看重金玉,因而金玉贱如瓦砾,皇上德高,上通神明,山亦不爱宝,故无川五金,无山无宝。”问者无心,答者有意,安世借题发挥,乘机极力颂扬当朝圣明有德。刘缵原想在市场上多多采购些珍珠金玉,带回江南,发上一笔外财,也不虚此行,但听得安世这番言语,心中羞愧,也就断了采购的念头,在市场上草草看过,打道回府罢了。

 

【简评】

安世身任主客令,常与四方各族各国客使往来周旋、接洽应酬。他学识厚、美仪表、重礼节、知进退,机敏善辩有口才,每每对答如流,是个难得的外交人才。外交是战争的补充,同样事关国家形象、尊严和利益。外交需要千才,能言善辩至关重要,但也要有扎实的学识根基,否则所谓雄辩也是无根浮萍,徒有虚名,一味地玩弄词藻,于事无补。安世的辩才无异得益于他的学识深厚,使他能在外交场合一逞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