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地基土(岩)的分类
在天然地基中,土的种类很多,为了评价岩土的工程性质以及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必须根据岩土的主要特征,按工程性能近似的原则对岩土进行工程分类。《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把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六类。
1.6.1 岩石
岩石是指颗粒间牢固连接,呈整体或具有节理裂隙的岩体,其分类方法如下。
1.岩石按坚硬程度分类
岩石的坚硬程度应根据岩块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frk按表1.10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和极软岩。当缺乏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资料或不能进行该项试验时,可在现场通过观察定性划分,划分标准见表1.11。
表1.10 岩石坚硬程度划分
表1.11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
2.岩体按完整程度分类
岩体的完整程度按表1.12划分为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等五级。当缺乏试验数据时可按表1.13确定。
表1.12 岩体完整程度划分
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纵波波速与岩块纵波波速之比的平方。选定岩体、岩块测定波速时应有代表性。
表1.13 岩体完整程度划分
1.6.2 碎石土
碎石土是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
碎石土根据粒组含量及颗粒形状分为漂石或块石、卵石或碎石、圆砾或角砾,其分类标准见表1.14。
表1.14 碎石土的分类
注 分类时应根据粒组含量栏从上到下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1.6.3 砂土
砂土是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
砂土按粒组含量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其分类标准见表1.15。
表1.15 砂土的分类
注 分类时应根据粒组含量栏从上到下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例1.2】 某土样的颗粒级配试验成果见表1.16,试确定土的名称。
【解】 分析不同的颗粒粒径分别占总质量的百分数如下:大于20mm者占6%;大于10mm者占13%;大于5mm者占18%;大于2mm者占25%;大于1mm者占33%;大于0.5mm者占46%;大于0.25mm者占71%;大于0.1mm者占94%;大于0.075mm者占97%。
表1.16 颗粒级配试验成果表
对照表1.15及表1.16,本题粒组含量大于20mm的占6%<50%,不能作为碎石(卵石);大于2mm的占25%<50%,不能作为角砾(圆砾);符合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故该土定名为砾砂。
1.6.4 粉土
粉土是指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且塑性指数IP≤10的土。
1.6.5 黏性土
黏性土是指塑性指数IP>10的土。按塑性指数IP的指标值分为黏土和粉质黏土,其分类标准见表1.17。
表1.17 黏性土按塑性指数分类
注 塑性指数由相应于76g圆锥沉入土样中深度为10mm时测定的液限计算而得。
1.6.6 人工填土
人工填土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堆填的土,根据其组成和成因可分为素填土、压实填土、杂填土和冲填土。
素填土是指由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等组成的填土;经过压实或夯实的素填土为压实填土;杂填土为含有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生活垃圾等杂物的填土;冲填土为由水力冲填泥砂形成的填土。
除了上述六类土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土,如淤泥、淤泥质土、泥炭质土、红黏土、次生红黏土、膨胀土和湿陷性黄土等,它们都具有特殊的性质。将在项目10专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