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产品造型,半艺术
围棋中有“眼”的概念,如果一方满盘皆活,则局面会令人非常之舒服。造型的生命力也在于找到所塑造型在态势上的“活眼”,一个好的设计就是很恰当地“创造”并布置了这些“活眼”而不是“死穴”,如图3-9所示。
在一些雕塑作品的创作中,如图3-10所示,艺术家们往往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有时给对象添加几分“丑”后,反而创造出更浓郁的、更独到的、让常人言语吐不出的沟通手法,放大饮食男女的情与色,定格现实或非现实中的瞬间……所以纯艺术的生命在于能否迸发出强烈的个性,一旦个性屈服于市场,作为纯艺术重要特征的“强势个性”就会堕落成“媚俗奴性”。
图3-9 曲面与材质
图3-10 “残缺”的应用产生的趣味和唯一性
雕塑造型艺术表现的主体是社会事件、人或动物及各种现象,如图3-11所示。看纯艺术展,观者不会产生物质欲望而是纯粹在感受一种现实社会无法或很难实现的,但可能存在于人类潜意识中的思想的视觉“代言”(以升值为目的的艺术品收藏者例外)。
图3-11 造型曲面营造出的凝重感(罗丹 加莱市民)
广义上,掌握产品造型与纯艺术造型的本质区别就是:其主体是要寻求符合产品诉求,为大众审美所接受又高于大众审美观的造型能力,从而赢得尽可能大的市场,极端个性化的造型设计一定只会拥有小众市场(小众产品)。
由此可见,产品造型表现的纯粹是物——一种新的创造物。由于其新,大多必须以搭准时代、时尚脉搏为成功的基础,这种新视觉要让人爱不释手,并产生强烈的“占有欲”,如图3-12和图3-14所示。
图3-12 抽象的型与表面质感(一)
图3-13 抽象的型与表面质感(二)
既有满足物质欲,也有审美要求的产品造型不是纯艺术,有时称作“泛艺术或实用艺术”更合理一些,既然有艺术的血脉,造型训练与艺术的“混搭”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很多初学者甚至“专家”们还迟迟解不开这个“结”:长期在设计属于“理性的工科”还是“感性的艺术”两者间纠缠不清,如图3-13和图3-1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