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
任何观测值都包含着误差。例如,水准测量闭合路线的高差总和往往不等于0;观测水平角时两个半测回测得的角值不完全相等;距离往返丈量的结果总有差异;这些都说明观测值中有误差存在,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一、测量误差的定义
观测对象的量是客观存在的,称为真值。每次观测所得的数值,称为观测值。设观测对象的真值为X,观测值为Li(i=1,2,…,n),则差数
称为真误差。
二、测量误差的来源
产生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如下:
(1)测量仪器的构造不十分完善,虽事先已将仪器校正,但尚有剩余的仪器误差没有完全消除。
(2)观测者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仪器的安置、照准、读数等方面都会产生误差。
(3)观测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发生变化,例如,温度高低、湿度大小、风力强弱以及大气折光的影响等方面都会产生误差。
这三方面因素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显然,观测条件的好坏与观测成果的质量密切相关。
三、测量误差的分类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以下几类。
(一)系统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符号上表现出系统性,或按一定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使用的仪器不够完善及外界条件所引起的。例如,量距时所用的钢尺的长度比标准尺略长或略短,则每量一整尺均存在尺长误差,它的大小和正负号是一定的,量的整尺数愈多,误差就愈大,具有累积性。因此,必须尽可能地全部或部分地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
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可以采用改正的方法,例如在量距前将所用的钢尺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出差数,进行尺长改正。也可以采用适当的观测方法,例如进行水准测量时,仪器安置在离两水准尺等距离的地方,可以消除水准仪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又如用盘左、盘右两个位置测水平角,可以消除经纬仪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外界条件如空气温度、地球曲率、大气折光等的影响,观测者的感觉以及鉴别能力的不足,也会产生系统误差,有的可以改正,有的难以完全消除。
(二)偶然误差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偶然性,即误差的大小不等、符号不同,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是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和仪器的性能受到一定的限制,以及观测时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等原因所造成的。例如,用望远镜瞄准目标时,由于观测者眼睛的分辨能力和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有一定的限度,观测时光线强弱的影响,致使照准目标不能绝对正确,可能偏左一些,也可能偏右一些。又如,水准测量估读毫米时,每次估读也不绝对相同,其影响可大可小,纯属偶然性,数学上称随机性,所以偶然误差也称随机误差。每个偶然误差的出现没有规律性,但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观测某一量,出现的大量偶然误差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概率论就是研究随机现象出现规律性的学科。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在观测过程中总是同时存在的,当观测值中系统误差影响占主导地位,偶然误差居次要地位时,观测误差就呈现出系统误差的性质;反之,观测误差就呈现出偶然误差的性质。
偶然误差是本章研究的主要对象,至于系统误差的处理将在叙述具体测量方法时进行讨论。
在测量工作中,除了上述两类性质的误差外,还可能发生错误,例如,测错、记错、算错等。错误的发生是由于观测者在工作中粗心大意造成的,又称粗差。凡含有粗差的观测值应舍去不用,并需重测,为此应加强责任心,认真操作。
为了提高观测成果的质量,同时也为了发现和消除错误,在测量工作中,一般都要进行多于必要的观测,称为多余观测。例如,测量一平面三角形的内角,只需要测得其中的任意两个角,即可确定其形状,但实际上也测出第三个角,以便检校内角和,从而判断观测结果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