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健全的体制机制——防汛抗洪的强大支撑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体系,逐级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主体。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在汛情发生时,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长江防总总指挥、湖北省省长王国生部署防汛要求十分明确。“换届不换防,换届不换责”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鲜明态度。
不仅仅是湖北,长江沿线各地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责任机制,防汛责任从省长、市长层层传导到县长、乡长各级防汛责任人,将责任明确到具体岗位、具体工程、具体人员,实现责任从上到下、从面到点的全覆盖。
责任制是落实防汛工作行之有效的办法,它就像一根巨大的发条,一下子激活了全部链条的每一个环节,让防汛的每一项工作扎实有序运转起来。
防汛检查是一个非常管用的抓手,排查隐患,发现问题,指导方法,落实措施,都往往始于防汛检查。刘雅鸣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刚过,长江委7个专家组就带着问题去各地督导检查,回来后进行分析,‘一省一单’要求整改,包括责任落实、预案准备、组织保障等各方面。”
防洪预案是临危不乱的成功经验。湖南省防办主任罗毅君说:“省防指已批复下达22座大型水库、80座重点中型水库汛期控制运用方案,对病险水库、在建涉水工程、山洪灾害隐患点,实行‘一库一案、一点一案’。”
防汛值守是必要的保障。江西省防办主任徐卫明告诉记者:“现在我们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切实履行职责,及时报告防汛信息,还加大了对下级防汛机构的值班检查力度。”
团结抗洪是抢险救灾的必然要求。武汉市水务局副局长丁心红告诉记者:“汛前我们已经与部队加强了交流联系,讨论研判汛期各项防御工作,并进行实地考察和演练,强化组织和队伍保障。”
以责任制为核心,长江流域汛前有监督检查、预案准备等机制,汛期有岗位值守、灾害预警、应急抢险等机制,防汛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保障着防汛抢险救灾有力有序有效。
从长江委、沿江各省防指到沿线市县防办,从荆江大堤到九江堤防,从洞庭湖到鄱阳湖,记者一路走一路看,可以肯定的是,长江防汛工程措施今非昔比,科技手段日新月异,体制机制健全成熟,那么,长江防汛是不是高枕无忧了呢?
非也!
刘雅鸣告诉记者:“长江防汛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思想麻痹是最大挑战;新建工程没有经过大洪水检验;地方换届新官员对防汛工作不熟悉。”
专家分析,长江中下游河道安全泄量与长江洪水峰高量大这一主要矛盾仍然突出,遇1954年型大洪水,中下游干流仍需运用蓄滞洪区分蓄超额洪水,但蓄滞洪区建设长期严重滞后,分洪难度大。不少重要支流和湖泊堤防还没有加固,一些连江支堤与长江干堤没有形成封闭保护圈,大多数中小河流防洪能力偏低;还有不少中小型水库需要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御难度大;部分城市内涝问题凸显;非工程措施还很不完善,灾害预警水平还不高。此外,长江中下游干流局部河段仍有崩岸险情……
“长江防汛是天大的事”。抗洪硬件,短期难有大作为,近期可以修补;防汛软件,只能加强不能削弱。4月25日至26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亲临长江调研指导迎汛备战工作,主持召开推进长江崩岸治理和应急度汛现场会,就长江防汛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
多年的工程建设和最新的科技发展让长江防汛更有底气,成熟的体制机制正在有序推进长江防汛各项工作。我们相信,长江人一定能够用智慧和汗水迎接挑战,经受住可能发生的大洪水考验,把滚滚洪流顺利送出吴淞口,为长江安澜交上经得住历史检验的满意答卷。
来源:《中国水利报》2016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