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素书》解译(1)
[宋]张商英 注
[清]王氏 笺
原始章
注曰:“道不可以无始。”
王氏曰:“原者,根。原始者,初始。章者,篇章。此章之内,先说道、德、仁、义、礼,此五者是为人之根本,立身成名的道理。”
解释
《素书》是说天道、人道的谋略之书,本章是它的原始章。而道,是万物之始。
在本书中,作者把“道”作为根本,由此展开论述。那么,这个根本怎么理解?首先,它是最初的、最原始的状态,万物都始于此,这个状态就是“道”。其次,“道”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基础和素质。
要知道,天下最为深刻的“道”,往往寓于最原始、最本然、最简单之中!人的一生,如果理解并掌握了“道”,那么就能主宰自己的人生,生命的质量就会提高,人生也会有更多的充实和幸福感。
黄石公是深解“道”之要义的,所以,本书第一章就先从“道”说起,天上地下,由天道说到人道,以“道”为起点,继而谈到德、仁、义、礼,说明此五者为做人处世、立身成名之根本。
“道”是神秘莫测的,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是先哲洞察自然和人生的伟大创造,反映出观察的独特角度和思维,有着浓厚的中国特色。纵观我国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从先民的混沌创世说到老子的《道德经》,从黄石公的《素书》到孔子的《论语》,从我国的本土道家文化到后来融合了诸多思想的儒家文化等,无不对“道”奉若神明,心存敬畏,并把它与后天的修行之德连在一起,作为个人修养、为人处世及建功立业的根本。而仁、义、礼、至、信等思想,也充分概括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体现出一种以德为上,不断自我完善的人生追求和境界。中华文化为什么绵延不绝?其中的核心力量就在于此。
道为体、为因,德为用、为果,修行道德,仁惠济世,处事以义,待人以礼,这些都是涉世立身之起点,也是运筹帷幄、谋略权变、修身齐家、经世治国的根本和准绳。
原典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注曰:“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之所以贯五,五所以衍一。”
王氏曰:“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解释
道、德、仁、义、礼五者,本为一体,不可分离。
此五者虽是不同角度上的标准,但合而为一,以一贯五,它们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一个对自己的人生有更高期望的人,自会真诚而严肃地生活,以此五者要求自己,并把它们作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策略。如果肯一件件认真践行,那么立身、成名、建功立业则不远矣。
老子说:“道生之,德养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讲的就是道德的原始力量。儒家说:“立人之道,曰仁、曰义。”说的就是仁义道德对为人处世的根本作用。我国古代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为,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把道德作为改造自我,即正心和修身之本;无论是儒、释、道三教,还是其他用于治国的思想策略,都把道德作为改造世界的根本。只有具备了这个根本,才可能更好地做人处世,进而更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国古代的先哲老子认为,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人性在变,与天道日远,先天的淳朴和本真代之以矫情和伪饰,为此,提出以道德教育世人;当道德不起作用时,只好倡导仁爱;当仁爱之心每况愈下时,就呼吁正义的力量;当正义感减少时,就只能用礼制和法度来约束民众了。所以,道、德、仁、义、礼,这五个方面是天道因时因势并权变使用的结果,实际上是一而五、五而一的不同说法、解释罢了。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最人本的,也是很理想主义的。其显著特点,就是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旨在追求人生的不朽。儒家的“立德、立言、立功”,道家的追求长生,释家的普度众生、慈惠世界,民间的祖宗崇拜,都是追求一种不朽。所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贤人,还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知识分子,都追求一种具备很高精神境界的理想化生存。而这种精神境界就是一种不朽的道德精神,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圆满。
那么,如何具备道、德、仁、义、礼所要求的精神境界呢?这就需要个人自觉的修养了。怎么修养呢?除了学习和实践,我国古人很讲究“慎独”的功夫,而且十分注重独处静修,反观内省,加强内修,磨砺品质意志,提升内在力量,从而达到一步步的自我完善。
现代的国人中,有不少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仁、义、礼这些精神颇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觉得它们于实际生活没什么意义。于是,他们与传统越来越远,不仅知之甚少,甚至有意拒绝。这实在是一种无知和忘本的行为。岂不知,如果没有道德,如何为人处世?如果没有传统,如何继往开来?正是由于传统中的道、德、仁、义、礼等思想与现代中国文化的一脉相承,才使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福泽世界,万古流芳。
原典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注曰:“道之衣被万物,广矣,大矣。一动息,一语默,一出处,一饮食。大而八荒之表,小而芒芥之内,何适而非道也?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见之谓之仁;智不足以尽,故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不足以见,故日用而不知也。”
王氏曰:“天有昼夜,岁分四时。春和、夏热、秋凉、冬寒;日月往来,生长万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纳百川,不择净秽。春生、夏长、秋盛、冬衰,万物荣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生天、地、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信,若能上顺天时,下察地利,成就万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解释
道,是一种自然规律,天下万物都必须遵守但又意识不到。
