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人生观:以良好的心态与世界对话

乐观的人,每一天都生活在阳光中

如果折断了一条腿,你就应该感谢上帝没有折断你两条腿;如果你折断了两条腿,你就应该感谢上帝没有折断你的脖子。

——塔木德

乐观精神是犹太民族生存下来的精神支柱。很多犹太人总是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行为能力来承受和减弱原有负面价值对于自己的不良影响,并使原有正面价值发挥出更大的积极效应,因为他们只关心积极的一面,而不关心消极的一面,他们只把积极的一面作为其努力的选择标准。

《塔木德》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让人深受启发:

一场大雨过后,一只被狂风暴雨打落在地的蜘蛛向支离破碎的网爬行,由于墙壁湿滑,蜘蛛的行动非常艰难。它一次次向墙壁上方前行,又一次次地掉落下来……这时,一个路过的人看了一眼蜘蛛,叹气地说道:“我的这一生不正像这只蜘蛛吗?虽然每天忙得焦头烂额,但依旧一事无成。”回去后,他日渐消沉。

又一个人走过此处,看了看蜘蛛,说道:“这只蜘蛛真笨,它为何一定要在这片最湿滑的墙面爬行?如果它从旁边比较干燥的地方绕一下,不就能爬上去了吗?我以后可不能像它一样愚蠢。”这个人以此为鉴,慢慢变得聪明起来。

过了一会儿,又过来一个人,他看到蜘蛛毫不放弃,大受感动,说道:“我以后也一定要向这只蜘蛛学习,无论失败多少次,都永不放弃。”后来这个人每每遇到挫折,就会想到那只蜘蛛,逐渐变得坚韧、强大。

世间万事万物,可用两种心态来看待:一种是正的、积极的;另一种是负的、消极的。这就像钱币的正反两面一样。该如何看这一正一反?就是心态,它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想法。乐观的心态可使人欢快进取,有朝气,有信心。消极的心态则使人沮丧,难过,没有主动性。

在这里,我们再看一个故事:

一个犹太商人举办过一场“破烂”拍卖会。把看起来很破、一文不值的东西拿出来拍卖,看是否会有人购买。

这个噱头吸引了很多人前去。此商人拍卖了一些东西后,走到了一把非常破而且满是灰尘的小提琴旁,说道:“下面拍卖这把小提琴。10美元,有没有人买?”

周围一片安静,没有人会买一个这样的废品放在家里。

“5美元……1美元。”犹太商人不断降低价格,但依旧无人问津。

这时,一位老人走上前来,对犹太商人说道:“我可以看看这把琴吗?”

犹太商人把琴拿起来递给老人。

老人接过琴,掏出手绢,小心翼翼地把琴上面的灰尘擦掉,接着拨动琴弦,开始为琴调音。当调到老人满意后,只见他用下巴把琴夹紧,调了调姿势,开始用这把琴演奏。

美妙的旋律就这样从这把“破琴”中流淌出来,周围的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一曲演奏完毕,老人放下琴离开了。这时,只听见人群中喊道:“100美元,我买了!”另外又有人高喊:“200美元。”最终,这把“破琴”以1000美元的价格成交了。

为什么有人愿意用1000美元买一把当初1美元都没人愿意买的小提琴呢?那是因为这把小提琴被重新调准了音,它可以被用来演奏优美的乐曲。

其实,人也像一把小提琴,心态好似琴弦,调整好了心态,别人就不会轻视你的价值。

《塔木德》提醒我们,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决定人们幸福或不幸,快乐或痛苦的,不是处境,而是心态。人生路上,不管发生了多么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只要保持阳光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就不会被艰难险阻打败。有一句话值得我们记住: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珍惜自己的生命,苦与痛都是经历

战胜自己的人,比战胜一座城池的人更有勇气。

——塔木德

犹太人认为,人出生的时候之所以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那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痛苦,但人应该是笑着离开这个世界的。人生在世,活着不易,总会有一些不如意与烦恼,但只要还活着,就要努力地让自己开心过好每一天。

《塔木德》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人被情所伤,决定逃离生活的地方,把伤害她的男人彻底忘记。在临走前,她找到拉比倾诉,把那个男人的无情和残忍以及她的伤心全部说了出来。最后,她痛哭流涕地告诉拉比,她要离开这个伤心之地,远走天涯。

拉比默默地听完女人的遭遇,问道:“离开之前,请回答我几个问题。”

女人问:“什么问题?”

拉比:“你说你要远走天涯,那天涯在哪里?”

女人:“天涯很远,应该在天边。”

拉比:“天边又在哪里?”

女人:“天边……这个我不清楚,请您明示。”

拉比:“天涯不远,就在你心里。”

女人:“我心里?天涯怎么会在我心里呢?”

