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民鲜能
【原文】
子曰:“中庸其至①矣乎!民鲜能②久矣。”
【注释】
①至:顶点,极致状态。
②鲜(xiǎn):很少,不多。《论语》中无“能”字。
【译文】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道德的极致了吧!人们很少能够做到,这样的情况已经很久了。”
【名家批注】
郑玄说:
中庸为道至美,故人罕能久行。
孔颖达说:
叹中庸之美,人寡能久行,其中庸之德至极美乎!
朱熹说:
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唯中庸之德为至。然亦人所同得,初无难事,但世教衰,民不兴行,故鲜能之,今已久耳。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典句明义
孔子不止一次地感慨:“中庸的道理,真是至善至美啊!可惜一般百姓多不能遵行这个道理,这种状况已经很久了。”中庸之道是处世修身的原则和指南,也是社会达到和谐安定的必由之路,这样高明的真理为什么实行的人却很少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人为之害。“上梁不正下梁歪”,上层统治者好“智”,下层百姓就遭殃。上层统治者好智,挖空心思谋取个人利益,而不是为民谋福利。百姓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对上层统治者没有了信任,自身也会堕落。于是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下之间的关系就成了对立关系。
庄子曾经指出:“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社会中的人无论上下都失去了天性,头脑中被机巧所占据。
第二,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中的人互相影响和效仿,就会形成群体效应。就像流行的潮流一样,人人都难免受到影响。在我国封建社会,社会上一般人追求的是富贵荣通,声色货利,一心想升官发财。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人们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其实自古至今都存在。孔子主张追求“以其道得之”的富贵,反对“不以其道得之”的富贵,而不是彻底排斥对富贵的追求。许多正直的思想家致力于移风易俗,希望能够改良社会上人们不追求知识、毫无正义感、只一味追求富贵利达的风气。如果主流社会的人都以权谋私、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话,受益的就会是少数人,大多数人恐怕都深受其害。
第三,人性自身的缺陷。一个人如果聪明机敏,常常容易恃才傲物,不能对他人和周围的事情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有的人容易走极端,相信“窥一斑而知全豹”,社会上出了一件坏事,出了一个坏人,就否定一大片,对事物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有的人对他人的看法过于机械,不能认识到没有彻头彻尾的坏人这一道理,他人说错了一句话、做错了一件事就全面否定。
第四,人很难走中庸之道是因为人性中存在趋利避害的天性。中庸要求人们对自己有自律,要有社会整体利益的意识,而私心重的人在利益面前容易失去自制能力。最近媒体报道的河南省三任交通厅长都相继因为贪污受贿而落马,就说明了持守中庸之道的难度。他们在巨额利益面前,明知道前任厅长就是因为贪污受贿而丢官入狱,自己这个厅长也在上级监督之下,在百姓众目睽睽之下,但仍然不能抵挡利益的诱惑。
华夏史鉴
孔子慨叹行道难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怀着远大的治国理想,非常热心于导人向善,向人宣传仁义道德,可是,他的思想和主张在现实中却往往行不通,这让他很苦恼。
柳下惠是众所周知的古代贤人,他的“坐怀不乱”的操守成为古人君子中的典范。然而,俗话说,“五根手指头不一般齐”,柳下惠这样一个守礼君子,却有一个不守礼、不守法的弟弟,人称盗跖。这个盗跖为非作歹,手下喽啰好几千人,横行一方。孔子和柳下惠是熟人和朋友,当然知道柳下惠有这样一个让人头疼的弟弟。
孔子不相信天下有教育不好的人,他想,只要晓之以理,盗跖就会放下屠刀,重新做人。孔子决心去劝说盗跖。他按照礼节小步跑上去,恭敬地拜见盗跖。盗跖看到孔子,瞪着双眼,按着剑柄,大喝了一声:“孔丘,你来这里找死啊!你上前来吧,你说的话合我的心意,我饶你不死,若不然,甭想活着回去。”
孔子又拜了拜,侃侃讲起天下的三种美德,劝盗跖走正路,建功立业,为国家社稷做贡献,而不要做强盗危害社会。盗跖听罢,哈哈冷笑道:“你休想用利益引诱规劝我,你当面夸我,背地里不知道怎么诋毁我呢。尧舜德行很高,统领天下,可是,子孙却没有立锥之地。商汤、周武王贵为天子,而后世都绝灭了。仁德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孔丘,你整天穿着宽大体面的长袍,系着宽大的带子,嘴里冒称文王、武王怎么怎么说,企图教育无知的人们,迷惑君王,不过是想从中谋取富贵。所以啊,没有比你更贪的强盗啦!你说说,天下人管我叫盗跖,他们怎么不叫你盗丘呢?这天理何在?子路跟着你,不再拿着他的长剑横行,你赢得了阻止暴力的美名,子路却被剁成了肉酱。你自己瞧瞧自己,处处碰壁,还坚持你的主张干什么?”
