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原初的爱之空间
1 孩子在成长,空间在变化
做父母,并不是养育孩子过程的单方面付出,而是我们的一个新的人生阶段、新的成长机会。成为足够好的父母,不仅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足够好的成长空间,也会拓展我们自己的内在空间,养育我们内在的“孩子”,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共同成长。
先和大家一起做一次心理探索。
放松身体,让自己尽可能坐得舒服一些,闭上眼睛,把注意力慢慢放到自己的身体上,当感觉自己的身体足够舒适后,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呼吸上,慢慢地吸气,缓缓地吐气,如此反复三次。想象一下,现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条路,路的尽头是我们曾经住过的一幢房子,向着这幢房子走去,走近这幢房子的时候,我们看到它的墙壁、大门,听到一些熟悉的声音,推门进去,空气中弥漫着曾经熟悉的气味,阳光从某个特定的角度照进来,房间里没有其他人,所有的摆设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现在,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位置轻轻坐下来,把整个房间仔细地看一遍,体验记忆在自己头脑中慢慢浮现。
此时,我们的小小旅程需要停下脚步,慢慢站起身,在门口把这个房间再仔细看一遍,然后推门出来,轻轻关上门,锁好门锁。回到我们最初来的那条路上,慢慢地走向远处,回到真实的感受中,感受自己的呼吸,深呼吸三次,回到现实中。
我非常好奇大家回忆起的房间是什么样子的,那里面究竟承载了什么样的记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曾经居住的房子吧。
● 它的地基和墙壁是坚实的吗
房子的地基和墙壁是整幢房子的基础保障,没有人愿意将房屋建在沙滩上。它对应着内在空间的安全感,如果缺乏安全感,我们的内心就会被不确定、恐惧和焦虑填满。
● 它的内部空间是否宽敞
如果房子的空间不够,住在里面的人就很难自在地生活,就会感觉非常压抑;相应地,如果我们的内在空间不够,里面堆满了梳理不清的情绪、记忆和混乱的思维,我们就无法安稳、自由地感受生活。
● 每个房间的功能清晰吗?房门能够关闭吗
房间内部的房门将整个房间分隔成功能清晰的不同空间,而房门可以保护内部的界限,也确定了整个房间与外部世界的界限。一个人内在空间的界限,体现为可以在不同场合表现出不同的适应功能,在不同的关系中既可以建立开放的沟通,又可以建立清晰的界限,彼此尊重。
● 房间是否整洁
如果房间脏乱差,住在里面的人生活也会一片混乱;但房间如果过分整洁,又会让我们联想到高级宾馆。对应于内在空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有“邪恶的念头”、有缺点和不足,如果让这些东西完全占据了我们的内在空间,就可能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但如果总想把这些东西清理得干干净净,我们的人生就会缺乏烟火气,并生出“生人勿近”的苛责。
● 整个房子内部的气息是怎样的
房子的气息是个玄而又玄的存在。有的房子,里面并没有什么高档家具,但布置得温馨又贴心,让人一进去就觉得非常舒服,就想住下来不走了;而有的房子,虽然里面什么也不缺,甚至布置得很奢侈,但就是让人觉得冷冰冰的,让人觉得沉闷、压抑,想赶紧离开。我们的内在空间也有这样的气息存在,有些人让人想亲近,有些人则很容易就让人“闻”出特殊的气味,想要远离。
● 房间里有没有隐藏的小故事
一幢老房子里可能会有几张旧照片,可能会有几件放在角落里却从来不愿意丢弃的小物件,它们记录着很多的往事与回忆。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也都有一些铭记在心的独特记忆,这些记忆建构了个人特殊的意义。
● 住在房子里的人和这幢房子的关系是怎样的
有些人喜欢回家,和自己的房子建立了亲密、依赖的关系;有些人愿意在外面忙于工作和应酬,对他们来说,家只是一个睡觉和储物的地方。相应地,有些人喜欢回到自己的内心,经常会感受内心的体验;有些人更愿意追求外在的刺激,不愿意感受内心的体验。
下面分享几个和房间有关的小故事。
有一位女性,她和丈夫在职场上都非常成功,家里的经济条件不错。她和父母、孩子、丈夫、保姆一起住在一套多层别墅里。但在这么大的房子里,这位女性依然感觉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房间。她描述说:“我在家里无论做什么,总有人随时会推开我的门。有时是保姆给我送水果,有时是孩子找我玩,有时是其他人要和我说话。”在这个大房子里,她最深的感受就是太吵了、太累了。她甚至偶尔会独自去住宾馆,她说:“哪怕只是一个下午,但起码那是一个安静的、专属于我的空间,没有人来打扰我。”这位女性的理智告诉自己:我已经很累了,我需要一个地方安静地休息一下。但是她的潜意识空间是没有边界的,在潜意识中她不允许自己拥有保护自己的权利,因此她无法在家庭中坚定地关门,和家人建立有界限的关系。这是一个关于空间与界限的故事。
有个朋友和我讲,她对小时候住了很多年的房子没什么印象了,却对床下的一个小老鼠洞记忆清晰,她从未见过那个小洞穴的主人,但她会偷偷把一些食物放在洞口,过段时间发现那些食物没有了,她会感到很开心。这是一个关于孤独和交流的故事,一个孤独的小女孩将接触小动物的记忆锁定在了那个洞口,那些从未见过面的小家伙们成了她的秘密朋友。
读到这里,你可以试着在生活过的空间和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内在空间之间建立一个联系。接下来,我们来探索在我们养育孩子的空间和亲子关系之间再建立一个联系。
如果一个家庭已经为迎接新生儿做好了足够的准备,那将会是一个安全、温暖而有支持性的空间。房间里弥漫着新生儿特殊的气息,随手可触的是婴儿的玩具、尿布、湿巾等,初为父母的年轻夫妻可能会显得手忙脚乱,但这些都是非常自然的。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需要的空间越来越大,他们爬行、行走、奔跑,不断探索空间的边界,也需要空间不断变化来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对一个小学生来说,一张书桌、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都是重要的成长空间;对一个青少年来说,可能需要自己能够决定房间的布置,需要房门能够关闭,独立与分离是他们对空间的主要需求。让我们看一看养育孩子的空间有什么特点。
