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智慧全书:像犹太人一样思考和做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用智慧教育孩子

让聪明的孩子接受智慧教育

犹太人有两条著名的格言,一条是:“宁可变卖所有的东西,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为了娶学者的女儿,就是丧失一切也无所谓”;另一条是:“假如父亲与教师两人同时坐牢,而又只能保释一个人出来的话,做子女的应先保释教师。”

犹太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们共同信奉的两大美德,第一是敬神,第二是办学校。因为他们知道创办学校可以让每个孩子在小时候就能接受教育,这样从小就能获得智慧,长大以后就可以在社会生活中独闯天下。

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中国人重视教育,但是把孩子送到学校以后,孩子拼命地背知识,结果天性中那些创造力被扼杀了,所以中国的孩子考试能力强,背诵能力强,但是社会经验不足,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走得很吃力。因此,我们应该以犹太人为师。

有这样一个故事: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一个偏僻小镇上,聚集着逃难来的犹太人,这些人都很安分守己,白天大人们都忙于各自的生计,孩子都被送到犹太人自己办的学校去读书。有这样一家人,家里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天生是个痴呆儿,另外两个孩子则很聪明。按常理说,谁遇到这样的事情都够难受的了,一般人都会采取一切办法为大儿子治病,甚至会让两个聪明的孩子也跟着背负这个沉重的负担,牺牲这两个孩子的幸福,让他们辍学在家,照顾痴呆的大儿子。

可是犹太人却没有这样做。他每天只给大儿子必要的食物和看护,而却把更多的钱和精力放在了另外两个聪明的孩子身上,让他们读书,把他们送到最好的老师那里去学习。

他的做法遭到了俄国人的非议,说他偏心,甚至连他的两个儿子都认为父亲的做法不妥。可是犹太人却不为所动,依然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每当他那两个聪明的儿子问起这件事情的时候,父亲只说以后他们自会明白的。

果然,两个聪明的孩子后来都学有所成,在商界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这时,他们的父亲已经老了,不能挣钱养家了,他们的哥哥也更加呆傻了。两个弟弟不约而同地拿出了一大笔钱,雇请专人照顾父亲和自己的哥哥。这时,他们也都理解了父亲当年的良苦用心。

原来,他们父亲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牺牲两个弟弟的幸福,让他们跟着受罪的话,那结果只能是三个孩子都不能成才;而如果牺牲哥哥的幸福,成全两个弟弟的话,一旦他们将来有所成就,那他们就可以支撑整个家庭。

这就是犹太人的智慧。

教给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为人父母者,如何才能承担好老师的职责呢?犹太人认为,好的父母应该能够给孩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差的父母才要费劲地给他们提供知识和过分的溺爱。美国最卓越的数学家之一、“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对此就深有体会。他就常说,他之所以能够成才,与他自幼接受良好的家教有关。

维纳于1898年11月16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维纳的成长与他父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他的父亲利奥·维纳是一个犹太人,能说40种语言,是哈佛大学的教授。

维纳自幼天资聪颖,被认为是一个神童。尽管他很聪明,但父亲对他的教育却十分严厉。父亲热爱自己的孩子,但绝不溺爱他们,而是时刻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教师,维纳的父亲坚决要求儿子的外语必须准确和流利。在父亲的熏陶下,维纳逐渐成为一个同周围大多数人截然不同的人,对科学很感兴趣;父亲还引导他学习语言、文学和数学。维纳对此很感兴趣,而且也学得很好,可是父亲还不太满意,他坚持要维纳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而不要只满足于一点点成绩。通过这种培养,维纳不仅具有特立独行的特点,同时也具备了一种敢作敢为的性格。维纳特别崇拜自己的父亲,甚至有点儿依恋自己的父亲。