盗跖十分有辩才,决心把孔子说得理屈词穷,他接着说:“尧、舜、禹、商汤、文王、武王都是天下所推崇的,在我看来,他们都是因为利而迷惑了真心,违背了本性。尧不爱子,舜不孝父,商汤流放了他的君主,武王讨伐纣王等,这些都是不遵守君臣之道。再看世上所谓的贤人,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尸骨下落不明。介子推忠心耿耿,不惜割下身上的肉给文公吃,而文公后来却背叛了他,他最终竟抱着树被活活烧死了。可见你孔丘宣扬的仁、义、礼、智、信多么害人!”
盗跖咽了一口唾沫,接着继续数落孔子:“你孔丘该清醒清醒了!即使是伍子胥、比干也不是什么尊贵的东西。我告诉你人的本性就是欲望,眼睛要看五颜六色,耳朵要听各种美妙的声音,口中想的是鲜美的滋味。人最多活到一百岁,有的人连六十岁都活不到就死了,除去疾病忧患操劳,真正能享受人生的时光有几天呢?那些礼义廉耻都是屁话,尽情享乐才是天道本性。你孔丘那些学说,都是我早就知道却抛弃的,快滚回去吧,别招我烦了!”
孔子拜了两拜,走出了盗跖的大帐。他抓马缰绳抓了三次都抓不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回到曲阜,正好又遇到盗跖的哥哥柳下惠,柳下惠问他:“您好像是出了趟远门,是不是去见我那不争气的弟弟跖了?”
孔子苦笑着说:“是啊,我真是没病却自扎针灸,跑着去撩拨老虎的胡须,所以,差一点被老虎吃了,这把老骨头都几乎不保。”
孔子的时代,有盗跖这样走上犯罪道路的人,也有柳下惠那样的君子,这样的状况今日的社会仍然如此。在人生观上保持中庸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是需要人有很高的自我修养的。盗跖抱着对社会极端仇视的心理,自以为把社会完全看破了,无所顾忌地做坏事,这样的人在什么社会都有。
一个人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而看不到光明的一面,就会看不到希望,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走向堕落之路。这种走向极端的错误选择就是一种反中庸,是由于不能客观地看待现实造成的。
现代活用
松下巧妙缓和劳资关系
在企业经营中,拥有资本的企业主和被雇佣的劳动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合作关系,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善于把握中庸之道的经营者就会想方设法避免矛盾冲突,加强合作关系,使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少些摩擦和损耗,多出效益;而不懂得中庸之道的经营者却走向极端,激化与劳动者的关系,频繁解雇员工,劳动者也会轻易跳槽,雇主在需要人手的时候却没有足够的、合适的人手,生产大受影响,双方都不会受益。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先生就是一位懂得中庸之道的明白人。松下幸之助一手打造了松下电器,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他的经营智慧在日本企业界被奉若神明。然而,在他创业之初,他的企业却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小作坊。
他的小作坊包括他、他的夫人在内仅有三个职员,渐渐发展壮大,员工人数越来越多,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已经有了二十多位员工。当时,日本社会受到世界潮流特别是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工人运动此起彼伏。工人们强烈谴责资本家的剥削,要求增加工资,减少工时,成立工会等,这使得企业主非常恐慌,也使得经营者难以管理。另外,当时因为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招工的企业增多,工人们往往为了别的企业提供的较高的报酬而随意跳槽,这种跳槽现象过于频繁,就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
松下虽然知道自己的企业规模很小,发生工潮的可能性很小,可是,他非常担心工人流失到别的企业。松下并不像社会上一般的企业主那样,任由工人随便流动,自己缺少人手再去招新工人。松下之所以成为日本的“经营之神”,而不是一般的企业主,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其中的劳资对立的本质问题。
这要从松下本人的经历说起。他没有接受过学校的正规教育,因为家庭贫寒,他八岁就离开家到一个火盆店当学徒了,那时候的学徒是包吃住,几乎没有工钱。他起初做的工作是给老板娘看孩子。老板一家待他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松下先生从自己过去的学徒经验,认识到传统的家庭企业的经营有可取之处。在传统的家庭企业里,工人像是老板的家人,老板像是工人的父亲。松下把自己的想法跟一位知心朋友交流了一下,两人最终都认为设立一个组织协调的企业劳资关系是很重要的。这个组织起的作用就是化解劳资间的矛盾,使得企业像过去的家庭企业那样,老板与员工间亲如一家。
松下先生还跟朋友商定了这个组织的名称:步一会。意思就是力图使员工与经营者步调一致的组织。在这个“步一会”里,老板和员工是平等的,松下电器的员工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都受到组织中的干部的协调和沟通。
步一会成立后,松下电器的员工跳槽流动到其他公司的现象大为减少,有效地保证了公司的正常运营和生产。随着步一会的不断完善,松下电器公司也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可以说,松下电器公司今日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大公司,步一会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