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去看大清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舌尖上的大清

导语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不论在什么时候,填饱肚子都是最重要的。在清朝,老北京的街头巷尾有怎样的美食?王公贵族们吃的玉盘珍馐到底有多精美?清末民初,连慈禧太后都爱不释口的“番菜馆”里的西洋菜正不正宗?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用味蕾探个究竟。

1.一探大清酒文化

在我国,酒和酒文化的产生可以上溯到新石器中期以前。出土的文物表明,古人早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掌握了酿酒的技术了。但是早期的酿酒技术还很落后,酿出的酒也很粗糙,可以说是浑浊的“农家腊酒”。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积淀,在清朝,酒文化的发展到了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不论是酿酒技术还是酒桌文化都达到了一个繁盛期。

我们今天吃粽子的时候有南粽和北粽之分,在清朝酒也有南酒和北酒的区别。南酒指的是浙江地区的米酒,以绍兴的黄酒为代表。说到绍兴黄酒,不得不提一下当地的花雕酒。花雕酒又叫“女儿红”,关于这个名字的来源,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据说有一个酿酒商,他的妻子很久才怀孕。到了分娩那天,酒商的夫人生下了一个女儿,酿酒商十分开心,就酿了十几坛酒埋在院子里的大树下。十几年后,酒商的女儿出嫁,夫妻俩在家里摆了十几桌酒席,客人们喝的正开心的时候,突然发现没酒了。酒商十分着急,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他突然想起来,树底下还埋着十几坛酒呢。酒商让家人赶紧将这十几坛酒挖出来,招待客人。酒坛子一打开,一股酒香扑面而来,客人们纷纷夸赞并为其取名“女儿红”。后来在当地就形成了一个习俗,生女儿的时候就酿上一坛“女儿红”,等女儿出嫁再取出来。若是生了男孩,也酿上一坛酒,取名“状元红”,祈求孩子能仕途顺利。说过了“南酒”,我们接着再来说“北酒”。北酒一般指的是京津冀鲁豫等地的烧酒,这些地方的烧酒以酒精度数高而闻名。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茅台、五粮液和二锅头等酒品,早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崭露头角了。

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这几种酒以外,新丰酒、兰陵酒和汾酒在当时也是久负盛名。新丰酒的来源与汉高祖刘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刘邦的老家在新丰,他称帝以后就将父亲接到了宫里。刘太公年纪大了,思念故土,尤其怀念家乡的美酒。刘邦为了帮父亲一解乡愁,就将新丰县酿酒的师傅请到了宫里。如此一来,新丰酒名噪天下,一直流传到清朝仍十分受追捧。兰陵酒的历史更是悠长,早在商代就已经有人酿造兰陵酒了。历朝历代的风流名士都曾拜倒于兰陵酒的坛下,连诗仙李白都不例外。清代的时候,大学者王士祯也曾经在诗中提到“兰陵十千酒”。可见美酒真的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俘虏一代又一代人的味蕾。

清朝人不只可以享受到这些名扬千古的名酒,在不同节日,他们还可以饱饮新鲜的时令酒。在元日的时候喝屠苏酒,过端午节的时候喝菖蒲酒或雄黄酒,过重阳节的时候喝菊花酒……这些习俗古已有之,在清代的时候更是受到男女老少的欢迎。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美酒,但如果不会喝的话,恐怕也只是白白浪费了玉露琼浆。古人在喝酒的时候,总是喜欢玩各种助兴的游戏。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文人雅士喜欢玩一种叫“曲水流觞”的行酒游戏。几个人沿着弯曲的水流坐着,水中放上一个酒杯,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要作诗一首,若是作不出来,就要罚酒一杯。到了清朝的时候,行酒游戏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清代名著《红楼梦》第五十四回里,贾府众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大家玩到兴头上时,“凤辣子”王熙凤向贾母提出要“击鼓、传梅”。鼓声一停,红梅落在谁手里,谁就要饮酒一杯,还得给大家讲个笑话。于是下人们忙搬出一面黑漆铜钉花腔令鼓,并往席上放了一枝红梅。众人在鼓声里忙手忙脚地传着梅花,生怕它落在自己手里。这里击鼓传梅的游戏,大约就来源于“曲水流觞”。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古老的酒令,叫作“射覆”。《红楼梦》第六十二回里,几个姑娘家聚在一起吃酒,为了找些乐子便抽了几个行酒令来玩。平儿拈到的便是“射覆”。射覆从古便有,大概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猜谜,不过这个谜语有点难,基本上都是“地狱”级别的。估计大观园里的姑娘们也觉得“射覆”太难了,故而又拈出个“拇战”来。这么听这个行酒令,大家一定很陌生。但若是说猜拳的话,大家可能就容易懂了。虽然可能具体玩法不同,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除了行酒令以外,古人还讲究喝酒要守礼,要饮而有度。怎么才算饮而有度呢?就是喝着喝着觉得自己醉了,就赶紧下桌,别等到烂醉如泥、瘫倒在酒桌上喊不起来或钻到桌子底下撒酒疯,这都是失礼的表现。同桌的人不要一味地劝酒,觉得别人都快醉了,还逼着人家喝,这就缺德了。但是在清朝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被人们引以为戒的酒桌礼仪好像不见了。事实上,的确如此。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就曾经在他的作品中批判过这种情况,他直言人们把酒德、酒礼都摒弃了,酒禁松弛一定会伤身致疾、乱性败德。

