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学教程(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课外知识

1.“98长江大洪水”

1998年7—8月,长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简称“98长江大洪水”),它是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又一次特大洪水,其水位之高超历史记录。

从6月11日开始,强降雨区逐步转入长江流域,多次出现大范围的强降雨,6—8月降水比同期多年平均降水多出4%~65%。到7月3日,出现第一次洪峰,宜昌站洪峰水位52.91m,最大洪峰流量54500m3/s。本次洪峰持续时间短,流量大于50000m3/s仅17h。

接着,到7月18日,出现第二次洪峰,宜昌站洪峰水位53.00m,最大流量为55900m3/s。本次洪峰持续时间是本年度最长的一次,其超过50000m3/s的时间长达9 天。

第三次洪峰,7月24日宜昌站出现洪峰水位52.45m,最大流量51700m3/s,是本年度8次洪峰中最小的一次。

第四次洪峰,8月7日宜昌站出现洪峰水位53.91m,最大流量63200m3/s,为本年度第二大洪峰。

第五次洪峰,8月12日宜昌站出现洪峰水位54.03m,最大流量62600m3/s。

第六次洪峰,8月16日宜昌站出现洪峰水位54.24m,最大流量63300m3/s,为本年度最大洪峰流量,居实测历史洪水序列第9 位。

第七次洪峰,8月25日宜昌站出现洪峰水位53.29m,最大流量56100m3/s。

第八次洪峰,8月31日宜昌站出现洪峰水位53.52m,最大流量56800m3/s。

长江中下游干流沙市至螺山、武穴至九江共计359km的河段水位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在鄱阳湖水系五河、洞庭湖水系四水发生大洪水后,长江上中游干支流又相继发生了较大洪水,长江上游接连出现八次洪峰。1998年最大30天洪量,宜昌、汉口、大通站分别为1379亿m3、1885亿m3和2193亿m3

“98长江大洪水”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数十万灾民被迫放弃家园,造成特大洪涝灾害。但是,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几百万军民英勇奋斗抗洪救灾,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伟大胜利。

2.2006年重庆、四川大旱,2010年西南五省大旱,2014年河南夏旱

2006年入夏以后,重庆、四川等地持续高温少雨,出现了自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被人们称为“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旱灾。6月1日至8月14日,重庆、四川累计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少,较常年同期偏少139.4mm,干旱面积达到340万hm2;重庆、四川的部分地区高温日数达30~50天,比常年同期偏多15~25天。连续60多天未降雨,且许多地区气温超过40℃,个别地区高达44.5℃。

2006年重庆、四川大旱期间,先后发布了100多次高温红色、橙色预警。严酷的高温和干旱,造成四川3100万亩农作物受旱,467万亩绝收,受灾人口超过全省人口的50%,近千万人出现了临时饮水困难;重庆500万亩农田绝收,饮水困难人数达784万,造成69.7 亿元的巨大损失。

2009年9月中旬开始,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2010年3月干旱更加严重。在这次干旱中,云南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84天,贵州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50天,均达到历史同期最多;广西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32天,为历史第二多;四川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25天,为历史第七多。2010年1月,云南省达到重旱以上级别气象干旱的县数百分比一度达到85%,3月,贵州省重旱县数百分比也达到了81%。

2014年7月,河南遭遇新中国成立63年来最严重的“夏旱”。2014年汛期以来,高温、少雨、干旱天气持续发展,河南省中西部和北部部分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旱情。河南省平均降雨量96mm,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60%,较去年同期偏少44%。特别是6月以来,高温时间长,平均降雨量仅有90.2mm,是1951年以来最小年份,呈现严重的气象干旱。2014年7月27日,河南省水利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河南省有24.5万人、8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吃水困难;秋粮受旱面积已达2310万亩,严重干旱610万亩。豫西、豫北部分丘陵岗区因缺乏灌溉条件,旱情较重。

