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陈胜吴广
“犽儿,不可!”
蒙恬看到蒙犽的动作差点吓傻,只要自己不接遗诏,事情还有回旋余地,现在蒙犽从使者手中将遗诏抢走。
事情就不好说了,知道的人知道并不是自己愿意接诏,而是自己的鲁莽儿子不知轻重,从使者手中抢过来的。
不知道的则会说蒙恬出尔反尔,接了诏书却不按照诏书上的做,这摆明了是不忠之举。
蒙恬喊完发现自己喊晚了一步,不由得摇头苦笑,看着蒙犽埋怨了一句:
“犽儿,为父本来不想接这诏书的,如今你却抢到手中,你这是把为父朝死里逼啊,罢了,罢了,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犽儿,蒙家就交给你了,为父先走一步。”
蒙犽说完之后拔出宝剑就要在自己脖子上划拉,蒙犽根本没有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蒙犽本以为扶苏是个书呆子。
没有想到自己的便宜老爹蒙恬也突然犯傻,蒙恬竟然因为自己的儿子抢了诏书就要自裁以谢天下。
蒙犽怎么可能会让蒙恬就这样挂掉,但是蒙恬毕竟是自己的老爹,蒙犽可不敢像救扶苏那样一巴掌呼脸上把蒙恬打昏。
蒙犽也不敢强行从自己老爹手中夺剑,蒙犽知道自己力气多大,自己老爹执意寻死的话,在争抢老爹宝剑的过程中,自己很可能会拉伤自己的便宜老爹蒙恬。
蒙犽只好伸手将自己的手掌由下向上从蒙恬胸口处伸出,挡在蒙恬的脖子宝剑要划拉的地方。
“刺啦!”一声细微的响声,蒙犽手掌上顿时被锋利的宝剑划了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鲜血顿时如同溪流一般奔涌而出。
蒙恬一心寻死,下手是又快又狠,但是蒙恬再快也快不过蒙犽,虽然蒙犽皮糙肉厚难以破防。
可是蒙恬的宝剑是蒙犽专门用碳合金打造的锋利宝剑,另外蒙犽只能防住钝器的击打,碰到利器的切割蒙犽也没有办法。
看到自己的宝贝儿子被自己弄伤,蒙恬顿时蒙了,再也顾不上自裁的事情,一把扔掉手中的宝剑紧紧捏住蒙犽的手。
老泪纵横:
“我儿,你怎么这么傻啊!”
虽然蒙犽也疼的直咧嘴,但是当着一众部将的面蒙犽硬忍着疼痛,假装毫不在意:
“这点小伤算什么,父亲,你莫要做傻事,此事实在蹊跷,还请父亲给孩儿一段时间,让孩儿好好调查一番。”
蒙犽也只能选择拖时间了,若是蒙犽手没有受伤还可以立刻回自己房间用土豆刻几个假印鉴出来。
然后再模仿秦始皇的口气下一道让蒙恬起兵,进咸阳勤王的假遗诏,但是现在不行了,毕竟刻制假印鉴是一项技术活。
手上有伤,蒙犽不一定能把皇帝的印鉴刻的惟妙惟肖真假难辨。
蒙犽在北疆养伤,中原则波澜起伏接连发生了不少大事件。
公元前二百零九年,阳城的地方官派了两个军官,押着九百名民夫送到渔阳去防守。军官从这批壮丁当中挑了两个个儿大、办事能干的人当屯长,叫他们管理其他的人。
这两个人一个叫陈胜,阳城人,字涉,是个给人当长工的;一个叫吴广,阳夏人,是个贫苦农民。
陈胜年轻时候,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用耕田,一次当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休息时,感慨恼恨了好一会儿,说:
“假如谁将来富贵了,大家相互不要忘记了。”
和他一起受雇佣的伙伴们笑着回答说:
“你是被雇给人家耕田的,哪能富贵呢?”
陈胜叹息着说:
“唉!燕子、麻雀这类小鸟怎么能理解大雁、天鹅的远大志向呢!”
七月,恰遇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他们估计已经误了到达渔阳规定的期限。过了规定的期限,按照法律规定是都该杀头的。
陈胜、吴广就商量说:
“如今逃走也是死,起义干一番大事业也是死,同样都是死,为国事而死好不好?”
陈胜说:
“天下受秦王朝统治之苦已经很久了。我听说二世皇帝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该他来继位,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
扶苏因为屡次规劝始皇帝的缘故,始皇帝派他领兵在外地驻守。如今有人听说他并没有什么罪,却被二世皇帝下旨处死。
老百姓都听说他很贤德,不知道他死了没有。项燕原是楚国的将军,多次立功,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
有的人以为他已经死了,有的人以为他逃亡在外躲藏了起来。现在假使我们冒用公子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向天下人民发出起义的号召,应该会有很多人响应。”
吴广认为很对。于是他就去占卜吉凶,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道:
“你们的事都能成,能够建功立业。然而你们向鬼神问过吉凶了吗?”
陈胜、吴广很高兴,揣摩占卜人所说向鬼神问吉凶的意思,说:
“这是教我们先在众人中树立威望。”
于是就用朱砂在一块白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塞进别人用网捕来的鱼肚子里。戍卒买鱼回来煮着吃,发现了鱼肚中的帛书,对这事自然觉得很奇怪了。
陈胜又暗中派吴广到驻地附近一草木丛生的古庙里,在夜里点燃起篝火,模仿狐狸的声音叫喊道:
”大楚兴,陈胜王。“
戍卒们在深更半夜听到这种鸣叫声,都惊恐起来。第二天早晨,戍卒中到处议论纷纷,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吴广一向关心别人,戍卒中很多人愿为他效劳出力。押送队伍的县尉喝醉了酒,吴广故意多次扬言要逃跑,以激怒县尉,惹他当众侮辱自己,借以激怒众人。
那县尉果然鞭打吴广,县尉又拔出佩剑,吴广奋起夺剑杀死了县尉。陈胜帮助他,合力杀死了两个县尉。
随即召集属下号召说:”各位在这里遇上大雨,大家都误了期限,误期按规定要杀头。即使不被杀头,但将来戍边死去的肯定也得十之六七。再说大丈夫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名扬后世,王侯将相难道都是祖传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