清朝的酒文化里的确有糟粕,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看到它的精华。

2.清朝宫廷饮食文化与民间小吃

民以食为天,美食这条脉络贯穿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去看看清朝人都吃些什么吧!

满族最初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中,以打猎和农耕为生。关外天寒地冻,狩猎和耕作又特别费力气,因此他们不得不吃大量的肉和面食,来补充身体所需的热量。入关以后,大量的八旗子弟住进了北京城里。北京的气候可比关外温和多了,四季分明,一年里只有冬季比较冷。即便是北京城最冷的时候,和关外的寒冬相比,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为了适应关内的生活,他们调整了自己的饮食习惯。

就拿皇宫里的饮食来说吧,宫里的菜肴不仅保留了满族的传统饮食,还增添了许多汉族的品类。马背上的民族一般比较豪放,食物的烹调一般也比较简单粗糙,而且以肉食为主。清朝的皇帝住进紫禁城后,保留了前朝皇帝“尝鲜”的传统。所谓“尝鲜”,就是让全国各地的官员按时令将当地的“时鲜”进贡给宫里。岭南的荔枝、新疆的哈密瓜和葡萄、江南的鲜虾鱼蟹、新下来的茭白和竹笋……全国上下最好、最顶尖的美味,通通被送进了宫里,送到了皇帝的嘴里。

除了食材更丰富以外,御膳房做出的食物也越来越精致了。清朝早期御膳房做饭时保留了在关外时的习惯,肉切成大块,洗一洗弄熟了就直接盛在大碗里端上桌。随着文化的不断融合,受食不厌精的饮食文化的影响,清朝贵族也开始追求更加精致的菜肴。

当时清朝的朝廷里,既有满族官员,也有汉族官员。满汉两族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差别,宫中宴请百官时,为了照顾满汉官员各自的饮食习惯,席上往往既有满族菜式又有汉族菜式。后来官员们私下里请客吃饭的时候,也纷纷仿效这个模式摆宴,久而久之,人们就给它起名“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的菜品和数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往往根据宴请的对象、场合和主人家的财力而定。后来,随着民族的融合,满汉席上除了满汉两族的菜式以外,还加入了其他少数民族的菜肴。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能称得上是满汉全席的筵席,规模一定不会小。乾隆年间有一个叫李斗的文人,他曾经写过一本《扬州画舫录》,书里有一份满汉全席的菜单。根据他的记载,这次满汉全席有热菜冷菜一百九十六道,点心茶饮一百二十四道,整个筵席一共有三百二十道菜肴,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了。

虽然宫里的玉盘珍馐不是人人都能吃上,但也别灰心,在清朝的街头巷尾随便逛上一逛也能收获许多地道的美味小吃。说到清朝的民间小吃,不得不说的就是“驴打滚”了。驴打滚又叫豆面糕,是用豌豆粉、黄豆粉或糯米粉混在一起蒸熟了,裹上红豆豆沙做成的糕点。豆面糕一般切成小段卖,卖之前要裹一层炒熟的豆面,有的还要撒白糖。那好好的豆面糕为啥要叫驴打滚呢?原来,老北京人觉得往糕上裹熟豆面的这个过程就好像驴就地打了一个滚一样,所以就管它叫驴打滚了。

