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本书和多数科普书不同。
通常,科普著作的选材,作者或是选择一个具体主题来展开,比如《时间简史》,围绕时间的问题而展开;或是向着一个具体目标递进,比如《皇帝的新脑》,向着意识的本质前进。而在本书中,我们并没有人为选择一个具体主题或目标,而是力求向大家展现过去一百年,整个现代物理的生态。我们想展现的,不是一个主题或一个目标的价值,而是物理学整体的美,“细推物理”的乐趣,和物理学本来的样子。如果非要找一本名著作比较,这种追求与《七堂极简物理课》相似。
要在一本书中“展现整个现代物理的生态”,我们有两个选择:或是百科全书式的概况,或是让读者具体“品尝”一下各个物理门类的“美味”,哪怕“浅尝辄止”。在此,我们选择后者。因为,只有在具体生动的物理图像下,读者才会体会到物理的美与乐趣。用美食来打个比方。相声贯口《报菜名》两分钟可以报出近二百道菜名。而要是细品,就算洪七公这样的美食大师,一餐,品鉴黄蓉的一菜一汤已甚满足。本书则是个折中,好比拼盘,各个菜系都给大家吃一点点。哪怕吃到一口,也是实在地吃到,而不是只听到菜名而已(如只是听到菜名,则学的是语文,而不是物理了)。如果读者读后觉得有回味,期望了解更多,则本书就达到了目的。在互联网上,读者不难找到深入了解某个主题的书单和文章。
当然,拼盘份量有限,自然无法涵盖现代物理的全部内容。本书选材上更注重基础。近年来,物理学发展日新月异。量子信息、量子计算、现代光学、冷原子、拓扑物态等方面的新进展,本书都从略处理。如果大家对这些主题感兴趣,网上不乏高质量的相关科普内容。
为了更生动地为大家传达物理图像,作者手绘了大量漫画式的示意图。单论绘画,作者技法实在笨拙。不过作为本书的小小特色,我们希望大家通过这些简图,更多地了解它们背后的物理内涵。
最后,本书语言风格以口语化为主,这是因为本书的初稿是由同名的视频课程整理而成。在策划出版之初,我们考虑过是否全部重写为更加正式的书面语言,不过最后觉得,还是在保留口语化的基础上对初稿加以修订,让语言更容易理解为好。当然,口语化描述虽活泼易懂,但端庄性不够,如让读者有觉得不尊重甚至冒犯的地方,这里提前致歉。
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