“大道无形”,它“玄之又玄”,是“众妙之门”。它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所以,老子又说:“道可道,非常道。”可见道的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它存在于天、地、人之中,存在于万物之中。四时变化、生物草木、人情世故、君臣父子等人伦关系,大到天地八荒,小到芒芥微尘,都有道的存在。我们可以把道分为天道、地道、人道。天有四时,风霜雪雨,日月交替,斗转星移;地有山川水土,万物荣枯,百川归海;人有男女之别,夫妇之道,长幼之尊卑,君臣父子之纲常,朋友同事之信义。
道就是这样无所不在,无时无地不在,我们也不可能超越脱离它。智者从中看到了智,仁者看到了仁,所以他们“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为而不争,“守柔为强”,最终成就圣贤事业。平庸之人意识不到道的存在,所以终日营营碌碌,苟且而生;甚至有人背道而行,结果自食其果。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科学文明已很发达,但对于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还远远滞后,人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空虚,每个人像被风赶着的风车,每天匆匆忙忙,却不知所为何来,走向何方,找不到信仰,像悬在空中,失去了根,没了归宿感,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如此昌盛的物质文明中,我们却像丢了自己的魂一样无所适从、浮躁寂寞。生活富足,幸福感却在下降。
为什么感觉不到幸福?为什么突然找不到了自己?究其原因在于对道、对精神世界的漠视,对物质生活的过分追求,对自我的狂妄自信。科技是把双刃剑,物质文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侵蚀着人们的心灵,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如今,自然生态的破坏,资源的短缺,贫富的分化,心灵的空虚等,不都在让我们人类茫然吗?人生的本质意义何在?除了物质生活,除了成就事业,还有幸福和快乐的满足。而这些,科技帮不了我们,物质帮不了我们,只有靠对“道”的追求,而“道”,它其实就在我们心中。
应该说,与现代人相比,我们传统的国人有更多的精神享受。这是因为他们以道德追求为上,并以此自律。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称赞弟子颜回注重自我道德修养,“箪食在陋巷,不改其所乐”。古人认识到道是万物之主宰,也是人生之根,为此汲汲追求,上下求索,所以能做到“安贫乐道”,并且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可见,道的追求与物质并没必然联系。所以,早在千年以前,古人就在智慧地洞察天、地、人伦之道,从而产生了像《素书》《老子》《论语》等这样光耀千古,启迪至今的伟大作品。
我们明白了道,认识到道的客观存在,我们就不会狂妄自大,从此顺道而行,乐天知命,虚静养心,以道的标准完善自己,做到有智慧地生存。
史鉴得失
大道无形
北宋时,康肃公陈尧咨多才艺,不仅善工书法,而且射技超群。曾以钱币为的,一箭穿孔而过。世人无有可比的,他也以此自夸。
一天,陈尧咨在自家院里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扁担,站住,眼睛乜斜着看他,不肯离去。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有八九都能中的,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见状,问他:“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艺难道不出色吗?”
老翁说:“没什么,不过手熟罢了。”
陈尧咨听了,不由愤愤地说:“你竟敢轻视我!”
老翁说:“没什么,就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明白此道理。”
说着,老翁取过一个葫芦,把它立在地上,用铜钱盖住葫芦口,然后,开始往葫芦里注油。陈尧咨看到,油从铜钱中间的孔中注入,而钱却丝毫没被沾湿。不由惊得倒抽一口冷气。
老翁却淡然地说:“这也没什么,不过手熟罢了。”
老人的话质朴而深刻,陈尧咨心悦诚服。
虽是一个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却可见其中“道”的存在。可见,真正的道在言外,大道无形无名。它看不到,触摸不到,唯有靠自觉的意识去感知。所谓“无中生有”,“有无相生”,道生于无,也是道的最高境界。而且,真正的道往往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深刻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说“道可道,非常道”,聪明智慧者自能洞察体悟。
原典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注曰:“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求于规矩者,得方圆而已矣;求于权衡者,得轻重而已矣。求于德者,无所欲而不得。君臣父子得之,以为君臣父子;昆虫草木得之,以为昆虫草木。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迩之一身,远之万物,无所欲而不得也。”
王氏曰:“阴阳、寒暑运在四时,风雨顺序,润滋万物,是天之德也。天地草木各得所产,飞禽、走兽,各安其居;山川万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也。讲明圣人经书,通晓古今事理。安居养性,正心修身,忠于君主,孝于父母,诚信于朋友,是人之德也。”
解释
德,即获得、依德而行,可使一己的欲求得到满足,世间万物也是如此。
什么是德?《易经》说是“赞助天地之化育”,佛教说是“慈悲喜舍”,儒家则认为是“博施济众”。但德的本意是舍己为人,即效法天道而成就他人,恩济天下,使广大民众各从所欲,各得其所,各尽其才。即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可见,真正的德,颇有几分我们今天所说的博爱的意思。德于自己,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德于他人,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关怀和奉献精神,成全他人,使之“得其所欲”。
