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理资源
湖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部,简称“鄂”。地跨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06′47″;东西长约740km,南北宽约470km。全省国土总面积18.59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94%。湖北居中独优,得天独厚,地控巴蜀,天连吴越,九省通衢,山清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丰富,历史悠久。
一、地理地貌
(一)地理特征
湖北省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
山地、丘陵和岗地、平原湖区各占湖北省总面积的56%、24%和20%。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m;东部平原的监利县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0。湖北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除平原边缘岗地外,海拔多在35m以下,略呈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
(二)气候特征
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为355~477kJ/cm2。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100~2150h。其地域分布是鄂东北向鄂西南递减,鄂北、鄂东北最多,为2000~2150h;鄂西南最少,为1100~1400h。其季节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两季因地而异。全省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温度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全省无霜期为230~300d之间。各地平均降水量为800~1600mm。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鄂西南最多达1400~1600mm,鄂西北最少为800~1000mm。降水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全省夏季雨量为300~700mm,冬季雨量为30~190mm。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强度最大,是湖北的梅雨期。
(三)河流湖泊
湖北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km以上的有4228条,另有中小河流1193条,河流总长5.92万km,其中河长在100km以上的河流41条。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滨江出境,流程1041km。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水、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省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3个县(市、区),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郧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km。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余个,湖泊总面积2983.5km2。面积大于100km2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
二、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2013年湖北省全省土地总面积1859.37万hm2,其中,山地丘陵占66.97%,平原岗地占33.03%,土地利用现状呈“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格局。全省有耕地528.18万hm2,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鄂北岗地和鄂东沿江平原;园地48.82万hm2,主要分布在长江三峡河谷地带、清江流域和鄂南幕阜山区;林地862.03万hm2,主要分布在周边山区和丘陵地区,平原地区分布较少,与地貌特征基本一致;牧草地28.62万hm2,主要零星分布在十堰、恩施和黄冈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25.83万hm2;交通运输用地28.69万h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06.04万hm2;其他土地31.16万hm2。
(二)矿产资源
湖北省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81%,已探明储量的有89种。化肥用橄榄岩、碘、石榴子石、累托石黏土、建筑用辉绿岩、磷等6种矿产资源居全国首位,泥灰岩等17种矿产资源储量居2~3位,铁、铜、石膏、金、汞、锰等35种矿产资源储量居4~10位。
主要和优质矿产资源有:磷矿共发现矿区(段)123处,累计查明磷矿资源储量60.24亿t,保有资源储量53.86亿t,占全国同类矿产的25.11%。钒矿共发现矿区(段)47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420.02万t,保有资源储量385.90万t,位列全国第三。盐矿已查明矿产地23处(含卤水),查明资源储量280.50亿t(其中液态盐30.83亿t),现居全国第三,湖北盐矿找矿潜力巨大,据预测远景资源储量可达2895.7亿t。钛矿共发现矿区(段)12处。其中金红石矿物累计保有资源储量576.3万t,占全国同类矿产资源总量的39.76%,居全国之首;原生钛铁矿保有资源储量1484.14万t,全国排名第四。石膏矿共查明21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1.27亿t,保有资源储量21.13亿t,全国排名第八,其中纤维石膏比重较大,居全国之首。铁矿共发现矿区(段)240处,累计查明铁矿资源储量37.71亿t,保有资源储量33.30亿t,全国排名第九。铜矿共发现矿区(段)148处,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522.45万t(含伴生铜),保有资源储量237.21万t,全国排名第十三。
(三)生物资源
