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皇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帝国的落日

慈禧最后的日子

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1](1908年11月),严酷的冬季过早地笼罩了北国旷野,凛冽的北风裹挟着枯枝败叶,在古都北京大街小巷窜动不息。神圣威严、王气逼人的紫禁城[2],弥漫着厚重的沉寂、神秘和紧张气氛。

十月十四日深夜,中南海[3]仪鸾殿四周一片漆黑,几棵古树的枝条在朔风的吹动中,不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夜幕的遮掩下,太监宫女在殿角亭廊无声又紧张不安地来回穿行。此时,宽敞的仪鸾殿内,尽管陈设未改,华丽依旧,却沉寂得令人恐怖。几支特制的红色御用蜡烛端放在御案上,飘忽荡动的火苗映照着不远处垂挂的黄色帏帐。帏帐内的软床上,侧卧着一个女人,跳动的烛光透过半边撩起的帏帐缝隙,洒到她那枯黄并夹杂着几丝惨白的脸——这张脸由于身心的极度痛苦而不时地抽动,原本被脂粉填平的褶皱,随着连续的扭动,像蛛网一样在整个面部、脖颈慢慢散开凸现出来,同那不时颤动着的满头青丝,形成了一个鬼气四散、骇人心魄的景象。

慈禧太后在西苑仪鸾殿外赏雪

这就是大清帝国权倾朝野、威震四海、最为显赫和高贵的慈禧皇太后。现在,她要死了。

随着几声痛苦但极其微弱的呻吟,她的身子在不住地抽搐、颤抖,两条干瘦的小腿伸开,蜷回,又伸开。看得出,在即将拥抱死神的最后日子,她是那样地不情愿,又是那样地于心不甘。但当她想要将已经瘦脱干瘪的躯体翻转时,却总未能如愿。或许,只有此时,她才真正意识到,命运不可抗拒了,她应该为那个关乎大清帝国命运的千古大事,做出最后的抉择了。昏暗的烛光下,她痛苦地闭上眼睛,焦灼而沉重地思虑着。

翌日晨,慈禧在仪鸾殿的病榻上召见了军机首辅、庆亲王奕劻,令他即日起程赴直隶遵化州[4]清东陵,查看自己的陵寝工程——这是慈禧在若干年前耗费大量金银,为自己在菩陀峪山峰下修建的陵寝。由于工程在不断地修整,至今尚未全部完工。在自己即将撒手人寰之际,她不能不派朝廷重臣去做最后的安排。

庆亲王接命后,未敢有半点停留,即携带随从火速赶赴东陵。消息传出,举朝惊惶,哪怕是最愚笨的臣僚官宦也已预感到,本朝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要发生了。

但是,所有的臣僚包括庆亲王自己在内都没有料到,慈禧让他火速奔走东陵的真正用意并不在自己丧事的安置,而她最为关心的也并不是自己陵寝修建的进度。事实上,这个陵寝早在多少年前,就按照她的意志修得富丽堂皇、固若金汤了。现在所要做的只不过是一些零碎的装饰罢了,或好或坏亦无关在整个陵区力压群芳的大局了。那么,庆亲王赶赴东陵,到底意味着什么?

自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六月,慈禧开始患病,虽经太医张仲元等精心调理,仍久治不愈。进入这个冬天之后,咳嗽加剧,并头痛目倦,面目浮肿。至十月十日她七十四岁生日时,由于重病缠身,且此时的光绪皇帝亦患重病,于是改为只在内廷行礼。此时的慈禧深知“皇帝之病,必不能愈”,而自己又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因此,皇位的继承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首要大事。她还深知,大清帝国在自己手中近半个世纪,已衰弱颓败得千疮百孔,极不成样子了。尽管后来有曾湘乡(曾国藩,湖南湘乡人)、张南皮(张之洞,直隶南皮人)等重臣苦苦支撑,延缓了帝国全面崩溃的时日,但仍未摆脱它最终的命运。在这帝国的太阳行将西沉之日,皇位由谁继承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她还意识到,在这座表面看似平静的紫禁城内,有几十双甚至更多的眼睛,正紧紧地盯着太和殿(俗称金銮殿,系故宫外朝之正殿)里那把象征着人生辉煌顶点和爱新觉罗氏[5]最高荣耀的龙椅,稍有半点差错,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件关系着大清帝国前途命运的千古大事,慈禧已经思虑了许久,要不是她听到了死神急促的敲门声,也许还要斟酌、拖延下去。现在,死神已经逼近,她不能再做片刻犹豫。就在十月十四日那个凄冷、孤独的深夜,她做出了最后的抉择。

当这个抉择在她脑海中定格的片刻,她蓦地想起了一个人,一个令自己讨厌又无可奈何的人。如果在这关乎帝国沉浮的非凡时刻,此人还能自由地进出宫中,一旦自己撒手归天,这个人便极有可能兴风作浪,图谋不轨,甚至问鼎皇位——这个人就是庆亲王奕劻。

慈禧深知,作为军机处[6]首辅的庆亲王,在朝野内外,私党云集,大有羽翼丰满,扶摇冲天之势。同时她还听到这样一个密报:奕劻在自己病重期间,正在和北洋大臣、实力派人物袁世凯勾结,准备秘密起事,废掉光绪帝,让奕劻的儿子继登大位。这一非同寻常的信号,无疑证明奕劻已是伏在宫门内的一只极其危险的猛虎。这样一只伏在宫门内的猛虎,又怎会在一个新旧交替的非凡时刻平静守卧?想到这里,慈禧越来越意识到厄运就在眼前,这既是爱新觉罗皇朝的厄运,也是她个人的厄运!她在打了个寒战的同时,从尚清醒的脑海中,蹦出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奇计。庆亲王毫不犹疑地赶赴东陵,便是这条奇计的应验。

