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明珠 大唐故宫:法门寺博物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唐高宗开塔初迎佛骨

唐高宗李治,为文德皇后所生,唐太宗第九子。历史记载李治是一位以孝为本的儒者,同时又是佛教的忠实信徒。他身为太子时,曾于贞观二十二年(648),令所司将京城一座废寺改建为“大慈恩寺”,全寺总 10余院,共 1897 间,度僧 300 人,另请 50 大德“同奉神居”。在寺内又另造“翻经院”,供玄奘法师作译场。同年十二月,举行了盛大的迎像入寺仪式:除朝廷派出九部乐工,又调集长安、万年两县的音乐班子;同时出动全城诸寺幢帐,其中锦彩轩槛、鱼龙幢戏凡 500 余乘、帐盖 300 余事,又有绣画等像 200 余躯,金银像两躯,金镂绫罗幡 500 余口;诸大德分乘 50 辆宝车,京城僧众紧随其后,再后面是文武百官各领侍卫部队陪从。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鼓乐动地,声震云霄;幢幡蔽空遮日,数十万人夹道观看。

高宗即位后更加热衷于规模宏大的法事活动,而对于法门寺佛祖真身舍利的迎奉,则是他一生中最为盛大的一次礼佛活动。《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显庆四年(659)九月,内山僧智琮、弘静入内宫,谈及岐州阿育王寺塔下地宫中佛指舍利之事,引传说“三十年一开示”上奏高宗,并说自贞观初年开启至今,已满三十年,因此请求迎出舍利,高宗下敕准奏。智琮、弘静遂前往开示,并给钱 5000,赐绢 5000 匹,以作为对佛指舍利的供养。智琮等十月五日离京,十六日晚到达法门寺,随即入塔,进行法事活动。在经过多次虔诚供养后,忽然听到塔内佛像下有振裂之声,寻声而去,只见五色瑞光流溢,缭绕而上。次日早晨获得舍利子 1颗,有蚕豆大小,光明鲜洁,再仔细寻找,又获 7 颗,都放入盘中,其中有 1 颗绕其余 7 颗转动,8 颗均放光明,光耀人眼。智琮与王长信等将所见的情况上奏高宗,高宗又令王君德等送绢 3000 匹,并造与阿育王真身同样大小的阿育王像。此后,才在塔内得到形状如手指骨的舍利,骨长 2 寸(约 7 厘米),内孔正方,外棱亦尔,内外光洁,智琮将小指放入孔内,恰好合适。此时,京城内外的道俗闻讯,人流接连 200 里(100 千米),往来相庆。

◎鎏金迦陵频伽纹壶门座银棺

显庆五年(660)春三月,高宗下敕诏迎岐州法门寺护国真身释迦牟尼佛指骨至东都洛阳大内供养,并派遣京师僧人往东都入大内行道,后将舍利出示道俗。在此次法门寺佛指舍利迎去东都入内供养时,皇后武则天曾为舍利特制容器,“皇后舍所寝衣帐直绢一千匹,为舍利造金棺银椁,数有九重,雕镂穷奇”,麟德元年(664)道宣所撰《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载有此事。以金银质地的宝函、棺椁作为容器安奉舍利,是从唐代法门寺开始的,其初创者正是高宗、武则天于显庆五年为法门寺佛指骨舍造九重金棺银椁。

此次法门寺佛指舍利的迎奉活动一直到龙朔二年(662)二月十五日才将舍利送还法门寺塔下地宫,敕令僧道宣、智琮、弘静等京师诸僧、塔寺僧人及官员等数千人,共藏舍利于石室(地宫),掩之。前后历时近 4 年,供养活动极其盛大。

舍利迎奉活动结束后,唐高宗还命人对法门寺塔进行了修葺。龙朔二年(662),法门寺塔得以重修,重修后的法门寺塔“拔一柱以载天”。地下石室形成前、中、后三室的主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