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荣心理
【问题描述】
虚荣是人性的弱点,不管你是什么人,都有虚荣心,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是否善于克服而已。
在汉语中,虚荣往往与虚假、虚伪、撒谎、欺骗、浮躁等词语联袂出现。心理学认为,虚荣心是以不正当的方式保护自尊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关注、钦佩、羡慕、崇拜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恰当的社会情感。它不仅会伤害他人(包括自己最亲的人),还会伤害自己。
据报载,安徽安庆市曾发生过一起重大的盗窃案,作案者是该市某中学的两位中学生。他们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与别的同学攀比,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盗窃了一居民家中的4.6万元钱,然后乘船去上海,在短短的4天之内,挥霍掉了所有的钱,平均每分钟花钱8元。他们购买最贵的衣服,到最高级的饭店吃饭,住最豪华的旅店,并且专门租了一辆车带他们四处享乐,真是奢侈之极。
这个案件中的作案人之一张泽生活在农村,自幼丧父,靠母亲一个人干活养家。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妈妈从来不让张泽在吃穿上受委屈,凡是别的孩子有的,张泽都会有。她觉得孩子已经缺少了父爱,如果在物质上再比别人差,那就太可怜了。所以,妈妈平时总是省吃俭用,对张泽提出的要求从不拒绝。张泽在小伙伴中很气派,他感到很满足。从小学到初中,张泽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妈妈和老师眼里,张泽是一个好孩子。
但自从上了省城的高中,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的同学和他以前的同学家庭条件不一样。现在的同学父母大多是高收入者,花钱如流水,穿的都是名牌,用的都是精品。相比之下,张泽显得十分寒酸,以前的优越感再也没有了。张泽的心理产生了严重失衡,他不甘心落于人后。于是,他每次回家都向妈妈要很多钱,和同学们比吃比穿来满足他的虚荣心。起初妈妈还大方地给他,但后来妈妈实在受不了,好几次都拒绝了他。张泽见妈妈这个经济来源断了之后,就动了邪念:“别人有的我为什么不能有,这不公平。”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张泽开始偷同学的钱,几次偷盗都没被发现,这更助长了他的侥幸心理。在金钱的诱惑之下,他越陷越深,最后伙同另一同学作案,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张泽事件发人深省,他为什么会从一个听话的孩子变成一名罪犯呢?仔细分析一下,主要是虚荣心在作祟。虚荣心是一种表面上追求荣耀的自我意识。具有虚荣心的人,用扭曲的方式表现自尊心和荣誉感,追求表面上的好看和形式上的光彩,面子高于一切,不顾条件和现实去追求虚假的声誉。
【心理解释】
心理学认为,虚荣心是以不适当的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虚荣心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情感。
虚荣心的产生与人的需要有关。每个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包括成就、力量、权威、名誉、地位、声望等。有了成就,就可能受尊重;有了力量、权威,就可能受尊重。权威、名誉、地位、声望都与尊重息息相关。
尊重的需要可以通过许多正当的手段来获得满足。帮助他人,他人给你以尊重;工作出色,同伴给你以尊重。可是,也有一些人在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尊重的需要可能受到某些挫折时,通过不恰当的手段来获得满足,这就是虚荣心。因此,有的人说,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
虚荣心的心理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出于自负,也可能出于自卑。自负的人认为自己很好,当达不到目标又不肯认输时,可能采取弄虚作假的方式粉饰自己。自卑的人怕他人看不起自己,当他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无法承受失败时,也可能用“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保护自己。
一是虚荣与懒惰有关,有些人有能力,也想取得好成绩,但不肯踏踏实实地学习、工作,吃不起苦,因而只好不择手段地追求荣誉。
二是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可能引发不少孩子的虚荣心,如当周围许多人都在弄虚作假时,本来诚实的孩子也会抵挡不住诱惑而随波逐流。
三是孩子的虚荣心与父母的溺爱有关。有的父母总爱讲孩子的优点,掩盖孩子的缺点,甚至在亲戚朋友同事面前,经常夸耀自己的孩子。孩子经常听到的是赞美的声音,却无人指出他的缺点。
绝大多数孩子的虚荣心属于一般心理现象,不需要心理治疗,只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就行了。但在两种情况下需要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自己:一是诚实会给自己带来难堪的时候;二是不诚实会给自己带来荣誉的时候。
【纠正方法】
第1步:认清危害。虚荣虽然不会产生社会危害,但用扭曲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第2步:认识自己。要引导孩子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既不要过高估计自己,也不要无视自己的短处。优点并不一定是自己比别人好的地方,缺点也不一定是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并且,优点和缺点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绝对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孩子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即使自己不如他人,或者被人轻视,也能自我排遣,获得心理平衡,不至于用夸张或逃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尊。
第3步:心理调节。人是生活在比较之中的,要完全摆脱比较是不现实的。但过分比较往往是虚荣的起点,如比酷、比靓、比吃、比穿、比用、比分数、比荣誉、比父母、比亲戚、比外表、比魅力、比能力、比水平等,不管什么内容,比过了头,就可能走火入魔,追求虚名。因此,要注意孩子心理的变化,把握攀比尺度,多给孩子讲道理。
第4步:创造机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家务,然后从中取得回报。
第5步:正确对待。社会有等级性,孩子也有等级观念。轻视弱者、尊重强者是客观存在的。一个贫贱的家庭背景确实会遭到他人的轻视,如果在乎这种轻视,他人可能会更加轻视。相反,如果不计较,也就少了几分烦恼,就不会做出伤害自己亲人或自己的事情。
第6步:提升修养。虚荣的背后便是修养和情操问题。良好的内心修养和高尚情操是遏制虚荣的磐石。有了这块磐石,孩子就有底气托起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而不去追求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