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一步步实现更容易
你一定听过这个古老的问题:“你怎样吃掉一头大象?”正确的答案就是:“一口一口地吃。”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我们做工作的方法。
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想做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所以,虽然人们常说“成功是靠努力取得的,努力就是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但工作中只懂得努力还不行,还要讲究方法、讲究效率、讲究步骤。
1968年的某天,罗伯·舒乐博士立志要在美国加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他向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菲利普表达了自己的构思:“我要的不是一座普通的教堂,而是一座人间的伊甸园。”
设计师菲利普问舒乐预算多少,舒乐博士坚定地对他说:“事实上,现在我一毛钱都没有,所以对我来说100万美元和400万美元并没有区别。重要的是,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捐助者的到来。”
设计师菲利普最终敲定建造教堂需要的预算是700万美元。这个数字不但超出了舒乐博士的承受能力,甚至超出了他的想象范围,其他人都对舒乐博士说:“这是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但舒乐博士却想出了一个分解目标的方法。他在一张纸上写着“700万美元”,然后在这个目标下面写道:
1.找1笔700万美元的捐款;
2.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
3.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
……
9.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
10.卖出教堂1万扇窗户的署名权,每扇700美元。
在这神奇的目标分解法的作用下,舒乐博士历时一年多就筹集到了足够的款项。据说,水晶大教堂最后耗资2000万美元,但是在舒乐博士将这宏伟的目标分解之后,却奇迹般地募集到了足够的资金,让这座大教堂成为了加州的胜景。
刚开始,要把大教堂建成“人间的伊甸园”,这个目标的确令人望而生畏,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的目标。但是,经过舒乐博士将目标分解之后,这个大目标就成为了一个又一个较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只要捐款700美元,就可以拥有教堂窗户的署名权。这样一来,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会接到一些比较重大的任务,这时我们所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把这项艰难的任务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具体活动。然后,从第一项活动开始,就可以循序渐进地把工作全部做完了。
成功学大师史蒂芬·柯维在他的著作《要事为先》中就提出过一个关于执行重大任务的“香肠原理”——吃掉一根超级长的香肠,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切成一片一片的。这与“吃大象”的问题如出一辙,其道理都是在面对一些实现起来较为复杂而且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大目标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步步为营,一部分一部分地完成。
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度夺得世界冠军,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关键在于掌握了一套比赛策略。他在自传中是这样写的: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将比赛的路线仔细地勘察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公寓……这样一直到赛程的终点。”
“比赛开始后,我会以百米冲刺的劲头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路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而轻松地跑完。”
“但是,起初我并不是这样做的,我也是和其他人一样把目标一下子定在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当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已经觉得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了。所以,直到后来我发现了这一策略,才最终达到了人生的辉煌时刻!”
山田本一的故事告诉我们: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要懂得把长远的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的目标。这就使人在奋进过程中能够始终看到希望,不至于因为距离目标太遥远、看不到成功的希望而变得心灵疲惫,甚至放弃。
执行力差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这除了与自身的执行能力有关之外,与执行的方法也有很大关系。在工作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太大,大多时候恰恰是因为距离目标太遥远。所以,那些有头脑的人就懂得把大目标进行分解,他们所具有的就是与山田本一一样的智慧——把大目标分解成多个小目标。因此,他们能更容易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面对大目标大任务,过于求胜心切只能事倍功半,就像蚍蜉撼大树,费尽了全部的力量,大树依然纹丝不动。所以,无论通往目标的道路有多么遥远,人都要一段一段地去走,这样一路观赏着绮丽的风景,就能化沉重为轻松,化无解为有解,化低效为高效。
所以,当你面对看似艰难的任务,不必过分的担心和害怕,你要做的就是专注眼前的每一步,循序渐进地完成这项任务,这样你就能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了。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