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絮(唐英)
《蘆花絮》雜劇,《曲錄》、《清代雜劇全目》著錄,現存乾隆嘉慶間古柏堂刻本(《唐英全集》據以影印)、《今樂府選》稿本第三四冊所收本、過錄古柏堂刻本、舊鈔本(《明清鈔本孤本戲曲叢刊》第八冊據以影印)等。
(蘆花絮)題辭
蔣士銓
嘗歎親其底豫,重華斯可解憂;我無令人,《凱風》是以不怨。蓋天下無不是底父母,而古人有獨摯之眞誠。故操《履霜》以自哀,庶幾孝子;苟誦《蓼莪》而不哭,必係忍人。第學士葆爾秉彝,或可涵融自盡;奈愚民忽於天性,必需感發乃堅。此有心世道者,往往卽游戲作菩提,藉謳歌爲木鐸也。倘謂予言未確,請觀斯劇可知。
蓋合萬人一本之天良,百善莫先於孝;遭雙親二弟於門內,大賢獨處其難。事等號泣旻天,人可倫常錫類。前賢不匱,後世堪師。爰吐筆花,爲傳蘆絮。如閔子者,聖門執業,髙居德行之科;汶水栖遲,恥作權豪之宰。詎謂萱樹再榮堂北,春暉不照草心?畫荻全虛,縫裳異製。寒衣手紉,較勝荷繭楊綿;草服天成,恨少松針柳線。莫辨縕袍狐貉,尚絅原同;應穿桐帽棕鞵,藏花斯稱。暖掩三冬之眼,寒生六月之心。爾乃弟兄共御髙車,陡變炎涼於膝下;風雪偏欺長子,各呈態度於父前。忍凍何爲?裂襟與視。隨風飛去,蘆中人遍體皆秋;引手摶來,漆園吏滿身是蝶。共雪華而歷亂,訝柳絮之飄。嚴君怒極興悲,繼室嚚難偕處。母兮何恃?伯也堪憐。子舍泥寒,旣愧將雛之燕;鵲巢陰重,寧辭逐婦之鳩。戚戚我心,赧赧其色。負初念於夫子,無地自容;貽伊戚於嚴慈,何顏再醮。自古有死,妾當從一以終;到此何言,誰望臨崖而返。乃子抱終天之痛,親憐泣諫之誠。兒寒偶苦一身,母去誰矜諸弟?放聲齊哭,感益恨而悔復慚;引罪捐軀,生有虧而死不惜。遂令父腸本鐵,剛因繞指都柔;母意如焚,愛比親生尤篤。蓋蘆花絮冷,不寒孝子之心:繼母愛偏,終化義夫之訓。故庭闈有憾,不可爲人;必感格無形,斯之謂孝。
演向詞場,未同綺語;傳諸樂府,不愧正聲。鑒其隱,是能處捐階、焚廩之儔;讀斯文,竟可補《白華》、《南陔》之什。作者旣費苦心,顧者都無訛字。昔聽度曲,淚拋白雪青尊;今志題詞,時泊蘆花淺水。小詩續尾,黃絹怡神。
大孝曾傳無閒言,身寒心自戀冬溫。哀哀苦語根天性,都是詞人血淚痕。
忍凍惟求膝下依,血誠眞處有慈闈。試看骨肉同袍樂,纔識蘆衣是綵衣。
感極成悲悲復歡,春暉頃刻換嚴寒。分明祗載夔夔訓,莫作尋常粉墨看。
酸風血淚感人深,冷雨幽窗不忍吟。親見紅毹銀燭底,周郎多少爲霑襟。
時乾隆戊辰重陽前,鉛山蔣士銓題並書於汶上之海嶽行館[1]。
(《唐英全集》影印清乾隆嘉慶間古柏堂刻本《蘆花絮》卷首)
[1] 題署之後有印章三枚:陰文方章“蔣士銓印”,陽文方章“莘畬”,陰文方章“人淡如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