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社交中的交谈区域
在社交中人们离不开谈话,而交谈是为了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和联络感情。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注意谈话的内容,至少要做到“辞能达意”;其次,还必须注意说话声音的轻重,使对方能听得清楚明白,这样,就产生了一个说话时双方应该保持怎样的区域为宜的问题。说话时与对方保持适当距离,并非完全出于对方能否听清的考虑,更存在一个合理适度的问题。
从交际区域礼仪上说,交谈时与对方离得太远,会使其产生你不愿意向他表示友好和亲近的错觉,以为你对谈话内容不重视,敷衍了事,甚至是在厌恶他。这自然是失礼的。但是,日常经验又告诉我们,如果两人交谈位置太近,稍有不慎,就会把口沫溅到别人脸上,这更令人生厌。有人因为说话时喜欢凑得很近,又怕自己的口沫溅出来,就用手捂着,结果形成“交头接耳”的谈话形式。这种猥琐之状,又使对方感到不自在。如果是异性之间,这种形态就更不可取了。
社交专家早就向我们指出,谈话的神态在不同的社交区域空间中的表现形式是不尽相同的。在社交中,人们通常把交谈区域按其形式分为公众区、交流区、亲密区三种,它们反映出三种类型的人际交往。
在公众区域说话:这是一个人同时与几个人说话的形式,说话的对象不固定也不明确,可能是某人在某一场合,就某一问题高谈阔论,也可能是大家兴之所至地随便闲谈。谈话的区域距离很难规定,一般在4到15米左右。它又分近范畴和远范畴。如教师给学生上课、厂长给工人讲话属于近范畴,远的有政治家发表演讲。公众区交流的礼仪是声音响亮,表情尤其是手势语生动明确,精神饱满,能够用眼神与听众交流。
在交际区域说话:这通常是两个人或三四个人之间说话的一种形式,说话的对象是专一的,可能是你的朋友、上司或某个客户。谈的话题大多主题明确,你需要仔细听清对方说话的内容,并随时作出反应。社交距离一般在2至6米之间,使每个人感到自在舒服。在交际区域交流的礼仪是,要特别调动自己的嘴、耳、手和表情,去接纳、感受对方的信息和感情,既做好说者又当好听众。
在亲密区域说话:这大多是两个关系十分亲密的人之间的一种对话形式,谈话对象可能是你的恋人、亲朋好友、父母亲等。谈话内容随意,有些属于隐私,因而“不足为外人道”,是名副其实的“悄悄话”。这种距离一般在1米左右。从礼仪上讲,应避免一些不雅之举,尽量尊重公共环境要求和规范。
注意社交中的交谈区域,根据不同的社交谈话对象有的放矢,使交谈对象感到惬意和自然,这是创造和谐愉快的交往环境的重要前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