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懂点谈判心理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生活中谈判处处存在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需要处理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谈判的领域随之而扩大。当今社会,谈判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人与人之间往往通过谈判来交往、改善关系、协商问题,谈判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人们无法回避的事实。人们谈判的原因,从本质上说,是为了满足各方的需求,或者是自己,或者是所代表的某个组织有某种需求,而一方需求的满足又可能无视他方的需求。所以,我们在谈判过程中,不能单单以追求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而是应该通过交换观点进行磋商,共同寻找使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谈判实景

大多数的父母在抚养孩子时都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小孩子就是不愿意吃青菜,吵着闹着要吃零食。父母肯定明白,孩子多吃蔬菜对健康有帮助,自然是劝告孩子多吃青菜。不过,孩子还那么小,并不能明白这些道理,而且他们和大多数孩子一样,都十分喜欢吃零食。就这样,一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谈判就开始了。

为了劝说孩子吃青菜,父母就会提出类似“要把青菜吃完才有零食吃”的让步条件。不过,大多数孩子并不遵守这样的规定,他们偏偏要吃零食。而且许多孩子还会说“肚子已经很饱了,只能吃零食了”,或是“青菜不如零食好吃”这些毫无道理的理由,而且孩子说话时理直气壮,不管父母怎么哄,怎么劝,他们就是不理不睬。

这时候父母可能会被迫做出一些让步,答应孩子:如果你吃一口青菜,就允许你吃零食。但是,当孩子看到父母的妥协,就会更加坚定不吃青菜的决心。假如父母的谈判手段就是连哄带骗,不使用一些特殊办法,那大多数父母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劝服孩子放弃零食而改吃青菜。而且,父母一次次让步的结果也只能是答应孩子吃零食,因为孩子的立场从来没有动摇过。

谈判心理策略分析

有人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其实就是一个妥协与被妥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谈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假如父母稍微改变强硬的态度,作出一次妥协,那表示你已经是这次谈判的失败者了。这个谈判策略就连几个月大的婴儿都能掌握,比如,当母亲需要给5个月大的孩子断母乳,假如第一次孩子哭了5分钟,母亲就妥协了,那到下一次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哭10分钟甚至20分钟,因为孩子觉得“哭”这样的方法很有效果,就会屡试不爽的。当然,这只是日常谈判的一角,其实谈判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就职演讲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不要因心生恐惧才谈判,但我们绝不畏惧谈判。”每天,我们都会多次与人谈判,只是自己没有感觉到而已。现实社会就是一个大的谈判桌,人们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谈判者,无时无刻不处于谈判之中,不是自我谈判就是与他人谈判,不论我们愿不愿意,喜不喜欢,我们都不可避免地处在谈判中。

1.发生冲突时需要谈判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与别人发生冲突,而解决这些冲突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谈判。比如,当我们的工作需要请同事帮忙,我们可以给同事简单说一下。假如同事正在忙着做其他的工作,那就需要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让他明白我们的目标是共同的,都是为了做好工作。

2.生活就是谈判

我们经常见到的在菜市场与小贩们讨价还价,这也是一种谈判,虽然我们未能意识到这就是谈判。实际上,谈判并不一定是大事才可以谈,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是谈判。类似这样的谈判每天都在发生,比如,买房子、装修房子、购买家具、购买电器、教育子女,就连夫妻之间出现分歧,谈判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假如一个人是一位生活中的谈判高手,那么他在生活中遇到的麻烦就会减少很多。

3.谈判也是一种沟通

实际上,谈判是人们为了改变彼此的关系,满足双方各自的需求,进行相互协商并争取达成一致意见的行为。而谈判最终要达成的目的就是从那些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人中得到帮助,竭尽所能地获得他人的好感,并从他人手中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发现,谈判充斥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在,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