父亲对维纳深具影响力,父亲那自立的气质深深地影响了维纳的个性和习惯。父亲的能力不仅来自高度的责任心,还出于他勤奋不懈的工作习惯。维纳亲眼看到父亲在两年之内完成了翻译托尔斯泰24卷作品的艰巨工作。父亲要求自己做到的,也要求儿子做到,从孩提时代起,维纳就从来不满足于过去的成绩。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维纳能够迅速取得巨大的成就了。1914年,维纳获得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他又回到大学。1920年,维纳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数学讲师的职位。1948年,他的名著《控制论:关于在动物或机器中控制或通讯的科学》出版,由此奠定了他“控制论”创立者的地位。

智慧教育要从孩子抓起

为什么犹太人中有这么多天才呢?答案很简单,因为犹太人的幼儿教育非常出色。他们懂得教育一定要从娃娃抓起,而且一定是从一开始就开发孩子的智力,而不是随意让他们机械性地记忆。在他们看来,纯粹记忆一些东西仅仅是让孩子变成一个杂货铺,而这些无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就这一点来说,犹太人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一般的犹太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遵循大致相同的过程:当一个孩子3岁左右的时候,父母就会送他们到类似幼儿园一类的地方,让他们学习希伯来文,这样孩子一开始就能够拥有犹太人的思维,长大以后也就会有犹太人的民族认同感,从而拥有犹太人的智慧。

等到他们熟练掌握希伯来文后,就开始读希伯来文写的书,在阅读中自觉培养孩子对犹太文化的理解以及犹太人文精神的传递。

等到孩子能够熟练阅读希伯来文后,就让他们写希伯来文。当孩子们能够熟练写希伯来文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让孩子背诵希伯来文短篇故事,这时他们只要求孩子能够背诵,而不要求孩子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老师也不会告诉孩子们一些结论性的东西,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会使孩子丧失判断力,这个阶段大致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孩子长到5岁的时候,父母和拉比就会要求孩子准确背诵犹太人的经典书籍如《圣经》、《摩西律法》。在背诵的时候,父母和拉比通常也不会特别严格。而在有些国家,情况可不是这样,父母不仅强迫孩子毫无兴趣地背诵,甚至强调“棍棒底下出孝子”,如果孩子不能准确背诵,那将面临严厉的惩罚。犹太人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感兴趣地背诵,但不是强迫孩子去做这些事情。这一点体现了犹太人智慧教育的特色。

一般情况下,通过这种兴趣教育,孩子在7岁之前都能够完整背诵记载整个犹太人历史的《摩西五经》。这些学习一方面让孩子们有了民族认同感,同时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懂得了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这样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就会很快适应社会。同时,这种培养教育的方式也能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生存的智慧,因为整个《摩西五经》实际上又是一部犹太人的奋斗史,把这些内容记在脑中,就能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智慧地生活。

孩子到了7岁,随着知识的增长,就要学习《圣经·旧约》剩下的部分以及犹太教法典。这些知识教育一方面让孩子得到了系统的犹太价值观的传承,无形中增强了孩子的犹太民族认同感,使得他们在日后能够紧密团结;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们知道了经典的犹太智慧,使教学伴随着孩子的愉悦进行,而不会给他们硬性的规定,这样孩子会很快乐地接受教育。

一般到孩子满13岁的时候,他们的犹太知识基本上已经掌握完整了。在他们接受成人典礼之前,就能够背诵最基本的经典著作了,有了这些知识,即使他们不上大学,也足以应付日常的生活。正是这种智慧教育,使得孩子们从小就掌握了完整的知识结构——犹太人关于生存的基本智慧,而这种知识结构使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不断用新的知识去充实和完善,最终成才。

这就是犹太人,这就是犹太人的智慧教育,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系统化的知识。

智慧教育任何时候都不迟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有人抱怨自己学习时间不够,或者年龄比较大了,或者是因为生活所迫……总之是用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不能获得知识进行辩解。可是在犹太人看来,智慧学习是没有先后的,人们随时随地都能获得智慧。

