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我国的水土保持
我国水土保持源远流长,最初为保护农耕地而产生,可以看出,我国农耕文明绵延数千年,水土保持与之相伴相生、经久不衰。在古代,黄河流域就有“平治水土”之说,从西周到晚清,人民群众创造了保土耕作、沟洫梯田、造林种草、打坝淤地等一系列水土保持方法,当代有关水土保持的理论和方法,很多都是我国历史上水土保持实践的发展和延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怀下,水土保持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水土保持的投入持续加大,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逐渐增强,水土保持事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水土保持各项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0.2.1 发展现状
0.2.1.1 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
水土保持逐渐从土壤保护学科分离出来,水土保持理论体系逐渐得到丰富和完善。从最初仅对侵蚀分类、侵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碎片化的认知,到通过长期数以万计的现场试验、观察和测试,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数据,建立了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演变、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与恢复重建、土壤侵蚀监测预报等理论。同时,水土保持规划学、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植物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理论逐步完善,诸多学者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城市水土保持等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这些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水土保持理论基础,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水土保持理论体系,使水土保持逐步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
0.2.1.2 建立了专门机构队伍
水土保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学科教育、技术服务等体系逐步发展壮大。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从中央到地方相继成立了水土保持行政管理、监督执法、监测培训、科学研究、学科教育、学术团体等专门机构。目前,全国7个流域机构都成立了水土保持局(处),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厅(局)成立了水土保持局(处),有近3000家水土保持技术服务企业和科技公司,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为水土保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
0.2.1.3 已融入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
水土保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保土、保肥、保水”的农业耕作领域,扩展到了交通、电力、资源与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数十个国家重要的经济部门和新兴发展领域。各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城市水土保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2.1.4 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综合防治方略
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实践从试验示范到全面实施,实现了7个重大转变:水土保持从典型示范到全面发展;从单项措施、分散治理到以小流域为单元,分区防治、分类指导,综合治理;从单纯治理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从传统的治理方法到依靠科技,采用和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从防护性治理到治理开发相结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从单纯依靠政府行为组织到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手段相结合;从单纯依靠人工重点治理到人工治理和生态自然修复相结合;从单纯依靠经验开展治理到依靠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体系、实行标准化治理,水土保持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新路子。
0.2.2 防治成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先后实施了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环京津地区、珠江上游、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革命老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等多项国家重大水土保持工程。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累计治理小流域7万多条,实施封育80多万km2,建设基本农田1800多万hm2,治理效果十分明显。
0.2.2.1 减少江河泥沙,减轻洪涝灾害
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1年,全国各类水土保持措施面积达99.16万km2,工程、植物和其他措施分别为20.03万km2、77.85万km2、1.28万km2。黄土高原淤地坝5.8万座,淤地面积927.57万km2。据1950—2005年数据分析,全国梯田、坝滩地、乔木林、灌木林、经济林、人工种草等6类水土保持措施累计保水6604.43亿m3,年均120.08亿m3;历年修建骨干坝、中小型淤地坝、蓄水池、水窖、涝池、塘坝、谷坊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904.65万座(处),在有效利用期内累计蓄水240.45亿m3。水土保持措施累计保土737.74亿t,年均保土13.41亿t。“十二五”期间,全国实施综合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26.55万km2,治理小流域2万余条,改造坡耕地2000多万亩,在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江河泥沙、减轻洪涝灾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2.2.2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区域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通过综合治理,建设基本农田1800万公顷,为农业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经测定,梯田每公顷可增产粮食近1500kg左右,全国仅此每年可增产粮食270亿kg。各地还因地制宜地发展了各类品质优良、适销对路的经济林果,建成了一批果品生产基地,形成了新兴的地方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据测算,营造的460多万公顷经济林,年可增产果品250亿kg,增加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同时,通过水土保持蓄水工程建设,解决了部分山区群众饮水难的问题。种植的近5000万公顷林草,不仅绿化了荒山,控制了水土流失,还解决了群众的部分燃料、饲料和用材问题。经过重点治理的地区,群众脱贫率普遍在90%以上,水土保持工程被誉为“德政工程”“富民工程”。
0.2.2.3 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经过治理的地区,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增加,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趋于协调发展。据对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一、二、三期实施治理的1890条小流域调查统计显示,经过5年连续治理,荒山荒坡减少了81%,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23.3%提高到44.8%。坡耕地面积减少了42%,其中25°以上陡坡耕地减少了73%,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重已由治理前的63.5%降低到33.6%,生态环境状况已明显改善。
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对风沙危害开展的治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陕西榆林市通过长期不懈的综合治理,沙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植被覆盖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1.8%提高到目前的39.8%,有40万公顷的流沙得到固定或半固定,南移流沙得到有效遏制。
0.2.3 主要特点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水土保持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形成了一整套适应我国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体系,彰显了中国特色。
0.2.3.1 在防治战略上,协调推进预防保护与综合治理
我国水土流失防治任务非常艰巨,既要治理历史上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的严重水土流失,也要预防新的水土流失发生。制定预防保护与综合治理协同推进战略,一方面,针对历史遗留的严重流失区,投入大量人、财、物力进行综合治理,加快治理进程;另一方面,针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活动可能引发新增水土流失的地区,坚决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实施大规模的预防保护措施,有效控制新增人为水土流失。
0.2.3.2 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妥善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长期的实践证明,水土保持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水土保持事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又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水土流失区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迫切需求,协调好治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单纯就水保论水保、就生态论生态,脱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搞生态建设难以奏效。只有将开发寓于治理措施之中,使两者紧密结合,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治理成果才能巩固持久,水土保持才有生命力。
