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正音譜(朱權)
《太和正音譜》,朱權撰,現存影寫明洪武間原刻本(民國九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涵芬樓祕笈》第九集據以石印),別本影寫洪武間刻本(民國十五年海寧陳氏據以石印),明萬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流雲館原刻明程若水輯《嘯餘譜》第五卷本(書名改題《北曲譜》,清康熙元年張漢據以重刻),明崇禎間黛玉軒刻本(改題《北雅》)等。
朱權(一三七八—一四四八),生平詳見本書卷三《卓文君私奔相如》條解題。
太和正音譜序[1]
闕名[2]
猗歟盛哉!天下之治也久矣。禮樂之盛,聲教之美,薄海內外,莫不咸被仁風於帝澤也,於今三十有餘載矣。近而侯甸郡邑,遠而山林荒服,老幼瞶盲,謳歌鼓舞,皆樂我皇明之治。
夫禮樂雖出於人心,非人心之和,無以顯禮樂之和;禮樂之和,自非太平之盛,無以致人心之和也。故曰:“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是以諸賢形諸樂府,流行於世,鱠炙人口,鏗金戛玉,鏘然播乎四裔,使鴂舌雕題之氓,垂髮左衽之俗,聞者靡不忻悅。雖言有所異,其心則同,聲音之感於人心大矣!
余因清讌之餘,采摭當代羣英詞章,及元之老儒所作,依聲定調,按名分譜,集爲二卷,目之曰《太和正音譜》;審音定律,輯爲一卷,目之曰《瓊林雅韻》;搜獵羣語,輯爲四卷,目之曰《務頭集韻》。以壽諸梓,爲樂府楷式,庶幾便於好事,以助學者萬一耳。吁!譬之良匠,雖能運於斤斧,而未嘗不由於繩墨也歟!
時歲龍集戊寅序[3]。
(民國九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涵芬樓秘笈》第九集石印影寫明洪武間原刻本《太和正音譜》卷首)
(太和正音譜)序
康海[4]
予家居二十有二載矣。以爲文章詞賦,雕蟲篆刻之技,壯夫所不爲也。可爲者,詠歌舞蹈,於林壑瀟散之地,以自適吾意而已。古詩歌謠,道性情,陳風俗,心之所之,假言而通,言之所指,因歌而永。是以陳之列國,采之樂官,以考其政治得失。及乎世道旣降,歌詩變爲樂府,隋唐以來,益變益異。而治之污隆,音之美惡,猶具以存。近世歌曲所傳,唯十二調,三百三十五章,然音律之本,亦稍見矣。明興,丹丘先生采輯元賢暨今之詞客所撰,彙爲斯譜。閒居有作,率譜擬調,法度宛然。歌詠之餘,情之所欲,宣暢略盡。吁!亦奇矣。
原本前卷載古今作者名氏,及傳奇種數,與元人雜論。雖搜括甚多,而於後作,初無少益,今悉刪去,但取周德清《作詞七法》列諸篇首。若曰曲固有譜,作亦有法云耳。開卷之際,指趣咸備,顧非詞林之一快乎!
嘉靖戊子冬十二月壬子[5]沜東漁父。
(《新曲苑》本任訥輯《曲海揚波》卷四)
附 太和正音譜跋
孫毓修[6]
右《太和正音譜》二卷,明寧獻王撰。卷端題“丹丘先生涵虛子”,蓋其別號也。涵虛子《詞品》一卷,見《四庫》附存目,卽此書上卷,而《提要》誤爲元人。其所據爲曹溶《學海類編》本,而曹本又出於《元曲選》卷首所錄,蓋取譜中卷首論曲之語,別爲一書也。全帙僅見明程明善《嘯餘譜》中,初明刊本,流傳絕少。此尚是從洪武本影寫,精雅絕倫。收藏有“汪印士鍾”、“平陽伯子”印記,又有“蔡印廷楨”、“卓如眞賞”、“醉經主人”、“梁溪蔡氏”、“伯卿一字孫峯”等印記。按蔡氏居無錫北鄉張塘橋,諸生,雅好收藏,值汪氏藝芸書舍之書不守,傾囊得之,所儲益富。光緒中葉乃散,辛勤一世,而名字翳如,故附記於此。