湖北省海拔高低悬殊,树木垂直分布层次分明,优越的森林植被呈现出普遍性与多样化的特点。全省已发现的木本植物有105科、370属、1300种,其中乔木425种、灌木760种、木质藤本115种,在全球同一纬度所占比重最大。全省不仅树种较多,而且起源古老,迄今仍保存有不少珍贵、稀有孑遗植物。除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珙桐、秃杉外,还有二级保护树种香果树、水青树、连香树、银杏、杜仲、金钱松、鹅掌楸等20种和三级保护树种秦岭冷杉、垂枝云杉、穗花杉、金钱槭、领春木、红豆树、厚朴等21种。藤本植物种类多而分布广,价值较高的有爬藤榕、苦皮藤、中华猕猴桃、葛藤、括楼等10多种。全省的草本植物有2500种以上,其中已被人们采制供作药材的有500种以上,被称为“中华药库”,是国家重点中药材基地。湖北省在动物地理区划系统中属东泽界、华中区,有陆生脊椎动物562种,其中两栖类45种、鸟类415种、哺乳动物102种。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12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有金丝猴、白鹳等23种;属二类保护的有江豚、猕猴、金猫、小天鹅、大鲵等89种。全省共有鱼类176种,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占58%以上,其次为鳅科,占8%左右。底栖动物86种,浮游动物210种,水生植物17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一级水生野生动物有白鳍豚、中华鲟、白鲟、达氏鲟、鼋5种,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水生野生动物有大鲵、胭脂鱼、江豚、水獭等8种,省级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30种。全省鱼苗资源丰富,长江干流主要产卵场36处,其中半数以上在湖北境内。
(四)旅游资源
湖北省得造化之钟爱,山川灵秀,风光无限,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二者兼备。长江三峡驰名中外,三峡大坝享誉全球。人誉“第一山”的道教名山武当山为道教圣地。号称“华中屋脊”和“绿色宝库”的神农架是重要自然保护区,不仅珍稀动物种多,“野人之谜”更令人关注。“八百里清江、八百里画廊、八百里歌”的清江及大峡谷,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神奇秀美的地理奇观。雄奇险峻、景色迷人的避暑胜地九宫山,集南国俊秀与北国壮美于一身,被誉为“九天仙山”,是我国五大道教名山之一。湖北人文旅游景观具有时代跨度大,历史价值高的特点,既有古人类长阳人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址,又有众多的古三国胜迹和楚都遗址“纪南城”;既有辛亥革命遗址起义门、阅马场,又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及“八七会议”会址。文物古迹与革命胜迹遍布全省,从宜昌的屈原故里、三游洞、昭君故里、随州的炎帝庙、荆州的纪南故城、黄冈的东坡赤壁、襄阳的古隆中、武汉古琴台、黄鹤楼、咸宁的三国赤壁直到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京汉铁路工人运动“二七”纪念馆,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黄石矿冶文化历史悠久,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我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拥有“亚洲第一天坑”。“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麻城杜鹃花海是大别山旅游中最美丽、最经典的景观。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高、品种之纯、花色之美中国一绝,世界罕见。
三、经济社会发展
(一)区位优势
湖北省是中国中部临江的内陆省份,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突出、可持续利用的经济优势。从地理位置上看,湖北省处于横贯东西的长江中游,纵穿南北的京广铁路,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交汇点,“九省通衢”的交通便利使湖北“通江达海贯南北”,具有独特的先天地理优势。从经济区位上看,湖北省处于“长江经济带”的中接点上,是“长江中三角”和中部崛起的核心区域,对周边经济区形成强大的辐射与吸纳,极易产生扩散与积聚的经济传导效应,已成为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优势独一无二。湖北省已基本形成了以武汉市为中心、以京珠沪蓉国道干线为主轴,以连接周边省会城市的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县市通达高等级公路,乡镇通达等级公路的内畅外联、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基本形成了以长江、汉江为主通道,连接江汉平原,航道港站配套、干支相连、通江达海的水路网;基本形成了以武汉机场为中心,连接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直达全国70个主要城市的中部航空枢纽。湖北省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科学研究水平全国领先,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数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四。
(二)“两圈两带”发展战略规划
1.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面积不到全省1/3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武汉为城市圈中心城市,黄石为城市圈副中心城市。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区域发展规划(2013—2020年)》也已于2014年初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
2.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包括襄阳、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8市、州(林区),户籍人口2972万人,国土面积12.79万km2,分别占全省的48%和69%。2012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二五”规划》。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服务国家区域总体战略,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鄂西圈十大旅游区包括三峡大坝—平湖半岛旅游区、武当山—太极湖旅游区、神农架旅游区、襄阳古隆中—鱼梁洲旅游区、荆州古城旅游区、洪湖岸边是家乡—石首天鹅洲旅游区、清江画廊旅游区、明显陵—漳河旅游区、炎帝神农故里—大洪山旅游区、恩施腾龙洞—大峡谷旅游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自2008年开始建设以来,旅游产业收益显著增长,2012年,鄂西圈旅游人次1.4亿人,旅游收入882.97亿元,占当地地区生产总值的9.46%。2013年,开发建成4A景区55个,5A景区6个。鄂西圈投资过亿元的特色旅游市场主体,已从2008年的35家发展到2013年的100多家。
