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启动黄金圈思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为什么要找到为什么

我们常常出差“找”工作,即便这样,有的工作还是会等不及,它会自己主动找上门来,甚至会“追”到飞机上找我们。彼得就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是在一趟从迈阿密飞往圣路易斯的航班上。下面是彼得的故事。

我当时筋疲力尽,就想赶紧抵达目的地。又一次飞行,又会出现一个陌生的邻座人。我希望这一次的邻座人不会侵占我的空间,身体不要,声音也不要。我只想要与自己为伴。但事实证明,我的邻座正是我不希望出现的那种人,这趟航程也正是一趟不得闲的航程。

飞机要飞4个小时,我想调整坐姿,让自己坐得舒服一些,而正在这时,史蒂夫坐到了我旁边,主动向我介绍了他自己。闲谈几句后,他聊起了自己的工作。如果你曾有过相同的经历,那不用我说你也能猜到,史蒂夫并不是什么好莱坞明星的保镖,也没有迫不及待地想跟我分享那些明星不为人知的情爱纠葛或丑闻。他的故事没有任何八卦的成分能娱乐我的旅程,一丝一毫都没有。史蒂夫从事钢材销售已有23年之久。是的,钢材。可真是个“引人入胜”的主题啊。

不过,事实证明,卖钢材的史蒂夫并不是平凡无奇的那一类人。他的公司总部在瑞典,生产的是一种特别纯的钢材。用这种钢材制造的机器部件,比如汽车的变速器,质量更轻,能够提高机器的工作效率。史蒂夫自己就是工程师,他对自家产品优于市场上其他选择的判断是可信的。

史蒂夫讲完自己的故事后,一脸期待地望着我,显然是希望我问点儿问题,好让他能够继续展开钢材这个话题。但问题是,我并不关心史蒂夫的工作本身。这并不代表我很冷漠,不爱交际,或者是只对八卦感兴趣,我绝不是这样的人。能够吸引我的不是人们以什么为生,而是他们为什么以此为生。因此,我没有问史蒂夫他的钢材成本是多少,他最棒的客户是谁,而只是说了句“那又怎样”。

“这个嘛,呃……”史蒂夫并没有听懂我的问题,他支支吾吾的,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又换了种问法:“我知道你销售的钢材非常纯,也知道它能减轻机器部件的重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但那又怎样呢?”

史蒂夫结巴得更严重了,好不容易蹦出了一个答案:“这个嘛,就是需要耗费的材料没那么多了。”

他离我想要的答案越来越近。我又逼近了一小步。

“这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有那么片刻时间,史蒂夫看上去仿佛就要崩溃了。他原本只是想要轻轻松松地闲聊而已。在这之后的3个小时里,他被我奇奇怪怪的问题给困住了。是的,我完全扭转了局势,掌握了主动权。通过不断地对话,我找到了答案。

事实证明,这种纯钢制造的部件耗材更少,但仍然坚固。耗材更少意味着熔炼工序(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更简单,因此能减少钢材生产过程中的耗能和污染。用这种钢材制造的机器也会具备同样的优点。以汽车为例,用这种钢材生产的汽车,重量更轻,耗能更少,污染也更少。而且钢材越纯,回收利用就越容易。这下才是真的引人入胜了……但我们还是没有聊到史蒂夫对这份工作充满热情的原因。

“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是很棒,”我说,“但你之所以能将这份工作坚持23年之久,一定还有别的更重要的原因。”要坚持一件事,且始终热爱它,23年真的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了。

“一定有什么更重要的东西是你真正的信念所在。”我进一步刺激他。然后我成功了。在我们的对话中,史蒂夫的眼睛第一次迸发出了光芒,他的感情倾泻而出。

史蒂夫想要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一个健康的地球,这是他尽心尽力在做的事,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更负责任的方式来使用地球上的丰富资源。他之前一直在跟我聊钢材,却从未提到过这一点,但恰恰是在这一点的激励下,他才会跟一个飞机上偶遇的陌生人兴致勃勃地聊起了钢材,且半句不离这个主题。

我跟史蒂夫说,希望他允许我重新诠释他推销钢材时说过的那些话。“简言之,”我模仿史蒂夫的语气说道,“我认为,我们应当用自然资源为人类谋福利。我也认为,我们应当负责任地去使用这些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一个安全健康的地球。为此,我才选择成为工程师,才加入了现在的公司。我们公司的总部在瑞典,瑞典是一个致力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国家。我们已经研发出了一种新的方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创造更轻巧、更高效、更绿色的产品,而这条通往可持续性的道路恰巧就是这种更纯的钢材。”

“谢谢你。”史蒂夫一脸喜悦地说,“你刚刚将我热爱这份工作的理由用语言表达了出来。”

我只是发现了史蒂夫热爱工作的原因,并用这个原因帮他重新诠释了他的推销话术,而这就足以帮他认清一点:真正让他23年来都满足于自己工作的并不是他的工作本身,真正激励他的是他从事这份工作的原因。在将自己的工作与使命感联系起来后,史蒂夫就找到了自己的为什么