庚申春日[7],無錫孫毓修跋。
(民國九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涵芬樓祕笈》第九集石印影寫洪武間原刻本《太和正音譜》卷末)
北雅題詞[8]
張萱
此涵虛子之《太和正音譜》也。名《北雅》何?曲則非雅,曲而文,且絃而歌之,中宮商焉,雖曲而亦雅也。夫南亦有雅,言“北”以別南也。
黛玉軒操南音者也,解北曲乎?而梓之何?寄悼也。何悼爾?軒之主人有侍兒焉,善弈,工鼓琴,而尤精於琵琶。生長深閨,僅從其父學,不能度曲。然井臼多暇,刺繡時慵,輒卿主人而前之,苦茗一盂,名香一縷,瑤琴文袱,長對衾裯。更喜搊彈,輒親曲項。石季倫之《陌上桑》,段善本之《楓香調》,偶一輪指,便令人作天人想。故或花前酣起,月下眠遲,又或坐擁氍毹,對燒榾柮,柔情綽態,婉爾清揚。於是薰籠斜倚,翠黛微低,呼彼檀槽,關茲藕臂。纖玉忽其若飄,瓊軸促而頻轉。善才運撥,興奴攏撚,何其兩手,乃出一人!至其釧聲欲歇,一劃當心,餘羞掩以沽嬌,橫波瞬而送恨。則兒女之態,此最堪憐;丈夫之情,於焉轉劇。自笑主人,殊慚白傅,不能以睂邊螺子,飽吮彩毫,爲重蓮一拈出耳。
歲丁酉[9],主人計偕,攜之燕中。燕中故多搊彈家,而主人落魄,苦於毷氉,少年嗜欲,一旦都盡,惟於音樂,故未能遣時。鄰媼琵琶,有能度曲,爲諸王侯屏後師者。兒笑謂主人:“兒父故辨此,獨以閨秀不宜作囀春鶯,遂舍不學。第古人房中之樂,歌絃並奏,《周南》、《召南》,亦聖妃賢女所以娛君子也,何渠不歌?且君嘗言:‘絲不如竹,竹不如肉。’試一習之乎?”乃進媼鄰①第。本領旣雜,兼帶邪聲,所歌之詞,又多俚語,主人厭之。
因博求諸古名家樂府小令,始得《太和正音譜》,畀媼鄰習之,以授兒。兒故通翰墨,穎悟絕倫,一聞媼歌,輒能不煩數豆,無待繫脂。按譜求調,按調求絃。調不中譜,則有易音,無易調;譜不中絃,則寧改絃,無改譜。媼旣明腔,兒尤識譜,四手如一,兩聲後諧。旣鮮戾絃,亦微澀嗓。凡兩逾月,一聲不失。而是書之落者綴,誤者刊,卽周郎復生,無煩顧矣。
閒或桃花扇動,竹葉尊開,巾扈鬱金,齲呈皎雪。抗墜掩抑,頂疊關轉,譬之香雲捲雪,寒玉嘶風。能使字中有聲,而聲中又能無字。纔一舉袂,使欲銷魂。何意人間,輒同天上。蓋媼能以歌而爲兒師,兒能以絃而爲師匠。譚婦不返,青技已窮。杜妙隆之梁塵不動,宋同壽之驪珠一串,自謂過之。乃復嫣然,請授剞劂:“令後世賞音,亦知黛玉軒有副校書者,非獨以色事人,不亦快乎?”主人時方通籍,乃令兒典筆札,一切音樂,皆令罷去。
無何,主人輒引疾歸,而兒亦且病矣。今年春,主人病間,移家還燕中,兒强輿病就道。甫至五羊,兒遂不起,傷哉!芳奩之餘粉尚棲,薰爐之舊烟頓滅。鵾觔脆折,鳳首摧殘。是書也,脂粉污餘,忍飽青箱之蠹;槧鉛遺蹟,須歸彤管之林。
奈兒手訂,乃一鈔本。末簡所載般涉調者,故亡七章。及抵武林,得馮太史開之、徐司理茂吳。兩先生②者,故解音律,尤富縹緗,轉相參訂,以瞑兒目。而司理鈔藏,僅存譜例,未錄諸詞。卽太史者,幸爲善鐫,而閱及末簡,所亡亦同。久之,乃獲海虞何氏覆梓,末簡補矣,而譜例未收。卽中卷數調,亦復亡去。至於黛玉軒之梓成,始稱完書。此小道也,離合亦有時哉!