拉比:“你是被情所伤,无论走多远,心中的伤依旧在心中,也就无所谓天涯。若你心中的伤得以平复,那就更无所谓天涯。所以,天涯就在你的心里。”

女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我好像明白了一些。谢谢您的指点。那请问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拉比:“幸福是什么?”

女人:“这个问题简单,幸福就是爱啊!”

拉比:“错!幸福是你还活着!”

女人一脸茫然,问道:“幸福仅仅是活着吗?”

拉比:“在这个世界上,能活着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很多人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生命的美好就匆匆地离去了。难道你不觉得你活着很幸福吗?”

女人:“有的人活着可能是幸福,但也有的人可能是痛苦。”

拉比:“那你认为,痛苦是什么?”

女人:“痛苦就是我爱的人不爱我。”

拉比:“错!痛苦也是你还活着。”

女人更是糊涂,问道:“刚才您说活着是幸福,现在为何又说活着是痛苦呢?”

拉比:“生而为人,就是要体验人世间各种各样的遭遇,幸福和痛苦当然也在其中。只有体会到种种滋味,才能称得上是人生。你唯有明白活着的痛苦,才更能感受到活着的幸福。”

女人:“您这样说,我就明白了。谢谢指点。下一个问题是什么呢?”

拉比:“爱是什么?”

女人:“爱就是永恒,能和喜欢的人永远在一起。”

拉比:“错!你这只能称之为两性之爱。这样的爱未免有些自私。人世间不仅仅有两性之间的爱,还有亲情和友情之爱,对身边每一个人的爱,对需要怜悯者的爱,对工作的爱,对生活的爱……这么多的爱,难道都比不上让你受伤的爱更值得你去追求吗?”

女人有所顿悟地点点头:“我明白了。谢谢您的指点。我不能被困在让我受伤的爱中,我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感谢生活赐予我所有的痛苦、幸福。只要我还活着,我就是幸运的。谢谢您让我明白了这些,我决定不走了,我要留下来好好地生活。我会珍惜我所拥有的一切的。”

女人走出拉比家,仰头看着蓝天白云,深深吸了一口纯净的空气。她发现,世界原来这么美好,她原来这么幸福。

人能好好地活着,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去无端地浪费自己的生命。我们应该高效率、高质量地“利用”生命,使之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我们还要摆脱名缰利锁,看淡恩恩怨怨,以一颗平常之心善待他人,从而追求内在心灵的真诚和真实。

人如果能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能体验真正的幸福和美满。所以,既然活着就是一种幸福,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因为逆境而一蹶不振,失去生活的勇气呢?

《塔木德》告诉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苦与痛都是人生经历,困难与困境也是人生中的过程,只要你拥有一颗坚强的心,珍惜生命,就能收获幸福与成功。

学会放下,人生更加充实

放下不等于失去,反而会得到更多。

——塔木德

如果一个人压力太大而得不到有效的释放,那他会觉得负担越来越重,直到最后崩溃。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适时地给自己减压,让自己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让心胸更开阔,更清净无忧。这样,我们才能过得更快乐!

我们都有过搬家或者大扫除的经历,当你整理并打包自己物品的时候,肯定会惊讶自己短时间内积累的物品数量如此惊人,并且很多都是已经没有用处的废物。如果之前肯花一定的时间定期整理的话,就会淘汰很多废物,而不会导致现在的疲惫。

不过大扫除的经验也让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人要学会定期做整理,舍弃一些不需要的东西,从而减轻自己的负担。

《塔木德》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年轻人满面愁容,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拉比面前,希望拉比能帮他指点迷津。

拉比没等年轻人发话,就率先问道:“你结婚了吗?”

年轻人说:“我正为此事而烦恼。”

原来年轻人和一位姑娘订了婚约,并给了姑娘一大笔财产。后来,这位年轻人喜欢上了另外一位姑娘,想和订婚的姑娘解除婚约。对方的家长同意了年轻人的要求,但不会将财产退还给年轻人。而那笔财产是他家里的全部积蓄,年轻人不想放弃,所以来求助拉比,帮他要回财产。

拉比听完后,问道:“爱与财产哪个重要?”