在犹太人中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犹太人去奋斗、学习,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阿基瓦的人,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犹太家庭,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他靠放牧羊群为生。他每天很早就出去,在蓝天白云间自由地放牧,手中拿着鞭子,嘴里哼着小曲,累了就倒在柔软的大草原上美美地睡上一大觉,渴了随便喝一口湖水。这样的生活一天天过去了,不知不觉,阿基瓦已经40岁了,这时候上帝让他遇到了智者卡尔巴·撒弗阿,并且与他的女儿产生了纯洁的爱情,并结了婚。

婚后不久,阿基瓦一直沉浸在幸福的甜蜜之中,可是新婚妻子催他到耶路撒冷去学习《律法书》。他对妻子说:“我都40岁了。”

“40岁又怎样?”

“我还能有什么成就?”

“40岁也不算老,获得智慧是不分老幼的!”

“可是,我亲爱的妻子,人们会嘲笑我的,他们会指着我的脊梁骨说,40岁还去学习!”

“不会的!”

“求求你,让我再安静地歇几天吧!”

“不行,如果你真的为你妻子着想的话,那你就听我的。”妻子坚定地说。

“那好吧。”阿基瓦非常不情愿地答应下来。

可是,阿基瓦嘴上虽然答应得好好的,却是干打雷不下雨,根本就不愿付诸行动。为了坚定丈夫的求学意志,聪明的妻子想了一个办法。她对丈夫说:“我给你看样东西。”

“什么东西?”

“当然是好东西了。”

“好东西?”

“哎呀,别问那么多了,去把咱家那头背部受伤的驴子牵来。”

“干什么?”

“别多说了,让你牵你就牵吧!”

阿基瓦无奈,只好按照妻子的要求,把驴子牵到了妻子面前。妻子用灰土和草药敷在驴子的背上,然后让丈夫把驴子牵到集市上去卖。

“这驴子本来就有伤,你又敷上了灰土和草药,难看死了,怎么能卖出去呢?”

“你去试试吧!”

阿基瓦把驴子牵到市场上的第一天,人们不仅没有买他的驴子,还指着驴子大笑,嘲笑卖驴子的人是个大傻瓜。阿基瓦待了一天,也没有把驴子卖出去,太阳落山的时候,他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

第二天天刚亮,妻子又吩咐阿基瓦说:“你今天还是牵着那头驴子,到集市去卖了它吧。”

阿基瓦一听还要去集市,非常恼火,冲着妻子就嚷嚷开了:“什么,还去卖驴子?你是要我做大事情的,我可不是一般的贩夫走卒,你让我卖驴子是对我的不尊重。”

妻子只是严厉地看着他,不温不火地问了一句:“你真的不想去吗?”

说不过妻子,阿基瓦只好又乖乖地牵着驴子到集市去了。同样,这天他还是遭到了人们的嘲笑,甚至有人还指着他的鼻子说他是个十足的傻瓜。没办法,太阳落山后,阿基瓦只好又一次垂头丧气地牵着那头驴子回到了家中。他对妻子说了自己的遭遇,但妻子只是对他笑了笑,安慰了几句。

第三天,妻子又让阿基瓦去集市卖驴。阿基瓦心中老大不高兴,可还是禁不住妻子的劝说,再次来到了集市。当然,那头驴仍然没有卖出去。不过,这天却出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他并没有遇到人们的指指点点,似乎人们忘了他这个人,也没有人嘲笑他,甚至好些人还过来安慰他说:“别着急,事情会慢慢好起来的。”晚上他回到家,对妻子说了白天的经过,还特意说今天再也没有人嘲笑他了。

妻子听后,笑着对阿基瓦说:“亲爱的,我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其实,我知道没有人愿意买病驴的,可是当人们熟悉了一件事情以后,就不会再嘲笑了。你看你卖驴子是这样,同样,你的学习也会是这样的,刚开始人们会说三道四,可是过了几天,人们就不会嘲笑你了。”

