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念、模型和定义
1.1 非线性的定义
首先,我们有必要对非线性进行确切的界定。特别是,本书又是专门讲述非线性模型的,因此,对非线性的界定就显得更为重要。为此,需要先理解线性的定义,线性范畴之外就为非线性。为了对一些看似违背常理的问题进行说明,考虑一个简单的模型
yt=α+βyt-1+γxt+εt
(1-1)
其中,{εt}~iid(0,σ2),也就是说,εt是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独立同分布,且与变量xt和yt-1都独立。如果xt是一个不同于yt-1的经济变量,换句话说,xt不是yt-1的函数,那么,可把式(1-1)归类为线性模型。然而,假设yt=lnCt,Ct代表消费,那么,式(1-1)依然是线性的吗?对于被解释变量yt而言,可以认为是线性的,不过,若把Ct看成被解释变量的话,就可以当作非线性模型。同理,如果xt=lnIt,其中,It代表收入,同样,对于式(1-1)而言,尽管y与x仍然呈现线性关系,但消费与收入之间表现为非线性关系。一个很明显的非线性模型为
yt=α+βyt-1+γ1lnIt+γ2It-1+εt
为了理解线性的概念,先考察依赖于解释向量zt的变量yt,其中,向量zt包含y的滞后项。如果
E{yt|zt}=α′zt+g(zt)
那么,在线性部分α′zt和非线性部分g(zt)中,只要g(zt)≡0,也就是说,在不存在非线性部分时,条件均值模型就是线性的。Lee、White和Granger(1993)使用过这种定义(假定如果yt是某个其他变量的函数,例如vt,那么,向量zt中的任一变量都不是vt的函数,也就是说,尽管vt和zt都影响yt,但vt不影响zt)。
式(1-1)另一种非线性形式是以“参数”刻画的。比如,如果采用式(1-2)的形式
yt=α+βyt-1+β2xt+εt
(1-2)
这种形式不仅参数之间存在约束,而且还是非线性的。尽管在估计和检验中具有潜在的重要性,但本书并不把类似式(1-2)的模型归为非线性的。
然而,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线性定义并不容易,它比想象的要难。一个关于线性过程的明显例子是移动平均MA(q)过程
其中,{εt}~iid(0,σ2),且{θj,j=1,…,q}为一组权重。我们已经发现,闭包[即在所谓的Mallows拓扑中,随着q→∞,MA(q)过程的集合]具有相当复杂的性质,并且可能包含很多非线性过程。相应内容可参考Bickel和Buhlmann(2003)。这个结果尽管有趣,但学术上高度专业,在实际应用中可忽略不计,因此,在这里不做重点阐述。
在后面的章节中将会看到,在所讨论的众多模型中,线性模型仅仅是一个小的子类,众多的模型基本上构成非线性模型族。事实上,在本书讲述的所有模型中,除了第2.1节的非均衡模型、第3.7节的最小-最大模型以及混沌模型,线性模型只是特例。在经济数据的应用方面,这并不意味着非线性模型要比线性模型好。尽管可能检测到是非线性的,但更常见的是总是很难抛开最佳线性模型,尤其是在宏观经济应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