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防汛抗洪优秀作品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薄弱地区的强力应对——太湖流域易涝区防洪工程建设走笔

□本报记者 滕红真 尤珍 通讯员 黄志兴

据气象分析,太湖流域6月19日入梅。

在太湖水位和区域河网水位普遍偏高的情况下,流域防洪最薄弱地区——杭嘉湖,面临严峻的抗洪排涝形势考验。

杭嘉湖地区地势低洼,因地面沉降,整体防洪能力尚达不到20年一遇标准。6月15日,记者来到嘉兴市、湖州市,了解两地圩区等防洪工程建设情况。

在嘉兴北部地区王江泾镇的王新圩区二期工程现场,只见圩堤一侧是绿油油的藕田,另一侧是水位明显高于藕田高程的河湖。脚下的大堤抵御着洪水,正为老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筑起一道保护网。

据嘉兴市水利局局长袁建民介绍,该区域因地面沉降严重,工程防洪能力大大降低,常受涝水侵袭。为此,嘉兴市加大了圩区建设力度。王新圩区二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圩堤9311.66米、新建闸门4座、新建排涝泵站1座等。工程于去年8月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工程形象进度已达75%。

据了解,杭嘉湖圩区整治工程中规模最大的当属可恢复嘉北地区防洪排涝能力的王凝圩区整治工程。目前,工程基本建成,今年汛期将发挥作用,值得期待。

位于太湖流域上游的长兴平原,上承山区来水,排水入湖又易受太湖高水位顶托,防洪压力较大。

在湖州市长兴县五家坝排涝站,排水泵站发出急促有力的嗒嗒声,淹没了当日的雨声。当地正通过泵站将水排放到圩外的入太湖溇港中,通过降低圩内水位,保障防洪安全。

太湖是长兴县洪水的唯一出路,加大圩区整治力度一直是长兴县防洪减灾的重要着力点。据悉,2010年浙江省启动了新一轮杭嘉湖圩区整治工作,其中长兴县规划整治圩区107片,总面积72.38万亩,目前已完成12片圩区整治。2016年当地计划完成圩区整治4.41万亩,截至5月底,已完成圩区整治2.78万亩。“十三五”期间预计完成12.64万亩圩区整治,着力解决平原低洼易涝地区防洪问题。

率国家防总工作组深入太湖流域指导防汛抗洪工作的水利部总规划师张志彤强调,太湖流域圩区众多,无序运用必将加大流域及区域防洪压力,要进一步摸清圩区基本信息,界定圩区属性,合理制定圩区工程运行方案。

记者来到环湖大堤长兴夹浦镇段时,已是下午4点,此时的湖水不断拍打着岸边抛石。沿着大堤走,向远处遥望,会发现大堤延伸处,柏油马路渐渐变成土路小道。22.7公里加固后的新堤防和11.6公里老堤防在此相遇。

据介绍,一轮治太中,长兴完成了环湖大堤建设任务,大堤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2007年以来,结合环太湖公路建设,环湖大堤长兴段完成小梅口至夹浦段大堤加固建设,剩苏浙省界父子岭—夹浦约11公里大堤没有与环太湖公路连接贯通,目前正在开展环湖大堤后续工程前期工作。

工程项目总投资15亿元,除涉及环湖大堤加固约11公里外,还包括入湖河道整治约30公里,滨湖低洼易涝区整治约20万亩。截至5月底,工程已完成专项调查,目前正在编制可研文本。

与此同时,长兴县加快骨干河道堤防治理工作同样值得关注。截至5月底,苕溪清水入湖整治工程完成投资2.6亿元;泗安塘水系整治工程已完成河道整治5.9公里;合溪新港整治工程已完成河堤加固2.1公里。

来源:《中国水利报》2016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