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学而
1-1 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
【注释】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有道德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古人称老师为“子”。《论语》中“子曰”的“子”,大都是指孔子。②学:这里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③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这里是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④说: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古代喜悦、论说同字。皇侃本作“悦”。⑤有朋:即志同道合的朋友。⑥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⑦人不知:指别人不了解自己。⑧愠:恼怒,怨恨。《音义》:“愠,怒也。郑云:怨也。”⑨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或指有德者,或指有位者。此处主要指孔子理想中品德高尚的人。
【译文】孔子说:“持之以恒地学习,并要不断地温习,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感到愉快的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感到高兴的呢?别人不理解自己,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吗?”
【引注】朱熹曰:“君子,成德之名。”又曰:“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而不已焉耳。”
程子曰:“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又曰:“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又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又曰:“虽乐于及人,不见是而无闷,乃所谓君子。”
尹氏曰:“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
【解说】这一章主要反映了孔子的求学理念和做人及待人原则。孔子非常重视“学”,在他看来,学知识、学做人、学待人等,都属“学”的范畴。学知识要做到“时习之”,因为这能令人感到喜悦;学做人首先要从自身修养着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这乃是君子所为;学待人的关键在于“宽”,因为一颗宽容的心能容纳万事万物,这自然能令人感到快乐。孔子最看重“有朋”,因为学习需要朋友商榷,实践需要朋友指导,快乐需要朋友分享。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友天下之善士则乐!
1-2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③上者,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⑦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⑧与!”
【注释】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字子有,鲁国人。此人强识好古道,体会孔子的思想也最为深刻。孔子去世后,子游、子夏都认为“有若似圣人”,就像尊重孔子那样尊重有若。②孝弟:即孝悌。弟,通“悌”。子女对父母好为“孝”;弟弟对兄长好为“悌”。孝、悌是孔子和儒家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③犯:冒犯、干犯。④鲜(xiǎn):少的意思。⑤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⑥务本:立足根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⑦道:指的是孔子所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⑧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
【译文】有子说:“做人要孝顺父母、尊爱兄长,那么处事用世而冒犯兄长,这样的事是很少有的。能够尊爱师长,却惯于捣乱的人,从古至今这是从未有过的。有德行修养的人,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修养,平时居家孝顺父母,尊奉兄长,日积月累,那么其良好的德行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因此,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引注】朱熹曰:“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若上文所谓孝弟,乃是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也。”
程子曰:“孝弟,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弟为本。论性,则以仁为孝弟之本。”或问:“孝弟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曰:“非也。谓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已,曷尝有孝弟来。然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解说】本章中,有若阐发了孔子人道原则的核心是“孝悌”,并指出了孝悌是巩固统治和稳定社会之根本。康有为说:“孔子以天人为仁,故孔子立教,一切皆以仁为本。”儒家认为,一个人如果在家中能够做到孝悌,那么他在外就能对国家尽忠,因为能用孝的态度善奉父母,用悌的态度善待兄长的人,必定是忠厚善良、踏实驯服之人。这样的人去造反、去作乱是非常少见的,他们会全心全意地效忠国家。一个国家若能倡导孝悌,那么统治者内部就不会有“犯上作乱”的现象出现,这有利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与和平。
1-3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②仁矣。”
【注释】①巧言令色: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朱熹说:“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②鲜:少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很少有仁德。”
【引注】朱熹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圣人辞不迫切,专言鲜,则绝无可知,学者所当深戒也。”
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
【解说】上一章主要指出了“仁”是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核心,其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在这一章中,孔子主要是对花言巧语、工于辞令的批评。在《公冶长》中,孔子对“巧言令色”的人给予严厉的斥责,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儒家崇尚质朴,主张为人要以诚为本,言辞应谨慎小心,反对随心所欲,言而无信。孔子要求有仁德者必须直言正色,言行一致。“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百余次,“仁”的内涵极为丰富,既指爱人,又指修身,其最基本的内涵则是踏实的态度和质朴的精神,这一思想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更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
1-4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⑤不习⑥乎?”
【注释】①曾子(公元前505—公元前435):孔子的弟子之一,姓曾(shēn),名参,字子舆,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传孔子之学,被称为宋明道学(新儒学)的始祖。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小孔子四十六岁,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出名。②省(xǐng):自我检查、内省。三省:反复自我检查。三,概述,言其多也。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高,不可认定为三次。③忠: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④信:说话算话,诚实。⑤传:传授,教育。⑥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复习。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筹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诚实守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和道理是否认真复习了呢?”
