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里仁

4-1 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②仁,焉得知③?”

【注释】①里:住处。②处:居住。③知(zhì):通“智”,智慧。

【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多好啊,如果选择的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说是智慧的呢?”

【引注】朱熹曰:“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新安陈氏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皆人之本心。是非之心,知之端也。不知,则失其是非之本心矣。”

【解说】这一章孔子主要阐述了择居、择友,乃至择业、择邻的原则——“里仁为美”,这也是提高智慧和自身修养的基石。外界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孔子认为,一个明智的人常以德为邻、依仁而居、择善而处,因为这样有利于自我完善、进德修业,更有利于造就自我、超越自我。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②,知③者利仁④。”

【注释】①约:穷困、困窘。②安仁:安于仁道。③知:通“智”。④利仁:利于仁爱。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是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的,也不能长久地居于快乐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于仁道,有智慧的人则利于仁爱。”

【引注】朱熹曰:“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约必滥,久乐必淫。惟仁者则安其仁而无适不然,知者则利于仁而不易所守,盖虽深浅之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夺矣。”

谢氏曰:“仁者心无内外远近精粗之间,非有所存而自不亡,非有所理而自不乱,如目视而耳听,手持而足行也。知者谓之有所见则可,谓之有所得则未可。有所存斯不亡,有所理斯不乱,未能无意也。安仁则一,利仁则二。安仁者非颜闵以上,去圣人为不远,不知此味也。诸子虽有卓越之才,谓之见道不惑则可,然未免于利之也。”

郑玄曰:“仁者安乐仁道,智者利仁为之。”

【解说】这一章孔子主要阐述了仁者与不仁者对于逆境与顺境的不同态度,并提出了仁者与智者的区分标准,即“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是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的,因为这样的人经不起逆境和顺境的考验,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会安于仁道。孔子以此来告诫人们:真正有道德操守、有智慧的人,才能在任何环境下做到矢志不渝,安之若素。

4-3 子曰:“惟仁者能①好②人,能恶③人。”

【注释】①能:懂得,知道。②好(hào):喜爱,爱好。③恶:憎恶,讨厌。

【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正确辨认‘好人’和‘恶人’。”

【引注】朱熹曰:“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正’是也。”

游氏曰:“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

程子曰:“仁者用心以公,故能好恶人。公,最近仁。”

【解说】这一章孔子主要是对仁者的赞颂,在他看来,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能做到公平、正确地辨认“好人”和“恶人”。他们能够客观地洞察真相,做到爱憎分明,表彰好人,批评坏人。这样的仁者才能赢得众人的尊重和支持,才能治理好国家。

4-4 子曰:“苟①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释】①苟:如果,假设词。

【译文】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于施行仁道,就不会有恶行了。”

【引注】朱熹曰:“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

杨氏曰:“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解说】孔子认为,一个国家、一个家庭、一个人要想没有过错,就必须立定志向修行仁道、施行仁道。因为具备了仁德的人,才能以“宽”“礼”的视角去看待一切,他们只会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绝不会有犯上作乱、为非作歹、骄奢淫逸、随心所欲等恶行。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②,造次③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释】①恶乎:怎么。②违仁:远离仁德。违,离开。③造次:仓促、急迫。

【译文】孔子说:“富裕与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是如果用不仁道的方法得到,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是如果用不正当的方法摆脱它,君子也是不能接受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称其为君子呢?君子是不会在吃一顿饭时就背离仁德的,即使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定谨守仁德,即使处于颠沛流离的困境之时,君子还是会固守仁德。”

【引注】朱熹曰:“不以其道得之,谓不当得而得之。然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去,君子之审富贵而安贫贱也如此。”又曰:“君子之不去乎仁如此,不但富贵、贫贱、取舍之间而已也。言君子为仁,自富贵、贫贱、取舍之间,以至于终食、造次、颠沛之顷,无时无处而不用其力也。然取舍之分明,然后存养之功密;存养之功密,则其取舍之分益明矣。”