可见,德,本意就是“得”,使得到。世间万物皆有所求,有所求就有所欲,如果欲不得满足,就是不得,就是最大的不道德。但得要合规矩,不是随心所欲而得。即方圆之规矩要讲,如此才能有得。一个有德之人,因为让别人有得,他也会容易得到。而且也会广施于众,大德济世。只有施以德,自己才能得到;只有以德行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各尽其位,各尽所能,各有所得,皆大欢喜,从而达到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万物有所求,万物有其德。只有各得其得,各尽其德,才能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天之德在于化育万物,四时风雨,滋润万物;地之德在于厚德载物,使海陆生命得以生长,各遂其性,各安其命;人之德在于追求道德,正心修心,体察万物,格物致知,尽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道,做到忠、孝、悌、仁、义、温良谦恭等,修养完善提升自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里的道,主要是道德。只有立德,才能立身、立言、立功,成就自己的不朽人生。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但人性是复杂的。每个人来到世界,都是一个可爱的赤子,天真质朴,并无歹心。但是什么使人前后不一,判若两人?是什么让人性生变,品质产生了高下之分?恐怕主要还是欲望。欲望是天性,不可能消除,但欲望无边,如果不加以约束和限制,往往会产生相反的作用,让人性恶的一面彰显。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道德的“得”是不正当的,值得鄙夷的。只有有道德地“得到”,才能让欲望得到真正愉悦的满足。比如对于财富,古人讲“君子生财有道”,绝不取不义之财,显示了一种极高的道德自律精神。古人讲信义,所以在做生意时,一再强调诚信经营,用来称重的秤杆上面的定盘星,就有诚信的寓意。由此可见,这些理念已渗透到细节中,深入人心。
要想得到,就先给予,“欲取之,先予之”;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人,关怀人,有成人之美,让别人的欲望得到满足,那么你自然也会得到自己想要的。有德就有“得”,让别人有“得”,那么你就有“得”。人生的意义和乐趣就在其中。
史鉴得失
林则徐怀德识人,雅量予人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蕴含的凛然正气感动了很多人,而他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慷慨就任,大胆禁毒销烟、抵御外侮的爱国壮举,同样令人感动。林则徐不仅是一位清正的爱国政治家,还是一位善于识人、荐人的伯乐。
在他给友人的信中,他提出:“有才而不用与无才同,用之而不使其尽其才与不用同。”由此可见,他在用人方面的卓识。
从他对左宗棠的赏识和推荐,可见他的识人之智。
林则徐在新疆就任时,就听说过左宗棠的才学,但一直没能见面。而左宗棠对林则徐更是仰慕已久。
1850年,林则徐奉命至广西,路经长沙。左宗棠听说,专程去谒见,两人相谈甚欢。两人年纪相差27岁,却一见如故,畅谈治国方略,纵评天下大事,相见恨晚,结为忘年之交。在谈到新疆问题时,左宗棠引经据典,谈古论今,颇有见地,林则徐大为赞赏。
林则徐预见俄国将成为中国的边疆大患,谈及他对新疆地理的观察,俄国在边境的政治军事动态,并将在发配新疆期间搜集的材料、制订的战守计划,悉数托付左宗棠,并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临行前,林则徐还说:“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他日西定新疆,非君莫属。”1850年1月3日,这一天被史书称之为“湘江夜话”。
27年后,左宗棠冒着千里戈壁的风沙酷暑,怀揣着林则徐给他的作战方略和地图,义无反顾地走进了新疆。光绪六年(1880年)6月,69岁高龄的左宗棠在新疆部署兵事,出肃州抵哈密坐镇,命令三路大军并进,彻底击溃了阿古柏残余势力,收复大片国土,立下汗马功劳。他在新疆期间,还曾大力兴办屯垦业,其功绩遗泽至今。
林则徐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作战韬略无私地给予了左宗棠,直接推动了他的事业成功。这是因为他心怀大德,心怀国家,同时也有爱惜人才和提携后辈的博大胸怀,有此大德,所以他能成为万古流芳的人杰。
原典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注曰:“仁之为体如天,天无不覆;如海,海无不容;如雨露,雨露无不润。慈慧恻隐,所以用仁者也。非亲于天下,而天下自亲之。无一夫不获其所,无一物不获其生。《书》曰:‘鸟、兽、鱼、鳖咸若。’《诗》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其仁之至也。”
王氏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行恩惠,人自相亲。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能行义让,必无所争也。仁者,人之所亲,恤孤念寡,周急济困,是慈惠之心;人之苦楚,思与同忧;我之快乐,与人同乐,是恻隐之心。若知慈惠、恻隐之道,必不肯妨误人之生理,各遂艺业、营生、成家、富国之道。”
解释
仁,就是相亲相爱,就是对人有慈惠恻隐之心,这样关心同情人,就能帮助人,遂人所愿,彼此互利共进,才能有所成就。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古人十分重视仁的作用,以修仁心为一生的追求。古之君子以仁为体,如天覆地,如海宽容,无所不包纳;又把仁比作雨露,滋润万物,生生不息,此天道、地道之仁也。
人如果道法自然,实践仁爱之心,身体力行,那么万物都能受到恩惠,获得生养。仁爱对待天、地、万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行恩惠,人自相亲。”有问题时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常怀仁义慈悲之心,有情有义,不与人相争。
孔子说:“仁,就是爱人。”又说:“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的仁,是向外的,先对他人的爱。大到爱国,小到爱他人、爱万物。不仅能恤孤念寡,周济急难困苦,也能“连体同悲”,同情人之苦楚,分享人之喜乐,乐善好施,真诚奉献,自然获得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
当然,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不是说说就够了,也不是表现在外面给人看的。套用当下的“秀”字,如果你秀自己的仁爱之心,就如做慈善为自己做宣传,实在不能算是真正的仁。孔子在说到仁时,总是讲具体的事和人,而十分讨厌花言巧语的人,所以他说:“巧言令色,鲜仁矣。”真正的仁是个人的自觉行为,因为“智者不诈,仁者不党”。所以,儒家在说到仁时,不仅强调是个人的人格修养所致,更注意身体力行。
佛家讲的慈悲,不仅有仁,更有连体同悲的慈悲心。与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仁也”有一脉相承之妙。可见,仁爱必须从心的修行开始,能真正做到“爱人”,相亲相爱,真正生恻隐,才可能用一颗善良的心态面对世界和他人,自己为此快乐,也让他人快乐,这才是真正的仁者。如《尚书》上说:大禹施行德政,在位其间,连鸟兽鱼鳖也不受侵扰地愉快生存。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孔子又说:“仁者,克己复礼。”是说真正的仁者,因为仁爱别人,所以能克制自己。既能忍辱,又能自觉地以仁爱之心修养自己。
做一个仁者吧,因为“仁者无敌”“仁者荣,不仁者辱”。真正的仁者,不仅自己的内心充满力量,也能如磁场一样吸引众人。所以,这样的人,有一种无形的权威力量,自然可以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做到无为而治,天下无敌。
史鉴得失
爱民是最大的仁心
孟尝君是齐国有名的公子,他养着很多门客。齐国人冯谖,从小就家境贫寒,生活难以为继,于是,他托人请求孟尝君,并寄食门下。
一天,孟尝君拿出一本账簿,问门下食客:“请问哪一位能为我到薛地去收债呢?”