【引注】朱熹说:“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而三者之序,则又以忠信为传习之本也。”
尹氏曰:“曾子守约,故动必求诸身。”
谢氏曰:“诸子之学,皆出于圣人,其后愈远而愈失其真。独曾子之学,专用心于内,故传之无弊,观于子思孟子可见矣。惜乎!其嘉言善行,不尽传于世也。其幸存而未泯者,学者其可不尽心乎!”
【解说】这一章主要反映了曾子为人处世的道德自身法则,即做人要从自身出发,注重内心的品德修养;若是替别人谋事,则必须尽心尽智;与朋友相交,必须诚心实意;传道授业给学生,则必须恪尽职守,学以致用。这种道德自身法则的建立有利于人的道德修养,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我们每一个人在和他人相处的过程中,都要经常自我反省,检讨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行为举止更加得当,才能保持本善,得到他人的信任和认可。
1-5 子曰:“道①千乘之国②,敬③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④。”
【注释】①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②千乘之国:指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代,国家强弱都用兵车的数目来计算,不过,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不是大国。乘,音(shèng),意为辆,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称为一乘。③敬: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包咸说:“为国者举事必敬慎,与民必诚信也。”④以时:按时,这里指不违背农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必须做到谨慎处事,恪尽职守,以诚信取信于民,节约财政开支,爱护平民百姓,征用劳役应体恤民力,不违农时。”
【引注】朱熹曰:“治国之要,在此五者,亦务本之意也。”
程子曰:“此言至浅,然当时诸侯果能此,亦足以治其国矣。圣人言虽至近,上下皆通。此三言者,若推其极,尧舜之治亦不过此。若常人之言近,则浅近而已矣。”
杨氏曰:“上不敬则下慢,不信则下疑,下慢而疑,事不立矣。敬事而信,以身先之也。《易》曰:‘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然使之不以其时,则力本者不获自尽,虽有爱人之心,而人不被其泽矣。然此特论其所存而已,未及为政也。苟无是心,则虽有政,不行焉。”
胡氏曰:“凡此数者,又皆以敬为主。”
【解说】孔子在本章中提出了一个治国的方案:一个原则——爱人,四项措施——谨慎行事、取信于民、爱护百姓、使民以时。
“爱人”是孔子人道原则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他看来,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君主必须具有爱人之德,无论对外还是对内都要谨慎行事、一言九鼎,要取信于民、爱护百姓,征用劳役时要体恤民力,不违农时,致力于节俭之风,力戒奢侈浪费,以减轻百姓之苦。孔子的这种思想受到很多人的推崇,因为它既是一种高明的处世原则,又是一种治国之道,令所有人都受惠无穷。
1-6 子曰:“弟子①入则孝②,出则弟③,谨④而信,泛⑤爱众,而亲仁⑥。行有余力⑦,则以学文。”
【注释】①弟子:子弟,即儿子和弟弟。对父母而言为“子”,对兄长而言为“弟”。后世将“弟子”作为学生的代称。②孝:指孝敬父母。③弟:指敬重尊长。④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⑤泛:广泛的意思。⑥仁:指有仁德的人。⑦行有余力:有闲暇时间。
【译文】孔子说:“教育子弟,居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敬重师长,行事要谨慎诚信,寡言少语,博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闲暇之时,则要学习文献典籍。”
【引注】朱熹曰:“力行而不学文,则无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而所行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
程子曰:“为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
尹氏曰:“德行,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
洪氏曰:“未有余力而学文,则文灭其质;有余力而不学文,则质胜而野。”
【解说】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问题,在这一章中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若想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首先要致力于孝顺、敬悌、谨信、博爱、亲仁,这是尊德性的具体表现,是“行”。学文,是道文学的一种方式,是“知”。行先知后,行体知用。孔子在传道授业时,都是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首位的,而学习文化则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是把“行”放在“知”的前面,这是统治阶级需要。
1-7 子夏①曰:“贤贤②易③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④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⑤之学矣。”
【注释】①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卫国人。比孔子小四十四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后人认为子夏是两汉经学的始祖。②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第二个“贤”字为名词,即贤者。③易:轻视。④致:给予,献出。这里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⑤谓:认为。
【译文】子夏说:“敬重尚德,胜过喜好美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做到尽职尽忠,赴汤蹈火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能够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我也认为他有学问了。”
【引注】游氏曰:“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能是四者,则于人伦厚矣。学之为道,何以加此。子夏以文学名,而其言如此,则古人之所谓学者可知矣。故学而一篇,大抵皆在于务本。”