【解说】这一章孔子主要阐述的是君子的处世态度,以及如何能够提高自我仁德修养。在孔子看来,一个人之所以被称为君子,就是因为他们无论身居何种环境,都会依照仁德的原则行事;他们在任何时候都安于“仁”。也只有具备了仁德修养的人,才能达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为浮云”的精神境界,才能造就“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君子之德。孔子的这一理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①尚②之;恶不仁者,其为③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①无以:不可。②尚:超过。③为:施行。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一个真正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一个真正厌恶不仁的人。真正爱好仁德的人,认为天下没有什么事超过仁德的;厌恶不仁的人,之所以崇尚仁德,是为了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够在一天之内用自己的力量去实行仁道的人吗?我还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人。或许这种人是有的,但我还没见过。”

【引注】朱熹曰:“夫子自言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无以加之。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其身。此皆成德之事,故难得而见之也。言好仁恶不仁者,虽不可见,然或有人果能一旦奋然用力于仁,则我又未见其力有不足者。盖为仁在己,欲之则是,而志之所至,气必至焉。故仁虽难能,而至之亦易也。盖人之气质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进而不能者,但我偶未之见耳。盖不敢终以为易,而又叹人之莫肯用力于仁也。”又曰:“此章言仁之成德,虽难其人,然学者苟能实用其力,则亦无不可至之理。但用力而不至者,今亦未见其人焉,此夫子所以反复而叹惜之也。”

【解说】这一章孔子特别强调个人的“仁德”修养,虽然“仁”的标准很高,既能“好仁”又能“恶不仁”的人很少见,但是只要人们能自觉地努力,一心向善好仁,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其实,“仁”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中足以体现仁行,所以,我们要在生活的每一个时刻和细节中去躬行践履仁道仁德。

4-7 子曰:“人之过①也,各于其党②。观过,斯知仁③矣。”

【注释】①过:过失。②党:类。③仁:通“人”。

【译文】孔子说:“人的过错,总是与他同类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哪一类人了。”

【引注】郑玄曰:“此党谓族亲。过后(厚)则仁,过薄则不仁也。”

程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

尹氏曰:“于此观之,则人之仁不仁可知矣。”

吴氏曰:“后汉吴佑谓,‘掾以亲故,受污辱之名,所谓观过知仁’是也。”

【解说】人的过失可能由一种原因所致,也可能由多种原因所致,其所犯错误的责任大小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在孔子看来,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人出现过错,从根本上讲是这个人缺少仁德,因为有仁德的人往往会尽自己的力量避免过失,而不仁者无法避免错误。所以,孔子云:“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孔子是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我悟得了真理,即使当天晚上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

【引注】朱熹曰:“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

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又曰:“皆实理也,人知而信者为难。死生亦大矣!非诚有所得,岂以夕死为可乎?”

何晏曰:“言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也。”

【解说】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悟出了修行仁德的真理;懂得了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体悟了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即使生命结束了也了无遗憾。这反映了孔子对探求真理的恒心、求取真理的执着和毅力。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足以体现孔子献身真理的牺牲精神。人生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道”之外,对于自己曾经拥有的和错失的人或事,不免喜忧参半;对于自己现在所向往的和追求的东西,不免懵懂无措。但无论如何,重要的是自己是否能够悟出有利于铸就人生辉煌的“道”。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共谋大事的。”

【引注】朱熹曰:“心欲求道,而以口体之奉不若人为耻,其识趣之卑陋甚矣,何足与议于道哉?”

程子曰:“志于道而心役乎外,何足与议也?”

【解说】孔子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都是以“仁道”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好学者有志于追求真理,不会以自己的敝衣陋食为耻辱,不会因自己身处困境而自暴自弃。孔子认为,一个人过于斤斤计较吃穿等生活琐事,就不会怀有远大志向,而和这样的人讨论关于“道”的问题,实在不值得。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①也,无莫②也,义③之与比④。”

【注释】①适:可以。②莫:不可以。③义:适宜、妥当。④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都没有厚薄、远近、亲疏之分,只以道义为准则而不偏袒。”

【引注】谢氏曰:“适,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不可,苟无道以主之,不几于猖狂自恣乎?此佛老之学,所以自谓心无所住而能应变,而卒得罪于圣人也。圣人之学不然,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然则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

【解说】孔子认为,有道德的君子具有高尚的人格,为人低调、公正、善良,从不锋芒毕露,对于任何事情都没有厚薄、远近、亲疏之分,只以“道义”为基准。这是一种严肃灵活的处世态度。