褡裢火烧也是老北京的名吃之一。之所以叫褡裢火烧,是因为这种火烧的形状很像清朝的时候,人们系在腰间放东西的“褡裢”。光绪年间的时候,有一个叫姚春宣的顺义人到北京城讨生活,夫妻二人在北京街头开了家店卖起了火烧。他们家的火烧,外面用温水和面做皮,里面用猪肉做馅,掺上葱、姜、蒜调味,放在油锅里煎到两面金黄,外酥里嫩的,特别好吃。慕名前来的客人越来越多,店里的生意也越做越好。夫妻俩老了以后,两个徒弟就接手了这份生意。

从关外带进来的满族美食也不少,北京饽饽就是典型的例子。饽饽原本是满族人的主要食物,一般用面粉、糖和油做成。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它就成了宫里祭祀用的糕点。后来这种简单易做的食物传到了民间,成了深受老北京百姓喜爱的糕点。

除了宫里的御膳和民间的小吃,部分清朝人对美食的狂热追求,还催生出了一系列变态的“美味”。清朝的达官贵人和富商巨贾们吃腻了平常的饭菜,就开始想要找些“新鲜”。如“活烧鸭掌”和“生吃猴脑”,残忍血腥,受到了时人的反对和抨击。

3.从皇帝衣食住行看皇室生活

清代的帝王们作为一国之主,从小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在无数人的关注下成长和生活。但这种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儿的?让我们从清帝日常的衣、食、住、行入手,来看看那时的“贵族生活”吧。

首先来看清朝皇帝的“衣”。在前面“王公贵族穿什么”一节中,我们就已经详细地介绍过他们在日常生活和特定场合中要穿的衣服了,在此我们就不再多说了。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清朝皇帝的“食”。在清朝,皇帝和皇室人员的饮食一般由内务府下属的御茶膳房负责,御茶膳房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御膳房。一开始,皇宫里只有一个大的御茶膳房,负责宫里上上下下几千人的饮食,后来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小厨房,有专门给皇子准备饮食的皇子饭房和茶房,有专门为内廷诸臣和各处侍卫提供饭食的侍卫饭房,寿康宫里还有专门给太后和太妃们做饭的茶膳房。御茶膳房可不单单是一个厨房,在它的下面还按职能的不同分出了许多部门。比如:专门给皇室人员提供主食的部门叫“饽饽房”,专门负责采购和储存蔬菜的叫“菜库”,专门负责存放和采购各种调料的部门叫“酒醋房”。

按规定,清朝皇帝一天吃早晚两顿正餐。第一顿是早饭,在早上的六七点钟吃。第二顿是晚饭,虽然叫“晚饭”但实际上在中午十二点到两点之间吃。除了这两顿正餐以外,晚上六点还会吃一顿“晚点”,又叫小吃。时间虽然有规定,但吃饭的地点却没有限制,皇帝想在哪儿吃就在哪儿吃。皇帝要吃饭的时候不能直接说“我饿了,我想吃饭了”,而要说传膳、用膳或进膳。身边伺候的太监将传膳的命令一层层地传令下去,这头话音未落,那头侍膳的太监已经捧着食盒走出御膳房了。皇帝吃一顿饭,桌上要准备几十道菜肴和茶点。而且除非节日宴饮或得到皇帝允许的特殊情况,否则一般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和皇帝同桌吃饭。因此很多时候,皇帝要一个人面对这一整桌的美味佳肴。吃是肯定吃不完了,这么多菜只是摆摆样子,走个过场就撤下了,倒掉未免太可惜了,所以剩下的菜一般都被赏给了底下的人。按照宫里的规定,皇帝、皇后和皇太后剩下的饭菜可以赏给妃嫔、皇子、公主和大臣们,妃嫔、公主和皇子再吃剩下的那就只能赏给底下的太监和宫女们了。御膳房里每次为皇帝做饭的时候,都要把用的原料和调料一一记下来,而且给皇帝做饭的时候不可以随便更改调料的用量和饭菜的味道。这种记录详细到什么地步呢?打个比方,乾隆皇帝即位以后,有一天跟身边的人说某年某月某日吃的一道什么菜真是太好吃了,现在还想吃一遍。那么御膳房就能立刻查到那道菜用料,并做出一道色香味一模一样的来。虽然是皇帝,但是他日常饮食的份例也是有规定的,一天里用的鸡鸭鱼肉和蔬菜水果的数量不能超过这个量。实际上,光是份例内的东西就已经吃不完了。

