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格的统一性
学校不仅应该认识到儿童具有完整、独立的人格,并对其进行悉心培养,还应该学会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对儿童的特定行为进行判断和评估。
不能脱离整段旋律来理解单个音符的含义,学校也必须基于儿童的整体人格来看待他们的具体行为。
儿童的人格统一性
儿童的心理生活特别奇妙,无论对它的哪一方面进行研究,都会让人深深着迷。其中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先了解其整体的生活画卷。儿童的所有行为都会展现他们的整体人格,如果对隐藏其中的背景信息没有了解,就很难理解这些行为,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人格的统一性。
人格统一性的发展是把人的行动和表现协调成一个单一模式的过程。这种发展始于童年时期。社会生活的要求迫使一个孩子以统一的方式进行回应,这种回应不仅构成了他的性格,也使他的所有行为个性化,从而区别于其他孩子。
很多心理学学派忽视了人格的统一性,即使没有完全忽视,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这些心理学理论和精神病学的实践中,人们常常会单独挑选出一个特殊的姿势或者表情来进行讨论,仿佛它们是独立存在的。有时,人们会把这些姿势或者表情称为一种情结,认为它们能够与个体的其他活动分离开来。这就像是从一段完整的旋律中挑出一个音符,并在不考虑其他音符的情况下,试图理解这个音符的意义。这种做法显然并不恰当,却又广泛存在。
个体心理学认为自己有义务站出来反对这些不恰当的做法。如果这种广泛存在的错误做法用于儿童教育,会产生更恶劣的后果。这在关于儿童惩罚的理论中更加突出。在一般情况下,当儿童做了会导致惩罚的事情时会发生什么?通常人们会通过脑海中的整体印象来评价儿童,并对其进行惩罚,但这种惩罚往往弊大于利。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孩子总是犯同一种错误,老师或家长就可能会对他形成偏见,认为他屡教不改。但是,如果他大部分时间都表现得很好,人们就会因为对他的整体好感而对他犯下的错误从宽处理。在这两种情况中,人们都没有认清问题的本质,即没有基于儿童的人格统一性对其所犯的错误进行理解。这和脱离整段旋律来理解某个音符的意义类似。
如果我们问一个孩子他为什么懒惰,我们基本不可能从他口中得到我们想知道的根本原因;同样,我们也不能指望他告诉我们为什么他会撒谎。苏格拉底以洞悉人性著称,几千年来,他的名言时刻在我们耳边回响:“认识自己是多么困难!”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回答这么复杂的问题呢?即使是心理学家,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也是勉为其难。只有找到理解一个孩子整个人格的方法,我们才能理解他的具体行为所表现出的意义。这个方法并不是描述他的所作所为,而是要理解他在面临任务时的态度。
下面这个案例将会阐释了解儿童整体生活背景的重要性。
案例的主人公是个十三岁的男孩,五年前他有了一个小妹妹。在妹妹出生前,周围的人都很喜欢他,会满足他的所有愿望。他的母亲很宠爱他,对他百依百顺。他的父亲是军官,经常不在家,所以他自然而然跟母亲更亲近一些。母亲是个聪明善良的人,哪怕他既爱依赖人,又固执不已,也会尽量满足他所有心血来潮的需求。不过,尽管如此,母亲还是因为他的无礼行为和威胁性的动作而生气了。因此,家里开始出现紧张的氛围,主要表现在他不停地对母亲颐指气使,将她使唤来使唤去,甚至还时常捉弄她。简而言之,他总是随时随地以各种无礼的方式来惹人注意。
虽然男孩的行为很讨厌,但是鉴于他没有其他恶劣的表现,母亲对他还是采取宽容的态度,依然帮他整理衣物,辅导功课。由此,他确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母亲都会为他解决。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样受过良好教育。在八岁以前,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但是,就在他八岁那一年,他身上发生了重大改变,让父母不再能够容忍。他开始自暴自弃,漫不经心、懒散拖沓地度日。只要母亲稍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扯她的头发、捏她的耳朵或者掰她的手指,让她不得安宁。他拒绝改正自己的行为,随着妹妹逐渐长大,他越来越固守自己的行为模式。妹妹很快就成了他戏弄的对象。虽然他没有过分到做出伤害妹妹的举动,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已经明显表现出他对妹妹的嫉妒。他的“堕落”自妹妹出生后便开始了,因为从那时起,妹妹成了家人关注的焦点。
