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净值≠富有
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
——挪威剧作家 易卜生(Henrik Ibsen)
本书一直强调“新富”,而没有采用当下流行的“高净值”概念,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即高净值≠富有。二者有何区别?高净值可能是“伪富”,新富才是“真富”。
什么是高净值?高净值着眼的是资产总量,但资产总量并不代表可以动用的资本。比如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于核心地段拥有一套150平方米的住房,资产总量很可能就已经超过1000万元了。但这1000万元,并不是可以随时拿出来投资的资本。所以,前文对新富的定义才是“个人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人群。
高净值和富有的区别,还在于获取财富的方式不同。德国财经作家博多·舍费尔(Bodo Schaefer)有本畅销书叫《财务自由之路》,副标题是《7年内赚到你的第一个1000万》。据说这本书帮不少人赚到了第一个1000万元。但这样就等于财务自由了吗?显然不是,否则作者就没必要再出版此书的第二部、第三部了。实际上,真正的财务自由必须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95%的收入要来自资产性的被动收入。当一个人只有1000万元的时候,需要完成买房、结婚、养育、创业等人生大事,肯定没办法实现财务自由。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能拿出1000万元来投资,那么其资产肯定远超1000万元。
被动收入何以重要?因为只有被动收入,才可以释放出人的时间和生命价值。有次,华人前首富李嘉诚在一场讲座中问台下的听众:“知不知道富有的定义是什么?”众人困惑,难道富有的定义不就是很有钱吗?李嘉诚摇手道:“富有的定义是,当自己不工作,或者失去手头的工作时,还可以让自己和家人衣食无忧地生活下去。”这就是被动收入的意义,也是富有的真谛。
拥有金山银矿,也有挖掘完的一天,不值得羡慕。真正的有钱人,在不工作的时候,仍有早已部署好的基金、信托、股票、公司、物业等,帮助他们维持良好的生活。赚钱多少不重要,赚钱多久才重要——这便是钱的第四维。如果一个人来日无多,又有必须持续赚钱的任务,该如何是好呢?在此分享智利社会主义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的故事。
波拉尼奥自诩为托派分子,前半生一直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90年他的儿子出生,那年他37岁。波拉尼奥从此改变,决定好好工作。但不久,他就被确诊患上不治之症。为了能让儿子在他去世后健康快乐地长大,波拉尼奥深知必须有一笔持续的收入作为遗产。但一贫如洗的他有什么可以留给儿子呢?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创作出被誉为21世纪最伟大长篇小说的《2666》。2003年,波拉尼奥去世,而他的家人,至今仍收到版税。
波拉尼奥是常人不可复制的案例,需要极高的才华与偶然性。但是这个故事告诉世人的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那便是:我们需要一些工具,让财富可以穿透时间,惠及我们深爱的人。新富不必具备波拉尼奥般的才华,只需要持续学习,善用金融和法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