皇帝泡茶用的水也是专门从很远的地方拉来的。皇宫里有七十二眼水井,但这些井里的水都不是用来喝的。乾隆皇帝喜欢饮茶,他在位的时候曾经访遍了北京城附近所有的山泉,最后将玉泉山上的山泉定为宫里的饮用水。后来皇宫里用的饮用水就都是当天从玉泉山运回来的玉泉水了。

说完了“吃”,我们再来聊聊“住”。皇帝住的紫禁城可以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为中心,是皇帝处理国事、政务,颁布诏令,进行祭祀,宴请外藩与新科进士的场所。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为中心,是皇帝和皇室众人居住与活动的地方。按规矩,皇帝应该住在乾清宫的西暖阁里,但只有顺治和乾隆两代皇帝住进去过。雍正即位后没有住进西暖阁,而是搬进了养心殿的后殿,后来的皇帝便都效仿他住在养心殿里。皇帝晚上睡觉也是在自己的养心殿里,如果需要妃子侍寝的话,也是妃子到养心殿来。而且这些妃子是不能和皇帝一起过夜的,侍寝完了以后,会有太监把她们抬到养心殿旁边的偏殿里。而皇帝则要自己在寝殿里睡一晚上。内廷里还有御花园和如意馆,御花园就是一个大花园,如意馆则是宫里的匠人们工作的地方。皇帝处理公务累了以后会到御花园里散散步,或到如意馆里观看这些心灵手巧的匠人工作。实际上,皇帝很多时候都不住在紫禁城里,他们每年都会去圆明园、颐和园、热河行宫、奉天行宫或西安行宫中。

除了衣、食、住以外,皇帝的出行也有很多的讲究。古人有“安土重迁”的传统,每次出行都要祭路神,皇帝出行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皇帝每次出远门之前,都要先派礼部官员去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祭祀。然后让钦天监的官员挑一个黄道吉日,出发之前还要祭祀路神。皇帝出行要乘坐专门的车轿,叫作“龙车凤辇”。乾隆以前,五辇分别是:玉辂、大辂、大马辇、小马辇、香步辇。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将大辂改为金辂,大马辇改为象辂,小马辇改为革辂,香步辇改为木辂,然后将其并称为五辂。而新的五辇则是玉辇、金辇、礼舆、步舆和轻步辇。玉辇是三十六人抬的,金辇是二十八人抬的,礼舆和步舆都是十六人抬的。从此以后清代皇帝的辇舆制度就确立下来了。

4.“番菜馆”?清代也能吃到正宗西餐?

清王朝的最后几十年,西风东渐的潮流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这个没落的大帝国。越来越多的洋东西进入了清朝人的生活之中,洋纱、洋布、洋火、洋油……这些国外传入的先进工业品无孔不入,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就连外国人吃的“洋餐”也逐渐传了进来。

慈禧太后对于从西方传入的很多新鲜玩意都是很反感的;火车,她怕开动以后轰隆隆的响声惊动了皇陵里安眠的老祖宗;汽车,她觉得坐在后面的座位上有失身份;自行车,她觉得摇摇晃晃的不够端庄稳重……唯独对于西方的饮食,慈禧太后十分喜欢,几乎到了“爱不释口”的地步。宫中的女官德龄和她的妹妹容龄是中法混血,在国外待过一段时间。为了方便了解国外的事情,慈禧太后把这两个女孩子召进了宫里。在德龄和容龄的介绍下,慈禧太后了解到了很多外国的知识,西洋饮食就是其中一个。慈禧太后本来就特别喜欢吃,遇上外国食物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据记载,慈禧太后特别喜欢吃法国的面包,她经常把这种黄澄澄的面包当茶点吃,一次能吃上很多。慈禧太后不仅自己喜欢吃西餐,还经常将吃剩下的面包和菜品赏给宫里的嫔妃和下人们,让他们也一起开开“洋荤”。逢年过节招待大臣们,或者邀请各国公使和公使夫人们吃饭的时候,慈禧太后也会让御膳房为他们准备一顿丰盛的西餐。

