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新媒体时代,文字创作者的黄金时代
技术推动着人们习惯的改变。短短20余年,在信息获取渠道上,受众已经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转向了互联网衍生出的新媒体,后来又转到了移动互联网催生的社交媒体。
在信息获取途径上,仅仅在互联网普及之后,人们就经历了论坛、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短视频……而营销手段的重点也相应地在软文营销、微博营销、微信营销、视频营销和社群营销之间几经转移。
当抖音、快手、B站等App占领了受众手机,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刷短视频,一些图文自媒体创作者陷入了焦虑:文字创作还有价值吗?
答案是肯定的。
暂且不说绝大多数短视频都需要文字脚本,软文营销、微博营销、微信营销、视频营销……哪一个离得开文案呢?
何况,图文结合的传播形式还有着视频所不具备的优势。
优势一:更快速传播
更快速传播体现在产出快、发布快、阅读快。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同一时间,新华社在互联网上发布消息。
这速度够快吧?如果采用视频,仅仅录制后导出、上传、转码,一两分钟根本做不完。直播当然是同步的,但时间点一过,观众看到的也只是后续的信息,失去了转发分享给朋友的价值。
此外,从受众的角度来说,这篇内容的百余个字一眼就可以扫过,短短一两秒钟就够了。而如果是视频,哪怕只有半分钟,我们也不得不老老实实地看30秒才能掌握必要的信息。
事实上,有不少内容只使用图文的传播形式就足够了。
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会发现,有不少新闻是采用主持人口播并且配发一些无关紧要的空镜头的形式。这就是因为所传递的内容对画面需求不强,只是顾及电视必须有画面才“填充”了那些镜头。
图1-1 新华社发稿
播音员的语速一般是每分钟250—260字,5分钟所讲的内容往往不到1500字;而如果阅读文字,我们可以自己掌握速度,即使不能做到一目十行,一两分钟也足以浏览完毕新闻内容。
优势二:更方便抓住重点
有些人做事效率高往往是因为他们可以做到去繁就简。例如,大部分人在阅读的时候一定不是匀速的,他们对不感兴趣的地方往往会一扫而过甚至直接跳过,对重要的地方则会一字一句细细揣摩。而视频呢?我们只能耐着性子从头到尾地慢慢看,遇到自己特别关心的内容反倒容易一闪而过,只能回头反复观看;而文字的呈现是打开的、平铺的,很方便回头查找,便于记录摘抄、提炼重点、攫取信息。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在写某个文案时想引用一个行业的数据,却偏偏记不起这个数据在哪一篇文章或者视频中看到过,怎么办呢?
当然是查找。
这时你会发现,目前的技术下,如果我们对某个信息只有碎片记忆,需要查找核实,那么搜索引擎对文字信息更友好,通常可以快速找到答案;而如果想查阅视频内容,那就麻烦多了,恐怕会花费我们数倍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图片作为文字呈现的补充,也能传递很大的信息量。例如需要耐心才能查看的地图、流程图、示意图、证明性的图片等,使用静态的图文来呈现,效果都比动态的视频要好。
优势三:更容易表达抽象的内容
这里我们不探讨诗人宋之问的原意,只说这上千年来被游子们借其表达的乡愁。
一个人长年漂泊在外,如今终于踏上归途,离家越来越近,心里反倒更加忐忑:不知家人是否安好?遇到了来自故乡的人,却又犹犹豫豫不敢去问,唯恐听到不好的消息。
短短10个字,就把一个游子“思乡心切、近乡情怯”的复杂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用视频表现这种心情呢?恐怕需要拍成一部小短剧了吧?
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国文字的凝练是视频无法企及的——尤其是在情感、思想、心理、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抽象的表达上。
来看一段文字:
读起来,是不是无须任何铺垫,就有着令人心痛的感觉?
优势四:更有想象空间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读一本小说,你能感受到女主人公脱俗的容颜、动听的声音,甚至一颦一笑都是那么完美。可惜,你有一天看到了根据这本书拍出的影视剧,女主角完全是另一副样子,这让你直后悔不该去看。
我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时,就曾想象爱斯梅拉尔德美丽得不可方物:她应该生得小巧玲珑,一头卷曲的黑色长发,脸圆圆的,有着东西合璧的精致五官,嗓音则如百灵鸟般动听……
后来,我看到了吉娜·劳洛勃丽吉达饰演的爱斯梅拉尔德。虽然吉娜·劳洛勃丽吉达也非常漂亮,但我心里仍有不小的落差,因为她的头发不是我想的样子,眉毛不是我想的样子,嘴巴不是我想的样子……甚至五官和声音,也都不是我想的那个样子。
当然,即使可以选到一位完全符合我的标准的演员去饰演爱斯梅拉尔德,恐怕除了我之外仍然会有很多人无法接受,因为每个人的审美和想象都不相同。读小说时,我们想象出的人物形象是最符合自己审美的样子,一旦到了影视剧里,有了具体的演员相对应,这个形象就被固化了,不再有文字所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了。
最美的女孩只存在于每个人的心底——这是“脑补”在起作用。同理,自己吓自己才更吓人,自己感动自己才更感人。而要诱发受众从心底产生焦虑吓住自己或者产生共情感动自己,文字都更易于实现。
除了以上4点优势,文字还能更快地吸引住受众。
央视的一位朋友和我聊天时,谈到节目制作的要求,他说自己刚入行的时候,领导要求“3分钟内必须吸引住观众”,现在,这个时间要求早已经变成了“30秒”。但如果是在短视频平台上,这个时间恐怕早已缩短到了15秒之内。而对于一篇文章呢?一个标题,或者十几个字的开头,就应该完成了“吸睛”的任务。
在商业化传播中,无论使用图文文案还是借助短视频,达成目的的路径都是一样的:
如何抓住眼球?如何刺激痛点?如何实现转化?短视频创作者也有他们的压力。
所以,作为文字创作者,我们没必要对新出现的传播形式过于焦虑,而是应该尽力发挥图文传播的优势,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作品赋能,最终让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