0.2.3.3 在技术路线上,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置,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一个完整的自然集水区和水土流失单元,是大江大河产水、产沙的源头。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上中下游兼顾,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根据不同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多项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优化组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多功能、多目标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和小流域经济体系,治本清源,减缓和拦蓄地表径流,做到水不乱流、土不位移,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0.2.3.4 在防治布局上,以大流域为骨架,以国家重点工程为依托,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有机结合,集中连片、规模推进
我国水土流失量大面广,在资金投入相对有限、治理需求相对无限的前提下,按照全国和区域水土保持规划,以国家投资的重点治理工程为依托,采取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方式,集中投入,连片规模推进,形成规模效应。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为示范,引导、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以及社会各方投入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进程。
以中等尺度和大尺度流域为规划单元、以小流域为设计单元,以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的关键点为突破口,在小流域这个基本设计单元内优化配置各项措施,最大限度地获取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坚持人工治理与生态自然修复相结合,对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需求迫切的小范围地区开展人工治理,进行人工干预,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对水土流失相对较轻或治理需求相对较低的大范围地区,实施生态修复,采取封育保护等措施,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0.2.3.5 在实施保障上,坚持依法开展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配套法规制度是保护生态环境、遏制人为新增水土流失的法律武器。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和社会较快发展时期,对大规模的交通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农林开发等活动如不依法加强管理,必将加剧人为水土流失,进一步恶化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法律是保障,执法是关键,必须长期不懈,依法防治水土流失。同时,通过推进水土保持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推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信用管理等制度,为强化水土流失预防和保护夯实基础。
0.2.3.6 在防治投入上,坚持发挥政策灵活性作用,调动社会各方力量
水土保持是一项规模宏大和任务艰巨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劳动投入,完全靠国家投资远远不够,关键在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关键在改革,改革的关键在于依靠政策不断地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新机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户包,到90年代的拍卖“四荒”使用权、股份合作等多种治理形式,水土保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推动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和社会各界投入治理的积极性,使水土保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形成了治理主体多元化,投入来源多样化,资源开发产业化的多渠道、多层次投资治理,全社会办水保的新格局。
0.2.4 地位与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水土保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实践表明,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手段、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
0.2.4.1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水、土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是决定生态环境质量和演替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水土保持是维持和改善水、土资源状况的重要工程,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保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再一次明确了水土保持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因地制宜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要求。
0.2.4.2 水土保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社会在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时进行长期反思的结果。相对于传统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其核心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可持续维护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一切生命机体繁衍生息的根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我国亟须破解的两大问题。
水土流失导致资源基础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和贫困,危及国土和国家生态安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从古代的“平治水土”,到现在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乃至近年来总结形成的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防治方略,水土保持一直是几千年来人们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0.2.4.3 水土保持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手段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是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广泛共识。人与自然和谐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水土保持是人类在不断追求人与水土和谐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科学,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水土保持的整个发展过程,水土保持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史。
0.2.4.4 水土保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了新的阐述,突出了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加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特征。更加注重质量和可持续的发展,不是以破坏水土资源、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速度的发展,而是要在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可承载范围内的发展,是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维护相协调的发展。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一方面控制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脆弱、恶化趋势,另一方面预防经济建设过程中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0.2.4.5 水土保持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
江河水患是长期困扰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粮食问题事关国计民生社稷安危。随着人口增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一系列新问题接踵而来。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水土资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类文明的兴衰与水土资源的状况休戚与共、息息相关,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文明的根基,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以断言水土保持不仅是我们治理江河根除水患的治本之策,整治国土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应对饮水安全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而且是推动中国走向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