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记录:数据反映行为,行为改变数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节 学习成长如何记录

和学习伙伴聊天如何记录

提问:如果学习小组的成员一起学习,大家学着学着就开始聊起天来,这段时间是属于学习时间,还是属于社交时间?

回答:属于很典型的社交时间。

提问:在记录的时候,应该把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社交时间分开吗?有时场景转换得特别自然,不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停下来去记录,怎么办?

回答:不用转换,都属于社交时间。

比如,在“时间统计”APP里的记录如下:

事件描述:××线下课,××地点,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名字)

时间标签:07.社会交际

学习时间属于投资性时间,记录中少一点没关系,以后想办法增加更多沉浸式的学习时间的比重,而不需要太多“水分”;和小组成员聊天是属于典型的社交活动,把事情写清楚就好。

单纯的语音写作时间如何记录

语音写作在“事件描述”中的记录格式为:语音写作,字数,地点。

比如,在“时间统计”APP里的记录如下:

事件描述:语音写作,××万字,××小区

时间标签:04.学习成长:写作时间

地点名词在记录之后,以后会有更多可适用的场景,而有些场景可能一辈子只记一次,会特别有纪念意义。

两件事同步进行,如何记录

如果遇到两件事同步进行,应该如何记录?比如,语音写作和做艾灸同时进行。如果在写作上足够专注,这段时间就属于写作时间。

比如,在“时间统计”APP里的记录如下:

事件描述:语音写作,××万字,××小区,艾灸

时间标签:04.学习成长:写作时间

如果在写作上不够专注,时间标签则属于生活事务。比如,在“时间统计”APP里的记录如下:

事件描述:语音写作,××万字,××小区,艾灸

时间标签:08.家庭生活:生活事务

很多人认为,时间记录的目的是要记录每一个生活细节,但实际上其目的是让我们掌握生活的整体平衡。也就是说,让我们知道专注于正在做的事情属于生活工作中的哪个维度。

我们在记录时应当注意时间误差,对于小范围的时间(比如几十小时)误差,一般不会影响时间记录的整体进程。

在学习过程中开小差,应该如何记录

如果学习过程中开小差的时间不长,可以仍归属04.学习成长,比如上午学习了3小时,中途有5分钟走神了,仍然可以把上午的3小时都归属为04.学习成长,而不用将走神的时间单独记录。

比如,在“时间统计”APP里的记录如下:

事件描述:学习时间记录,××地点

时间标签:04.学习成长

如果走神的时间比较长,比如有近半小时在发呆,这半小时则归属09.健康休闲:休闲娱乐。

下面是在“时间统计”APP里的三个连续事件的记录:

事件描述1:学习时间记录,××地点

时间标签:04.学习成长

事件描述2:发呆,××地点

时间标签:09.健康休闲:休闲娱乐

事件描述3:学习时间记录,××地点

时间标签:04.学习成长

因为在高度专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指挥和使用大脑。如果不能控制大脑,从某种程度上说,大脑就需要休息了。不受控制的走神、发呆都归属09.健康休闲:休闲娱乐,这是大脑在做自我保护,不被过度使用。

用排除法来选择时间标签

如果同时在做好几件事,不知道到底应该归属于哪个标签,怎么办?可以用排除法来确定,也就是问自己,这件事不做行不行?如果不行,那么就记入这件事所属的时间标签。其余同时在做的事情,在事件描述中记录清楚即可。

举个例子,交通时间属于比较特殊的时间标签类型。在交通时间内看电影,是属于交通时间还是属于休闲娱乐呢?交通时间一般是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但交通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打车、开车、乘公交、乘地铁等。在交通时间内可以选择看不同的电影,甚至可以写作、看书、听音乐,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的目标不变,但是看电影这件事可以变,所以休闲娱乐被排除,那么就只能选交通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