年轻人回答:“当然是爱。”

“那就放下财产,选择爱。”拉比说。

接着,拉比就给年轻人讲了放下钱财的好处。年轻人听完后,兴高采烈地走了。

放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是人生的必修课。放下的那一刻,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失去,意味着有些事不再如你想的那般完整。可是别忘了,人生的充实不只在于不断地追求和拥有,放弃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事都是在经历之后,才让你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

其实,人生之旅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累积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如金钱、名利、声望、地位、知识、感情、人脉、烦恼、忧虑、压力、挫折……这里有些是需要我们背负的,有些则是需要我们舍弃的。

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以致身心疲惫,没有时间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我们生命中哪些东西需要存留,哪些需要舍弃。

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舍弃内心中一些已成为自己负担的东西。所谓心灵扫除,就是对自己的人生做一次盘点: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能够帮助我们完成目标,我们便把它储存下来,继续背负着它走过人生;而哪些东西对我们的生活来说只是个负担,那么我们便将它丢弃,还自己一个轻松。就像我们清扫完房子之后的感觉,干净整洁,轻松舒畅,自我得到释放。

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转折点,无时无刻不在自我清扫。很多时候,融入一个新环境中,如升学、工作、跳槽、结婚生子、感情失败、出国留学、退休……我们都需要扫除旧的自己,轻装上阵,迎接新的自己。

但是有时候我们在清扫过程中也会遇到障碍。身体因素上的障碍,如每天忙忙碌碌,以致疲惫不堪;心灵上的障碍,如我们面对前路时会一片茫然,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不确定有些该保留还是舍弃。

其实,舍弃一些东西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自我挣扎的过程。若你没有办法一次清扫彻底,那么你可以尝试先将一些不确定的东西搁置,扫除一些沉重负担,以后再分批逐步地慢慢清扫。

著名影星翁美玲在事业巅峰时期,选择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媒体传闻是因为其感情受到了挫折。她在自己的一篇《我的明星生涯》的文章中这样描述过自己的生活:“晨昏颠倒……本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却要舞刀弄枪变成江湖侠女,工作之余要出席很多招待会,面对不同阶层的人,最要命的是必须发挥强大的忍耐力和意志力去对付那些耸人听闻的新闻……”

曾经一部《射雕英雄传》将一个近乎完美的翁美玲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她本可以在事业上有更大的成就和突破,但是她背负了太多沉重的负担,把自己完全束缚其中,从而走上了绝路,留给世人抹不掉的遗憾。

梭罗是《瓦尔登湖》的作者,他跑到森林中过了两年的隐士生活,之后写下了这本书。梭罗以种植土豆为食,在瓦尔登湖生活的两年中,他摆脱了侵扰他时间的琐事俗务,心无旁骛地体验瓦尔登湖和旁边树林的景色,这在他心灵中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于是,他完成了这部名著。

很多人背负着太多的负担,筋疲力尽地忙乱于生活。但是,你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些负担都是有必要背负的吗?人在更多的时候是由于自己的贪婪,急功近利,力求完美,而背负了一些不必要的负担。

有很多人每天除了背负着自己分内的事情,还会背负着一些不该背负的,如应酬,追求虚荣和物质享受,投机取巧,对目前的工作缺乏兴趣,四处奔走钻营寻求地位,见异思迁。

《塔木德》告诫我们,让人烦恼的根源就是不能放下。不会或不能放下,就必定会导致背负的包袱越来越重,生活也必然会过得很苦很累。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放下。放下那些多余的、不必要的累赘,让自己的内心多一份自在、轻松、愉悦。

没有了虚荣心,生活将无比快乐

宁可一辈子只吃净葱,也不愿为饱吃一顿丰盛的佳肴而忍饥挨饿。

——塔木德

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量力而行,但有些人被虚荣心左右,把真实掩盖,让人看到自己虚假的繁荣,这也是过分自尊的表现。有些人无论何时何地,总要表现出自己高人一等,其实,这就是太爱面子的虚荣表现。凡是虚荣心强的人总是活在自欺欺人的幻境中,可结果又欺骗不了人,只能自己欺骗自己,给自己带来许多痛苦。

《塔木德》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很久以前,所有的鸟都生活在一起。每一只鸟都认为自己最美丽,每天都为此而争吵不休。上帝实在受不了所有的鸟一起叽叽喳喳地吵闹,就把它们都召集起来,说:“你们再也不要争吵谁最美丽了。我来选出一只最漂亮的鸟,做你们的王。”

鸟儿们一听上帝要选出最漂亮的当王,都纷纷回去洗澡、打扮。

乌鸦看到各种鸟忙碌不已地打扮着自己,很羡慕。因为它浑身都是黑色的,没办法打扮自己。但它也不愿放弃这个机会,于是开始不停地在河边徘徊,看到各种鸟洗完澡掉落的羽毛,它就偷偷地捡起来,插在自己身上。没多久,乌鸦身上就插满了五彩斑斓的羽毛,其他鸟看到很是吃惊,乌鸦通过河中的倒影看到自己的变化也着实惊喜。

到了选举鸟王的日子。乌鸦已经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样貌,沉浸在兴奋中,在大会上得意地转来转去。上帝看到乌鸦的样子也很惊喜,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色彩斑斓的羽毛,因此就把乌鸦选为了鸟中之王。