慈禧太后对维新变法没有什么兴趣,但对于吃这件事情却是马虎不得,一定要赶个时髦的。在她的带领下,吃西餐逐渐成了宫里的一个潮流。上有所行,下有所效,宫里的达官贵人们这么喜欢西餐,宫外的人们自然懂得投其所好,经营一些出售西餐的店铺。在那个时候,这些卖外国餐的店铺往往被称为“番菜馆”。清朝末年,国势已经衰微了,但是人们往往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还保留着天朝上国的傲慢姿态。对于从西洋来的新鲜事物,人们一面特别好奇,一面又特别鄙夷不屑。为了凸显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清朝人往往给这些从西洋传入的东西的名字前加上“夷”或者“番”等字眼,因此那时的西餐厅往往被称作“番菜馆”。

老北京城里的第一家“番菜馆”叫作“撷英番菜馆”,从它以后,老北京城的“番菜馆”就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每年夏天,慈禧太后都要和光绪帝去颐和园里避暑消夏,在前往颐和园的路上有一家“畅观楼番菜馆”。每次路过西直门外的这家“番菜馆”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要进去大快朵颐一番。畅观楼番菜馆在老北京城有些很多年的经营历史,但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家“番菜馆”倒闭了。不过,很多年后北京城里的老人们对它曾经门庭若市的盛况还是记忆犹新。

清朝末年的“番菜馆”大多是出过国、留过洋的比较进步的中国人开办的,来“番菜馆”吃饭的也大多是中国人。“番菜馆”的大量出现,不仅将国外的食物传到了中国,还把西方人的餐桌礼仪带到了中国。用刀叉吃饭、喜欢冷食的习惯被当时上流社会的人们广为推崇。同时,为了适应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厨师们也对西餐进行了一些改造。比如,在一些食材的应用上,中国的西餐师傅们大胆尝试,把鲍鱼、燕窝等传统的食材用于西餐的制作。鳜鱼是中国的特产,松鼠鳜鱼、臭鳜鱼等都是中餐菜系里的名菜,但是在正宗西餐里却很少甚至几乎见不到鳜鱼的身影。“番菜馆”里的师傅们“中菜西做”,用西餐的做法烹调出了许多美味的鳜鱼菜品。在传统的中餐食材被用来制作西餐的同时,很多国外的食材,比如番茄、洋葱、奶油和咖啡等也传到了国内,成了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食材。

除了老北京城以外,被迫开放通商的几个口岸城市里,比如上海,也有大量的“番菜馆”和西餐店。清政府被迫开放五口通商以后,许多的外国商人纷纷来中国做买卖,有些人长期住在中国。为了解决来中国经商的外国商人的吃饭问题,有许多的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开起了西餐店。最开始,这些西餐店都是由外国人经营,对外国人开放的,很少会有中国人到里面去吃饭。但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深入,很多中国人开始了解并且喜欢上了西餐。于是由中国人经营的,面向中国人开放的“番菜馆”就逐渐出现了。

最开始,“番菜馆”里卖的西餐的种类很少,只有比较常见的面包、牛排等,后来慢慢地种类越来越丰富,数量也越来越多,西餐里的咖啡、西式甜点等也都开始出现在“番菜馆”的菜单上。而且一开始的时候,“番菜馆”是针对上流社会的人群开放的,菜价比较贵,一般只有比较有钱有势的人才能吃得起西餐。后来,面向中下层群众的廉价实惠的“番菜馆”开始出现,生活不太富裕的工薪阶层也可以吃到西餐了。但是那些真正穷苦的百姓还是什么都吃不起。

西餐的出现,丰富了清朝人的餐桌,并将很多的西式食材和烹饪方法带到了中国,给中国的传统饮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5.谁有资格参加千叟宴?