吴氏曰:“子夏之言,其意善矣。然辞气之间,抑扬太过,其流之弊,将或至于废学。必若上章夫子之言,然后为无弊也。”
【解说】这一章是孔子的弟子子夏提出的为人处世原则,即敬贤尚德、敬奉父母、敬事职责、敬重朋友,这种为人处世原则充分体现了仁人的优秀品行。在子夏看来,一个人只要务本重实,能够时常以“孝”“忠”“信”等道德标准来警示自己,要求自己,就能更好地完善自己,这就是有学问的表现。子夏这一观点极具积极意义。即使是在现今这个经济和科技发达的社会,这个思想仍然受用——一个人能否获取成功,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有多深,而是要看他是否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因为一个企业需要的是品德技能兼备的人才,一个国家更是需要德行完备的贤者。
1-8 子曰:“君子不重①则不威②;学则不固③。主忠信④,无⑤友不如己者,过⑥则勿惮⑦改。”
【注释】①重:庄重、自持。②威:威严,威信。③固:固执己见。④主忠信:坚持忠信诚实的原则。主,主张坚持。⑤无:通“毋”,不要的意思。⑥过:犯错。⑦惮:害怕、畏惧。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牢固。为人要以忠厚诚信为本,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犯了错就要勇于改正,千万不要自我忌讳,畏惧而苟且掩饰。”
【引注】程子曰:“人道惟在忠信,不诚则无物,且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者,人心也。若无忠信,岂复有物乎?”又曰:“学问之道无他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又曰:“君子自修之道当如是也。”
游氏曰:“君子之道,以威重为质,而学以成之。学之道,必以忠信为主,而以胜己者辅之。然或吝于改过,则终无以入德,而贤者亦未必乐告以善道,故以过勿惮改终焉。”
朱熹曰:“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故不厚重则无威严,而所学亦不坚固也。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故学者必以是为主焉。”
【解说】这一章是孔子对君子如何进行自我修养的方法的探讨。在孔子看来,君子应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他的仪表要庄重大方,有威可畏,他的言语要慎重可信,他的行为要大方得体,有德可望;为了充实自己的头脑,他要重视学习。固,即巩固所学,不断进取;他善于交友,为人要以忠厚诚信为本,每个人都有长处,不能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犯了错误不能搪塞,不可抱着侥幸过关的心理,应该知错能改。这些都是君子自修的原则,其真正反映出了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1-9 曾子曰:“慎终①追远②,民德归厚③矣。”
【注释】①慎终:尽礼治丧。这里是指父母的去世。②追远:尽心诚意进行祭祀。父母死了三年以后,为之宗庙,祭祀尽心诚意就叫作追远。追,逐也;远,对于祖先的祭祀。③民德归厚:君上若具有慎终追远的品德,则人民的品德日归于厚。
【译文】曾子说:“恭敬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敬慕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这样老百姓的道德风尚就自然日趋忠厚了。”
【引注】朱熹曰:“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
【解说】在这一章里,曾子教导君主必须尽孝道,再用自己的行为去教化民众。孔安国说:“慎终者,丧尽其哀也。追远者,祭尽其敬也。人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而皆归于厚也。”
孔子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因为在他的观念中,祭祀之礼是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人们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这是一个培养自身孝道的过程。从传统美德的角度来讲,“慎终”和“追远”是“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具体行为表现;从家政学上讲,“慎终”和“追远”是齐家的两条重要措施,是形成家庭凝聚力的两种有效措施。从治国平天下的角度讲,“慎终”和“追远”是教导人民明德、爱人的重要方式之一。
1-10 子禽①问于子贡②曰:“夫子③至于是邦④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⑤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⑥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⑦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①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的学生。《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陈子禽问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为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②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生于公元前520年。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子贡善辩。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③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论语》中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尊称。④邦:国,这里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⑤抑:表示选择的连词,或者、还是的意思。⑥温、良、恭、俭、让:指五种美德,即:仁厚、贤良、恭敬、俭朴、谦逊。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⑦其诸:语气词,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沿途每到一个国家,总是能听到那个国家的政治情况。(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的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具备仁厚、贤良、恭敬、俭朴、谦逊的品德,这是夫子求取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引注】朱熹曰:“言夫子未尝求之,但其德容如是,故时君敬信,自以其政就而问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也。圣人过化存神之妙,未易窥测,然即此而观,则其德盛礼恭而不愿乎外,亦可见矣。学者所当潜心而勉学也。”
