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融资理论与方法(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项目投资概述

一、项目投资的含义与特点1.投资的含义与分类

(1)投资的含义。作为经济学基本范畴之一———投资的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迄今已形成多层次、多侧面的经济概念。经济学家们一般是从“经济”和“金融”两层含义上来概括和认识投资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保罗·A·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将投资描述为:“必须注意:对于经济学者而言,投资的意义总是实际的资本形成———增加存货的生产,或新工厂、房屋和工具的生产。……,只有当物质资本形成时,才有投资;只有当社会的消费少于它的收入,把资源用于资本形成时才有储蓄。”而美国斯坦福大学财政金融学教授赫伯特·E·杜格尔与圣克拉拉大学财政金融学教授弗朗西斯·J·科里根在合著的《投资学》(1920年)一书对投资的金融概念作了如下描述:“从投资者或资本供给者的观点来看,投资是投入现在的资金以便用利息、股息、租金或退休金等形式取得将来的收入,或者使本金增值”,“从这种金融的立场出发,储蓄和投资是否用于经济意义上的‘生产性’用途是无关紧要的。”“无论是投资者从别人那里买进证券,还是把资金用于新的资产,都没有关系……,实际上,一般意义上讲,大多数投资都是金融资产在其所有者之间的转让。”显然,投资在金融意义上的含义,明显地不同于它在经济意义上的含义,后者隐含有这样的意思,即它是以新的建筑、新的生产者的耐用设备、或追加存货等形式构成新的生产性资本。

综合经济和金融意义上的含义,可得到广义的投资含义,即是指经济主体为获取预期收益,将经济要素投入经济运动过程并转化为资产的一种行为或活动。在上述广义投资概念中,经济主体即投资者,包括经济法人和自然人,具体表现为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个人、政府以及外国投资者等。预期收益不仅包含着投资的动机与目的,也体现着一定的经济关系,包括可计算的微观经济收益,还包括不可直接计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一般对于可计算的微观经济收益而言,应该能补偿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和投资资金被占用的时间。投入的经济要素,是指从事建设和经营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生产要素。它可以是现金、机器设备、房屋、运输工具、通信、土地等有形资产,也可以是人力资源,还可以是专利权、商标、工艺技术、经济信息等无形资产。

在我国,“投资”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借鉴苏联经验和发展模式,引入“基本建设”的概念和管理体制,即在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下,企事业单位的一切收入要上缴财政,一切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和流动资金都由财政统一拨付,而国家是唯一的投资主体;20世纪80年代后,企业的技术改造开始迅速推进,为适应当时管理更新改造资金的需要,理论界提出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两部分内容。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对应的,是流动资金投资;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兴起,出现了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的概念。显然,我国对“投资”概念的概括和理解虽是动态的,但在特定的环境和背景下,投资对象却是一定的。

(2)投资的分类。投资分类标准较多,在此择其要者介绍。

1)按投资对象划分,可分为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实物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用于建造购置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直接用于生产经营,并以此获得未来预期收益的投资行为。金融投资,也叫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以获得未来收益为目的,预先垫付一定的资金并获得金融资产(股票、公司债券或国债券等有价证券)的行为。二者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社会积累的直接实现者,即通过实物投资最终实现社会的积累,而后者只是一种间接的过程,投资者以最终获得金融资产为目的,至于这些资金怎样转化成实物形态则与证券投资者无关。

2)按是否具有参与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划分,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直接将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劳动力或其他企业一定比例的股份,通过一定的经营组织形式(合资、独资等)进行生产、管理、销售活动以实现预期收益。间接投资通常是指投资者以购买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方式所进行的投资行为。

3)按投资资金周转方式的不同,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两部分。基本建设投资是指以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及相关投资,其经济实质为固定资产的外延扩大再生产。更新改造投资是指以设备更新、企业技术改造为主要形式的固定资产投资,其经济实质为内含扩大再生产。流动资产投资是相对于固定资产投资而言的,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需劳动对象、工资和其他费用方面的货币的预先支付。

2.项目投资的内涵与特点

(1)项目与工程项目的内涵。目前,较为常见的项目定义为:项目是一个专门组织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所开展的一次性活动或所要完成的一个任务,以形成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这一描述的内涵包括:①项目应有专门的组织去实施;②项目应具有预定的目标;③项目的实施会受到某些条件制约;④项目是一次性活动或一个任务,项目的结果一般是独特的产品或服务。

工程项目是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以形成固定资产为目的的一次性活动或任务。工程项目不仅具有一般项目特点,而且还具有其自身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工程项目实体和生产过程两方面,具体为:工程项目实体的单件性、空间的固定性,以及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流动性、连续性,且建设周期长、受环境影响大等。