你知道什么东西最能聚集一个国家的特色食品吗?当然是宴会。这些宴会可不是一般的家庭宴会,而是指国家层次的一种宴会。说到这样的宴会,清朝还真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千叟宴和满汉全席了。

虽说千叟宴参加的人数不少,可这千叟宴是人人都可以参加的吗?这就未必了。“叟”字必定与老人有关,不难看出,这是属于清朝老年人的福利了,这是一场邀请老年人参加的宴会,而且是免费的,并且是到宫中可以与皇帝一同畅饮的盛宴。

千叟宴是清朝宫廷的大宴之一,清朝的第一次千叟宴是由康熙皇帝亲自主持举行的。康熙五十二年(1713)农历三月,恰逢康熙皇帝玄烨的六十大寿,在这样一个高兴的日子,康熙当然也要与民同乐,于是突发奇想,决定在畅春园举办一场极为盛大的宴会,宴请从天南海北赶来京师为其祝寿的老人,只要是65岁以上的老人,不论你是什么身份,官员也好,平民也好,富裕也好,贫瘠也好,一律有资格参加畅春园的盛宴。就这样,许许多多的老人都被请到了宫内,参加这场足以让他们受宠若惊的宴会了。

这次眷顾全国老年人的专属福利,声势可谓极其浩大。宴会的彩棚,从西直门一直搭到畅春园,长达20里的距离。三月二十五日当日,参加宴会的65岁以上的老人共有1846人,所有的皇子、皇孙、宗室子孙,只要年纪在10岁以上20岁以下,都要出来为老人们敬酒、分发食物。

三月二十八日,在畅春园皇太后的宫门前,又宴请了70岁以上的八旗老妇,90岁以上的就席宫门内,80岁以上的就席丹墀下,其余均在宫门外。

如果仅限于此,那你可能还不会立马涌现一种羡慕清朝老年人的冲动。8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机会被搀扶到康熙皇帝的面前亲视饮酒,并且还会获得赏赐的银两。

数千位老人欢聚一堂,共同为康熙帝祝寿,为了记载这其乐融融的一幕,康熙为此赋诗一首《千叟宴》,“千叟宴”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千叟宴规模宏大,赴宴人数众多,是一场极为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宴会,清朝时期曾举行过几次,而且均集中在康熙和乾隆两朝。

乾隆六十年(1795),乾隆皇帝已经年过八旬,但仍下令再举行一次千叟宴。此次千叟宴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参加宴会的老人已经多达5000人了。

举行这样大规模的宴会,自然是要经过冗繁的准备了。早在半年前,朝廷就已经开始了宴会的筹备工作。远在边陲的老人,需要提前几个月赶路前往京城,水路兼程,毫不停歇。而宫殿内也同样丝毫不敢懈怠,所有的宫门、殿宇都要重新粉饰,因为人数众多,所以还要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运输炊具、厨具、餐具、菜肴原料等必需品。

当然,提到宴会,我们最感兴趣的肯定还是美食,千叟宴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次重大展示,具有什么别样的特色呢?

当时的清朝仍然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时代,虽然已经出现了皇室宴请平民老人的景象,但要彻底突破等级这道防线依然是困难重重。在千叟宴开始之前,御膳房需要根据赴宴者的官职品级的高低,预先摆设席面,宴桌有一等和二等之分,一等为王公、一二品官员以及外国使节,二等为三品至九品官员和没有官职的平民百姓。

一等桌设有两个火锅,银、锡火锅各一个。猪肉片、羊肉片、鹿尾烧鹿肉、煺羊肉乌叉各一盘,四碗荤菜,两盘螺蛳盒小菜,蒸食寿意、炉食寿意各一盘,另外还有肉丝汤饭,乌木箸两只。二等桌换成铜制火锅两个,鹿肉换成烧狍肉一盘,其余均一致。一二等桌宴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不过在清朝的千人盛宴上,火锅能够作为主要料理,由此可以看出火锅的美食地位。

宴会结束后,乾隆皇帝还向赴宴的老人们颁发如意、寿杖、貂皮、银两等物,人数之多,耗费的财力自然也多,有学者统计过,举行这一次宴会就要耗费一百多万两白银。此外,还有学者统计过此次宴会耗费的食材,根据中国第一档案馆馆藏的清宫内务府档案《御茶膳房簿册》做出具体统计,白面750斤左右,白糖36斤左右,香油10斤左右,鸡蛋100斤,猪肉1700斤,菜鸭、菜鸡各850只,肘子1700个,玉泉酒400斤,烧柴3848斤,炭412斤,煤300斤。即使无法真正一睹现场,但从这些数字中,我们应该也能够想象得到千叟宴的盛况到底有多么地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