● 这个房间安全吗
我们整个家庭居住的房间有坚实的地基和保护性的墙壁,作为里面的一个小房间,育婴室安全吗?这个部分对应着父母自己内心的安全感,以及在养育中能否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
● 这个房间是否宽敞?是否可以根据孩子成长的需要不断变化
我们给宝宝一张婴儿床,接下来换成了单人床,接着有了孩子的书桌、书柜、衣柜。我们无法想象让一个青少年仍旧睡在婴儿床里;同样的道理,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心理需求也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丰富,父母能否根据他们的需要,不断调整养育关系中的空间,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和成长。
● 每个房间的功能是否清晰?房门是否能够关闭
在父母的大房间和孩子的小房间之间,能否允许孩子关门,成为很多家庭的重要议题。后文会针对这个主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因为这意味着父母对孩子内在界限的尊重与允许。
● 房间是否整洁
房间的整洁程度,和房间的内部空间大小类似,是需要和孩子的发展阶段匹配的。孩子的房间过于混乱,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忽视;而孩子的房间过于整洁,则可能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过度苛责。
● 房间内的气息是怎样的
孩子有自己的性别、兴趣、个性,父母是怎样布置孩子的房间的,与孩子自身的特点一致吗?父母允许孩子自己布置自己的房间、在房间里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可能不符合父母的喜好或价值观)吗?相应地,父母与孩子是彼此独立的个体,父母在多大程度上允许孩子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也会直接影响亲子关系的质量和孩子的发展。
● 父母与孩子的房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父母是否愿意在孩子允许的时候走进孩子的房间?父母对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否有足够的关注和好奇心?父母只希望孩子的房间变成自己期待的样子,还是愿意和孩子一起讨论、一起布置一个孩子喜欢的空间?在亲子关系中,对孩子内在世界的关注与好奇、与孩子共同协作而非单方面的教育和下达指令,会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在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内在空间质量直接决定了他们为孩子提供了怎样的成长空间。例如,有一位母亲非常严苛,家里非常整洁,她不允许家里有任何混乱出现,白色的墙壁上不能有任何装饰。有一次她的小儿子拿蜡笔在墙上画画,引发了她的情绪大爆发,她狠狠打了儿子一顿。这样的空间就没有办法容纳孩子成长中必然出现的小错误,会挫伤孩子的创造力和探索的好奇心。
而父母内在空间的质量则是由父母的成长经历决定的。例如上述这位母亲,她的父亲是一位军人,性情偏执而暴躁,而她的母亲则非常懦弱,不仅无法保护孩子,也无法保护自己。她母亲在她上小学时深陷抑郁,在她的记忆中,小时候的生活是凄惨的,她唯一庆幸的是,自己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哥哥姐姐吸引了父亲的暴力和关注,而她只要尽可能地小心翼翼,不被父亲看到,就基本是安全的。但是父亲的严苛仍然深深影响了她,以至于只要空间里有一些脏乱,她就会感到紧张、焦虑,似乎马上就会受到惩罚。
自己内心最熟悉的生活空间,承载着我们生命中一些重要的记忆和经历,可能有欢乐、温馨,但也可能像这个故事一样充满创伤和压抑。很特别的是,即使这些记忆中的空间充满痛苦,我们依然会把它们保存在内心深处,并且往往在成年后的生活中、在和自己的孩子互动中再现出来。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费尔贝恩(Fairbairn)陈述过这种特殊的“生命重复”,他发现人们很容易把自己的童年养育者带给自己痛苦的那些行为特点存留下来,并且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有意无意地重复,也在亲子养育中有意无意地重复。我相信这样的重复并非不可避免,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和理解自己,就有可能做出新的生活选择。
本书通过一些有关亲子关系中成长空间的故事,理解父母的内在空间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空间,进而探讨怎样帮助父母的内在空间发展和成长,让父母与孩子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这些空间既可以彼此独立,又可以建立亲密的联结。
反思空间
(1)请你仔细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住过的房子,你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这个记忆可能对你现在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是否影响你的安全感、界限感,或其他方面?
(2)请你仔细观察一下你孩子的房间,最吸引你关注的特点是什么?这个特点会引发你对于亲子关系怎样的思考?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界限清晰吗?彼此尊重吗?还有什么其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