冯谖自告奋勇地说:“我去!”
孟尝君为他备好了车马和盘缠。临行前,冯谖问:“收完债后,需要我买些什么东西回来?”
孟尝君说:“你看我这里缺什么东西就买什么吧。”
冯谖到了薛地后,召集起欠债的人们,核对一遍,确定无误后,便谎称说:“孟尝君决定免除大家的债务了。”说罢,把债券付之一炬。大家见此,都齐声欢呼万岁。
冯谖很快回到齐国。
孟尝君见他这么快回来,很是奇怪。就问他:“债都收完了吗?”
冯谖说:“收完了。”
孟尝君问:“你买了什么回来?”
冯谖回答道:“您说让我买家里缺的东西,我看金银财宝等物品都不缺,唯一缺少的就是仁义,所以我就为您买了仁义来。”
孟尝君说:“仁义怎么买呀?”
冯谖说:“目前您只有薛那么小小的一块地方,却不懂得爱护百姓,还以赚钱为目的向他们放债;所以我诈称您下令免除他们债务,并烧了那些债券,人民都欢呼‘万岁’,这就是我为您买的仁义。”
孟尝君听了不悦,但没发作,只是说:“你去休息吧。”
一年后,齐王怀疑孟尝君,命他回自己的封邑。孟尝君一行人返回薛地,离薛地还有一百多里,薛民就扶老携幼,争着在路上来迎接……孟尝君见状,激动地对冯谖说:“先生为我买的仁义,今天我算是看到了。真的是太感谢了!”
孟尝君礼贤下士,胸怀大度,颇有领袖风范,但缺少对底层百姓的体恤。门客冯谖看在眼里,为报主君的食养和知遇之恩,他以自己的智慧为主君换来仁义,以损失眼前的小利而换来了长远的大利,赢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大大地巩固了统治地位。相反,如果一味地欺压百姓,擅用强权,是为政的大危险。正如老子所言“强梁者不得其死”。所以,要想长保国家于不亡,就必须以百姓利益为重,仁政爱民,才能真正统御天下。
原典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注曰:“理之所在,谓之义;顺理决断,所以行义。赏善罚恶,义之理也;立功立事,义之断也。”
王氏曰:“量宽容众,志广安人;弃金玉如粪土,爱贤善如思亲;常行谦下恭敬之心,是义者人之所宜道理。有功好人重赏,多人见之,也学行好;有罪歹人刑罚惩治,多人看见,不敢为非,便可以成功立事。”
解释
义,就是合乎事理和道德的行为,人们据此来奖善惩恶,建立功业。
事理所在,就是义。合乎事理、合乎人情的义,是人们判断是非对错、决断行否、立功立事的行为准则。真正的高人都是心胸宽广,器量过人,胸怀天下,志在四方,心系大众,才德足以安人的领袖人物。他们有圣贤之志,见贤思齐,从善如流;他们虚怀若谷,温良恭让,谦卑处下,行为合乎仁义。义的行为关乎是非取舍,关乎杀伐决断。合乎事理者为义,为此有规矩方圆,反之,则会遭到谴责和惩罚。择善而从,做人行事以义当先,弃恶从善。
如果说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关系,那么义就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做人要仁,行事要义。真正的义,是合情合理的,既要合乎事理、公平正义、足以说服人,又要合乎人情、有道德仁爱之心、足以感动人。如此,是非对错、善恶美丑就会泾渭分明、赏罚分明,维护真理,从而更加符合客观规律,成功立业。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义的人格精神。尤其是在为人处世上,更加强调义的精神。所谓“朋友交于义”,没有义,就交不成朋友。无论是荆轲慷慨激昂的“士为知己者死”,还是刘关张(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都体现了一种同道相连、誓死与共的人情道义。无论是血性男儿,还是巾帼英豪,都追求“处义而不回”的精神,为了一个义字,可以弃金钱如粪土,视名利如浮云。所谓“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真正的义者从来都是以义当先,人格不倒的。
义要合情合理,让自己感觉到心安理得,让别人感觉到舒服并心悦诚服。一个人只要有情有义,那么就是一个完整的、纯粹的人。而没人不喜欢与有情有义的人交朋友,真正有所成就的人,往往也是至情至性的义气之人。
史鉴得失
孔子灵活行义
但有时,对义的处理也不是僵硬的。也就是说,义若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也许有不同的理解和意义。孔子对于义,就是一个灵活的态度。
当年孔子游学列国时,曾经被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一个地方,整整十多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喝不上,真是饿极了。
孔子的学生子路看老师这么饥饿,实在不忍再看下去了。于是,他跑出去偷了一只煮熟的小猪来给老师吃。孔子也不问肉的来历,拿起来就吃。后来,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用它换来美酒献给孔子喝。孔子也不问来历,端起来就喝。可是,到后来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示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没摆正不坐,肉割不正不食。
子路看在眼里,实在有些不解。于是,他忍不住问老师道:“先生为何现在与在陈国、蔡国时不一样了呢?”
孔子郑重地回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现在我这样做是为了义呀!”