3.2005年松花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 5人死亡、1人下落不明、2人重伤、21人轻伤,万余人需要紧急疏散。事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主要通过吉林石化公司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约有100t左右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造成松花江水环境污染,超标的污染物主要是硝基苯和苯,属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污染事故直接导致松花江哈尔滨区段水体受到上游来水的污染,因主要饮用水源松花江遭到严重污染,黑龙江省省会城市哈尔滨于11月23日停止供应自来水。消息发出后,立刻引起全市居民的恐慌,400万市民抢购饮用水和食品,更有人决定离市避难。4天后才恢复供水。

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后,经俄罗斯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进入俄罗斯。因此,松花江污染还可能会影响到临国俄罗斯。11月26日,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约见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就松花江污染对俄罗斯人可能带来的损害表示歉意,并向俄方通报松花江水质污染的有关情况和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

2005年松花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不仅造成松花江严重的水环境污染,还引起了一连串的生态恶化问题,同时还导致一些地方出现社会恐慌和供水危机,并产生了一些国际影响。其带来的损失无法估计。

4.中东战争中的水资源因素(叙以冲突,关键是水)

中东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油,但最缺水。水是中东地区最稀缺的资源。它既是和平的保障,也可能是引发战争的导火索。由于中东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和半干旱荒漠地区,对水资源的争夺尤为突出。以色列已故总理拉宾曾指出,中东即便其他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单单是水的问题就能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再次引发战争。

在几十年阿拉伯民族同以色列的对抗中,石油仅仅是外在因素,因为中东地区不缺石油,但争端的核心问题是“土地”,更进一步说,是流经这些土地的水资源。因此,水资源是中东和平进程中最敏感的政治问题之一。

约旦河流域是中东地区重要的水源地。约旦河的北部源头有三:一是发源于黎巴嫩境内的哈斯巴尼河;二是发源于叙利亚(简称“叙”)、黎巴嫩(简称“黎”)、以色列(简称“以”)边境的达恩泉;三是发源于叙利亚境内的巴尼亚斯河。这三条支流汇合构成了上约旦河,正常年份每年的总水量约为5.5亿~6亿m3。在极其缺水的中东地区,对约旦河流域水资源的争夺成为多次战争的焦点和最棘手的根源。

叙以争端的核心在戈兰高地,解决戈兰高地问题的关键是水资源。戈兰高地是叙利亚西南边境内的一块狭长山地,位于叙以边界的交界处,如图2-2所示。戈兰高地对以色列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在地势上可以俯瞰以色列,因此被叙以双方看成边防要地。戈兰高地水资源丰富,数条河流注入太巴列湖。太巴列湖南北长23km,东西最宽处约14km,面积165km2,平均水深45m,储水量30亿~40亿m3。以色列每年将4.5亿~6亿m3的湖水用水泵抽送到比太巴列湖高475m的巴图夫水库,经该水库将湖水输送到各地。抽水所需的电量占以色列全国用电量的18%。以色列40%的用水靠太巴列湖水源。可以看出,对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以色列来说,太巴列湖水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以色列要求完全控制太巴列湖以及巴尼亚斯河和哈斯巴尼河的一段。这是以色列争夺戈兰高地的重要根源。

1941年,戈兰高地归属独立的叙利亚。1948年以色列国成立后,向埃及、约旦、黎巴嫩、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发动战争,叙利亚人开始在戈兰高地修建工事。1967年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突入叙利亚境内,占领了戈兰高地大部分地区(约1200km2)。从此,叙以在戈兰高地上对抗几十年之久,成为中东和平进程的一大障碍。

中东地区的水资源分配问题十分复杂,再交织着民族问题,很难用其他地区的经验来解决该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因此,中东地区伴随着水资源矛盾的冲突仍会持续下去。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1990年曾说下一次中东战争将不会因为政治而爆发,而是由于水。虽然这一论断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未来的水战争是毫无疑问的。

图2-2 中东地区部分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