我们需要特别强调一点,当儿童的行为开始变坏,或者表现出令人不快的现象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这种转变出现的时间,还要注意促使它出现的原因。寻找这样的“原因”时应当谨慎,因为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妹妹的出生会导致哥哥出现问题,尽管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当然,这个哥哥对妹妹的态度显然不正确。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因为我们不能宣称,一个孩子的降生必然会导致他的哥哥或者姐姐变坏。我们可以说,当一块石头落向地面时,它必然会以一定的方向和速度下落。但是,个体心理学的调查研究告诉我们,在心理“下落”方面,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并不起作用,而那些不时产生的或大或小的错误却在发挥作用,甚至影响个体的未来成长。
毫无疑问,人在心理成长过程中会出现错误,这些错误与其导致的结果密切相关,集中体现为某种失败或者错误的人生方向。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心理目标的设定,这种目标设定与判断有关,而一旦涉及判断,就有犯错的可能。这种目标设定在个体的童年时期就开始了。在一个孩子两三岁的时候,通常他会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总是在指引着他,并激励他以自己的方式为之奋斗。错误目标的确定通常是基于不正确的判断。儿童的目标一旦确定,就对他们有或多或少的约束力。儿童会以自己的行动落实自己的目标,并适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全力以赴地追求和实现目标。
我们应该牢记这一点的重要性:儿童的成长取决于他们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此外,只要在新情境中遇到困难,儿童就可能会因为受制于自己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而犯错。我们知道,新情境给儿童留下的印象有多深不是取决于客观事实或环境(比如弟弟或妹妹的降生),而是取决于儿童看待客观事实和环境的方式。这足以用来驳斥因果关系理论:客观事实与它的绝对意义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客观事实与关于事实的错误观点之间并不存在这种联系。
行为模式
对于人类的心理生活,真正让人感到惊讶的一点在于,我们对事实的看法,而非事实本身,决定了我们的行动方向。我们所有的行动和人格构建都是基于这一点,所以它极其重要。有一个经典案例可以佐证这一点,那就是恺撒刚登陆埃及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恺撒在踏上海岸时被绊了一下,不慎摔倒在地上。罗马士兵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因而踌躇不前。这时如果不是恺撒兴奋地张开双臂,激动地喊道:“非洲,你属于我了!”这些原本英勇无畏的罗马士兵一定会打道回府。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实自身的结构对人行为的影响是多么微小,以及这种影响又是如何被我们结构化的、整合良好的人格所制约。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大众心理与理性的关系:如果在一个大众心理占优势的环境中出现了理性常识,这并不是说环境本身决定了大众心理或理性常识,而是这两者都代表了当时环境自发的观点。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在错误、荒谬的观点受到批判时,理性常识才会出现。
让我们回到那个十三岁男孩的案例。我们可以想象,他很快就会陷入困难的情境之中。不会再有人喜欢他,因为他的学习成绩没有进步,依旧我行我素。他那些给别人造成困扰的行为,已经成为他人格的完整表达。这样下去会发生什么呢?每当他给别人造成困扰时,他就会受到惩罚。他的不良行为会记录在案,他的父母也可能会收到关于他的投诉信。照这样发展下去,最终学校会建议他的父母让他退学,因为他显然并不适合学校生活。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最开心的人可能就是男孩本人了,反正他也不想要其他的东西。他行为模式的逻辑连贯性再次体现了他的态度,虽然这是一种错误的态度,但是一旦形成,它就会持续地表达出来。他一直想成为众人的焦点,这是他所犯的最根本的错误。如果他要因为某种错误而受到惩罚的话,那么就是这种错误。这种错误导致的后果是,他会不停地试图让母亲伺候自己。此外,他的所作所为仿佛在宣告他是一位国王,拥有绝对权力长达八年,而妹妹的出生让他突然失去了王位。