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1]
上一章已指出,承受弯矩M和剪力V的受弯构件有可能发生两种破坏:一种是沿弯矩最大的截面破坏,此时破坏截面与构件的轴线垂直,称为正截面破坏;另一种破坏是沿剪力最大或弯矩和剪力都较大的截面破坏,此时破坏截面与构件的轴线斜交,称为斜截面破坏。受弯构件设计时,既要保证构件不沿正截面发生破坏,又要保证构件不沿斜截面发生破坏,因此要同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与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斜截面破坏的原因,可以用受弯构件在弯矩与剪力共同作用下的应力状态加以简要说明。
由材料力学可知,在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匀质弹性材料梁中任意一微小单元体上作用有由弯矩引起的正应力σ和由剪力引起的剪应力τ(图4-1),而σ与τ在单元体上产生主拉应力σtp及主压应力σcp。分析任一截面Ⅰ-Ⅰ上三个微小单元体1、2、3的应力状态,可得知主拉应力的方向各不相同:在中和轴处(单元体2)σ=0,主拉应力σtp与梁轴线成45°;在中和轴以下的受拉区(单元体3),σ为拉应力,主拉应力σtp的方向与梁轴线的夹角小于45°;在中和轴以上的受压区(单元体1),σ为压应力,主拉应力σtp的方向与梁轴线的夹角大于45°。因此,主拉应力的轨迹线,除支座处受集中反力的影响外,大体如图4-1中虚线所示,与主拉应力成正交的主压应力的轨迹线则如图中实线所示。
图4-1 主应力轨迹线
对钢筋混凝土梁来说,当荷载很小,材料尚处于弹性阶段时,梁内应力分布近似于图4-1。但当主拉应力接近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由于塑性变形的发展,沿主应力轨迹上的主拉应力分布将逐渐均匀。当在一段范围内的主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大体上与主拉应力轨迹线相垂直的斜裂缝(参见图4-3)。斜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使梁内应力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在剪力较大区域的混凝土被剪压破碎或拉裂,发生斜截面受剪破坏。
为防止斜截面破坏,就要进行斜截面承载力设计,即要配置抗剪钢筋。抗剪钢筋也称作腹筋。腹筋的形式可以采用垂直于梁轴的箍筋或由纵向钢筋弯起的斜筋(也称为弯起钢筋,简称弯筋)。纵筋、箍筋、弯筋和固定箍筋所需的架立筋(一般不考虑它参与受力)组成了构件的钢筋骨架,如图4-2所示。
图4-2 梁的钢筋骨架
1—纵筋;2—箍筋;3—弯起钢筋;4—架立筋
上一章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和有关构造规定,本章将介绍斜截面的破坏形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及其构造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