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概述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所谓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主体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促进职业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家国情怀是一种民族大义、一种精神坐标、一种文化基因、一种时代责任、一种青春记忆。家国情怀,从字面上来理解,家就是家庭,国就是国家,情就是情感,怀就是心里存有,简单地说,就是心里存有一种把家和国融为一体的情感。家国情怀是一种民族大义,就是在民族危机深重、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临危不惧,乃至献出宝贵生命。家国情怀是一种精神坐标,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民族因精神挺立而兴旺,社会因正气浩荡而温暖,蕴含着爱国、奉献、担当、作为等精神内涵。家国情怀是一种文化基因,自古以来,历代有识之士都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积极的入世精神,匡扶天下的济世情怀,把家国情怀作为求索奋斗的精神追求。家国情怀是一种时代责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大学生正处在求学时期,当前最大的责任就是抓好学习,为未来发展积蓄好力量。家国情怀是一种青春记忆,青春如朝日,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年华,也是建功立业最好的时期。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大学生应当珍惜当下时光,把家国情怀融入实践,才能在以后自信地道一句:青春无悔,无愧芳华。
1.1.1 家国情怀素养的内涵
关于“家”,《说文解字》曰:“居也。”关于“国”,则曰:“邦也。”因凝“家”成国,家国一体,因此称之为“国家”。“家”和“国”都是民族的根基,是民族精神的发源和成长的发祥地。而“情怀”是一份情感、一种心境、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以一种独特的精神信念,超越宗族和地域、阶级和阶层,是凝聚华夏儿女的精神纽带。中国人在传统的家、国一体的社会形式、情感认知下形成了中国式的“家国情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家国情怀通过精神信念、情感态度、生活习惯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对当下甚至未来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不同的时代,家国情怀也体现着不同的内涵。在我国古代的传统民族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家国情怀;在近代,大批仁人义士为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际而舍生取义,是家国情怀;在现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民族解放以及国家富强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是家国情怀。由此可见,所谓家国情怀,是个人对国家的一种认可,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认同、文化认同、社会责任和全局观念。
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指对自己的家庭、家乡、党和国家,以及人民所表现出的情感,是一种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少年强则国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既关乎未来职业的发展与家庭幸福,也关乎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现。
1.1.2 责任担当的内涵
家国情怀是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形成的,责任担当是其精髓所在。从古至今,人们对担当的诠释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承担并负责任;第二,敢于承担责任,有魄力;第三,所承担的责任;第四,承受;第五,担当就是专门做事的人。简而言之,担当就是接受并主动担负责任。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必然会产生对自身责任的认知和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在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付诸实践并承担结果,这就是担当。
千百年来,无数英烈为家国天下之存亡和黎民社稷之安危,劳心焦思、上下求索。这种古已有之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在中国近代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在五四青年学生的身上得以重构和传承。国难当头,那一代青年学生没有做感时伤世的清谈客,也未曾汲汲营营为稻粱谋,而是率先发出呐喊,将满腔的愤恨、思虑、激情转化为与国家前途休戚与共的决心,表现为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的行动。五四青年学生的一把火不仅烧掉了赵家楼,也唤醒了沉沦已久的民族意识;五四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不仅深深感染了时人,也一直为后世所敬仰。
新时代赋予担当新含义,在新时代之下,大学生的担当精神主要包括国家、社会、职业、家庭及个人五个层面,各个层面的内涵如下:
(1)在国家层面,以投身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我国社会正面临着由数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的转变,大学生理应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表示,大学生应当以实际行动表现爱国心理,投身至新时代祖国建设中来。在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依赖于科技文化,需要高等人才的鼎力相助。在国家层面,大学生担当精神以参与新时代祖国建设,投身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要内容。
(2)在社会层面,以传播社会正能量为主。在社会转型期间,我国社会总体形势虽然良好,但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灰暗色彩。例如,由于社会贫富差距较大,出现了不少负面现象,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关爱。究其本源,文化和道德素质不高是一大关键原因。为了传播社会正能量,知识分子有必要挺身而出。而作为社会骄子,大学生理应加入社会正能量的传播队伍中,以促进社会进步。
(3)在职业层面,以唤醒职业意识、强化职业担当为主。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于2017年年底发布的《大学生使命担当调查研究报告》显示,58%的大学生希望成为职场精英,15%的大学生希望成为专业领域内的一流专家。职场精英能在未来职业选择和事业发展中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在新时代,大学生身处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和国家竞争日渐加剧的时代,必须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现状,了解自我,找准定位,明确人生目标,清楚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同时,大学生还应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将社会责任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
(4)在家庭层面,以孝敬父母、承担家庭责任为主。在我国,孝道是非常核心的价值观。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父母可谓呕心沥血,因此,在其步入社会、获得人生第一笔收入时需要回报父母的恩惠;大学生日后也会成家立业,建立家庭,家和才能万事兴,国家才有未来。承担家庭责任不仅是对个人负责,也是为了稳定社会做贡献。
(5)在个人层面,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主。当前,我国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各大企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多招聘方都乐意向大学生抛出橄榄枝。为了生存和发展,也更为了担当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及国家责任,大学生都需要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培养优秀道德品质为核心,提高体能素质、文化素质和其他素质,使自己融入社会,奉献国家,为实现担当打好基础。
1.1.3 涵养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的途径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培育家国情怀要从涵养忠诚、立志报国,涵养信念、坚定理想,涵养才华、苦练本领,涵养格局、开阔胸襟,涵养修为、砥砺品德,涵养担当、展示作为,涵养健康、陶冶情操七个方面努力。
(1)涵养忠诚、立志报国。这是践行家国情怀最首要的要求。国家代表我们的底气,代表我们的底蕴,代表我们的实力,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哪有强大的中华民族?哪有强大的中国人?因此,我们的情感要特别真诚、立场要特别鲜明、行动要特别坚定。
(2)涵养信念、坚定理想。有理想信念的人在奔跑,没理想信念的人在流浪。践行家国情怀,必须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其中,养成明辨是非的正确观念,对于是非曲直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从而认清时代大势,敢于担当作为。
(3)涵养才华、苦练本领。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一定要珍惜学习的黄金时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珍惜美好时光,注重涵养才华,苦练担当本领,要苦读书、多思考、勤实践,在任何时候都要以学习为重、发奋努力,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大任。
(4)涵养格局、开阔胸襟。家国情怀本身就是一种大格局。一个人只有心里的格局够大,大到心里装的是国家、民族和人民,才有可能自觉践行家国情怀。新时代大学生要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懂大局,识大体,还要胸怀大量,有容长的雅量、容短的肚量、容异的气量。
(5)涵养修为、砥砺品德。个人的修养与家国情怀是紧紧相连的,新时代大学生应当不断提升道德素养,培养担当意识,接过历史的交接棒,担负起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在自己的青春成长过程中留下光辉的一笔。
(6)涵养担当、展示作为。担当和作为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新时代大学生要善作善成、求新求变,要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养成言必行、行必果的习惯,不仅要做一个思想者,更要做一个行动派,时刻以一个优秀的新时代大学生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提升自我家国情怀的同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7)涵养健康、陶冶情操。现代人的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和环境健康等。新时代大学生尤其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审美,不仅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养成健康生活好习惯,陶冶情操,还要学会沟通、学会调节,加强品德修养,以阳光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新时代大学生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做有情怀、有本领和有担当的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