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相交甚厚,并称“刘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所以他有“诗魔”“诗王”之称。
白居易自幼就非常聪慧,五六岁时便学作诗,九岁时就谙识声韵,十岁开始正式读书。少年勤学,“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十五六岁时,他带着诗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去长安拜访当时有名的大文学家顾况,得到赏识推荐,从而声名大噪。
他的诗风浅显畅达,通俗易懂,有意到笔随之妙。据说,他每作一首诗,就念给不识字的老妪听。若听懂,则录之;不能懂,则改之,直到她能听懂为止。因其诗风俗中有雅,平中见奇,平畅浅切,曾一度风靡整个大唐:“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衒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元稹《白氏长庆集序》),可见其诗影响范围非常盛广。
早年的白居易,一腔热血,满怀抱负,希望能为国效力,兼济天下。任左拾遗时,为报答皇帝的赏识提拔,更是尽职尽责,勇于直谏。他不畏权贵,以诗为剑,频繁上书言事,并写下大量的反映社会现实的讽谕诗,希望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如《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等,都描写了民生疾苦和各种社会现实弊端,不仅一针见血,切中时弊,而且笔锋犀利,直指当朝王侯将相的“要害”,为权贵所忌恨。后被诬陷弹劾,贬为江州司马,他和元稹倡导的轰轰烈烈的新乐府运动也因此受挫。
白居易晚年厌倦宦海浮沉,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其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宋代苏轼、陆游等人都明显受其影响。
白居易虽未能实施自己“兼济天下”的抱负,却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他在杭州刺史任内疏浚六井,以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又修筑白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离任前,他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之中作为基金,以供后来治理杭州的官员公务上的周转。晚年时,他捐资开通龙门八节滩,其功绩昭彰,令今人仍深受其惠。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现留存下来的诗作三千余首,收录于《白氏长庆集》。
本书选取了白居易不同题材、形式的诗作,对每首作品进行注释、译文及赏析,给生僻字注音,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另外,还对作品涉及的唐代历史事件、人物活动、制度习俗及典故等加以说明,希望对读者阅读白诗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