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公子小白流亡去了莒国
齐桓公要来了,但还在路上。因为此时的齐国,一时尚无国君。
未来的齐桓公,此时还仅仅是一位流亡在国外的公子小白。
公子小白的青少年,其实是相当郁闷的。
为啥?
因为他只是排行老三,也就是说,公子小白还有两位哥哥,在他前面迎接齐国代表最高权力的那把座位。
而且,公子小白还是庶子。也就是说,公子小白不是齐僖公夫人所生的儿子。
这意味着什么?
这就意味着你公子小白就老老实实地做一名公子哥吧,齐国虽然强大,但不属于你。
公子小白自然知道自己的地位,于是便一本正经地做起官二代富二代来。
典型的表现就是不务正业,天天吃喝玩乐,尤其是好色。估计嘴边刚长毛,便是撩妹高手了。
据说,公子小白自年轻时的好色,居然到了当国君以后,还一直保持着这个爱好,一直到老,好了一生。
更不幸的是,他摊上了一位胡作非为的兄长国君,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齐襄公。
齐襄公一直被世人闲话着与妹妹文姜有着特殊关系那事,那事确实成了齐国人民心头的伤,也使齐国成了国际笑料。
公子小白虽然自己喜欢吃喝玩乐,但他有一个忠心辅佐他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鲍叔牙。
鲍叔牙先生便对公子小白出了个主意:“公子,主公现在是全国人民的一个笑话,朝堂之上,没人敢劝谏于他。
老臣建议你劝劝他,务必悬崖勒马,这样我们齐国还有希望啊。”
这个主意,听起来真的是妙。
连公子小白都有道理:如果国君哥哥能听自己的话,那自己岂不是能够引起国君哥哥的重视与肯定?那自己的地位和声望将大大提升!
但这个主意,实在是个馊得不能再馊的坏主意了。
齐襄公何许人也?
一个要面子比命还要的大国君主。他最忌讳的,便是有人敢说他与妹妹文姜的事。
公子小白虽然是弟弟,但弟弟算哪根葱?惹寡人不痛快,分分钟剪了拌豆腐吃。
于是,公子小白便一头撞到了南墙,被齐襄公一顿大骂。
据说,齐襄公还将鞋子脱下来夹头夹脑向公子小白砸去。
公子小白吓得差点肝胆俱裂,七魂逃了六魂,屁滚尿流逃来告诉鲍叔牙。
鲍叔牙一看,坏了,这下子自己犯了多嘴罪啊,怎么办?
没办法了,万一齐襄公追查是何人指使,那自己吃饭的家伙得搬家。
快逃吧!
于是,鲍叔牙带着公子小白逃亡去了莒国。
莒国是一个东夷国家,本是嬴姓,少昊之后。到后来以己为姓,在今天的山东莒县,子爵,国土面积比齐国、鲁国要小,但在山东一带也算是排行第三的大国了。
莒国离齐国都城比较近。按鲍叔牙的说法,小国比较稳定,而且离齐国相对近一点,万一有需要,可以立即回齐国。
从这点来看,鲍叔牙这家伙眼光是毒的,老谋深算。
因为,后来正是凭着这一点,公子小白最先回到齐国,占了先机,得了齐国。
其实公子小白只能去莒国,因为一个意外事件。
原来,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姬,即来自卫国的,公子小白当初的选择是去卫国。
要去卫国,必须经过谭国,结果谭国人给摆了一道:守着国门不让通过。
急急如漏网之鱼的公子小白那个气啊,但又没有办法,无奈只好转道莒国。
莒国人非常客气,再加上鲍叔牙认真分析后,认为留在莒国要好一点,就这样公子小白等人便在莒国暂时安顿下来。
莒国也正因为曾经接纳过后来成为齐桓公的公子小白,所以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勿忘在莒”的典故。
史料记载,有一天齐桓公过生日,把几位亲信大臣叫来一起喝酒。
喝得正在兴头时,齐桓公见鲍叔牙居然不向自己敬生日快乐酒,便问:“为什么不敬酒祝寡人生日快乐啊?”
鲍叔牙估计当时喝晕了,一时忘了礼节,便胡编出一个道理来:
“臣今日故意不敬酒,是希望主公您不要忘记当年寄于莒国篱下的日子,是希望管夷吾不要忘记绑在囚车里等死时的滋味,希望宁戚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赶车放牛的出身。”
管夷吾,即大名鼎鼎的管仲,他和宁戚的故事,我们后面会讲到,但这里鲍叔牙对齐桓公所讲的,就是勿忘在莒。
齐桓公听后非常感动,他立即离席拜谢鲍叔牙道:“寡人与各位大夫都不会忘记您今天的提醒,齐国社稷之幸,如果有这样的时时提醒,就不致于消亡。”
后来,勿忘在莒就意指不要忘本,不要忘记曾经的苦难。
有一部很红火的电视剧《琅琊王》,里面的琅琊就是莒国的一个属地。从历史角度看,一个小小诸侯国下面的属国,哪来什么王?
但这是电视剧,是将历史文艺了的,只要剧情精彩就行。
好吧,公子小白,你就在莒国好好休息吧,继续你擅长的撩妹把妹活动。在你那位国君哥哥齐襄公在世时,你注定是要呆一边凉快去的。
你的机会,将出现在齐襄公去世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