在此之前,他只为母亲而存在,母亲也只为他而存在。他认为是妹妹的降生让他失去这一切,于是他拼命地想要夺回曾经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他犯的另一个错误,尽管如此,但我们还是必须承认,他的错误与任何天生的坏或者恶毒无关。只要一个孩子处于一种他完全没有为之做好准备的情境中,并且人们任由他在无人教导的情况下自行行动,恶毒的行为就可能会在他的心中萌发。这个案例中的男孩已经习惯别人全身心地只为他付出,突然之间,他身处相反的情境:在学校中,老师需要一视同仁,一旦某个孩子索要更多的关注,老师就会觉得他十分讨厌。这对这个被惯坏的男孩来说充满危险,但是在一开始,他并不是那种恶毒的、屡教不改的孩子。
不难看出,这个案例中的男孩的生活方式和学校要求的生活方式之间是有冲突的。如果通过示意图来把这种冲突呈现出来,我们就会发现,男孩人格所追求的目标方向和学校生活所设定的目标方向是不同的。一方面,因为男孩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由他自己的目标决定,所以他一心一意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没有转变过方向;另一方面,学校总是期待每个学生都按照正常的方式学习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男孩和学校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学校忽视了这种情境中男孩的心理,既没有体现出管理上的宽容,又没有采取措施根除冲突。
我们知道,男孩的生活是被一种明显的欲望推动的,那就是让母亲伺候自己,并且只伺候自己一个人。他想要独占他的母亲,但学校对他的期望与此完全不同。学校希望他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好好上课和做作业,整理好个人物品。这就好比让一匹比赛用的烈马去拉货,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男孩的表现并不好,但是当我们了解他的处境后,就会倾向于同情他。学校没有必要对他进行惩罚,因为这会让他确信自己并不适合待在学校。如果他被勒令退学,他反而会觉得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他错误的统觉[1]方案就像一个陷阱,让他感觉自己这样做是有好处的:母亲会重新被自己掌控,再一次把全部精力花在自己身上。当我们知道这件事的真实情形时,我们有必要承认一点,那就是对这个男孩的一两种错误进行惩罚是没有用的。例如,他忘记带课本去学校,是因为他知道不管忘记什么,母亲都会为他操心。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而是男孩整个人格图式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明白,人格的所有表现都密切相关,共同形成一个整体,我们就会发现,男孩的行为与他的生活方式是一致的。他的行为与其人格相一致,这说明他学业不佳并非因为他愚笨,因为智力水平不高的人无法始终如一地遵循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个复杂的案例还告诉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所有人的处境都与案例中的男孩相似。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对生活的理解,从来不曾与传统的社会规范完全一致。我们曾经认为传统的社会规范是神圣而不可违背的,但是如今我们意识到,人类的社会规范并不是恒定不变的。相反,它们在不停地发展变化,为之提供动力的就是社会中个体的不断奋斗。社会规范是为了个体的方便而存在,而不是反过来。虽然具备社会意识确实会使个人得到真正的解放,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强迫个人完全按照统一的标准行事。
对个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是个体心理学的基础,同时,对学校和学校中难以适应的学生的处理有着重要意义。学校不仅应该认识到儿童具有完整、独立的人格,并对其进行悉心培养,还应该学会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对儿童的特定行为进行判断和评估。就像我们前文所说的那样,不能脱离整段旋律来理解单个音符的含义,学校也必须基于儿童的整体人格来看待他们的具体行为。
注释
[1]统觉(apperception),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指当前事物引起的知觉与过去的知识经验相结合,以增强意识清晰度并充分理解事物意义的心理活动。——编者注。以下若无特殊说明,均为编者注。