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知道你爸爸就是你爸爸?
你如果以为面对“我的爸爸不是我爸爸”这个事实已经足够艰难了,那么接下来可得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哲学只会让你所面对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不管你向哪位哲学家求教,比起你的实际感受,他们反而对“你知道些什么”或“你以为自己知道些什么”这样的问题更感兴趣。虽然你很想弄明白眼前的状况,但这并非易事。
基本哲学问题
这一切都取决于你知道些什么,以及你以为自己知道些什么。既然如此,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将是你的不二之选。德尔菲神庙的神谕宣告,苏格拉底是全雅典最智慧的人——因为苏格拉底无知,不过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的无知。所以,比起四处夸耀自己知道些什么,苏格拉底更愿意拉住周围的人,问他们知道些什么。随后他便问这些人,他们怎么知道自己确实知道那些他们自以为自己知道的东西(看吧,要解决这个问题一点也不容易)。他们觉得自己确实知道那些自以为知道的东西,究竟是因为单纯的信念,还是因为他们真的知道呢?
通过这一系列执着而恼人的发问(也就是后来的“苏格拉底辩证法”),苏格拉底一点点解开了人们的臆断与思维习惯,令人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并最终使得他们质疑自己过去曾相信的东西。但是,苏格拉底的本意并非炫耀,相反,他有着更为深刻的目的:通过暴露我们思维中的谬误,苏格拉底试图把握“知识”、“真理”等概念背后的实质。
可这一切又和你爸爸有什么关系呢?好吧,苏格拉底会问你(要记住,苏格拉底并不会给出直接的答案),在得知这个男人不是你爸爸之前,你是如何知道这个男人是你爸爸的?接着,他还会问你现在知道些什么,又是如何知道的,好的,非常好。但是这都无益于你和你爸爸(也可能不是真爸爸)之间的关系。事实上,面对苏格拉底抛来的问题,你只会发现自己其实并不知道自以为知道的东西,你甚至会开始怀疑自己以为自己知道的东西究竟是不是真的。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会偷偷告诉你,其实他也被他老师的提问搞得有些抓狂。但柏拉图还是会劝你接受这个事实:我们的信念很有可能是错的。不过,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可不会善罢甘休……
不同于有些理想主义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十分讲求条理和方法,甚至到了近乎偏执的地步。因此,他并不满足于柏拉图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想要搞清楚,“知道某件事”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知识应用于现实世界。因此,他给出了一个相当精辟的定义:知识就是得到确证的真实信念。比如,你知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地?是的,我知道自己出生在雅典。那么,很显然,你具有这样一个信念。但亚里士多德会接着问你是否有论据支撑这一信念。有啊,给你看我的出生证。这样一来,你的信念就得到了确证——他向接生的护士确认了。因为这个信念得到了证实,所以你是对的。
回到你爸爸那里,亚里士多德会问你是否相信这个男人是你的爸爸。是的,我相信,因为大家都这么说。啊哈!那么你的信念就是被确证了的。但是,如果你发现他其实并不是你的爸爸,所以你的信念并不是真实的,这意味着你并不真的知道他是你爸爸。是呀,你说,我就知道他有什么事瞒着我。可你真的知道吗?也许你怀有这样的信念,而这碰巧又是真的,但是问题在于你的信念并不能得到确证。所以,你还是不知道他是否对你有所隐瞒。现在,你被告知他不是你的爸爸。好好想想:你知道他不是你的爸爸吗?你相信他不是吗?有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是真实的吗?
——米歇尔·德·蒙田
足够真实
“得到确证的真实信念”(justified true belief,简称JTB)虽不失为检验你是否真的知道某些事物的方法,但也并非无懈可击。如果你求助于埃德蒙德·L.盖蒂尔(Edmund L. Gettier III,1927— )的话,那么他将会向JTB发难。你告诉盖蒂尔你拿到了DNA的检测报告,这份报告证明了你曾经将其当作爸爸的那个男人其实并不是你的爸爸,所以,现在你可以说自己知道了真相。可真的是那样吗?盖蒂尔随后解释说实验室里出了点差错,他们错将别人的检测报告寄给了你,但是正确的那份报告(尽管你不知道)也确实表明他不是你的爸爸。你的“他不是我的爸爸”的信念碰巧是真实的,这个信念也得到了确证(因为你收到了检测报告),可是你仍旧不能说自己“知道”真相,因为你关于真相的知识建立在了错误的证据之上。
这样一来,即便你自以为有证据能够证明这个被确证的信念是真实的,你还是不“知道”实情。但是这真的那么重要吗?现在你知道了你所能知道的,但是,在你得知他不是你的爸爸这个惊人的消息前,你以为他就是你的爸爸。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对于自己的无知并不自知。美国前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曾因这样解释当前局势而遭到了许多(不合理)的讥讽,他说:“正如我们所知,存在着为我们所知的已知,即存在着我们知道自己知道的事物。我们还知道,存在着为我们所知的未知,即我们知道自己对于一些事物其实并不了解。但是,也存在着未知的未知——也就是那些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物。”你曾相信他是你的爸爸,虽然这不必然是真实的,但对于当时的你而言确实是真实的。直到真相大白之前,这对于你已经足够了。
——亚里士多德
虽然听起来有些强词夺理,但比起那些抽象的关于“知识”和“真理”及其含义的沉思,这或许更能够帮助你理解并应对自己的出身问题。为了一些能够给我们提供实际帮助的东西而舍弃抽象的概念也不无道理。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既是物理学家也是心理学这门科学的先驱,同时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美国哲学家。这位大师或许能给予你一些实际的建议。其实,他是实用主义(pragmatism)哲学的支持者,简单来说,他看不出一种不能应用于实际的哲学有什么意义。
——勒内·笛卡尔
詹姆斯会告诉你,关于你到底“知道”还是“不知道”的争论不过是徒劳,一切都在于实用。你若是不能证明自己“知道”些什么,那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关于这些事物的信念对你自己而言有什么效用。詹姆斯会这样解释:如果你有关于某事物的信念,并且这种信念是有用的,那么对你而言这就是“真实的信念”。就拿你的爸爸来说吧,你曾经相信他就是你的爸爸,好,这虽然不一定是真的,但对过去的你来说也不是假的。并且,由于过去的你相信这是真实的,你就能够以此来为其他关于你自己,以及关于你与“你的爸爸”之关系的信念和想法奠基。你曾经凭借这个信念来为其他事物赋予意义,所以它对你而言是有用的。那么,按照詹姆斯的说法,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信念。不仅如此(虽然把你耍得晕头转向,但这样是值得的),又因为这个信念是有用的,它就成了你的真理。它既符合你已知的事实,同时又是其他真理的基础。现在,事实仍然是事实,并不会发生变化,但是,新的事实也可能会向你显现,甚至迫使你改变以往的信念。当然,这意味着你将获得一个新的真理,但这个新的真理与你过去所拥有的那个真实的信念之间并无优劣之分。真理发生了变化,但事实始终如一。真理是:你曾相信他是你的爸爸,但现在不那么认为了;而事实是:他从未是你的爸爸。
抉择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