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赵国奇遇记20
第一部第139章赵国奇遇记20
九月初九,同时也是余让的生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有什么含义,余让的穿越之行,两千多年前的历史轶事,究竟会带给余让什么样的启示和转身。
余让的爱情即将面临挑战,他和冰冰之间的缘份,智瑜和贾杰的两国爱恋,智瑶和芳芳姑娘的结果,能否有一个好的结局,即将要揭开面纱。
风起云涌,悲欢离合,各位故事中的主角和配角,更加精彩的周朝故事即将上演,逐渐成熟的年轻人的选择,又是如此地让人期待……
这就是历史,这就是生活,每个人都会面临考验,没有一个人可以例外。
言归正传。
九月初八清晨,余让早早地就起床,在院子里面反反复复地溜达,一直在思考明天的安排,心里没有把握。
晋国人员方面,余让,左斌,右斌,莫愁,还有要支援来的莫问,鹿楼村的智瑜,陪同的魏冰冰,都要一一出场。
赵国人员方面,更是实力雄厚,人物众多,丰素,路腾,路程,路勇,路刚,侍卫团,嬷嬷等等。
还有赵王赵简子,贾可大人。
鹿楼村人员方面,司芳芳,司有福夫妇,司重阳,司理,司秋福,周大卫,芳芳的舅舅舅妈,周边父老乡亲,五伏亲戚等等。
还有年采玉,作为厨师和助演都要出场。
各位读者朋友,请允许我再次啰嗦一下,说说三千年前后的鹿楼村,举办婚礼的有关细节和风俗习惯。
鹿楼村,每个中年人,从古到今的中年人,在孩子到了婚嫁时候,都有三件最喜庆的大事要办,分别是给孩子盖房子,给孩子娶媳妇,孩子生孩子办满月,号称人生三部曲。
其中给孩子娶媳妇,是最费心、最热闹、最喜庆的事。
与此同时,出嫁姑娘也是非常隆重的事情,等同于娶儿媳妇。
原来的鹿楼村的喜婚风俗纯朴、简单、热闹,很值得体味。
现在鹿楼村的喜婚风俗,既有传统文化的东西,又有现代的元素,婚礼喜庆、繁琐,很有仪式感。
不论古代现代,在鹿楼村,办个婚礼都要提前准备。
男女双方定亲后,基本上就是结婚的倒计时。
男方一定要女方的生辰八字,找人掐算一番,定个良辰吉日,然后两个亲家会坐在一起,商量结婚的各种细节。
其中彩礼是必不可少的,只是礼金多少随双方家长商定,主要是由女方决定。
定下结婚的日子,双方就该根据时间倒排日子,布置新房、被褥、家具、待客的物品,等等各种准备工作。
一般情况下,男方准备的要多一些,现在社会进步了,女方出嫁也和男方一样的讲究排场。
结婚双方,都会准备结婚的各种用品,有的采取传统的结婚仪式,有的采取西方的婚礼仪式。
以前结婚时,大多都采取在家里待客。
现在,也有到饭店待客的,不过比较少一些,主要嫌不热闹。
从古代到现代,沿袭下来主要是在家里待客,必须在临近结婚的时候,主家安排瓜子、糖果、茶水等等,请帮忙的亲戚领居,都要聚到一起。
有一个婚礼总管,安排一下结婚当天的工作,开出菜单,列出准备接待的亲戚朋友数量,这个活动叫做“筹客”。
筹客结束后,主家按照总管们定的数量,购买各种待客的物品,在结婚前一天,主家将物品交给小厨和大厨,由他们制作。
鹿楼村的喜婚,从结婚仪式的前一天就开始了,这是千年古辈传下来的,一般不知什么原因。
周余让估计,是周朝以前交通不便,因为当天赶不到,参加婚礼的亲戚朋友都得提前到来,慢慢形成了这样的一个风俗习惯。
现在,有的家庭为了办喜婚酒席,也会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
喜宴婚礼前一天,主家的本家族的都会到场,帮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今,头一天中午吃过饭后,都会去村委会拉广播,然后放广播,无非都是豫剧《朝阳沟》之类的现代戏,寓意深刻,无非夸赞娶了一个像银环一样的好媳妇,也倡导一种新事新办的新风尚。
然后,去拉座椅板凳、锅碗瓢盆。
现在,有了专门的出租座椅板凳、锅碗瓢盆的,只要一个电话,东西就送到家,很是方便。
办过喜事后,人家自会来拉走,不用费心。
千年婚礼习俗已经流传下来了。
头天中午饭后,小厨(也叫厨下,就是专门做酒菜的师傅)上的厨师带着自己的刀具就来了,开始准备第二天婚礼待客的菜肴,煎炒烹炸、蒸煮烫拌必不可少。
大厨(也叫大锅,专门做主食的师傅)上的厨师也都到位,开始准备晚上的饭菜。
古代到现在,在鹿楼村办喜婚,提前一天下午都喝豆沫汤。
据了解,这种饭食不知什么时候创造的,听说很久以前就有了。
那时候,能喝上豆沫就是很好的待遇,足以显示家庭的富贵。
据介绍,豆沫汤主要的原料是掺有大料的小米磨成的米面,再加上黄豆、花生米、豆腐、海带、豆腐皮、粉条、青菜等多种食材煮熟,出锅前外加调配好的花椒葱花油,味道鲜美,口感极佳,拌上两个馒头,香味浓郁,满口余香,喝一碗忘不掉。
现在也有饭店在卖豆沫汤,但是就是没有农村办婚事做的地道,味道也有很大差别。
有人总结了一下,主要说是锅大的原因。
这似乎很有道理,因为婚宴上,一张最大的锅可以供500人吃饭,各种食材搭配的合理,各种料都足够了,加上大师傅的火候和调制的油,恰到好处的激发出小米的香味,加水,加各种调料,加水的米面,需要搅拌均匀后等待下锅。
小厨上的厨师也要炸肘子。
两口大锅,炸肘子之前,也需要在蜂蜜水中过一下,以便使肘子着色。
下午一个大锅里,大厨上的厨师在向大锅内加入做豆沫汤的各种食材。
另一个锅先油炸酥鸡,白条鸡在蜂蜜水中拌过以后,下到油锅内,炸成金黄色,颜色十分诱人。
捞出的酥鸡,油炸过的酥鸡,口感酥脆,但是还需要煮过才能上席。
而其他,炸好的肘子放到盆中,到明天还需要放进锅里煮一遍,才能上席。
帮忙的人也都陆陆续续到来,看看忙单上的各种分工和搭档,以便分工合作。
一般喜婚忙单上有:总管、副总管、礼房、大厨(大锅)、小厨(厨下)、打杂、陪客等等。
后人有诗词记之。
喜事谣
男大当婚女要嫁,
情投意合最是好。
豆沫烩菜红盖头,
千年习俗传今朝。
余让心说,不要怪诗词有一些蹩脚,因为周朝诗词歌赋,都是古体诗,要求不严,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