“原来如此,好吧,我亲爱的妻子,我知道了你的良苦用心了。”

“那么你开始学习《律法书》吧。”

“好的,我明天就开始学习。”

就这样,阿基瓦在妻子的鼓励下,下定决心学习《律法书》。几年以后,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律法书的解释者,人们还把他的解释当做权威,他也因此成为受人尊敬的犹太大拉比。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任何时候读书都不晚,只要你拥有坚定的信念,你就会成功。这也正好应了中国那句古话所说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智慧代表财富和尊严

对于犹太人来说,书本就是知识,因为书本里包含的是无尽的智慧宝藏,所以犹太人鼓励大家读书,并且相互分享读书的快乐与智慧。可以说热爱读书已经渗透到他们的骨髓之中了。他们最讨厌的就是不学无术之徒,在他们看来,不读书就是对上帝的不尊敬。甚至早在公元1736年,拉特维亚的犹太教区还专门定了一项法律,规定当有人来借书时,不把书本借给他的人,都要被课以罚金。

他们鼓励大家读书,在希伯来语称有智慧的人为“赫黑姆”,犹太人在律法中明确规定,被称为“赫黑姆”的人,可以不缴税。在众多有智慧的人当中,最有智慧的被称做“塔尔米德·赫黑姆”,意为精通犹太法典者。他们对《塔木德》和《犹太教则》都很有研究。

在犹太社会中,当一个年轻的学生逐渐累积知识、培养洞察力,并且开始了解到一个人必须谦虚时,他就可以被称为“赫黑姆”。犹太人一方面重视学识,另一方面也很重视谦虚的态度,这两者是并重的。一个人终身都不忘学习,一刻也不怠慢,到了大多数人都认为他很有智慧时,他便能被称为“塔尔米德·赫黑姆”。

因为犹太人认为赫黑姆们已经付出很多心力,对整个社会有着莫大的贡献,所以不但不让他们缴税,而且以整个社会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正是对教育,对书本的重视,尤其是对那些有知识的学者的尊敬,才使得智慧在犹太人中不断地传递。也正是凭借着卓越的智慧,犹太人能够一次次地度过劫难,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让智慧填满贫穷的大脑

世上穷人很多,如何摆脱贫穷的命运是很多人的梦想。于是有人因贫穷而走上犯罪的道路,有人因贫穷而选择了忍耐。犹太人则告诉你,物质上的贫穷不是真正的贫穷,真正的贫穷是人头脑的贫穷,改变人的命运的最佳办法就是接受教育,让知识去改变自己的命运。犹太人坚信,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希勒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希勒尔是犹太的大拉比,在犹太人心目中,他可是一个大英雄。他出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巴比伦,20岁的时候来到了以色列,拜师于当时二位著名的大拉比。当时以色列被罗马人统治着,罗马人瞧不起犹太人,认为他们迂腐贪婪,所以变着法地折磨他们,这种情况下,犹太人的生活状况可想而知。当时很多人都想着如何摆脱这种悲苦的命运,希勒尔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与别人不同的是,他希望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希勒尔每天靠给人打工赚钱。他四处奔波,辛苦劳作,可是收入却非常微薄,常常是有了上顿没下顿。尽管这样,他每天除了支付日常必需的最低生活费以外,余下的钱就攒起来用以支付学费。他不仅热爱学习,甚至为了学习可以说达到忘乎所以的程度,以至于当时人们提起他可能不知其名字,但是提到那个最爱学习的人,人们就知道指的就是他。

有一天,希勒尔奔波了一天,也没有找到雇佣他的人,这意味着他这天就只能不吃不喝了,希勒尔是个很乐观的人,他幽默地安慰自己的肠胃说:“老兄,看来我们今天又要休息了。”虽然他可以忍耐饥饿,但一天不学习却让他难以忍受。于是他爬上学校的屋顶,把耳朵贴在天窗上听老师讲课,整个晚上他就待在房上,不知不觉睡着了,他太疲倦了,以至于下了大雪他都不知道。这场雪下得真大,把他都埋在里边了。

