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架构:面向数字生态的构件化企业架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TOGAF

接下来介绍“开放组架构框架”(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TOGAF)。一直以来,人们对架构理论的研究比较严谨,很注重用词。早期的架构理论,无论是Zachman还是TOGAF,都被称为“框架”,而非“架构”。Zachman框架为理解架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但是没有给出具体的构建过程。在Zachman框架的启发下,TOGAF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

与以往的“单打独斗”不同,TOGAF发展成了一个横跨多个行业的论坛型组织,目前已拥有850多个成员机构,为TOGAF的通用性奠定了基础。

TOGAF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的“信息管理技术架构框架”(Technical Architecture Framework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TAFIM)。1993年,Open Group接受委托设计企业架构理论,期间还接受了美国国防部的指导,因此吸收了TAFIM的经验。经过Open Group近两年的努力,TOGAF 1.0于1995年诞生。由于当时正处于企业架构理论的兴盛期,TOGAF一直以每年一版的频率持续更新,到2002年更新到了8.0版,正式扩展为完整的企业架构,并且开始对外提供架构认证培训服务。之后,TOGAF的更新速度放慢,2009年发布了9.0版,2012年发布了9.1版,而最新的9.2版到2018年才发布。TOGAF认证目前也是企业架构领域比较权威的认证。

1.TOGAF更完整

与Zachman框架相比,TOGAF给出了对架构过程的完整指导。TOGAF构建过程包括八个阶段,依次为架构愿景、业务架构、信息系统架构(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技术架构、机会及解决方案、迁移规划、实施治理、架构变更管理,涵盖了远景描绘、架构构建、架构实施、架构治理等方面。在俗称“麦田怪圈”的架构构建过程中,需求管理处于中心位置,说明架构构建各个阶段都是需求驱动的,也说明了需求的变化对构建过程有着深远的影响。“麦田怪圈”如图1-2所示。

图1-2 麦田怪圈:架构开发方法(ADM)

“麦田怪圈”只是TOGAF六大构件中的一个,此外还包括架构内容框架(详细的架构工作产品模型)、参考模型、ADM指引与技术、企业连续统一体(类似具有演进特征的架构资产库)、架构能力框架(运转企业架构必需的技术、组织、角色等,类似管理体系),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了。TOGAF 9.0的交付物如表1-1所示。

表1-1 TOGAF 9.0交付物:目录、矩阵、图

2.TOGAF具有适配性

TOGAF的构建过程本身就是瀑布式的,因此与瀑布模型更加适配。在2002年之前,TOGAF更新比较频繁,大部分工程都是按照瀑布模式执行的,尤其是对于认可企业架构理念的大型企业而言,TOGAF理念很适合构建企业架构和指导企业工程,也正因如此,TOGAF声称自己曾占有企业架构领域半壁江山。咨询机构将TOGAF如此清晰的流程吸收,并将其转化为咨询产品进行输出。TOGAF清晰的体系也提高了过程的可控性和对交付物的管理能力,但由于其交付物比较多、体量庞大、不易维护,TOGAF后来也遭人诟病。此外,即使到了9.2版本,TOGAF依然只是在探讨与SOA的结合,并没有考虑更新的架构风格和工程方法。

3.TOGAF对企业和业务架构的定义

TOGAF应该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业务架构概念的架构框架。在TOGAF 9.2版中提到,业务架构定义了企业战略、治理、组织和关键业务流程。

为了理解TOGAF对业务架构的定义为何如此模糊,需要先理解它对企业和企业架构的定义。TOGAF将“企业”定义为“有一系列共同目标的组织集合体”,也就是说,企业还可以是政府、团体和某组织中的部门等,相当宽泛。“企业架构”的定义也类似,既可以是完整的企业架构,也可以是领域层面的架构,它强调的是多个系统或者功能之间的交叉。

TOGAF采用了模糊的定义方式,定义的边界并不清晰。对于Zachman提出的架构缺乏统一概念和认知的问题,TOGAF给出了一个“灵活”的答案。

除了业务架构外,TOGAF还重点提出了另外三个架构:应用架构、信息(数据)架构、技术架构。这三个架构一般合称“IT架构”,其中应用架构与信息架构又合称为“信息系统架构”。业务架构与应用架构、信息架构、技术架构共同组成了人们常说的“4A架构”。

4.TOGAF的重要意义

企业架构是需要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建设的。无论是在TOGAF诞生的年代还是在今天,传统企业中的技术人员都不是很多。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流程指导企业开展企业架构建设,那么业务人员是很难融入架构开发过程中的。所以,流程对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正是由于TOGAF在流程方面的特点,要看一个企业是否采用了TOGAF理论指导企业架构开发,不是看最终的交付物,而是看过程。传统企业在比较不同的企业架构理论时,不能只看一些对新锐工程方法的表面宣传,而是必须深入理解工程和架构的基本原理,这样才能找到最合适的工程逻辑。

不得不说,TOGAF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框架,它的诞生使大家更加意识到,企业架构注定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无论是架构开发还是架构维护,都很有挑战性。Zachman在论文中强调过架构工具的重要性,没有工具支持,繁重的架构管理工作会成为企业采用架构框架的“绊脚石”。然而,与TOGAF配套的工具似乎不太容易被业务人员接受,只能让技术人员尝试。但是,这些缺陷并不会影响人们对TOGAF的评价,它依旧是企业架构成为可设计架构的关键性理论。

对企业架构的需求一直是真实存在的,架构管理能力优秀的企业无论其采取的是何种方法,都是企业架构价值的证明。企业架构的价值并不依赖于特定的方法论而存在,这也要求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各类方法论的合理之处,持续加强对方法论的研究,以便让企业架构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