4-11 子曰:“君子怀①德,小人怀土②;君子怀刑③,小人怀惠④。”

【注释】①怀:安。②土:乡土。③刑:法制惩罚。④惠:恩惠、好处。

【译文】孔子说:“君子安于道德的修行,小人安于生活的安逸。君子安于法制的国度,小人安于利己的好处。”

【引注】朱熹曰:“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怀土,谓溺其所处之安。怀刑,谓畏法。怀惠,谓贪利。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尹氏曰:“乐善恶不善,所以为君子;苟安务得,所以为小人。”

【解说】这一章孔子主要谈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格形态上的本质区别。君子具有高尚的道德,他们心胸宽广、为人和善、大公无私、志向远大,致力于自身德行修养和国家礼法问题;小人心胸狭窄、张扬跋扈、自私自利,只关心眼前的小利,他们为了得到一些小恩小惠,往往付出惨痛的代价。

4-12 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②。”

【注释】①放(fǎng):依据,效法。②怨:怨恨,怨愤。

【译文】孔子说:“每件事都依据个人的利益肆意而行,必然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引注】孔氏曰:“放,依也。多怨,谓多取怨。”

程子曰:“欲利于己,必害于人,故多怨。”

勉斋黄氏曰:“谓之放则无一言一动不在于利也,谓之多则其怨之者不但一二人而已,惟其放利,所以多怨。”

双峰饶氏曰:“事事依利而行,则利己害人处必多,所以多怨。”

【解说】孔子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必须以“道义仁德”为基准,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如此才能得到众人的尊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建立在个人利益之上,凡事都以自我意志为转移,那么,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正所谓:“损人利己人必怨之。利己而不害人,利己而不损人,利己利人,则少怨。”我们要谨记孔老夫子的教诲,凡事要以仁义、大家的利益为行动的依据。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①?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②?”

【注释】①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容易。②如礼何:即“如何礼”,意思是要怎样对待礼仪呢?

【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吗?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又怎样对待礼仪呢?”

【引注】朱熹曰:“有礼之实以为国,则何难之有,不然,则其礼文虽具,亦且无如之何矣,而况于为国乎?”

【解说】孔子在本章中主要阐述了安邦治国的根本要求——礼让原则。在孔子看来,礼是制度,让是品德,一个国家若想成为礼仪之邦,就必须把礼让原则推而广之,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因为良好的制度的制定和实行是管理国家的重要措施,高尚的道德风貌是凝聚民众的重要保证。

4-14 子曰:“不患①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注释】①不患:不担心,不忧虑。

【译文】孔子说:“不担心没有地位,应当担心自己没有立身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而应该担心自己不具备让人知晓的本领。”

【引注】朱子曰:“犹言不怕无官做,但怕有官不会做。致君泽民之具,达则行之,无位非所患也。圣人所说之是教人不求知,但尽其在我之实而已。”

程子曰:“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矣。”

【解说】孔子在这一章讨论的是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不要担心自己的社会地位,而要首先培养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等本领。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要立足于社会,令众人敬佩有加,必须严于律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本着躬行谦让、与人为善的原则,这才是令人知晓的真正本领。

4-15 子曰:“参①乎,吾道一以贯②之。”曾子曰:“惟③。”子出,门人④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释】①参:即曾参。②贯:贯穿,统贯。③惟:是这样的。④门人:曾子的弟子。

【译文】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穿始终的。”曾子说:“是这样的。”孔子离开后,同学们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夫子学说的根本思想其实就是‘忠恕’之道。”

【引注】朱熹曰:“圣人之心,浑然一理,而泛应曲当,用各不同。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尔。夫子知其真积力久,将有所得,是以呼而告之。曾子果能默契其指,即应之速而无疑也。”

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违道不远’是也。忠恕一以贯之: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无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此与‘违道不远’异者,动以天尔。”又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忠也;‘干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又曰:“圣人教人各因其才,‘吾道一以贯之’,惟曾子为能达此,孔子所以告之也。曾子告门人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亦犹夫子之告曾子也。《中庸》所谓‘忠恕违道不远’,斯乃‘下学上达’之义。”

