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客观与独立
我和财新公司现在的不少同事,都是曾在资本市场赢得巨大声誉的《财经》杂志的创办者和早期参与者。出于财经媒体所承担的推进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责任,当时编辑部提出了“独立、独家、独到”的编辑宗旨,并且在2009年创办财新传媒后,继续加以传承和深化。这里摆在第一位的“独立”二字,就是明确要求财经报道不依附于任何利益集团、机构或个人,要坚持采访的独立性,力求报道的公正性。
资本市场上一向有公开、公平、公正的所谓“三公原则”,报道资本市场的新闻媒体同样有此要求。这意味着媒体对任何被报道方都不带偏见,以公正平衡为准则报道新闻。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视角和诉求,只有深入发掘事实真相,努力客观、准确地反映观点的多样性,才是真正客观公正的报道。
美国媒体有明确的政治导向。比如电视台中,福克斯广播公司偏向保守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广播公司、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偏向自由派,所以共和党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总是大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表扬福克斯广播公司。
福克斯广播公司在宣传语中用了“Fair”(公平)一词,但无论是新闻报道选题还是政治评论,都有自己明显的偏向。而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中,尤其在政治评论中,支持自由派的倾向性同样显著。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对整个美国新闻界没有好感,不但不出席2017年白宫年度记者会,还通过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网站发布了一项2017年美国“假新闻奖”的获奖者名单,并自己发推特“广而告之”。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媒体与新闻学院院长苏珊·金(Susan King)也是自由派,对特朗普总统非常反感。但她也表示,媒体必须要力求公正,评论可以有观点,对于新闻报道一定要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对于新闻事件及相关人士的评论,重点是不能选择性发表。要获得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平等地使用,这就是客观公正的报道。”苏珊说。
所谓客观报道,是指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对事实的呈现不掺杂个人的主观价值,最终客观地反映真相。对于各类经济热点问题,力求客观描述事实,真实展示数据及相关背景,不进行价值判断及评论。这种看上去简单易行的操作,在实际中却并非那么容易。
比如,资本市场监管几乎人人关心,有的人支持监管机关严格限制新股发行上市数量,从而减少市场供给,保证指数持续上涨,认为这样做就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有的人则希望监管机关将权力更多地交给市场,让市场自己决定新股发行上市数量,让投资者接受涨跌教训,学会理性投资。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对各种政策的解读与判断往往大相径庭。
再比如,尽管财经编辑、记者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但由于自身专业水平、信息圈子、利益关联等原因,对上述问题也往往存在不同看法。一些手中持有股票的记者,希望股市天天涨、月月涨、年年涨,于是对任何增加市场供给、限制市场发展的政策就无法从内心认可,这也可能会影响其报道的公正性。
这种情况在当前中国传媒界经常会见到。市场上对某些媒体就有“多头大本营”或“空头司令部”的说法。一遇到某些关乎特殊利益的事件,更是马上会有不同媒体跳出来发出截然不同的声音。
作为一名记者,尤其是财经记者,面对纷纭跌宕的舆情变化,首先要判断可能的利益方在哪里。无论专家学者、投行人士还是媒体,他们发出的不同观点,是否存在着与自身相关的利益?如果存在这种可能,对这类采访对象和媒体的观点就需要谨慎判断。
以新股发行上市政策为例。在当前市场背景下,限制新股发行上市的数量最直接的结果是可以刺激股市上涨,这对于炒股的人当然是最好的政策。因此谈论这个政策时,需要首先对采访对象进行甄别。某个人或所属机构是否在市场上持有头寸?他的言论是否具有过于明显的倾向性?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涨不仅仅受股民欢迎,还可能为某些腐败官员带来好处。
掌握中国A股市场发行上市大权的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简称“发审委”),就曾经出现过多起官员腐败案件,归根结底都是利益驱动使然。2003年,在福建企业凤竹纺织上市审核的过程中,证监会发行部发审委工作处副处长王某某竟然私下出卖发审委员名单,后被查出,以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13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工作人员、发审委兼职委员冯某某,从2007年开始到2015年,先后在三家公司上市前绕开监管规定,以别人的名义突击入股,公司上市后出卖股票获取利益,2017年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2.48亿元,并处以2.51亿元罚款。同时,证监会对冯某某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由此可见,从泄露发审委名单到最终投票,公司上市的每个环节都存在利益输送的可能。
这类有利益关联的采访对象非常重要,记者往往可以从与他们的接触中获得意想不到的信息。只是对于他们的观点要全面评估,多方确认,在写作稿件时,要谨慎考虑引用方式。
此外,记者要注意平衡不同的观点,既要报道赞同政策者的观点、论据,也要报道反对意见方的观点、论据。这就是平衡客观的报道。
“这并不是说记者(在报道中)不能有自己的观点、对事情不能有看法,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对不同事情有不同的判断和立场,这很自然。但是作为大众传播工具,公开发表的文章如果带有记者自身的观点,就丧失了媒体存在的意义。记者要学会用不同形式展示不同观点,中立、均衡、清晰地解释事件。”苏珊说。
不过也有人质疑新闻写作中的“客观性法则”,认为这会阻碍媒体履行社会责任。因为如果对任何问题都用正反两种声音互相平衡,就看不出媒体对于问题的判断指向,有时还会造成读者的困惑或误解。
“媒体的客观性法则主要是针对信息客观而非观点客观——或者说是哲学意义上的客观。”苏珊的看法是,“美国现在的知名媒体,无论其政治倾向是什么,还都能够做到基本的信息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