嗟夫!離者合也,而合者永離。才爲妒物,情易損年,七尺男兒,尤所不免,兒之早隕,亦復何悲!獨惜同車攜手,眼底蕭蕭;迴面覆牀,耳邊歷歷。紫鳳之膠莫續,絳幕之術難尋。嗟薄命之紅顏,留空林之青冢。遺編雖抱,舊恨長緘。無益癡情,惟添話柄而已。兒別有傳,世係氏姓,不復具詳。
萬曆壬寅夏五,黛玉軒主人題於香林洞之三生石上③。
序黛玉軒北雅[13]
馮夢禎[14]
《北雅》者,舊爲《太和正音譜》,而吾友張孟奇中翰易以今名而刻之[15],志悼也。初,孟奇假是書於余,曰:“有①剞劂之役,以待校對。”余性多忘,久乃檢付,故不測余本之完缺。已再晤,孟奇曰:“假本後卷,尾缺十數紙,與余本同。而余本前卷之缺,得以相補。近又得別本補足,稱完璧矣。已刻成,返借本,並餉新本。”余目之,稱快。而孟奇曰:“余刻是書,意有所悼,不敢以兒女情悉之長者。業因人以聞,幸卒賁之一言,爲此刻前茅。”余唯唯已。
孟奇且挂帆北,而後以黛玉軒自撰《引》至,促余命筆。余始詳其事,尚未詳其人也。孟奇云“別有傳”,恨未見耳。余故賞孟奇豪,而於此又喜其能②作有情癡。北詞大都出金元名筆,以聲調爲主,而詞副之,詞有工拙,而音調無不協。本朝王渼③陂初作北詞,舉似,善唱者曰:“詞則佳矣,謂音律何?”於是渼陂習唱三年,遂以塡詞顯。今之人如留心音調,此書其金科玉條也,可易言哉!而以一女子饒爲之,不數月而手與器相習,其穎慧有過人者,宜孟奇之鍾情也。
嗟乎!佳人才子,遇合故難,保終尤難,非夭折於生前,則流落於身後。讀杜樊川“黃金散盡”、白香山“春盡絮飛”之句,尤可酸鼻,無論其他。卽爲燕子樓之盻盻,寧令所天多賦悼亡耳。然則此姬人者,豈可謂不幸哉?敢以廣孟奇。是爲序。
萬曆壬寅長夏日,眞實居士馮夢禎④屬草於鬰金堂,時涼雨初收,清歌未歇[20]。
(以上均明萬曆三十年壬寅黛玉軒刻本《北雅》卷首)
[1] 底本無題名。
[2] 此文當爲朱權撰。
[3] 龍集戊寅:洪武三十一年(一三九八)。題署之後有印章二枚:陽文葫蘆章“洪武戊寅”,陽文方章“青天弌鶴”。
[4] 康海(一四七五—一五四〇):別署沜東漁父,生平詳見本書卷三《題紫閣山人子美遊春傳奇》條箋證。
[5] 嘉靖戊子冬十二月:公元一五二九年一月。
[6] 孫毓修(一八七一—一九二二):字星如,一字恂如,號留菴,別署墨香小淥天主人,無錫(今屬江蘇)人。上海商務印書館髙級編輯,民國八年(一九一九)主持影印《四部叢刊》等。
[7] 庚申:民國九年(一九二〇)。
[8] 此本卷端署“涵虛子編/黛玉軒訂”,中國國家圖書館、日本內閣文庫均藏。明刻康熙四年(一六六五)重修本張萱《西園存稿》卷一五有此文,題《北雅序》。
[9] 丁酉:萬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
① “媼鄰”二字,《西園存稿》卷一五《北雅序》互乙。
② 生,底本作“主”,據《西園存稿》卷一五《北雅序》改。
③ 《西園存稿》卷一五《北雅序》無題署。
[13]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一六四冊影印明萬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黃汝亨、朱之蕃等刻《快雪堂集》卷二有此文,題《序黛玉軒新刻北雅》(頁六七)。
[14] 馮夢禎(一五四八—一六〇五):字開之,號具區,別署眞實居士,秀水(今浙江嘉興)人。明萬曆五年丁亥(一五七七)進士,官編修。因忤張居正,病免。後復官,累遷南國子監祭酒。尋中蜚語歸,晚居杭州。家藏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名其堂爲“快雪”。著有《歷代貢舉志》、《快雪堂集》、《快雪堂漫錄》等。傳見李維楨《大泌山房集》卷六六《家傳》、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卷五一《墓志銘》等。
[15] 張孟奇中翰:卽張萱。清曹寅《楝亭書目》著錄明崇禎間黛玉軒刻本《北雅》三卷,今已未詳存佚;馬廉錄有副本,未詳藏所。馮夢禎序卽見於此本卷首。據此序,書當刻於萬曆間。
① “有”字前,《快雪堂集》卷二《序黛玉軒新刻北雅》有“方”字。
② “能”字,《快雪堂集》卷二《序黛玉軒新刻北雅》作“新”。
③ “渼”字,底本作“美”,王渼陂即王九思,據《快雪堂集》卷二《序黛玉軒新刻北雅》改。下同。
④ “眞實居士馮夢禎”七字,《快雪堂集》卷二《序黛玉軒新刻北雅》無。
[20] 題署之後頁有陰文方章三枚:“眞實居士”、“西湖長”、“鬱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