孔子的回答得很有意思。作为一直讲仁义道德的贤哲,行事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孔子怎么会这么做呢?这是怎么回事呢?但仔细想来,他这么做也是合情合理的,符合义的行为。当年穷困时,为了生存,为了将来行大义,孔子选择了偷生,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偷去抢,但稍有条件,他就会立即严格执行自己的仁义主张,身体力行,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庄重和严格。所以,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的。
原典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注曰:“礼,履也。朝夕之所履践而不失其序者,皆礼也。言、动、视、听,造次必于是,放、僻、邪、侈,从何而生乎?”
王氏曰:“大抵事君、奉亲,必当进退;承应内外,尊卑须要谦让。恭敬侍奉之礼,昼夜勿怠,可成人伦之序。”
解释
礼,是人们规范言行、应该遵守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遵守礼,就是言行合乎规范,为此兢兢业业,夙兴夜寐,谨守并维护君臣、父子、夫妇、朋友等伦常关系和规范。
礼,就国家而言,就是国家法制礼制;就家庭而言,就是家规家风;就个人而言,就是为人处世的言行规范和礼仪风范。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人与人关系的重要准则。有了它,社会才井然有序,人们才能相处和谐、安居乐业。它既是规定性的,也是生长在各人心中的。一个文明社会,必是一个有着完备礼制的社会;一个有道德的人,也应该是一个有着礼仪观念、严格自律的人。
那么,如何做到礼呢?就是侍君、奉亲。不仅要在内心树立忠君孝亲的观念,而且在言行上要恭敬有礼,谦卑处下,谨守规矩,进退有方,绝不僭越;承应内外,尊卑有别,对上尽谦恭侍奉之礼,对下尽尊长严格爱护之规,为此朝夕不怠,从而完善伦常关系和礼法纲纪,避免并杜绝放荡怪癖、邪恶腐败的不良现象。
古人十分重视礼制,大到供奉上天和祖宗的祭祀活动、日常的行政事务,小到人与人的交往活动,都可见礼的存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也正是在这种礼制中得以有序的延续。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对礼的重视。古代思想家认为,礼是道德的有形转化,是天道的演化,所以必须遵守。老子认为,是因为人们心中的道不存,所以需要用礼制来约束,使恶的言行得到扼制,以便于管理。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道德是无形的,在冥冥之中,在人们心中,它需要礼制来外化,来约束,来促进。通过礼来实践道德精神,最重要的当然是自觉认同和身体力行。
今天,传统社会的礼制不再,许多人礼仪观念淡漠,甚至学西方国家那一套,只讲所谓的平等和个性,不讲礼仪,不论尊卑,一味寻找自我,缺少集体观念。
比如,因为讲人与人平等,男女平等,导致家庭中长幼不分,尊孝之礼不讲,老人不被尊敬,辛苦一生到老反而要为子女操心,帮着买房子、娶媳妇、带孙子,更有甚者,还出现了“啃老族”。家庭中长幼之序不分,关系不明,导致家庭观念不强,家族观念淡薄,规矩不再,破坏团结。加之现代社会家庭的分化,致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家族文化,在今天几近断绝,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和遗憾!
还有,在学校里,学生被老师批评,或者有些罚站,就认为是伤害了个性……
客观来说,我们没必要恢复那些犹如教条、繁文缛节,有的甚至是害人的礼教和礼仪,但诸如对尊长和师长的礼节,对客人的礼敬等,不仅是外在形式,更主要是内在思想,都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其实,天生万物皆有所属,并不能由着自己任性妄为,我们只有顺应自己的天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国家如此,家庭如此,个人亦如此。我们只有积极并谦逊,有礼有节,礼尚往来,才能与人和谐相处,找到自己的生存价值。
史鉴得失
子路问礼
子路对孔子的崇拜,几乎到了五体投地的程度。在他的眼中,孔子简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但有一次,他问孔子:“鲁大夫在练祭时拄杖是否合于礼?”孔子竟然回答说:“不知道。”子路大感失望。
子路找到子贡倾诉自己的失落:“我本以为先生什么都懂,可没想到先生也有不知道的事情。”
子贡问:“你问的是什么?”
子路说:“我问他,鲁国大夫在练祭时拄杖是否合于礼,结果先生说不知道。”
子贡说:“你等一下,我替你再问问。”
于是,子贡走到孔子的屋中问道:“先生,练祭时拄杖合于礼吗?”
孔子说:“这不合礼。”
子贡退出孔子的房间,对子路说:“你竟然怀疑先生有不懂的东西,实在太过分了。先生怎么可能有不懂的东西呢?是你问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按‘礼’,住在一个国家里,就不能非议它的大夫。你身在鲁国,居然指名道姓地议论鲁国的大夫是否合礼,这本身就是非礼的,先生如何可能回答你!”
