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学校新师生情暖 小偷现科夫暗惊
“好啦!好啦!终于结痂啦!”
免费接种的天花疫苗结痂的时候,戚科夫终于站在心里向往已久的沪西小学校门前了。
虽然他一日比一日增添着身在新中国、大家都可以堂堂做人的底气,可心中毕竟还是有点忐忑!这种心情和他在乡里小学复学时的兴奋、激动很不一样——走入沪西小学的校园大门,他就见到校长站在门口迎接着学生们。他将要在里面学习的五(1)班班主任田老师也站在校口等着他。
一路向教室走去,田老师不断与穿着姐姐说的中山装、工人装、卡其装的老师们问好,又与同学们相互致礼问早。那些男孩子们就算有的人衣服上有补丁,可衣衫都是干干净净的。女孩子们更是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有人还穿着背带裤,扎着蝴蝶结,十分漂亮。这让他不由自主反复打量自己的衣衫,只恐有什么不洁净不整齐的地方,会让大家看了笑话。
田老师一路问着他的情况,流淌出戚科夫家乡小河中水流的柔缓。虽说班主任说的上海话,他听起来略有些吃力,可还是能听得懂老师的照顾与关爱之意:“如果学习中有什么不懂的,只管到办公室来寻我们。我们都会细致讲给你听的。”
这样的言语,与他解放前曾在地主私塾里读书时相比,真的是交替的春冬——因为先生不愿与穷人的孩子多讲,他对功课的疑问稍稍多问两句也会招来呵斥,而被抽问回答不出时总会被打手板子或叫到屋子外面立着,灼烫着他隐藏内心深处的强烈自尊。
“科夫,教室就要到啦!”田老师看着戚科夫提醒。
戚科夫转头仰看着她掺着阳光的笑容,明亮的,温暖的,忽然想起幼时被母亲怀抱时候的点滴记忆,让他感觉到一种贴心贴腹的温暖与安全,紧绷的精神与肌肉慢慢松缓了下来。
可到了五(1)班教室门口,戚科夫又不安起来。看着教室内型号一样、排列整齐的桌椅,远比乡村小学里用旧板、旧木拼钉起来的课桌椅好看得多。几十个同学们端端正正地坐在位子上,双手认认真真背在身后,个个好奇地看着他。戚科夫感觉一阵热汗顿时从背后、头顶冒了上来,偏偏手心的汗又感觉是冷的。他拉了又拉身上的衣衫,竟然忘记昨日姐姐安慰的话,很是担心被这些大城市的同学看不起!
田老师感觉到这位高个儿男孩子的不安,带头拍起掌来:“来,让我们鼓掌,欢迎戚科夫同学从浙江诸暨转到我们沪西小学,与大家一起读书,一起做新中国的好孩子、做党与人民的好孩子!”
“哗——”
热烈的掌声从教室中涌出,让戚科夫又惊又喜!
鼓掌欢迎他是知道,也见过的:解放前,乡里拉丁催粮的时候,时不时有军老爷、官老爷来到村里,曹六禄老爷召集村民开会的时候,也会叫大家鼓掌。可那疏疏落落、没有力气的掌声,无论怎样听着,都充满了不情愿甚至很有几分恼恨的意思!可到了诸暨解放的时候,老百姓欢迎解放军进城,那掌声就完全不一样了,一阵阵掌声掺和着笑着、歌声、欢呼声,是那样欢欣、那样激动,听说不少人的手都拍红了!
而今天教室里涌出的掌声,竟是为了他,一个来自乡下的农民的儿子?那掌声虽说不大,但让戚科夫感觉到真真切切的热情与踏实!同学们是真心愿意他来到他们中间吗?
不确信间,懵懂着的戚科夫已被田老师交给了正上语文课的刘老师。刘老师用温暖的大手拉起戚科夫满是冷汗的手,冲他温和地一笑,带着他朝后排中间的一个空位子走去。
那空位子边上有一个女同学,长长的麻花辫扎出两条长长的纯真与热情。见戚科夫来到座位边前,她马上站起来,举手认认真真地敬了一个少年队礼:“我叫贾晓兰,欢迎你!”
刘老师笑着:“她是我们班的班长,还是语文课代表和少年队中队宣传委员。你刚来,有什么不熟悉的或问题,可以问她,学习上也可以多与她交流。”
戚科夫没有想到老师们做出这样细心的安排,一时间,已说不清心中的感觉了,赶紧回敬了一个温暖而激动的队礼。
老师和贾晓兰立时笑起来:“戚科夫同学,你不用这么紧张,敬礼举错手啦!”