(2)项目投资的内涵。项目投资有两层含义,一是秉承前述投资内涵,特指经济主体将经济要素投入项目生产过程,以期获得独特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行为或活动,从经济角度,投入项目生产过程的经济要素最终会转化为某种形式的资产;二是特指项目生产过程中所需付出的费用或代价总和。针对工程项目而言,因所处制度环境不同,项目投资总构成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可划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两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和其他费用等。由于工程项目的单件性,其不能像一般工业产品那样按品种、规格、质量成批定价,而只能根据各个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单独确定投资。同时由于从决策、设计、施工整个工程项目的生产过程来看,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在工程项目生产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的认知深度亦有所不同,故而工程项目投资或定价具有动态性和多次性特征。

(3)项目投资的特点。项目投资具有如下特点:

1)项目投资的双重性。项目投资有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项目投资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生态环境相联系的属性,因而自然属性要求投资活动应有助于合理组织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保护生态平衡,同时实现项目投资的效益目标,使投资者得到满意的投资回报。所谓社会属性是指项目投资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相联系的属性,因而社会属性要求维护现行社会的生产关系,维护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权益。项目投资的两重性是进行项目投资分析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

2)项目投资的约束、规范性原理。工程项目投资活动的双重性,必然导致投资活动要受到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约束。而投资活动本身又以人为主体,是由人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派生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所以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约束,迫使和激励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开展一系列旨在创造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投资活动。但是,投资活动又必须依据投资效用最大、投资风险适度等准则来进行。这种用来作为人们投资行为的依据或准则,就是投资活动的规范性。

3)项目投资的系统性与科学民主性。项目投资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的因素很多,必须遵循客观物质规律和有关准则规范。因此,为提高投资效用和减少投资失误,在具体投资操作和投资决策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化和民主化原则。

二、项目投资与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美国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给经济增长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通常用一定时

期内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GN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

度来衡量。为了避免物价变动的影响,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采用不变价格计算。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主要侧重于“量”的概念,强调经济总量的扩张,而经济发展不仅包括数量的概念,而且包括“质”的概念。经济发展的概念较为宽泛,它不但包括了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等的总体进步,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因此,经济增长的概念范围较经济发展概念窄,一些能够引致经济增长的因素却不一定能使得经济发展。总体而言,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并非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有经济增长并不一定有经济发展。如果一国或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社会福利增长缓慢或不增长,或不考虑其经济增长的代价,那么很有可能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或者说造成增长不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增长不经济的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供给相对于有效需求呈过剩趋势,个人对价值增值的追求导致生产与流通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激化就会导致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二是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生产条件的商品化、资本化方式纳入市场机制运行,从而受到损害,即人们追求价值增值目标的过程,同时也是破坏继续追求这一目标所必需的生产条件过程。如温室效应、湿地减少、酸雨等就是生产条件恶化的表现。战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增长、重复建设、无效的投资项目建设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经济增长,但并不一定都能促进经济发展,甚至给经济发展带来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使经济发展倒退。要使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条件有三:一是这种经济增长必须是可持续的;二是这种经济增长是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的结果;三是经济增长必须使社会福利得到改善。如果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经济增长就等同于经济发展。

2.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表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一是通过要素投入带动经济增长;二是通过投资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来推动经济增长;三是通过投资促使知识存量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带动经济增长。

(1)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要素投入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投资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投资需求是指因投资活动而引起的对社会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凯恩斯通过对投资需求与经济增长的系统研究,提出了经济学上著名的投资乘数理论,即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条件下,当总投资增加时,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K倍,K即投资乘数,用来表示投资的增加会使收入增加到什么程度的系数。投资供给主要是指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既包括生产性固定资产,也包括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生产性固定资产的交付使用,直接为社会再生产过程注入新的生产要素,增加生产资料供给,为扩大再生产提供物质条件,直接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则主要通过为劳动者提供各种服务和福利设施,间接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国际经验和历史经验的比较研究,普遍支持国民收入高储蓄倾向和高投资比率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后发国家,由国民收入高投资比率驱动的大规模资本积累与快速技术进步,构成其成功赶超战略的核心部分。日本和韩国先后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完成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赶超,而在经济赶超时期维持30%以上的国民收入投资比率。其间,日本的国民收入投资比率在1952年至1961年间从26%增加至41%,韩国的国民收入投资比率在1991年达到39%的高峰值。即使作为先发国家的美国,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革命中的领先优势也同样依赖于由国民收入高投资比率驱动的大规模资本积累与快速技术进步。

(2)经济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最早注意到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关联,但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成为经济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是从库兹涅茨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出版后方开始的。库兹涅茨运用经过改善的研究方法,对57个国家的原始资料分别作了截面分析和历史分析,从中得出结论:19世纪至20世纪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密切相关,现代经济增长不仅仅是一个总量问题。他认为:“如果不去理解和衡量生产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是难以理解的。”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结构分析,将无法解释增长为什么会发生和怎么发生,因而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结构问题。现代经济的增长不仅来源于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且取决于投入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发展的比例关系不协调,就会影响要素投入的效率,造成产业之间的“瓶颈”制约,使宏观经济运行失衡,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就失去了合理的产业结构条件。

