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与教育化传承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华民族繁衍中生产、生活以及娱乐方式的体现,还是中国历史的有力见证,保护、传承、发展它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传统的保护与传承方式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项内容的需求,改变脆弱的保护与传承方式,探索民族文化传承学校教育新模式,形成兼顾形式借鉴、文化营养吸收、文化基因传承的可行方案,是有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数字化保护,是实现民族文化优质资源共享及系统规范整理的有效途径。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按照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政、校、企行共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满足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满足培养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人需要,满足民族文化终身教育和大众化传播需要,解决资源与需求的突出问题,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不断促进民族文化资源条理化、结构化和系统化的加工和整理。

教育化传承,是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传承学校教育的新模式。“非遗”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与专业课程整合、与社会实践融合、与师生创作结合,创建大师工作室,大师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传承学校教育新模式,标准化采集加工,为民族文化保护——专业守艺;技艺大师进课堂,为民族文化留根——大师传艺;与教育教学融合,为民族文化传承——学生学艺;教学模式探索实践,为民族文化创新——师生用艺;创新成果展示应用,为民族文化传播——社会展艺;多元平台联合构建,为民族文化发展——多方弘艺。保护、传承、学习、创新、传播、应用“六维”融合,共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守艺、传艺、学艺、用艺、展艺、弘艺“六艺”一体,共育民族文化传承职业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的群体化,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效对接。还有,应用化实践,促其成果向教学固化、向研究领域深化、向市场转化,提升师资队伍的教科研及专业创作能力。平台化弘艺,政校企行联动,构建“学、研、产、用”多元平台,形成民族文化传承创新长效机制,有效促进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

本书以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项目、北京市高校教改项目“民族文化资源在传媒艺术专业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校级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为依托,并由北京市高校教改项目“民族文化资源在传媒艺术专业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资金支持,重点从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教育化传承、应用化实践、平台化弘艺的载体、意义和方法,来阐释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实施路径,探索与实践工艺传承学校教育模式,为培养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人提供借鉴。

本书的撰写离不开项目团队的支持,在此感谢孙磊、陈淑姣、窦巍、谭坤、王巍、张峻、唐芸莉、段岩涛、徐彬、吕悦宁、刘尧远、戴荭、李友友等老师及孙建君教授、钟连盛大师等行业、企业专家的帮助。

因水平之限,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刘正宏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