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重塑
大凡旅游热点,无非就是因为拥有了两种资源,要么是丰富的自然景观,要么是具有历史内涵的人文景观。若将两者比较,前者可以大饱眼福,喧哗一阵;后者可以荡涤心灵,让人思虑。如此一比,就比出了轻重,这也说明,当今社会,民众对文化品质的追求明显地提升了。故而,近些年来,各省区都在挖空心思去挖掘和打造当地的文化品牌,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地方文化的软实力。这是加强地方文化建设、树立地方文化形象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而一个成功的文化品牌,无论是历史遗存或新近创造,都将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标志而彪炳千秋,福荫子孙,激励后人。
在广西,文化品牌已不算少。就历史人物而言,陆荣廷就应该算是文化品牌之一。
而这个人物,就发迹于龙州。
陆荣廷(1859—1928),壮族。原名陆亚宋,又名陆阿宋,字干卿,广西武鸣人。自幼孤寒,五岁丧母,由其外祖父母收养。不喜读书,生性胆大妄为,少年即铤而走险,曾遭官府悬赏缉拿。清光绪四年(1878年),他流浪至龙州水口,得撑渡工谭泰源(其子谭浩明后为广西督军)之助,做了一段时间撑渡工,后谭泰源把女儿许配给陆。不久,陆亚宋在水口纠集20多个青年在中越边界活动,抢劫法国人的枪支和财物,后成为三点会的首领。三点会发展到数百人,时人称为“义盗”。
中法战争爆发,陆荣廷率众投奔唐景崧的景字军,经常神出鬼没,奇袭法军,法军闻风丧胆。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法停战,陆部被裁撤为“游勇”,苏元春招抚,陆荣廷接受招安,编入建字营。光绪二十八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2—1905)冬,孙中山、黄兴领导的镇南关革命党人起义,陆荣廷奉令率兵围攻,攻陷炮台,参与镇压这次革命。此役后陆荣廷被赏给“捷勇图巴鲁”称号,署任右江镇总兵,不久改任左江镇总兵。宣统三年(1911年)六月,提为广西提督,拥兵数十营,成为广西最大的实力派。
可以说,陆荣廷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一生。正因为如此,他作为当地的一个文化品牌,似乎有些怪异。
解放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陆荣廷在政治家、小说家的笔下,大多被描绘成“乱世枭雄”“草莽上将军”“强盗大帅”等不大光辉的形象,所以,在好几代人的印象里,陆荣廷似乎来历不正,难以登大雅之堂,不是那种让人引以为豪的角色。的确,陆荣廷一生,好事做过,坏事也做过,实在好坏难分,良莠难辨。他下令杀麻风病人,杀革命义士等,显示了其凶残的一面,其中最为大家所诟病的是与孙中山反目成仇,弄得兵败粤桂,落魄沪苏,彻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又讲义气,重感情,揭竿反法,平定匪乱,响应武昌起义,出兵反对袁世凯称帝,再造共和,这一切都表明了他是认清时势、顺应时代潮流的。尤其是反对袁世凯称帝,是他一生不可抹杀的功绩。
是功是过,史学家是早有定论的了。问题是,似乎从来没有谁能大胆地抖落陆荣廷这一身黏着已久的尘埃,使之闪光发亮,成为堂堂正正的品牌,为后人所用。这是今天显得尴尬的地方。
对历史人物,用好坏来分,自然要遭遇尴尬的。干脆好就好,坏就坏,让他客观而彻底地暴露,那才是一种最诚实最坦荡的待人态度,而这个人物也因此而变得完整而精彩。
因此,对待陆荣廷,我们应该公允而客观。
关于这个人物,我们应具备严峻而不隐其善,宽容而不饰其恶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将其从乞丐到绿林枭雄到广西提督,再到客居异乡直至黯然辞世的跌宕起伏、悲喜沉浮的一生剖析清楚;更将一个具有善良与凶残、义气与势利、自卑与狂妄、睿智与狡黠的多重性格的人物看得透彻。这样一来,陆荣廷这个历史人物就大白于天下了。
采取这样的态度,可体现如下意义:
一是重塑文化的自信。陆荣廷是壮族人。纵观壮族发展轨迹,壮族人的性格具有开放性、拓展性、融合性等特征。陆荣廷发迹于龙州。最初干的是打家劫舍的勾当。但他从不在本地动手。用他的话说,在此地吃饭,就不要在旁边拉屎。他还有一个举动,将在他落魄时关照过他的黄妈用大轿抬进中将府,好生伺候。这是壮族人特有的与人为善、敬老爱幼的品性。而他抗击法国殖民者,接受苏元春的招安,镇压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起义,召开军事将领会议决策进攻陈炯明,失败后经水口出逃上海又从上海回龙州妄图东山再起等许多决策与谋略深刻地影响了龙州乃至广西的历史进程,也使他走进了革命的潮流中,成为一个典型的壮族上层人物,这也体现了壮族人开放、拓展的性格。因而,陆荣廷的历史也是壮族的一段不可回避的历史。对这个功过参半、毁誉交加的争议性历史人物以善恶必书、秉笔实录、严峻与宽容相结合的客观、公允的态度进行评价,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壮族的近代史,正确对待壮族,有利于团结各种有利因素,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这是一种对壮族的文化自信。
二是品牌的重塑。陆荣廷是广西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那是毫无疑问的。无论功过,他都应该是壮族人民的一个杰出代表。因而,陆荣廷作为一个文化品牌和文化遗产,应当受到挖掘和保护。比如对业秀园的修缮和保护,为打造陆荣廷文化品牌提供了一个范本;这个范本,是对重塑陆荣廷品牌加了一分力。有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力,文化遗产才能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旅游资源,造福于人民。这样,我们将来面对子孙,就不会感到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