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桓管时期齐国发动的贸易战争(下)
又如,齐国降服代国,根本就没动过刀兵。
代国是一个商王朝所封的诸侯国,子姓代氏,大致在今山西大同与河北蔚县一带。
管仲又来使阴招了,因为他看到了代国狐狸很多,所产的狐皮质地优良。
管仲派人到代国去高价大量收购狐皮,随着齐国对狐皮需求量越来越大,代国产的狐皮价格一路攀升。
代国老百姓一看,哇,太有赚头了。于是,大家便不愿种田了,全部到山林中去猎捕狐狸。
狐狸是有限的,今天猎捕明天猎捕,再加上是全民猎捕,就是蚊子么也捕光光了。
结果,代国人两年捕捉下来,狐狸被捕完了。关键是代国的农业生产耽误了,结果闹起饥荒。
北方有一个叫离枝国的戎狄部落便乘虚侵扰。
代国国君根本无法治国,外敌入侵,不抱牢一根粗壮的大腿,亡国了啊。
代国紧急求援,向谁求?当然是齐国了。
代国向齐国表示,以后就安心当齐国附庸,接受齐国保护。
就这样,代国国君直接率军民投靠了齐国,齐桓公出兵赶跑了离枝武装。
这就是齐桓公称霸事业中的“狐皮降代”的故事。
当时,列国诸侯唯一能与齐国抗衡的是楚国。
在战场上,齐国与楚国真刀真枪打起来不一定包赢,齐桓公甚至联合八国诸侯去讨伐楚国,最后根本没捞到多少好处。
据说,齐国伐楚回来后,管仲一直在思索如何降服楚国的办法。既然明着讨伐楚国没把握,那就使使阴招吧。
这个阴招就是屡试不爽的贸易战,具体就是“以鹿弱楚”之计。
这条计策的原理与其他贸易战的原理一样,通过购买楚国的鹿,达到削弱楚国实力的目的。
当然,前提条件是楚国盛产鹿。
管仲先放出风去,说齐国要建造若干个大型猎场,现在老虎野猪草泥马什么的都有,就是太缺乏鹿了,急需大量鹿。
但齐国本国不产鹿,需要大量进口。反正齐国不差钱,愿意以高价收购一头鹿。
据说这个价是当时市场价的五倍,但是必须是产自荆楚的鹿,因为那里的鹿最好。
然后便看楚国的反应了。
果然,楚国从楚王至老百姓都眼馋了,接下来的情景与前面讲的差不多,老百姓纷纷放下手头的农活,漫山遍野地去捉活鹿。
于是,楚国的鹿价飞涨。
全国上下都在玩鹿炒鹿谈鹿养鹿,鹿市场风光无限,鹿价越炒越高。
大家都愿意将资金投到鹿市场,不愿抓粮食生产。
因为相比经营鹿赚取的利润,粮食生产那简直是杨白劳,根本没什么赚头啊,没有需求的粮价自然是暴跌了。
阴谋大王管仲先生则派人悄悄在列国诸侯收购并囤积粮食。
楚国靠卖活鹿赚了大量的钱的同时,齐国收购囤积了大量的粮食。
这样过了两年,齐国突然说鹿已经太多了,一头也不要了。
楚国风光貌似无限的活鹿市场一下子便出现暴跌,一些套进去的楚人血本无归,这个时候突然发现粮食出现了短缺问题。
楚国上下开始要粮食了,但整整两年不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供应市场,楚国哪有什么粮食供应啊?
偏偏可恶的齐国人明明粮食很多,就是不卖。
没粮食吃是要死人的,楚王束手无策。当然,据记载,楚王是派人四处买粮的,但列国诸侯的粮食几乎都给齐国买断了。
楚国是个大国,粮食问题一出现,后果非常严重。其中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量的楚国人逃难到齐国,因为只有齐国有粮食啊。
据说,管仲的这个阴谋,让楚国一下子便跑掉了大量人口。
在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国家资源的春秋时期,楚国元气大伤,再也不敢对齐国称霸指手划脚了。
没有了楚国的叫板,齐桓公真正实现了称霸诸侯的目标!
关于贸易之谋,管仲除了“以鹿弱楚”之计外,还有一个经典便是“菁茅之谋”。
齐桓公一直是晃着尊王旗帜的,在尊王中他靠着管仲也真是赚足了钱,而周天子却穷得叮当响。
周天子虽是个摆设,但至少对于齐桓公来讲大有用处。天子穷对齐桓公可不是什么利好的消息,怎么让天子也富起来呢?
管仲有的是办法。
管仲想到了菁茅。
这是啥东西?一种茅草,又称苞茅,南方的一种茅草,而且必须是江淮地带的特殊菁茅。
据说,这种茅草品种独特,每枝都从根上长出三个分叉,应该算是茅草中的精品,所以被作为天子礼仪用品。
用于什么呢?
用于诸侯参与天子封禅大会。也就是说,诸侯要想参与天子封禅大会,必须带一束这玩意儿,相当于VIP通行证。
由于产地特殊,所以管仲便让齐桓公对周天子讲,让周天子将出产菁茅的江淮那块地先圈占起来:这是大周王朝专属之地。
然后便是宣传工作:昭告天下诸侯,周天子要举办隆重的封禅活动,这一次是一口气封俩,泰山和梁父山。
根据周天子的命令,列国诸侯都必须参加。
在齐桓公时代,尊王可是大事。参加天子封禅活动那是列国诸侯无上的光荣,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要参加。
列国诸侯有多少,少说也有几百吧,这动静搞得够大的。
只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封禅只是一个烟雾弹,真正的炸弹是天子搞钱运动。
怎么搞?
因为根据周礼,诸侯参加封禅,必须带一束菁茅,而且必须带产自江淮的菁茅。
本来嘛,这玩意儿谁都不起眼,现在却成了必需品。而这个必需品,却只有天子圈占的江淮那块地有。其他地方产的,不合格产品。
那列国诸侯要得到菁茅,唯一的办法便是去江淮之地买。大家都要买,便形成了卖方市场。
周天子一看乐了:高价出售!
最后的结果是,仅仅用了三天,周天子便赚到了相当于他原来从列国诸侯们要来的七年贡奉总和!
这又是管仲的计策,这里涉及到了垄断经营、市场经济等等。
反正一句话:管仲太会赚钱了,管仲先生的经济学水平,不由不令人叹服。
当然,这些只是故事,史料也只是大量的野史。但这样的故事,我们还是要讲,因为对当下还是有相当的借鉴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