【解说】孔子的“道”就是仁(人)道,即人际交往的原则。忠、恕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它强调了仁爱之心和忠善之本,其间蕴涵了宽容平和而不强加于人的良好心态,以及忠于本职而不疏其责的敬业精神,这正是立身于社会的基石。只要具备了忠与恕这两条原则,就能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终到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

4-16 子曰:“君子喻①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①喻:知晓,明白。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大义,小人懂得的是小利。”

【引注】杨氏曰:“君子有舍生而取义者,以利言之,则人之所欲无甚于生,所恶无甚于死,孰肯舍生而取义哉?其所喻者义而已,不知利之为利故也,小人反是。”

程子曰:“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也。惟其深喻,是以笃好。”

【解说】这一章孔子谈论的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即君子明白道义,知晓真理;小人工于小利,在乎小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最为经典的语句之一,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孔子认为,道德高尚的君子重义轻利,行事稳重;小人重利轻义,一味追求个人利益,这样就容易犯上作乱,破坏社会秩序,危及国家利益。

4-17 子曰:“见贤①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②也。”

【注释】①贤:贤德。②自省:自我反省。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德的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缺少贤德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是否和他有一样的行为。”

【引注】朱熹曰:“思齐者,冀己亦有是善;内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恶。”

胡氏曰:“见人之善恶不同,而无不反诸身者,则不徒羡人而甘自弃,不徒责人而忘自责矣。”

【解说】孔子在这一章指出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有效方法,即见到贤德的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缺少贤德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是否和他有一样的行为。其实,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做法,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迁善改过,看到他人身上的优点,就应该学习和效法;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就要自我审视,看看自己是否做过同样的事情,如果做过就要努力改过,如果没有做过就要以此警示自己。

4-18 子曰:“事父母几①谏②,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③而不怨。”

【注释】①几(jī):轻微、婉转。②谏:进谏、劝谏。③劳:忧愁、烦恼。

【译文】孔子说:“子女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应当委婉地劝谏。自己的劝谏若是没有被父母采纳,则应当更加恭敬而不要违抗父母的意志,要替他们操劳而不心怀抱怨。”

【引注】朱熹曰:“此章与《内则》之言相表里。几,微也。微谏,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见志不从,又敬不违’,所谓‘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也。‘劳而不怨’,所谓‘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熟谏。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也。”

【解说】这一章孔子讲的是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孔子认为,子女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恭敬有礼,即使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子女只能婉转地劝谏,即便是规劝无果,也不能有任何怨言。这一观点反映了孔子观念中的孝顺之道也是建立在仁爱基础之上的。只要有了爱心,就能耐心地规劝,对父母毕恭毕敬,毫无怨言,就能“劳而不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①,游必有方②。”

【注释】①游:指游学、游官等外出活动。②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子女不宜到远方游行。即使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引注】朱熹曰:“远游,则去亲远而为日久,定省旷而音问疏;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游必有方,如己告云之东,即不敢更适西,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

范氏曰:“子能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孝矣。”

【解说】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是最能体现“孝道”的具体内容之一。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比较落后,在那个时代,子女只有侍奉在父母的身边,不远游他乡,如果有不得已远离家乡的理由,也必须有一个确定的地方,以便父母召唤,这是年代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孝顺父母的方式。这种孝顺的心意和精神境界值得后人称颂。在交通和科技都比较发达的今天,要做到“不远游”有些不现实,但是,不管走到哪里,走出多远,为人子女的都必须做到“游必有方”,免得令父母挂念,而且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常回家看看。

4-20 子曰:“三年①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①三年:泛指多年。

【译文】孔子说:“(当父母去世后)如果是他能够继续遵守父亲的教诲,就可以说他是尽到‘孝’了。”

【引注】尹氏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

游氏曰:“三年无改,亦谓在所当改而可以未改者耳。”

【解说】这一章内容在《学而》第十一章中出现,孔子强调“孝”必须以仁爱为基础。当父母去世后,三年内能继承父亲的德行,并将其保持下去,不改变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样的儿子就是孝子了。所谓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长期不改变父亲的正道,“三年”不是确指,而是概数。

4-21 子曰:“父母之年①,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②。”

【注释】①年:年纪,年岁。②惧:忧惧。

【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谨记在心。一方面为父母高寿而欢喜,一方面又为父母衰老而忧惧。”