3.湖北长江经济带
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进一步开发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务院2014年发布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湖北长江经济带处于长江流域中心位置,交通枢纽地位突出,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城镇体系完备,国土面积54168.5km2,人口达2750.1万人。农业以优质粮棉油、蔬菜和水产品为主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业初步形成以汽车、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水电、建材和食品等为主的优势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服务业以商贸、金融、物流、旅游和信息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将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主题,以充分发挥长江的水资源优势、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加快经济带的新一轮开放开发,真正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轴。
4.汉江生态经济带
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重要影响区,发挥着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纽带作用,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规划范围涵盖湖北省10市(林区)的39个县(市、区),分布有秦巴山区、大别山区等国家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江汉平原、鄂中丘陵、鄂北岗地等国家农产品主产区。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在维护我国水生态安全中具有特殊地位。神农架是全球中纬度地区保持最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之一,是我国生态保护的一面旗帜。
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综合实力较强,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10544.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42.79亿元,出口贸易总额59.4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42.7%、48.2%、26%。常住人口2236.28万人,占全省的38.6%,城镇化率达到54.5%。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是全省的汽车工业走廊和新兴工业基地。2015年5月1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印发了《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年)》,规划到2025年,将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建成“绿色汉江”“富强汉江”“安澜汉江”“畅通汉江”“幸福汉江”。
(三)经济发展现状
2014年,湖北省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7367.04亿元,增长9.7%,增速居全国第七位、中部第一位。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和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在全国位次前移。“湖广熟、天下足”,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增产8.3亿kg,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1.2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五;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0%;城镇新增就业81.9万人,创历史新高。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1%。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建筑业总产值均突破万亿元。现代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武汉市迈入“万亿元俱乐部”,襄阳市、宜昌市总量均超过3100亿元。市场主体总户数达401万户,新增87.9万户,居全国第五、中部第一。
湖北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淡水渔业第一省,淡水产品总量连续19年雄居全国榜首,养殖面积、人均占有量、淡水渔业科技实力等多项综合性指标均居全国第一。2014年,湖北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32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33.3万t,渔业经济总产值1948.8亿元,渔民人均年纯收入13559.8元。小龙虾、鳝鱼、黄颡鱼、河蟹、鳜鱼等名特产品产量领先全国,其中小龙虾产量占全国的55%,鳝鱼产量占全国的45%,黄颡鱼产量占全国的30%。
四、湖北省历史变迁简况
(一)远古时代
湖北历史源远流长,版图与政区沿革脉络清晰。从洪荒时代开始,远古人类就在湖北大地上敲打石器,捡拾野果,茹毛饮血,在最简陋、最艰苦的环境下,开始了人类最艰难、最缓慢的繁衍与进化的历史,此时距今已有200多万年。据统计,目前在湖北省境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达200处以上,代表性的有“建始直立人遗址”,距今215万~195万年;“郧县人”遗址,距今约100万年等。
至少在距今1万年左右,湖北先民开始走出大山,走出洞穴,尝试磨制石器,制造工具,刀耕火种兼有渔猎采集,湖北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已调查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2000多处,几乎遍布省内全境。代表性的有“城背溪文化”(其年代距今8500~7000年)、“大溪文化”(其年代距今6500~5100年)、“屈家岭文化”(其年代距今5100~4500年)等。
(二)古代