第二天上课,老师和同学发现教室出奇地暗,抬头一看,见一个人把天窗遮住了。他们连忙爬上房顶把他抬下来。这时希勒尔已经冻僵了,经过一阵抢救,他才苏醒过来。

他醒来以后,急忙问别人这是怎么回事,别人告诉了希勒尔事情的经过,他没说什么,只是恳求学校能够让他跟着学习,学校答应了他。从此以后,学校免收希勒尔的学费。

希勒尔天资聪颖,再加上后天学习刻苦,后来终于成了众人尊敬的大拉比。

引导是智慧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犹太家庭的智慧教育中,特别强调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指路明灯,而不可作为他们成长的保姆或者钱柜。作为保姆,可能会让孩子过分依赖,从而缺少独立性;作为钱柜,只是给孩子经济的资助,这无异于纵容孩子,孩子很可能长大以后无法适应社会的规则约束。犹太人相信,教育孩子最好的办法是当他们的指路明灯。他们相信《塔木德》上所说: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老师。作为父母,必须成为孩子前进道路上的航灯。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父母就是航灯一样的父母,尤其是他的母亲对他的影响尤大。弗洛伊德生于1856年,父亲是有名的犹太羊毛商。弗洛伊德的母亲是他父亲的第二个妻子,在弗洛伊德出生时,父亲已经41岁了,母亲才21岁。

弗洛伊德的母亲对作为长子的他宠爱有加,他的父亲则对他非常严厉,甚至有时比较冷漠和粗暴。父亲会因为他的淘气而大发雷霆,甚至当着他的面说:“这孩子绝不会有什么出息!”可是弗洛伊德的母亲则不这样看,她总是包容他,替他开脱。

弗洛伊德的母亲总是鼓励他,让他去尝试,当弗洛伊德想要知道人是从哪来的时候,他的母亲告诉他说:“人是由泥土做成的,所以人必须回到泥土中去。”他不相信这件事。为了证明这件事,母亲在他面前用力搓动双手,接着她指着双手搓下来的皮屑,说:“这就是和泥土一样的东西。”当然可能观点是错误的,但重要的是这能够满足当时的小弗洛伊德的探索精神。

看到儿子喜欢歌德时,他的母亲可不想让自己的儿子整天钻在一个人的作品中,于是她找了一本莎士比亚的著作送给他。就这样,莎士比亚成了他永远的崇拜对象。弗洛伊德称,他所有的研究都是从莎士比亚开始的。

由于弗洛伊德痴心读书,读书需要较安静的环境,而他的弟弟妹妹们却天生淘气,没有片刻消停,这让弗洛伊德大为恼火,兄弟姐妹间常爆发冲突。为了调节他们之间的矛盾,父母特意为弗洛伊德准备了一间小屋,里面堆满了弗洛伊德买来和借来的书籍,还有床、书架、书桌和几把椅子。当时还没有电灯,他的母亲特意在他的书屋里装了一盏油灯,让他能够专心读书。

以后甚至因为妹妹弹钢琴的声音搅扰了弗洛伊德的学习,他的母亲就在他的请求下把钢琴抬到了别的房间。就这样,弗洛伊德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1881年3月,弗洛伊德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医学院的毕业考试,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母亲去接他时,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好样的,孩子!可是,你的事业才刚开始。”

弗洛伊德把母亲的话牢记在心上,从此开始了深入的医学和精神病学研究。1909年,弗洛伊德应邀参加美国克拉克大学20周年校庆,并发表以精神分析为主题的讲演,由他开创的“心理分析学说”在其晚年发展成为一场世界范围的“心理分析运动”。

弗洛伊德的成长经历再次印证了犹太人智慧教育的本质,那就是要鼓励孩子,为其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发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