乌鸦得意扬扬地穿梭在各种鸟儿当中,向它们展示着自己的与众不同。正在这时,周边的一只鸟忽然发现乌鸦身上有一根羽毛是自己的,于是上前就把那根羽毛拔了下来。这时,其他鸟儿也发现乌鸦身上有自己的羽毛,于是都过来找回属于自己的羽毛。

乌鸦用尽全力想要保护自己身上的羽毛,但奈何寡不敌众。不多一会儿,乌鸦身上漂亮的羽毛就被其他鸟儿拔光了,只剩下自己原来的羽毛了。乌鸦羞愧万分,慌忙躲避到树丛中去了。

虚荣心是个坏东西。有位心理学家说,虚荣是使人走向歧途的催化剂,因为虚荣心能燃起一个人的邪念,使人失去理智的控制,最后导致终生的遗憾。那些太爱面子的人,谈吐行为无一不清楚地展现出其虚荣的气息,于是,骗子往往能从他们身上找到突破口。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的虚荣心越发膨胀,从爱慕物质、爱慕钱财、爱慕地位走向爱慕荣誉、抛头露面等方面。时代越发展,对人们的诱惑就越多,虚荣心的表现也就会多种多样,同时人们的虚荣心也在不断膨胀。一般来说,虚荣心很强的人缺乏自知之明,会过高估计自己的长处。一旦在某方面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或比不上他人,甚至会用虚假的东西来掩饰。可是,这正好让骗子钻了空子。

某些人的虚荣心也许还不至于让骗子得逞,但只要有虚荣心,就有人能从你身上找到缺口,进而掌握你的弱点所在。因此,要根除爱面子的弱点,需要抛弃自己过分的虚荣心。

虚荣心具有潜伏性,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虚荣心有多强,可以测试一下:

(1)在外面吃饭,常常剩下很多?

(2)不管是衣服还是其他什么小东西,你都喜欢挑贵重的买。

(3)超出自身程度范围的东西,也会通过分期付款购买。

(4)经常出现因店员极力推销而购买商品的情况,不久之后却又会后悔。

(5)参加聚会时,发现朋友穿得比自己时髦,会找理由提前离开。

(6)买东西的时候,时常会用大钞,然后请人找钱给你。

(7)除了虚荣心强,你还是一个输不起的人。你非常在意周围的人怎么看你,老爱跟别人攀比。

(8)经常为了夸耀自己,而说出一大堆谎言来欺骗别人。

如果以上这些你占了半数以上,说明你的虚荣心已非常严重了。

其实,虚荣心强往往是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塔木德》告诫我们,如果能够放下虚荣心,试着相互了解,相信社会会更加和谐,而且对自己也有更多的好处。如果你真正爱慕荣誉,那么,就立下大志,通过奋斗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荣誉来,这才是最大的光荣。如果你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何须打肿脸充胖子?

面对生活,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聪明的人会随时心怀感恩,感谢上帝赐予自己的一切。

——塔木德

感恩是犹太人的传统美德,也是他们的人生哲学,他们认为感恩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犹太人中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即人如果有成就,就应该留下一部分给穷人。感恩不能只是说说,而是要用行动来体现的。

正是这种传统,让犹太人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财物,虽然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但也要有感恩回馈的心态。因为如果是自私的心态,或者斤斤计较的心态,就会只知索取,使私欲膨胀。

而感恩的心态是对一个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够亲密的人的一种回馈心理。犹太人对他人的善意特别敏感,可能一份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恻隐之心就能让他们感动。即使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也秉持感恩的信念,而不是想着报仇。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在以色列馆门口摆放的是犹太人的感恩展示。

一块巨大的展板上写着:“犹太人在上海的求生之路——生命的纽带。”

下面的小字详细地介绍了背景:“ 二战”期间,约有3万犹太人在上海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安全庇护,从欧洲残暴的大屠杀中逃离出来,中国人民高尚的举动将永远被犹太人民铭记。另一句话则是引用以色列前总理伊扎客·拉宾在1993年访问摩西会谈旧址时的留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上海人民卓越无比的人道主义壮举,拯救了千万犹太人民,我谨以以色列政府的名义表示感谢!”