谢氏曰:“学者观于圣人威仪之间,亦可以进德矣。若子贡亦可谓善观圣人矣,亦可谓善言德行矣。今去圣人千五百年,以此五者想见其形容,尚能使人兴起,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张敬夫曰:“夫子至是邦必闻其政,而未有能委国而授之以政者。盖见圣人之仪刑而乐告之者,秉彝好德之良心也,而私欲害之,是以终不能用耳。”
【解说】这一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揭示了孔子道德修养的奥秘和客观效果,也说明了孔子预闻国政的道理是由于盛德感化而来。孔子之所以取得了各个国家君主的欣赏和信任,就在于孔子具备待人温和、心地善良、恭敬有礼、勤俭质朴、言行谦逊、为人礼让的道德品格。可以说,孔子道德修养的秘诀就是求诸自己。孔子学说的核心是由仁和礼组成的,“温、良、恭、谦、让”这五种美德就是仁与礼的外化,它既是为人之道,又是做事之器。如果一个人争强好胜、工于心计、贪欲旺盛,那么他一定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器重,因为他违背了仁德之道。
1-11 子曰:“父在,观其①志;父没②,观其行③;三年④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①其:代词,相对父亲而言,指儿子。下同。②没:死去。③行:指行为举止等。④三年:泛指多年。
【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就观察儿子的言谈志向;父亲去世后,就观察儿子的处世行为。若是他能够继续遵守父亲的教诲,就可以说他是尽到‘孝’了。”
【引注】朱熹曰:“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
尹氏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
游氏曰:“三年无改,亦谓在所当改而可以未改者耳。”
【解说】在这一章中,孔子提出了一个考察儿子是否孝顺的方法——如果他父亲在世的时候,他能一心向善,追求美德;当父亲去世后,他能继承父亲的德行,并将其保持下去,不改变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样的儿子就是孝子了。但需要强调一点,这里的“父之道”既有可能是有道,又有可能是非道,所以要对其进行鉴别,若其父之道是有道,孝子自当遵守父道而加以发扬;若其父之道非道,孝子则应立即纠正,以便完善其父道。此外,所谓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长期不改变父亲的正道,“三年”不是确指,而是概数。
1-12 有子曰:“礼①之用②,和③为贵。先王之道④斯⑤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⑥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①礼:春秋时期,“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这里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②用:施行。《说文》:“用,可施行也。从卜,从中。”③和:调和、和谐、协调。④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⑤斯:此。⑥节:节制,约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可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中以此为最好,家事国事无不例外,如此还有行不通的事情,(这是因为)徒知和为贵而一味追求,不懂得以礼来节制约束,这自然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引注】朱熹曰:“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和者,从容不迫之意。盖礼之为体虽严,而皆出于自然之理,故其为用,必从容而不迫,乃为可贵。先王之道,此其所以为美,而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又曰:“承上文而言,如此而复有所不行者,以其徒知和之为贵而一于和,不复以礼节之,则亦非复理之本然矣,所以流荡忘反,而亦不可行也。”又曰:“严而泰,和而节,此理之自然,礼之全体也。毫厘有差,则失其中正,而各倚于一偏,其不可行均矣。”
程子曰:“礼胜则离,故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以斯为美,而小大由之。乐胜则流,故有所不行者,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
范氏曰:“凡礼之体主于敬,而其用则以和为贵。敬者,礼之所以立也;和者,乐之所由生也。若有子可谓达礼乐之本矣。”
【解说】“和”是儒家特别倡导的政治和社会原则,在孔子看来,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为贵。杨遇夫在《论语疏证》中,说:“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
但是,不能为了达到“和”而违背礼,如果违背礼仪,放弃礼仪去实现和谐,那是行不通的。人们如知礼用和,而事事求和,不用礼进行节制,那于事毫无益处。这就是说,行礼必须以乐和之,行乐必须用礼节之,即礼乐互补,和敬相辅。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是有其合理性的。
1-13 有子曰:“信近①于义②,言可复③也;恭近于礼,远④耻辱也;因⑤不失其亲,亦可宗⑥也。”
【注释】①近:接近、符合。②义:属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礼”。③复:实践,验证。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④远: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⑤因:依靠、凭借。⑥宗:主、可靠。
【译文】有子说:“如果许下的诺言符合于道义准则,那么这个诺言就是可以遵循实践的;如果恭敬的言行合乎礼仪,那么就可以远离耻辱。凭借亲近的人,就有依靠了。”
【引注】朱熹曰:“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此言人之言行交际,皆当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不然,则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