(3)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早认识到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力作用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生产量的扩大可以不依赖于资本量的增加情况,如加强对自然力的利用、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改进劳动协作和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实际上都与技术进步的作用及其效应相联系。1939年,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理论,认为“技术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生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一代增长理论,严格来说并没有真正把技术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内生化,而是将技术创新内含在物质资本(罗默,1986年)和人力资本(卢卡斯,1988年)中;20世纪90年代,将技术内生化的增长理论是在生产函数中引入研发(R&D)活动。在这种模型中,内生的技术创新(体现为R&D活动投资)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力量。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缘于它能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以及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和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影响供需结构变化,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从宏观上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投资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投资是技术进步的载体,任何技术成果的应用都必须通过某些投资活动来体现,它是技术与经济联系的纽带;另一方面,技术本身也是一种投资的结果,任何一项技术成果都是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本和资源等的产物,新的技术开发和应用都离不开投资活动。

综上所述,不管是要素的投入、经济结构的合理转换还是技术进步都需要资本的投入而加以改变,即归根结底都是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根本影响。反过来,经济增长意味着国民收入的增加,意味着可投入要素的增加,否则投资就成为无源之水。

三、项目投资与项目全寿命期费用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认为项目是在一段时间内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提供独特的服务所进行的一次性努力的过程,具有目标性、一次性/单件性等特征。项目是与日常运作相区别的一个概念,主要强调项目的建设过程,一般分为决策立项、设计、建设和验收交付四个阶段。从任务分工看,传统项目管理工作主要拘囿于项目设计建设阶段,着重关注项目建设质量、成本和进度目标,传统项目管理将项目前期决策、建设和运行人为割裂,使得项目缺乏整体性,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和自利行为,常常导致整个项目缺少统一的计划和控制系统,只能达到局部优化,而无法实现项目产出物的整体最优。针对传统项目管理视角的局部性和阶段性的缺陷,考虑项目自身价值需求(良好的运行,满足既定的使用功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美国家一些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提出了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理论。所谓项目全寿命期(ProjectLifeCycle)是指包括项目构思、建造、使用和最终清理的全过程。基于项目全寿命期理论视角,构建了新的项目全寿命期目标系统———时间、费用和质量。

项目全寿命期费用(Life-CycleCost,LCC)是指项目从决策立项到项目结束期间所消耗的总费用,其不仅包括前述的项目建设总投资,而且还包括项目运行维护费用、更新改造费用、报废拆除费用等;其不仅包括直接费用,而且还包括间接费用,如社会的环境成本等。由此,前述给出的项目投资第二层含义即为项目建设总投资,与项目全寿命期费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以高速公路项目为例,有学者将高速公路项目全寿命期费用划分为首善成本、作业成本、服务成本和声誉成本四大类。其中,首善成本包括机会研究成本、可行性研究成本、勘察设计成本和招投标成本;作业成本包括施工成本和其他成本;服务成本包括管理成本、维修成本、改造翻新成本和中断交通损失成本;声誉成本包括使用者成本和社会成本。

类似地,项目全寿命质量不仅仅关注项目建设过程质量、工作质量和工程实体质量,而且还包括设计质量和运行质量。以工程项目为例,设计质量通常由设计标准、设计工作质量、技术标准和可施工性等指标描述;运行质量通常由工程的使用功能、产品或服务质量、运行的安全性、运行和服务的可靠性以及可维修性等指标描述。

实际上,项目全寿命期是与时间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通常有设计寿命和服务寿命之分。项目设计寿命是由项目建造/设计结构、材质确定的寿命;项目服务寿命由项目能否满足外界服务需求定义,又进一步分为物理服务寿命和经济服务寿命。通常所说的项目全寿命期往往是指经济服务寿命期。经济服务寿命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在各个部分满足外界服务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其维修价值等于重建价值的时点,如果维修费用过高则失去进一步使用的价值,也就意味着项目不宜再继续使用;二是由市场决定的寿命,亦称技术寿命,由于市场的衰退、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项目产品或服务失去市场,致使项目失去价值。

由于项目建设期远远短于项目运行期,如住宅工程,建设期可能只有3年,而运行期长达70年。因此项目全寿命期理论对于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的启示就是,项目投资决策分析应该从项目可持续性发展出发,考虑项目运行期和报废期将要发生的各种费用的影响,投资决策目标之一就是项目全寿命期总费用最低或最小,抑或项目全寿命期总收益最高。也就是说,项目投资决策分析应以项目全寿命期费用为基础,而不能单纯地以项目建设总投资额为基础,特别是对于那些使用过程中经常性开支较大的项目,更应重视全寿命期费用的分析,从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过程起就应考虑全寿命期费用。必要时,应重新审查原始设计和其他与项目全寿命期费用有关的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比较选择来降低总费用。鉴于以往对项目全寿命期费用考虑不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的教训,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率先针对道路、桥梁等设施项目提出了“全寿命经济分析”的概念。关于全寿命的设计理论和原理也已经写入了美国和英国桥梁设计的有关规范和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