这就是犹太人的伟大之处,他们虽然深受苦难、屡遭迫害,但他们记住的是感恩而非复仇。犹太人把感恩看得如此重要,因为他们曾深切地感受到苦难的意义,所以对别人的点滴恩惠都会报以最诚挚的感谢。

众所周知,希特勒对犹太人犯下了滔天的罪行。20世纪中期,纳粹屠杀了全世界近2/3的犹太人,以常理来推断,犹太人应该对德国恨之入骨,尤其是主体民族为犹太人的以色列,但事实并非如此。以色列的国民教育并不宣扬对德国的仇恨,虽然以色列在自己的国土内建立了规模宏大的纳粹大屠杀纪念馆,但他们的目的并非让以色列人民生活在仇恨中,而是为了告诫国人:不要忘记经历过的苦难,国家对犹太民族太重要了,以色列国来之不易,犹太人要珍爱自己的国家。

犹太人不仅没有念念不忘对纳粹德国的仇恨,还记住了德国恩人的名字——辛德勒。

辛德勒虽然是德国人,但他的名字在以色列却是家喻户晓。这位德国人在纳粹时期,依靠着自己的良知,冒着倾家荡产和被害的危险拯救了几百名犹太人。60多年过去了,犹太人依旧没有忘记他,每年都有犹太人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位德国人。

犹太人对中国更是满怀感恩情结。“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想要灭绝整个犹太民族。中国的上海却向他们敞开了一扇小门。消息传出,短时间内世界各地共5万犹太人逃到上海避难,也有一部分跑到哈尔滨。

战后,5万多犹太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成了以色列复国后的开国元勋。犹太人把在中国上海和哈尔滨的避难史写进了以色列的教科书,也写进了不少犹太族谱家史中。

在以色列的利顺市有一个独立广场,立有一座纪念碑,上面写着:“中国人,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恩情!”

如果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若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浮躁、不安,消融许多不满与不幸。饱受苦难的犹太人历尽种种艰辛之后,体会到的是感恩的真谛。

犹太人从《塔木德》中悟到了感恩的真谛,他们明白感恩是人的一种美德,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的人即使成功了也不会忘记报答恩人、回馈社会、造福他人,所以,让我们培育自己的感恩之心,慢慢体会世间的温暖与幸福吧。

抛开悲伤的一面,我们的生活并非一无是处

走出心灵的黑洞,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

——塔木德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宽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你不能控制环境,但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其实,我们的生活并非一无是处,抛开悲伤的一面,就能换个角度,换种心情,换种活法。

生活中明明遭遇同样的不顺心的事,有些人能够坦然对待,依然保持一份快乐的心情,而有些人整日郁郁寡欢,钻情绪的“牛角尖”。其实,这就是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的结果。能够换个角度看问题的人,痛苦再大,也会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态度来看待不幸。

换一下角度,发挥创新思维,在迈出困境的同时,也许就获得了柳暗花明的改变,那时你会觉得原来一切都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什么难题在你这里都不是问题,人生如此,该是何等洒脱、何等惬意。

《塔木德》中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财主准备从两个儿子中选择一个当继承人,因此给他们出了一道题。他给了两个儿子一人一枚金币,叫他们去10里外的一个镇上去购买他们认为最值得买的东西。而在这之前,财主已经叫他们的母亲偷偷把他们习惯装贵重东西的衣兜剪了一个洞。

下午,兄弟俩陆续走进了家门,大儿子一脸苦闷,但小儿子却满脸的高兴之色。财主先问大儿子发生了什么事,大儿子沮丧地说:“我不知道金币什么时候就丢了!所以……我什么也没有买到。”说完就惭愧地低下了头。财主又转头问小儿子:“你为什么这么兴高采烈啊?”小儿子说:“因为我买到了我认为最值得购买的东西,那是一笔无形的财富,足以让我受益一辈子。”财主和大儿子都很好奇,双双注视着他,财主问:“是什么呢?”小儿子说:“这个财富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在把贵重的东西装进衣兜之前,要先检查一下衣兜有没有洞。”财主满意地点点头。

同样是丢失金币,悲观者用它换来烦恼,乐观者却用它买来教训。悲观者从中看见的是无边地狱,乐观者看见的却是一束阳光。乐观者的生活是多么积极向上,悲观者的生活是多么消极被动。因此,我们要正视悲观,改掉悲观的心灵顽疾,走出心灵的黑洞。

乐观者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看到机会,而悲观者在每个机会中看到的都是灾难。后者不仅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让意志变得消沉,还让周围的人也难以安宁。当悲观情绪蔓延时,恐惧便与其相伴,失望如影随形,让其终日惶惶不安。因此,怀有悲观情绪无异于“慢性自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在遭遇到人生的“无常”时,最容易产生悲观情绪,这也实属正常。但悲观情绪是人们在心情低沉时的表现,是人们生活最黑暗的一面,因此不能让悲观的情绪长时间地在我们的心底沉淀。

轻微的悲观情绪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点插曲,但严重的悲观情绪就会危及人们的身心健康了。悲观情绪在一个人身上蔓延和发展,足以把一个人消磨得身心交瘁。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对任何事情都丧失了兴趣与激情,甚至万念俱灰。若陷入这种一蹶不振的状态之下,那生活就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心里更是黑暗至极,其生活可谓是永无光明可言。