【解说】在这一章中,有子所表达的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信”和“恭”。何晏说:“复犹覆也。义不必信,信不必义也。以其言可反覆,故曰近义也。恭不合礼,非礼也。以其能远耻辱,故曰近于礼也。”一个人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必须谨言慎行,做到言而有信,言之有道,言行举止要庄重得体,遵行礼仪,这就是有子教人的处世之道。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①于事而慎于言;就②有道③而正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①敏:迅速。②就:靠近、看齐。③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④正:匡正、端正。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饮食没有过分的要求,对于住处也没有太多的讲究,对于世事反应敏捷,但言辞十分谨慎。求教于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引注】朱熹曰:“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然犹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则可谓好学矣。凡言道者,皆谓事物当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
尹氏曰:“君子之学,能是四者,可谓笃志力行者矣。然不取正于有道,未免有差,如杨墨学仁义而差者也,其流至于无父无君,谓之好学,可乎?”
【解说】本章是孔子对好学君子的生活方式、言语方式、行为方式的道德要求。孔安国说:“敏,疾也。有道者,谓有道德者也。正,谓问事是非也。”孔子认为,好学君子的生活应追求简单、节俭、质朴,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有道德的君子应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谨慎地说话,切忌吹嘘,语出狂言;君子在行事中,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自我反省,检查自己。我们学习孔子的这种精神,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不能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以防沉沦其中,丧失自我。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②,何如③?”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④。’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⑤而知来⑥者。”
【注释】①谄:巴结、奉承。范宁说:“不以正道求人为谄。”②骄:骄纵。③何如:《论语》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诗经·卫风·淇奥》中的句子。有两种解释:一说加工象牙和骨角,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另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象牙、骨角、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⑤往:指过去的事情。⑥来:指未来的事情。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是可以的。但是,还不如安于贫穷而以恪守道德为乐,身处富裕而又谦逊有礼的人好啊。”子贡说:“《诗经》中说,‘就像在削制骨器、打磨象牙、雕刻美玉、镂冶金石一样,精益求精,乐在其中’,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呀,现在能和你讨论《诗》的微言大义了。告诉你原有的道理,你就可以体悟深意、举一反三了。”
【引注】朱熹曰:“常人溺于贫富之中,而不知所以自守,故必有二者之病。无谄无骄,则知自守矣,而未能超乎贫富之外也。凡曰可者,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辞也。乐则心广体胖而忘其贫,好礼则安处善,乐循理,亦不自知其富矣。”又曰:“诗卫风淇奥之篇,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子贡自以无谄无骄为至矣,闻夫子之言,又知义理之无穷,虽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故引是诗以明之。”又曰:“此章问答,其浅深高下,固不待辨说而明矣。然不切则磋无所施,不琢则磨无所措。故学者虽不可安于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极致;亦不可骛于虚远,而不察切己之实病也。”
【解说】这一章通过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反映了人对待贫富的觉悟——身处贫穷而不卑躬屈膝,身居富贵而不骄奢。孔子希望他的弟子及天下人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理想境界。他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特别重视这一精神传授。子贡也通过这次讨论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的精神境界是可以永无止境地追求下去,更可以凭借精益求精、乐在其中的信念,使其达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
1-16 子曰:“不患①人②之不己知③,患不知人也。”
【注释】①患:忧虑、担心。②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③不己知:不理解自己。
【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人们不理解自己,应当担心的是自己不能真正地理解别人。”
【引注】尹氏曰:“君子求在我者,故不患人之不己知。不知人,则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为患也。”
【解说】孔子告诫人们,不要担心别人不理解自己,而是自己不能真正地理解别人。皇侃说:“世人多言己有才而不为人所知,故孔子解抑之也。言不患人不知己,但患己不知人耳。故李充云,凡人之情,多轻易于知人,而怨人不知己,故抑引之教兴乎此矣。”在孔子看来,“知人”的关键在于要有同情之心,只有做到事事为他人着想,不计私利,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这将有利于达到“知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