【引注】朱熹曰:“知,犹记忆也。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于爱日之诚,自有不能已者。”

【解说】孔子告诫人们做一个真正的孝子,应把父母的年纪谨记在心,为父母的高寿而高兴,为父母的衰老而忧惧。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孔子特别强调“孝”,他要求子女应从内心深处去孝敬自己的父母,以父母的心为自己的心,以父母的欢乐为自己的欢乐,以父母的忧虑为自己的忧虑,时刻把父母牵挂于心。这样就会更好地培养子女对父母的爱心。在当今这个物质丰富、经济发达的时代,很多家庭中父母和子女分开生活,导致子女平时尽孝的地方较古人少了许多,这就更要求子女做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①也。”

【注释】①逮:及,做到,赶上。

【译文】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发表言论,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跟不上为耻辱。”

【引注】朱熹曰:“言古者,以见今之不然。逮,及也。行不及言,可耻之甚。古者所以不出其言,为此故也。”

范氏曰:“君子之于言也,不得已而后出之,非言之难,而行之难也。人惟其不行也,是以轻言之。言之如其所行,行之如其所言,则出诸其口必不易矣。”

【解说】在本章里,孔子说道:“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在提醒人们要谨言慎行,言行一致,不要轻易允诺,随心所欲地说话,不要轻率地发表言论,否则就会失信于人,降低自己的威信。

4-23 子曰:“以约①失之者鲜②矣。”

【注释】①约:约束。②鲜:少。

【译文】孔子说:“因为严于律己而犯错误的是很少的。”

【引注】谢氏曰:“不侈然以自放之谓约。”

尹氏曰:“凡事约则鲜失,非止谓俭约也。”

庆源辅氏曰:“约与放相反,约则守乎规矩之中,放则逸于规矩之外。”

朱子曰:“约有收敛近里著实之意,非徒简而已。或曰,约恐失之吝啬。”

【解说】在《为政》一章中,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意思是说,如果人们做到了“齐之以礼”,就能使人们提高自我约束力,社会就能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本章中,孔子又提到“以约失之者鲜矣”,意在警示人们要经常检验自己的言行,处处节制,并及时做出调整和约束,不可为所欲为,信口开河,以免犯错。

4-24 子曰:“君子欲讷①于言而敏②于行。”

【注释】①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②敏:敏捷、快速。

【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引注】谢氏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

【解说】在《学而》一章中,孔子说:“敏于事而慎于言。”在《为政》一章中又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本章中,孔子则说:“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在提醒我们:在说话、办事时,一定要把握时机,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什么情况适合做,什么情况不适合做。“讷于言”就是“慎言”,“敏于行”就是“贵行”。孔子认为,一个人在不了解周边环境和不熟知当下实际情况之时,就应该少说话,多做本职之事,做仁义之事,且行动要敏捷迅速,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该说的时候不说,该做的时候不做,就可能失去大好机会;如果不注意周边环境气氛,随心所欲,就会招致反感和怨恨。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①。”

【注释】①邻:邻居,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处。”

【引注】朱熹曰:“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解说】这一章,孔子主要是勉励人们修饬德行。其实,这也是孔子在赞扬他所提倡的“仁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看来,有道德的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优质的修养,行事作风遵行仁道,这自然会影响周围的人,更会吸引周围的人,尤其是与他志同道合的人向他靠拢,并与他成为朋友。这样,他必然不会孤立,因为道德是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它会跨越一切障碍绵延发展,这就是“仁德”的力量。

4-26 子游曰:“事君数①,斯②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①数(shuò):屡次、频繁。②斯:就。

【译文】子游说:“如果事奉君主频繁进谏,就是自取其辱;与朋友相交太琐碎频繁,就会被疏远。”

【引注】程子曰:“数,烦数也。”

胡氏曰:“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

范氏曰:“君臣朋友,皆以义合,故其事同也。”

东阳许氏曰:“事君交友之道,所当为者固非一端。此章以君友同言,又同一‘数’字,所以专主谏诤说。”

【解说】这一章子游告诫人们,在侍奉君主和结交朋友时应该注意的方法,即与朋友结交时不要太过频繁、过于接近,否则会适得其反。其实,在与人交往时,最佳的全交之道则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远香近臭”“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等,都暗含着这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