所以,《塔木德》提醒我们,要正视悲观,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走出心灵的黑洞,这样的话我们就会不生气,就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那么,怎么调整自己的情绪呢?建议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与乐观的人相处,回想过去的成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改变周围的环境,打破旧有惯例,与动物和自然交流,让自己充实起来,从大角度想问题,了解自己的情绪周期。

放弃贪婪,明白生活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贪婪是唯一永远不会衰老的激情。

——塔木德

人若能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幸福。《塔木德》中就有这样一个问题——试想我们的生活中究竟需要些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回答起来却不容易。生活所需不过衣食住行加上自己的情感与爱好,如果这些东西没有限定一个范围,那就成了欲望的叠加。比如一个人买电视,黑白换彩电,23英寸换32英寸,再换家庭影院,无限升级下去,但其实他看得最舒服的那个,也许不是最贵的。他的房子里也放不下这么多彩电。最后他烦了,随便选了一个放在客厅,看上去也不比其他的差。

仔细想想,我们不需要的东西远比需要的东西要多,但人们却总是贪婪地想得到更多。就拿爱情做个例子,你是需要很多优秀的异性对自己痴迷,为自己付出,还是希望自己的心上人能够喜欢自己,与自己一起生活?答案是明显的,谁都希望和自己喜欢的人过一生。但当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后,很多人却希望得到更多,如喜欢的人如果再富有一些就好了,再漂亮一些就好了,再帅一些就好了,再体贴一些就好了……欲望不断地叠加,最后只会让你和对方都感到痛苦。

《塔木德》中就有这样一个讲述贪婪的故事:

一个贫穷的樵夫在砍柴的山上发现了一个袋子。他打开一看,里面整整有100个金币。樵夫很高兴,有了这袋金币,全家人的生活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他终于可以过上好日子了。他一边笑着一边幻想着妻子和孩子看到这满满一袋金币高兴的样子。这时,他脑海中又忽然出现了丢金币人的样子,他心想:这么一大笔钱,丢失的人肯定会很着急,也许这笔钱对他来说至关重要,我据为己有的话,岂不是等于谋财害命吗?想到这里,他赶快打消了把金币据为己有的念头,把袋子藏好,继续上山砍柴。

第二天,樵夫带着砍好的柴到城市贩卖,在路上发现了一个商人贴出的告示,写着他的钱袋昨天在走山路时丢失了,若是谁捡到了能够归还给他,他会拿出20个金币作为酬谢。

樵夫找到这位商人,告诉商人他捡到了钱袋,并把钱袋交给了商人。商人拿到钱袋后就后悔了,他不想给樵夫那20个金币。于是,他打开钱袋数了数,然后假装很生气地说:“这确实是我的钱袋,但以前有120多个金币,现在怎么只有100个了?显然是你偷了里面的金币,你这个小偷!”

樵夫非常委屈,也感到很失望。他不仅没有得到感谢和酬金,反而还被人冤枉是小偷。两个人一起去找拉比帮断案。

拉比听完两个人各自的讲述后,问樵夫:“你捡到钱袋时里面有多少金币?”

樵夫说:“我向上帝发誓,里面只有100个金币。我仔细数过了。”

拉比又问:“你没有想过据为己有吗?有了这笔钱,你的生活就改变了。”

樵夫回答道:“请您原谅,一开始看到金币时,我确实动过据为己有的心思。我家里有妻子和三个孩子,有了这笔钱,就可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但转念一想,丢失金币的人肯定会很着急,这笔钱对丢失的人也很重要。而且钱也不属于我,我不该占有它。”

“你把捡到金币的事告诉妻子和孩子了吗?”

“没有。因为我怕他们产生贪念。”

“你真的没有拿钱袋里的金币吗?”

“拉比!请相信我。如果我拿了,今天就不会再来卖柴了。我的孩子们现在还饿着肚子,就等着我卖了柴后买东西给他们吃呢!”

拉比转头看向商人,问道:“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商人愤愤地说道:“尊敬的拉比,这个人简直是满口胡言。我的钱袋里有120多个金币,现在只有100个,肯定是这个樵夫拿走的。”

拉比略微沉思后,说道:“你们说得都在理,但你们又都没有证据证明对方撒谎。我相信樵夫是个老实的人,他要是真的拿走钱袋中20多个金币的话,完全可以都拿走,没必要再送回100个。而你是高贵的商人,有着名誉和地位,我相信你也不是会诬陷别人的人。既然你们俩说的都是实话,那就证明这个钱袋并非商人丢失的。樵夫,现在你把这袋金币拿回家,等着失主去寻找吧。高贵的商人,请你也继续等待捡到你钱袋的人来找你吧。”