子路因说话不守礼,所以孔子不告诉他。可见说话也需要讲究礼节,讲究艺术的。
原典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注曰:“老子曰:‘夫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失者,散也。道散而为德,德散而为仁;仁散而为义,义散而为礼。五者未尝不相为用,而要其不散者,道妙而已。老子言其体,故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黄石公言其用,故曰:‘不可无一焉。’”
王氏曰:“道、德、仁、义、礼,此五者是为人,合行好事;若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不可无一焉。”
解释
这五个标准是做人的根本,缺一不可。
老子认为,先有道后有德,道德缺乏,就要靠仁义来约束。缺乏仁义,那么就需要用礼制来教育约束人。道、德、仁、义、礼,此五者,本是密切相关的,缺一不可,如果缺失一个,那么就不能算是完人了。而且这五者相辅相成,互相转化,体用结合的。老子认为只有坚守道德,才能使道、德、仁、义不散不失。所以他认为礼是权宜之计,认为是下策,实是忠信的祸首,所以十分强调道的根本作用。但黄石公认为道德仁义为体,礼为用,强调五者体用结合,使个人的修养日臻完善,更好地为人处世,做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实,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做人。人的一生,究竟如何度过?每个人想法不一,所走的道路也各异。人生本来是艰难的,做人难,做一个好人更难,而要做一个合乎道、德、仁、义、礼、智、信的人,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我国古人对个人的修为十分重视,追求一生的自我修养和完善,所以,提出的做人标准也很高,甚至在今天看来也是很理想化的。今天,对许多人而言,衣食不是问题,但轻松地活着,做一个好人,都成了难事,更何况是想做一个有圣贤之质的完人呢!能够真正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做好自己,就已经是一生的功课了。
儒家讲“立身、立言、立功”,把它称之为人生的“三不朽”,而立身是根本,所以十分重视正心、修养自己,否则无法立足于社会,更不必提立言、立功了。由于个人努力和时机的交汇,也的确出现了很多圣贤达人。与今天相比,他们少了更多的浮躁,这是他们的幸运和幸福。
孔子讲:“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今天的人们,何尝做到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如今四十岁的人往往是最为困惑的时候。这是为什么?应该说不仅因为自身修养不够,更是因为这个变革多元的时代所致,使内心没有寄托的人们面对压力和诱惑无法静心,无法安定自己的精神家园。
所以,今天的人们,更需要内修道德,外修礼仪,外圆内方地为人处世,若做不到儒家所说的“内圣外王”,但至少也要做好自己,这是人生的最大谋略,也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必需。一个人只有先做好了自己,以道、德、仁、义、礼要求并规范自己,内修思想,外化能力,才能立足社会。也就是说,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只有找到了自己,才能安定自己的身心,更好地掌握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能力,成就事业,实现自我,彰显声名,光耀自己和社会。
原典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
注曰:“盛衰有道,成败有数;治乱有势,去就有理。”
王氏曰:“君行仁道,信用忠良,其国昌盛,尽心而行;君若无道,不听良言,其国衰败,可以退隐闲居。若贪爱名禄,不知进退,必遭祸于身也。能审理、乱之势,行藏必以其道,若达去、就之理,进退必有其时。参详国家盛衰模样,君若圣明,肯听良言,虽无贤辅,其国可治;君不圣明,不纳良言,俦远贤能,其国难理。见可治,则就其国,竭力而行;若难理,则退其位,隐身闲居。有见识贤人,要省理、乱道理、去、就动静。”
解释
贤人君子,都能够十分敏锐地洞察到国家的兴盛和衰亡之道,通达事业成败的规律。他们审时度势,明白社会安定与动乱的形势和时机,知道何时该入世出仕,何时该出世隐退。
天道循环,天下盛衰有玄机,成败有定数,和平动乱有趋势,该隐该仕有道理,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你想怎么样,或者努力争取就可达到的。所以,高人的办法都是顺应天道和人道,顺应形势,冷眼旁观,伺机而动。
孔子说:“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退。”明道之君,就能深刻地洞察形势,推行仁道,信用忠良,其国昌盛;无道之君,不听忠言,自然会令贤良避而远之,退而隐居,是国家之大不幸。对于个人而言,看到国君圣明,就该积极尽忠,尽一己之力,匡治国家;看到国君昏智,就会退避三舍,独善其身。所以国君不仅要明道,而且要有识人之才,有用人之量;个人要想成就自己的功名事业,不仅要善于审时度势,更要明白出入进退之理,明白自己是治世之才,还是理乱之才,尤其应该明白功成身退的道理。如果贪爱名禄,不知进退方圆之道,必将招祸于身。这是人生的大智慧,也是人生最大的谋略。
大凡有胸怀、志存高远、道德高尚的伟大人物,在他走上社会之时,就已经对古今历史发展的规律了然于胸。他们既善于以史为鉴,又能预知未来,洞悉兴亡成败之玄机,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要往何方去,如何行动,何时行动。不动则已,一动惊人。
人们常说:有一流的抱负,一流的才德,就有一流的事业。埋头蛮干不行,墨守成规不行,井底之蛙不行,好高骛远不行。就是说,既要明白自己,又要明白时势世理;既要善于灵活应变,又要有自己的策略和坚守;既要学会适应社会,应酬他人,又要学会自处,安定自己的内心。所以,不仅是事业进退,就是活着,也是应该明白动静相宜和进退相守之道的。
天下万物的发展皆有定数,即规律。人也只是宇宙渺小的一分子。我们没有理由狂妄自大。主观能动性当然要有,创造当然要有,但一定要在规律和时机中进行,否则也只能是徒劳无功。古人说:“物有本来,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可见,只有顺道而行,顺势而动,因势利导,才能抓住规律、成就事业。
史鉴得失
曾国藩的急流勇退
清朝的中兴大臣曾国藩,在做官上是很有智慧的。其核心就是韬光养晦,心怀淡泊,功成身退。梁启超曾评价曾国藩“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十分精当。