* * *

只有大声说出来,

你的愿景才能化为行动。

如果你隐而不言,

秘而不宣,

它就只能是你脑海中

构筑的空中楼阁。

每个人都有一个为什么,它是深植内心的目标、理想或信念,是激情与灵感的源泉。现在,你或许还不知道自己的为什么是什么,或如何用语言将它表达出来。但我们保证,你是有的。如果你想要了解自己的为什么,而且等不及未来某一天和彼得在飞机上偶遇,这本书就是你的明智之选。我们相信,所有人都值得像史蒂夫那样去活:一觉醒来能干劲儿满满地去工作,一天结束也能带着对工作的满足感回家。

满足不同于快乐。工作中能让我们快乐的事情不胜枚举:实现目标、升职、得到新客户、完成项目等。但快乐是短暂的,这种感觉并不持久。没有人能因12个月前实现的目标而至今仍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和干劲儿,快乐的激励效应是会随时间流逝而递减的。

满足是更深层次的感情,它会持续。快乐与满足之间的差别就是喜欢和爱之间的差别。比如我们的孩子,我们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喜欢他们,他们总有调皮捣蛋讨人厌的时候,但我们对他们无时无刻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再比如工作,我们并不是每天都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但只要从事这份工作能让我们觉得自己正在为比个人私利更伟大的事业而奋斗时,它就能让我们每天都感到满足。正因如此,才会有以薪酬、地位等世俗标准来看十分成功的人,却无法从工作中得到满足。只有与为什么直接相关的工作,才会给我们带来满足。

史蒂夫,这位来自钢材行业的朋友,能够在谈成一笔生意时感到快乐,但真正能让他感到满足的是,他知道自己正在为更伟大、更有影响力的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快乐源于我们所做的事,满足源于我们做这件事的原因。

史蒂夫很幸运。尽管在遇到彼得并与彼得交流之前,他无法用语言清楚说出自己的为什么,但他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一直在为自己的为什么而活,因此,他能一直活在激励与满足中。不过,若这家瑞典公司被更大的公司收购,而新老板裁掉了史蒂夫呢?若史蒂夫不得不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的情况下去找一份新的工作呢?鉴于他过去20多年的从业经验,他最有可能换一个地方继续从事钢材销售。不过,若他的新公司并不致力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呢?那么,当他再在飞机上与陌生人闲谈时,现在这股使命感与热情都会消失殆尽。他也许会永远失去将自己的拼图拼接完整的机会,他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对工作的热情其实与钢材本身毫无关系。

如果想要对工作永葆激情,如果想要为比个人私利更伟大的事业奉献的感觉,我们就需要知道自己的为什么。而这就是我们写作本书的原因。

* * *

在过去25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的团队一直在践行找到为什么,而这本书是我们从这些经验中提炼出的精华。我们帮助过各种各样的人和组织寻找他们的为什么,包括企业家、员工、小企业和大企业内的团队。这本书旨在帮助你们找到为什么,顺利地启动黄金圈思维。

下面是本书内容的概述。前两章介绍了找到为什么所必需的信息,我们强烈建议所有人都不要错过这两章。之后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进入第3章或第4章,前者适合找到个人的为什么,后者适合找到团队成员的为什么。最后,我们建议所有读者认真阅读第5章到第7章。在本书最后,我们补充了一些信息,也许能在你产生疑问时为你提供帮助。

 第1章是对《从“为什么”开始》的高度凝练,该书致力于宣传黄金圈思维与为什么这一理念。这一章会探讨知道自己为什么的一些好处。

 第2章概述了找到为什么的过程。无论在找到为什么的路上,你是独自前行,还是与团队合作,这一章都不容错过。

 第3章是个人找到为什么的分步操作指南,企业家和员工也都适用。如果你想用这本书帮助自己的团队或公司找到为什么,也推荐先阅读本章,找到自己的为什么将有助于你带领团队完成他们的寻找为什么之旅。当然,这并不是强制的。

 第4章讲解了组织、企业在开始找到为什么前所需做的准备,也就是指一切多人合作的团队。

 第5章的内容与第4章衔接紧密,讲解了该如何带领团队完成找到为什么的过程。

 为什么是目的地,怎么做是可以抵达目的地的路线。第6章集中讲解怎么做,也就是该如何激活自己的为什么

 第7章讲解的是如何与他人分享你的为什么,以及如何以你的为什么而活,如何将其应用于实践。

 附录解答了我们在工作坊中最常被问到的问题,还提供了方便你们(或其他促进者)开展工作坊的“备忘录”。

对于找到为什么这个过程,最难预测的事情之一就是完成它要花费多长时间。第3章到第5章概述了个人及团队所需经历的过程,我们也根据自己的经验估计了每一步将会花费的大概时长。不过,这些数字仅仅是平均值。一些人会完成得更快,一些人则会完成得更慢。具体时长无“对错”之分。重要的是坚持做好每一步,直至你有信心可以进入下一阶段。

现在,你就要翻开第1章了,说实话,我们是有一点嫉妒的。我们热爱帮人们找到自己的为什么。就我们个人而言,我们希望自己能够亲自到场,陪伴在你们每一个人身旁。但我们的愿景是,尽可能帮助更多的人找到他们的为什么。因此,在你开始这段冒险时,我们将成为你的虚拟向导。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