《塔木德》告诉我们,在自然界生存的所有动物都有欲望,人也不能脱离欲望,但是人能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是,人是可以通过理性来控制欲望的。为什么有人最终使欲望变成了贪婪?其实还是因为把欲望变成了人的唯一追求,使理性成为欲望的奴隶,如同一头猛兽追逐一个猎物,降低了人的理性能力,也不会考虑其他存在的危险。

我们要谨记贪婪带来生活的苦涩,因为贪婪让你对任何拥有的东西产生不满,认为它们不够好,总想要找一个更好的。它们的实际价值被你大大贬低,你占据它们,它们却让你更加不幸福,这个过程还会不断重复,你会一直寻找下去,直到找不到为止。难道非要在这个时候,你才肯看一眼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察觉到它们的可贵吗?知足常乐,还是从现在开始就接受现状,发现现实中的美,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吧。

失去的永远不会回来,昨天已成过去

失去的永远不会回来,昨天已经过去。

——塔木德

我们都知道,在得到某件东西或某项成就之后,总不免有喜悦之情涌上心头;失去某件东西或某项成绩,就会陷入焦虑或悔恨之中。这是人之常情,任何人都不可避免。但如果我们能逆向思考一下,把失去的当作不要的,或视为本来就不属于你的!这样,对于已经错过或失去的,就会看淡很多。

在犹太人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火车就要开动了,有一个年轻人匆匆忙忙跑了过来。眼看着车门就要关闭,年轻人急急忙忙地冲了进去,情急之下,他的一只脚却被车门夹住了。幸好车门并没有完全夹住他的脚,而是将他的鞋夹掉了。这时,火车已经正式开动了,年轻人迅速地脱下另一只鞋,朝第一只鞋子掉下去的方向毫不犹豫地扔了下去。火车上的人问他为何要这么做,年轻人爽朗一笑,答道:“既然已经丢了一只鞋,我留下另一只也没用,不如将它丢下去,万一有人捡到了,还能凑得一双鞋。”

故事很简单,说明的道理却很深刻:很多时候,已成定局的事情又何必强求?既然已经失去,不如勇敢舍得,学会放下,轻松前行。

有一个成语叫作“覆水难收”,当事情已经变得无法挽回的时候,我们应当学会放弃,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争取。一味地将自己停留在过去的痛苦中,不但劳而无益,也许还会对自己造成更大的伤害。就像苏轼在《水调歌头》里写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总是被教育要追求人生的完美与两全,殊不知,“月有阴晴圆缺”才比较有意思。如果人生的每一天,天空中挂着的都是一轮圆月,纵然完美,却会失去很多乐趣,不是吗?生活本身从来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我们总是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学会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解。

还有另一个故事广受犹太人喜爱:

有一个很有本事的捕鸟人由于机缘巧合捕到了一只能说人语的鸟。这只被捕到的鸟恳求捕鸟人:“你如果把我放了,我将会传授给你三条有用的训诲。”

“你先告诉我,我再放了你。”捕鸟人说。

鸟儿回答道:“那你得先发个庄严的誓,保证你会遵守诺言。”

捕鸟人说:“好吧,我发誓,你讲完后我一定还你自由。”

于是鸟儿说:“那就好好听着!第一个教诲是‘不要为已经发生的事后悔’,第二个教诲是‘不要相信难以置信的事’,第三句教诲是‘不要去干做不到的事’。”

鸟儿说完后,又以和蔼的口气央求捕鸟人:“现在遵守你的诺言,把我放了吧。”

捕鸟人同意了,给了它自由。

鸟儿展开翅膀向旁边的一棵大树顶上飞去,嘲笑捕鸟人:“你这个傻瓜,真是愚蠢到了家,你知不知道在我身上有一颗稀世珍珠,我的智慧全是它给我的。可惜呀,你没有机会得到它了。”

听完这些,捕鸟人对刚才放走鸟儿的“蠢行”感到后悔了。他向鸟儿栖息的那棵大树爬去,希望能够挽回一些损失。但他艰难地爬到一半时,不小心摔了下来。他的骨头摔断了,只能痛苦地躺在地上呻吟着。

鸟儿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笑了。“你这个蠢蛋!”它骂他,“我刚对你讲完三条智慧箴言,你怎么转眼就给忘掉了。我让你不要为发生过的事情后悔,结果你给了我自由后立刻就后悔了。我让你不要相信难以置信的事,你却把我的话当真了,竟然还真的相信我有一颗稀世珍珠。要知道,我就是一只普通的小鸟儿,每天都在为食物不停地奔波。最后,我提醒你不要去做你做不到的事情,结果你还爬树,试图去抓一只会飞的鸟儿。正因为你不仔细领会那三条智慧箴言,所以你摔断了骨头,躺在那儿痛苦呻吟。”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要遭遇很多挫折和磨难,而更为重要的是,要从这些挫折与磨难中增长知识,吸取教训。《塔木德》中说:“坦途让人放松警惕,安逸让人沉湎于享乐。”