1864年(同治三年)6月,曾国藩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其时,湘军克复南京。曾国藩的旗下,拥兵30万,已然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湘军是曾国藩一手培育起来的,其实就是曾国藩的子弟兵。此时的曾国藩已统率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四省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官员都归曾国藩节制。在清政府统治内外交困之时,曾国藩力挽狂澜,剿灭了太平天国这个清政府的心腹大患。于是,他成为满清入关以来持权最大的汉族官员,此时的曾国藩,足以“功高震主”了。
曾国藩的部属幕僚,如曾国荃、彭玉麟、赵烈文等人,以及研究“帝王之学”的学者王闿运等,都竭力劝进。有的说,“王侯无种,帝王有真”;有的说,“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有人更直截了当地说:“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这些话也不无道理。早在咸丰帝临死之时,其有遗言,说“克复金陵者王”,但是,慈禧太后管束下的年幼同治帝,只给了曾国藩一个“一等毅勇侯”。而且,同治帝还下诏,要求曾国藩和各级将领,从速办理军费报销,催命一般要求从速复命,这无异于过河拆桥。因此,曾国荃、彭玉麟等人便秘密活动,力劝曾国藩不如反了,坐了天下。他们曾约集30名高级将领深夜请见,要曾国藩“速作决断”。但曾国藩不为所动,他没有说什么话,只写下“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一联,算是作答。
曾国藩是一个儒家君子,熟读四书五经,功高招忌,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不难明白。但遍观古今人物,真正能把握其要义又能做到的,少之又少。史书上多少权臣,都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而身败名裂。曾国藩在家守孝之时曾研读《道德经》,并在该书扉页上写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他写过的不少对联,也抒发了自己的心志,如:“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功名之地,自古难居。”“人又何必占天下之第一美名哉?”“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志得意满,功成名就的曾国藩审时度势,毅然决然地选择急流勇退,低调为人处世。他进南京之后,立即办了三件事。一是盖贡院提拔江南人士;二是建造南京旗兵营房,请八旗兵南来驻防;三是裁撤数万湘军。他上折给清廷说,湘军打仗的时间很长了,且“无昔日之生气”,奏请裁汰遣散。曾国藩的意思是清楚的:本人无意拥军自重。同时,曾国藩在奏折中对他个人去留也只字不提。他深知,此时无论进退,都会产生各方猜忌。但是,他替他的弟弟曾国荃“专折”,奏请开缺回籍养病,朝廷立即恩准了。曾国荃急功贪财,对这个弟弟,曾国藩最不放心。他曾对曾国荃说:“古来成大功大名者,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于大戾。”曾国藩还曾题诗一首,既为告诫兄弟,亦为自勉。此诗相当有名: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曾国藩常怀临深履薄之惧,自削兵权、自去利权、斩杀羽翼,以释清廷之疑,终于换回信任,也换得了曾家后代的平安。1872年3月12日(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曾国藩病逝。据说,当日曾国藩“午后散步署西花圃,突发脚麻,曾纪泽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无疾而终,可谓人生之幸。
原典
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注曰:“道犹舟也,时犹水也;有舟楫之利而无江河以行之,亦莫见其利涉也。”
王氏曰:“君不圣明,不能进谏、直言,其国衰败。事不能行其政,隐身闲居,躲避衰乱之亡;抱养道德,以待兴盛之时。”
解释
所以,真正的高人,在形势还未到,时机不成熟时,都能做到隐居韬晦,墨守正道,孜孜以求,以待时机的到来。
有道之人,都会坚守正道,为此九死而无悔。道存在于他心中,是他的信仰,他为此倾尽一生的力量,等待执行大道的时机。道就像舟楫,而时机就像是水,没有水,道不能行,所以时机不到时,道不得行,其好处也不得现。
上不圣明,就不方便直言进谏,因为既没用,也费力不讨好,甚至自招其祸,何必呢?不如保持沉默,明哲保身,以待时机。所以,无论你能力有多大,见识有多高,如果所遇非人,没有机会,也是不能锋芒毕露的,因为不得其时。
古人早就说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只有遇到伯乐,只有遇到知遇,才能有发挥的机会和舞台。如果不能遇到真正赏识自己的人,既不能好好用你,反而可能糟蹋耽误了你。所以,真正的人才,也要善于自处,“良禽择木而栖”,一定要找到那个真正欣赏并给你机会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并实现自己的才智。
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吗?自怨自艾吗?不行,因为没有用。在没有机会时,人才必须学会潜居抱道,韬光养晦。所有有所成就的人,在成功之前,都必然经过一个相当漫长的积累和准备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对心灵的磨砺阶段。一个有自觉意识的智者,自会在这个过程中努力修炼自己,养得足够功夫,相机而动。
那么,如何韬光养晦?就是在机会不到时,坚守正道,不失信心,耐得住清贫和寂寞,在沉默无闻中继续修养自己,苦练内功;而且人前不轻易显山露水,更不能锋芒毕露,在没有机会实现抱负时,最好不要大讲自己的胸怀抱负,而把自己包起来,谦卑做人处世,在沉默中积极观察,时刻准备着,相时而动。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有此之志,才是聪明智慧之人。
史鉴得失
冒顿深藏不露灭东胡
匈奴冒顿单于即位时,正值东胡国的强盛时期。东胡听说冒顿杀父登位,便派使者对冒顿说:“我想要单于的千里马。”
冒顿说:“为什么和人家喜爱同一匹马呢?”但还是送给了东胡。
这事让东胡认为冒顿是无胆无识之人,于是,又想得寸进尺,妄想得到单于的一个阏氏。
听到这个要求时,冒顿又说:“为什么和人家喜欢同一个女子呢?”但还是把自己宠爱的一位阏氏送给了东胡。
东胡得到好处,却越发变本加厉,想要西侵冒顿。于是,东胡派使者对冒顿说:“我们想占有两国间的缓冲空地。”
此时,冒顿才忍无可忍,勃然大怒道:“土地是国家之本,如何能够拱手相让?”