戚科夫这才发觉,自己竟是将左手举上了头顶,当即脸上涌出一片红色的尴尬,赶快把手放了下来。
刘老师笑着将他拉进座位,按着他坐下:“你先听课,看看能不能跟得上。如果吃力,晚点我会帮你补课。贾小兰他们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也会讲给你听。”
“好的,谢谢你们!”戚科夫“唰”地又立了起来,脸上的红色更加激动起来。
在乡里小学读书的时候,他为能够复学与减免学费而开心感动,可因为身边的同学是与他一样的农家孩子,他并没有对家境落差的担心。可转学到沪西小学,心底深处那份忐忑一直约束着他,担心城里的老师与有钱人家的孩子会像私塾先生与汪里兴他们那样,对他有歧视与欺凌。
现在看来,他感觉自己真不应该有那样的想法——毛主席带领共产党让老百姓翻身当家做主人,大家就是平等的,自己为什么要看不起自己呢?
这样想着,他鼓起勇气说道:“我在家乡,做过少先队队长,也参加过宣传。如果班级需要我做什么,老师和同学们可以随时叫我。”
“好,你愿意为学校、为班级、为同学做贡献,一定有机会!”刘老师拍着男孩子的肩膀,转身走上讲台:“今天是新学期第一天,我们先来发这学期的新课本。”
明亮的阳光从窗外照进来,照在一班同学的身上,照在他们手中拿起的、散发着油墨香的新课本上,跳跃着金色的欢乐。
戚科夫接到小组传来的新书本,开心而又小心地抚摸着那漂亮的封面——他在上海的学习生活,开始了!
……
“笃笃笃”“报告,老师,我可以进来吗?”
“哎哟,又是我们的科夫呀!来,来,进来吧!”
下午,沪西小学一天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响过了约十多分钟,经过一天学习的学生们大部分都快快乐乐、三五相约地朝校门外走去。有的还跑着、跳着、追赶着、嬉闹着。回到办公室、正批改作业的几位老师听到熟悉的少年声音,转头看向门外,果然是捧着书本的戚科夫笔直地立在门口。
“呵呵,这个孩子,真是用心!每天早早到教室进行自习不说,每天放学不写完作业是不愿回家的。”
“他到我们沪西小学才大半年,不但之前的功课差距追了上来,现在门门学科的成绩在年级里都名列前茅!有时候,做班主任的我都不敢相信!”田老师看着戚科夫嘴唇有些干裂,取过自己的搪瓷杯子加了热水,塞到他的手里:“喝点水吧。”
戚科夫是忙过值日赶来的,此时真渴了,也不客气,道了谢,大口将杯中的温开水灌了下去,然后双手将作文本呈交给刘老师:“老师,这是我今天自己加写的作文,想请您批改。我一会儿就和贾晓兰他们出黑板报去。”
田老师拿回杯子,伸头看戚科夫交来的作文,对刘老师笑道:“这孩子,一直都喜欢作文课。这个礼拜大家去上了劳动实践课,你还说写实践感受的作文要下周再布置呢,没想到他倒自己先写起来了。”
刘老师看着那题目,问道:“你怎么会想起来写这篇作文,《用一针一线支持前线的战士!》?”
戚科夫不好意思地一笑:“我姐姐棉纺厂里在为支援抗美援朝战场加班加点。我们去上劳动实践课,也是学着为战士们做棉鞋。教导主任告诉我们,我们虽然不能上战场,但是也是为保家卫国出力,所以我就写了这篇作文。一会儿我们出的黑板报里,也会有这个内容。”
“呵呵,他们能想到这个内容,很好啊!”刘老师欣慰,看着田老师笑道:“怪不得这孩子又被选做了少先队大队长,他是真的用心,真的努力!”
田老师见戚科夫的衣裤上沾着打扫教室粘上的灰尘,伸手帮他掸着,心疼地提醒:“记得和贾晓兰他们早些回家吃饭,不要再像上个礼拜,饿着肚子出校园板报直到六七点钟,急得家长以为你们走丢了!”
戚科夫听着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不会的,我们让一个里弄的同学帮忙到家里去讲一声。今天这一期板报一定要出得漂亮——报纸上说,我们的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又打了胜仗,连美国佬都害怕啦!还有,我们的码头、工厂都有捷报。我们要让更多的同学看到这些好消息!谢谢老师,作文本我明天来拿。”
少年边说边向老师们鞠了一躬,和等在门外的贾晓兰等同学欢快地沿着走廊跑向宣传栏,让脖子上的红领巾迎着春风不断地飘扬着欢乐。
为了出好这一期黑板报,戚科夫将最后一角的板面抄写留给了自己,催着贾晓兰等宣传委员先回家去。
等到他完成抄写,将花边配上,再细细擦去边上多出的粉笔痕迹时,天色已完全黑了下来。
戚科夫这才感觉自己饿极了,匆匆将借来的手电筒还到了门卫室,告别门卫老伯伯回家。
转出路口的时候,他猛然听到有人在喊:“有人偷茶叶蛋,快抓住他!”
戚科夫看着一个人影蹿来,想要伸手去拦,却被那人重重地推了一把,跌撞倒在一边倒下的树上。
那个逃跑的人慌慌张张地回了一下头,灯光照出的面孔,让戚科夫暗暗心惊:“是他!是他?难道他也到上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