那些失败以后仍然不吸取教训的人,是注定不会成功的。《塔木德》说:“别犯同样的错误。别为失去而后悔。”犹太人认为,失去任何宝贵的东西或情感以后才后悔是很愚蠢的,因为那样于事无补,反而增加了更多的烦恼,浪费了大量时间。

的确,已经失去的不会再回来,何必还要念念不忘呢?懊悔、痛惜都不能让失去的东西回来,也不能感动上苍,后悔和计较只会加重悲伤,甚至还会让人失去更多。泰戈尔有句诗:“如果你因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既然这样,最明智的做法是接受现实。

换一种角度来思索失去与得到,不难发现,失去是一种滋味,失去固然令人痛惜,但失去不见得都是坏事。想想看,谁能保证那些失去的就是最好的、最适合你的?谁能保证那本就是属于你的?亦舒说:“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未真正属于你,也不必惋惜。”难道不是吗?人常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些东西不属于你,就是你抢也抢不来;有些东西注定是你的,你躲也躲不了。

我国的经典著作《庄子》里面也有一句话——“得而不喜,失而不忧”。得到了不必狂喜、狂欢;失去了也不必耿耿于怀、忧愁哀伤,无论是得是失,永远保持一颗淡定超然的心,也只有如此,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做大事的人,才有权利享受上天赐予的成功人生。

丢掉烦恼,开心快乐每一天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城堡,把门打开,让阳光照进来。

——塔木德

大家都想拥有快乐的一生,可许多人经常甩不掉烦恼。为什么天下人有那么多烦恼呢?对于这个话题,大家众说纷纭。的确,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各不相同的,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或是烦恼,关键是如何对待它们!生活本身是美的,是值得追求的。然而,生活之美又是携带着先天的缺陷来到你面前的,仿佛那个断臂的维纳斯。你在拥抱它的美丽的同时,必须拥抱它的缺陷。

《塔木德》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耶路撒冷附近的一座山上,生长着一种名叫“快乐藤”的植物。传说,得到这种植物的人都会喜形于色,笑逐颜开,无形中就把烦恼痛苦抛开,每时每刻都在收获幸福与快乐。

有一位年轻人整天愁眉苦脸,说自己活得不快乐。为了得到快乐,他来到这座山里,寻找传说中的快乐藤。功夫不负有心人,年轻人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快乐藤,可是结果却让年轻人非常失望,因为快乐藤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

一天晚上,年轻人在山下的一位拉比家里借宿,面对皎皎月光,不由得仰头兴叹。

拉比见年轻人一脸愁云,不禁问道:“小小年纪,何来的烦恼?为何一脸不开心呢?”年轻人将事情一五一十都告诉拉比,并问他:“我已经得到了快乐藤,为什么仍然不快乐呢?”拉比一听年轻人的问题,不禁大笑,说:“其实快乐藤并非山里才有,而是人人心中都有。只要你有快乐根,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拥有快乐藤。”

拉比的话让年轻人耳目一新,他又问:“什么是快乐的根?”

拉比说:“心即快乐的根。”年轻人恍然大悟,最后笑了。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塔木德》中说:“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过一生,是每个人最大的心愿。”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呢?方法很简单,只要我们拥有一个快乐的心态,无论是在逆境中还是顺境中,都会变得快乐起来!

快乐和烦恼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你想快乐就能够快乐,你想烦恼就可能烦恼。每天穿梭于络绎不绝的人群之中,你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人,有的在骑电动车上班,有的是开小轿车上班,当然也有步行上班的;有做小生意的,有开大公司的;有小孩,有大人,有老人;有做官的,有当工人的,有白领,有蓝领,也有乞丐。哪一个人没有自己的快乐,哪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烦恼?

不管是身家数亿的富豪,还是衣衫褴褛的乞丐;无论是每天疲于奔命的常人,还是万众瞩目的明星,都有权利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品味生活。人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是绝对有权利选择如何去生活。积极乐观,消极悲观,都是对于生活的态度,但结果却是大相径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不让人生的快乐不断地延续,让烦恼悲伤很快停止,被快乐冲淡。要记得:当你觉得生活充满绝望而失去耐心的时候,也是生命加速流逝的时刻。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痛苦的经历,学业、工作、婚姻、生活琐事、同事关系等都有可能是痛苦的诱因,但我们依然要勇敢地追求快乐生活,并在克服痛苦的过程中继续热爱生活。快乐是一天,烦恼也是一天。这一天,我们也许是在吵架中过去的,也许是在忧虑中过去的,而只要这样过一天,我们的快乐就会少一天。假使我们可以欢欢喜喜地度过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充满快乐,我们的人生也将会是喜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