说完,命人杀了那个主张给东胡土地的人。继而发兵攻打东胡,东胡因轻视匈奴,并无防备,待冒顿引兵来打时,东胡军手足无措,溃不成军,东胡国大败。
表面看去懦弱愚蠢的冒顿,实则是运用“深藏不露、深不可测、大智若愚、喜怒不行于色”的大智慧,最终打败东胡。所以,真正的高手是善于隐藏自己的,该出手时才出手,而且出手不凡。
原典
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注曰:“养之有素,及时而动;机不容发,岂容拟议者哉?”
王氏曰:“君臣相遇,各有其时。若遇其时,言听事从;立功行正,必至人臣相位。如魏征初事李密之时,不遇明主,不遂其志,不能成名立事;遇唐太宗圣德之君,言听事从,身居相位,名香万古,此乃时至而成功。事理安危,明之得失;临时而动,遇机会而行。辅佐明君,必施恩布德;理治国事,当以恤军、爱民;其功足高,同于前代贤臣。不遇明君,隐迹埋名,守分闲居;若是强行谏诤,必伤其身。”
解释
时机来临时行动,往往有所作为,位极人臣。当机立断,积极行动,往往能建立绝代之功。如果所遇非时,只能平凡沉默一生而已。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聪明人也是如此,平时默默积累,苦心经营,一旦时机来临,当果断抉择,当机立断,以抓住时机,大显身手。这才叫养之有素,用之得时,及时而动,才能一举成功。时机来时,刻不容缓,否则就会一瞬而过,再难寻觅,追悔莫及。所以,人杰都善于顺势而为,随机应变,相机而动。
世事难料,人生际遇难说。人才得遇,不仅要得其时,还要有君臣相遇的机缘。上下相得,如鱼得水,是一种默契,也是一种缘分。所以,明珠暗投不行,英才只有遇到明主,才能一展身手,合作共赢,宏图大展。如魏征只有遇到唐太宗,才能大放光彩,显身扬名。
孟子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磁基,不如待时。”伟大人物的成功不仅在于自己的才德皆备,而且更要懂得乘势而行,待时而动。“龙无云则成虫,虎无风则类犬”。历史上的成功者都不会违背时势、率意妄动。倘若时机不成熟,便甘于寂寞,静观其变,如姜太公闲钓于渭水,诸葛亮抱膝于隆中;一旦风云际会,时运骤至,就会奋发而起,当仁不让,改变历史,造福于民。可见机遇、局势对于有志者的重要性。
所以有大智者不与天争,不与势抗,而是顺应天道,顺势而行。
原典
是以其道足高,而明重于后代。
注曰:“道高则名垂于后而重矣。”
王氏曰:“识时务、晓进退,远保全身,好名传于后世。”
解释
所以,这样道德高尚的贤能之人,往往能功名盖世,成为后世人们学习的典范。
人生在世,都想活出个样子来,但成功绝非易事。只有道德高尚的圣贤,才能建立起名重于世的功名。因为他们的追求不仅是为自己的显身扬名,更主要是为了广大的民众谋福利。他们或者立德,或者立言,或者立功,但殊途同归,人生旨趣都是为了更多人的幸福。这样的人,人们当然记住了他们,他们也彪炳史册。
当然,成功总是属于少数人。人生有限,人人能力不同、际遇不同,所以并非努力就一定能抓住机会。而成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建功立业,造福于众,显身扬名,但或许努力也不能成功。所以,成功也不是强求来的。
不能不承认,智慧有深浅,才能有高下,机遇有大小,所以,你有什么抱负,能做什么,做什么能够成功,必须要有自知之明。否则,可能徒劳无功。每个人道路不同,资质不同,能力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所以,成功没有先例可借鉴,也没人能帮助代替你,也是不能与人比较的,只有自己努力实践,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人生的机会是有限的,也并非所有的人才都有机会,自古就有很多人怀才不遇的。孔子厄于陈、蔡,发出“吾道非耶?吾为何如此?”的浩叹;陈搏高卧华山,一生不遇,只赢得一个“睡仙”的雅名。然而,其道愈高,其德愈远,其行愈清,其英名也愈为后世所重。《诗经》曰:“潜虽伏矣,亦孔之昭。”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只要你正心、修德,纵使不能建功立业,也成不了青史留名的人,但只要做一个真诚生活,对己对人都能负责任地生活的人,那么,同样可以获得有尊严、受尊重的人生。
正是由于人生有穷通,各人各有“命”,所以凡事不必强求,不给自己加不必要的压力,不勉强自己做不能为之事。不是每个人都能轰轰烈烈地活一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大富大贵,名垂青史的。无论最终是否成功,也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万物,皆有所用。你真诚生活,努力做事,老实做人,积极向上,自觉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负责地做人做事,于己于人问心无愧,那么,也就是完成了自己此生的使命,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所以,面对成败荣辱,我们同样要学会正视,坦然地面对。不爱慕虚荣,不与人争比,不生浮躁,活出自己的人生,心怀一颗安静的平常心,笑看花开花落,宠辱不惊。人生的真正成功,不仅是建功立业,更在于内心的充实和愉悦。
其实,安分守己,乐天知命地活着最明智。所有伟大人物,在他们默默无闻时,都会做这样的智慧选择;在他们已经功成名就时,也往往会功成身退,选择低调地过一种平静无扰的平民生活。
我们学习古代圣贤的精神,也不是提倡人人做圣贤,而是按照他们的精神去做好自己。这样,即使做不成圣贤人物,不能成就多大的功名,那么一定可以做好自己,智慧地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