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认知12讲: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抓鱼”还是“钓鱼”

人们一旦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于互联网产品也是适用的,我们希望用户对产品或某个新功能产生兴趣,这样能够驱使用户主动产生“了解更多”“参与”“使用”“分享”等行为。

很多产品,即使通过一些设计方法让用户感知到了功能的存在,但最终的用户参与率极低。产品经理尝试了许多方法,甚至为了推广一个功能,还会增加许多看似有用实际上没有产生效果的新功能,可数据不仅没有提升,反而下降了。究其原因,还是没有让用户对产品产生兴趣。这一点和“不被感知即不存在”是相同的,没有让用户产生兴趣,再多的功能也是“不存在”的。

产品经理都希望用户对自己设计的产品感兴趣,如果可以,还希望这种兴趣是持续的,持续的时间越久越好。但是,这个过程存在一个陷阱——抓鱼困局。

在水中抓鱼时,稍微激起水波,鱼就会感应到危机,游向其他地方,这会导致抓鱼人的动作变大,产生更大的水波,迫使鱼游向更远的地方,最终演变成了人和鱼在水里的竞赛。

在抓鱼困局里,抓鱼人越是努力,离目标越远,离失败越近。

用户就像水中的鱼,产品经理越想让用户产生兴趣,越容易引起用户的排斥,这种排斥又迫使产品经理更加努力,推出更多的功能,做更多的广告,这反而进一步增加了用户的排斥感,一些黏性不强的产品,还会直接导致大批量用户的流失。

一些特别依赖分享的产品给用户分配了太多分享任务,甚至在一些刚需或高频使用场景里植入了分享的交换条件,要求用户分享以后才能使用。针对这种情况,用户也自发组建了“广告群”,群里不聊天,只发广告,完成分享任务,这个动作是用户的第一次“游走”,看似产生了分享行为,但没有产生有价值的分享行为。

随着产品对分享业务的持续开发,越来越多的分享模块不仅不会带来新的用户,还会让老用户产生排斥心理,产生反感和厌恶,直接加剧用户流失,使用户生命周期缩短。尽管产品经理都希望用户对产品产生兴趣,但陷入抓鱼困局中就相当于陷入沼泽中,越挣扎陷得越深,致命危险来得越快。

钓鱼效应

与抓鱼困局对应,在行为心理学中还有一个钓鱼效应。相对于徒手抓鱼,人们更喜欢将鱼饵放在鱼钩上,让鱼产生特定的、强烈的内心需求,以此吸引鱼主动咬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丘吉尔不仅没有被人们遗忘,而且能继续执政,在一次采访中,有记者追问其原因,他答道:“最好在鱼钩上放上鱼爱吃的东西。”丘吉尔的话是对钓鱼效应最好的诠释。

与抓鱼时使用蛮力不同,钓鱼效应的核心在于“在鱼钩上放上鱼爱吃的东西”,如果鱼钩上放的是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甚至放了一些鱼厌恶的东西,结果就会很糟糕。

问题在于,怎么知道用户“爱吃”什么呢?

有一款小学生教育类的产品,公司为了推广一个付费功能,与学校进行了一次合作。产品经理可以带着团队在教室里直接将产品推荐给学生,如果学生喜欢,便会将信息告诉家长,以此获得付费转化。这是一次难得的能够直接接触用户的机会,产品经理提出了两套兴趣强化的策略,这两套策略都有可能提升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

A.向学生发放优惠券,由学生转交给家长。

B.提供买一赠一的服务,购买付费功能的同时赠送一些有价值的实物商品。

两套策略都是让利给消费者,让利的金额是相同的,只是让利的方式有所不同。如果你是这个项目的实际负责人,你会采用哪套策略呢?

答案就在用户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