夏王朝时期,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江汉地区。商朝建立后,湖北即纳入商的版图。西周时期,湖北境内已出现诸多小国。楚国从周成王时熊绎被“封以子男之田”开始,辟业于荆山,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励精图治,到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国逐渐统一于楚,湖北长期是楚国的核心区域。楚国到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约有800余年的历史。楚武王熊通时,为加强国家的力量,在对外扩张中,对新得到的土地,不再分封给贵族作为采邑,而是设立县邑,由楚王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公元前707—前691年,楚武王灭权国,设权县,这是中国最早的县(在今湖北当阳东南)。楚设县后,秦、晋、齐、燕等国纷纷效仿,先后采用了县制,至秦统一全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后,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湖北大部属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属汉中、南阳、长沙、黔中和九江郡,并置若干县。
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5年),湖北大部属荆州刺史部,东汉(公元25—220年)沿置南郡、南阳郡、江夏郡以及汉中郡、庐江郡等。
三国时期(220—280年),魏、蜀、吴争夺荆州,后魏、吴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长沙郡、襄阳郡、南阳郡、南乡郡、义阳郡、魏兴郡、新城郡、上庸郡等。周边部分地区分属武陵郡、长沙郡、南阳郡、南乡郡、义阳郡等。今鄂东部分地区还设有属于扬州的蕲春郡。
两晋时期(265—420年)。湖北大部分仍属荆州之江夏、襄阳、南郡、建平、宜都、义阳、南乡、南阳、上庸、新城以及南平、长沙、天门、武陵、魏兴等郡,开始侨置州、郡、县。
南北朝时期(420—589年)。湖北主要属南朝范围,仍设州、郡、县,侨置州、郡、县增多,变更频繁,建制紊乱。
隋朝时期(581—618年)。统一全国后,先撤销侨置州、郡、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又行恢复。今湖北除西北部分和东部一隅外,绝大部分属荆州,统领南郡、夷陵、竟陵、沔阳、清江、襄阳、舂陵、汉江、安陆、永安、江夏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称鄂州,治江夏,后来鄂州又成为治所。今湖北简称鄂即源于此。
唐朝时期(618—906年)。全国分为十道,后增至十五道。湖北西部为山南东道,东部为淮南道,东南部为江南西道,西南部为黔中道。改江夏治鄂州,并改京山、富水置郢州,另有襄州、随州、均州、房州、峡州、复州、全州、蕲州、安州、黄州和沔州等十五州。后设山南东道节度使、荆南节度使、武昌节度使,分领各州。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湖北境内的襄、均、房、随、郢、复、安七州一直属于五代,黄、蕲、鄂三州初属吴,后属南唐;黄、蕲二州复又归后周。江陵地区的南平国(924—963年)建都江陵,据荆、归、峡三州;施州属蜀。
宋朝时期(960—1279年)。在湖北中部设荆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此),有鄂、复、峡、归诸州和江陵府、德安府以及荆门军、汉阳军等(辖县33个),占湖北大部分地区;北部设京西南路,有随、金、房、均、郢诸州和襄阳府以及光化军等(辖县19个);东部约以长江为界,北部属淮南西路,有蕲、黄二州(辖县5个),南部属江西南路,为兴国军(辖县3个);西部的施州属夔州路;鄂西南为羁縻州。
元朝时期(1279—1368年)。在全国设3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今湖北境内,长江以南属湖广行省(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有武昌路、兴国路、汉阳府与归州;长江以北属河南行省,有襄阳路、黄州路、蕲州路、中兴路、峡州路和安陆府、沔阳府及荆门州;西北部一隅属陕西行省,西部夔州路、羁縻州属四川行省。
明朝时期(1368—1644年)。湖北属湖广行省。后分全国为十三个布政使司。今湖北全境基本属于湖广布政使司(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有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承天府、德安府、荆州府、襄阳府、郧阳府。
清朝时期(1644—1911年)。初仍沿用明制,至清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布政使司;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定为湖北省,省会武昌。是为湖北省建省之始,省名从此确立并沿用至今。湖北领武昌、汉阳、黄州、安陆、德安、荆州、襄阳、郧阳8府,湖北省行政区域之概貌已经基本形成。至清末,湖北省共领武昌、汉阳、安陆、襄阳、郧阳、德安、黄州、荆州、宜昌、施南10府和荆门直隶州、鹤峰直隶厅共60县、6散州、1散厅。
(三)民国时期
湖北省总体区划变化不大。1912年,废除府、州、厅建制,重新划分,省下设道、县两级政区;1927年,废除道一级建制,实行省、县两级行政区;1932年于省、县之间增设行政督察区;至1949年,湖北省共设1市(武昌市,当时汉口市为国民政府直辖)、8行政督察区、69县。另,汉口有时为省辖市,有时为特别市。
自192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建立过许多革命政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立过黄安农民政权,扩建为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苏维埃五县联县政府,后改为湘鄂西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4月,成立鄂豫边区行政公署,1945年10月—1946年6月,扩大成立为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1946年8月—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后建立过5个地区。1947年底,分别成立江汉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
(四)新中国时期至今
1949年5月2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在孝感花园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行政区划进行过一系列调整和变化。目前,共有12个省辖市——武汉、黄石、荆州、宜昌、襄阳、十堰、黄冈、孝感、荆门、鄂州、咸宁、随州;1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3个直管市——天门、仙桃、潜江;1个林区——神农架林区。市(州)共辖38个区、21个县级市、38个县、2个自治县。湖北省人民政府驻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