就在庆亲王奕劻赶赴东陵的当天,这个以铁腕著称的女人,又以精明老辣的权谋和心机,迅速发出十万火急的两道懿旨,把统辖京师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的第六镇全部调出北京,命自己的心腹重臣、军机大臣、陆军部尚书铁良,速遣陆军第一镇入京接防,以备不测(因北洋军六镇中,仅第一镇由满人铁良控制,其余均由袁世凯之亲信操纵)。

当这一切都在秘密而又急如星火地安排进行时,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晏驾于被囚禁的中南海瀛台[7]居所,清末紫禁城上空最后一颗希望之星陨落了。这位皇帝神秘而又极其凄苦地撒手人寰,使许多立志改良的人士在经过了一阵大悲大痛之后又深深地惋惜:假如这位力求变法和改革的光绪帝死在他的政敌慈禧之后,那么帝国的太阳或许还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斜挂西天。

注释:

[1]中国古代通行阴历,人称农历或皇历,与西方大部分地区通行的阳历相别。但自民国元年元旦起,官方正式采行西洋新历,传统的旧历只运用于民间。故本书所提月日,若无特殊情况,即以此标准区分阴、阳历。

[2]紫禁城:明清故宫的代称,是北京皇城内的宫城,壁垒森严,北京在元代称大都,明洪武初改称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年)再改称顺天府,立为京师。紫禁城始建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坐落在北京城中轴线上。平面呈长方形,南北961米,东西753米,占地面积7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房屋9000余间。周围城垣长约3000米,高9.9米,底面宽8.6米,顶面宽6.6米,顶部外侧筑雉堞(凹凸垒起之短墙),形成垛口,内侧砌宇墙(不超过胸部的矮墙,又称女儿墙),顶覆黄色琉璃瓦。墙体内夯土,外包砌城砖,势陡且坚实。城垣四壁辟门,南曰午门,北曰神武门(原称玄武门,清代为避康熙皇帝玄烨之名讳而改),东西曰东华门、西华门,均设门楼,四隅立角楼(用以向外瞭望的小楼),集防御与装饰为一体。城垣外四周环以52米宽的护城河,河与城垣之间建禁卫值房(或作直房)及仓库。紫禁城内主要分为“外朝”和“内廷”,前者是朝廷举行盛大典礼及部分办事机构的活动场所,后者是皇帝处理政务及帝后等皇室人员生活起居之处。紫禁城集历代宫殿建筑之大成,其气势恢宏,布局严谨,是中国现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3]中南海:在今北京市西城区,故宫和中山公园西侧。初辟于金元时期,元代掘中海造山,明初于此修筑宫室,扩展中海,开发南海。至清时规模已臻完善,成为皇家避暑胜地及皇帝处理国政朝务之处所。现为中共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办公处,重要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长期居此。

[4]遵化州:即今河北省遵化市。河北省,清代称直隶省。遵化在明代属县,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一月升为州,乾隆八年(1743年)升为直隶州(明清地方行政单位,直属于省,地位略次于府),民国时期又设县(唐山市所辖),1992年以后改制为市。

[5]爱新觉罗氏:清朝国姓,为皇家所专有。“爱新”或作爱星、爱绅,满语,汉译为金。“觉罗”在满语中没有解释,可能是一处满族的居地,因以为姓。清制,凡显祖宣皇帝塔克世(努尔哈赤之父)本支之子孙为宗室,腰束黄带子;旁支为觉罗,腰束红带子。清朝皇室一系的先人在关外时原姓佟(或作童),至努尔哈赤称汗后始改姓爱新觉罗。

[6]军机处:“办理军机事务处”的简称,清代直接为皇帝办理机要政事、赞襄皇帝对国家大政方略之决策的中枢机构。其始设时间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雍正七年(1729年)因西北用兵而设。初名军机房,或称军需房,雍正十年(1732年)改是名。乾隆初一度由“总理事务处”代之,乾隆二年(1737年)复置军机处,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另设“督办政务处”以略分其职,一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清廷宣布成立责任内阁后才撤销。军机处无正式衙署,其办公处所设于内廷隆宗门内,称为值房;无专职官员,全部工作由军机大臣主持,设军机章京(或作獐鹰,满语,汉译为有职务的文武官员)处理一切事务。军机大臣全称为“军机处大臣上行走”,俗称大军机,由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总督等奉特旨入值(或作入直,即面见长官,至衙门办公),均为兼差,无定额亦无任期限制,其中由皇帝指派满汉各一人为领班,称为揆首、领袖。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又称司员,初无定额,由军机大臣在内阁中书等官员中选调,乾隆年间改于内阁、六部、理藩院等衙门取用,嘉庆四年(1799年)始定军机章京分满汉各两班,每班八人,共三十二人。军机处原本秉承皇帝意旨以办理军机事务,后扩及所有国家重要政事,等于旁夺了内阁的权力,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独裁的制度。

[7]瀛台:西苑南海小岛上的建筑群。明代原称南台,清代自顺治年间修葺后开始使用,因其景色秀丽多姿,美如画中的海上仙山“瀛洲”,故改名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